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没葬进明十三陵的三个皇帝是谁

众妙之门 2023-07-07 07:53:36

没葬进明十三陵的三个皇帝是谁

没葬进明十三陵的三个皇帝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对百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同时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里面安葬了从明成祖朱棣到亡国之君朱由检期间的十三位皇帝,所以才叫做十三陵。

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那么另外三位皇帝的陵墓为什么不在十三陵里面?这三位皇帝的陵墓又在哪里呢?

第一个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自秦汉时期开始,即产生有成型的丧葬制度,皇帝不管年龄大小,登基一年后,就要开始修建陵墓,朱元璋将墓地选在了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死后和马皇后合葬,马皇后谥号孝慈高皇后,而且奉行孝治天下,所以朱元璋的陵墓被称作明孝陵。

第二个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他不仅没有被安葬在十三陵中,而且连陵墓都没有。

朱元璋在位期间,十分欣赏嫡长子朱标,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并将他立为太子,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悲痛欲绝的朱元璋担心儿子们为争皇位互相残杀,于是将皇位直接传给皇太孙朱允炆。

1399年,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开始起兵反抗,攻打建文帝,最终取得胜利,史称“靖难之役”。战乱之中朱允炆下落不明,有人说他自焚而死,有人说他逃到宫外出家为僧,所以明十三陵中也没有建文帝的陵墓。

朱棣登基后,为巩固皇权,做了一件涉及到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大事,那便是迁都北京,北京是朱棣的藩地,对他来说,在自己的地盘上当皇帝才能安心。于是从朱棣开始,明朝皇帝的陵墓都修建在北京的明十三陵中。

当然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明景帝朱祁钰,他的哥哥是明英宗朱祁镇。1449年,土木之变爆发,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兵败被敌军俘虏,此时太子年幼,不能决断大事,于谦等大臣劝服太后,让朱祁钰继位。

朱祁钰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击退了瓦剌的入侵,瓦剌虽然擒获皇帝,但是并未对明朝造成很大的威胁,于是将英宗放回。英宗回国后,一直被景宗软禁,后来在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发动政变,夺回皇位。

朱祁钰在英宗复位不久后便去世,按亲王待遇安葬在北京西山,是朱棣迁都北京后唯一一个没有葬在明十三陵的皇帝。

明十三陵缺了哪三帝

明代十六朝,北京十三陵只13座墓,缺三帝。

一是明太祖朱元璋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二是建文帝

仁柔寡断的建文帝即位后,将朱棣三子“扣”于南京,叔侄间剑拔弩张。朱棣装疯卖傻请求建文帝归还其子之后,起兵反抗,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借口,挥师南下讨伐,史称:“靖难之役”。后朱棣挥师渡江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三是景泰帝朱祁钰。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被俘,危急关头朱祁钰被于谦等拥立登基,是为景泰帝。不久明英宗放回,被幽禁于南宫。后来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复位,废祁钰为郕王。祁钰死后以亲王礼葬于北京西山。

哪个明朝皇帝没有葬入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座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共传了16位皇帝。其中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还有那个在靖难役中不知所踪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余14位皇帝中的13位,就连亡国之君吊死煤山的明思宗朱由检,都葬在了北京的明十三陵: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唯独第七任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却没被葬入十三陵。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宣宗(宣德帝)次子,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帝)之弟。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朱祁钰被拥立为帝,年号景泰,并遥尊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代宗朱祁钰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刺对北京的进攻,并成功地迫使瓦剌放回了英宗。
  英宗被放回后,自然不甘心当大权旁落的太上皇。代宗为怕英宗复辟,故将其软禁,由此兄弟俩结下了很深的仇怨。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危,在英宗朱祁镇心腹党羽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的策划下,发动夺门之变,迎英宗朱祁镇复位,改元天顺,废景泰帝,杀了景泰年间的朝廷栋梁兵部尚书于谦,重用了一批忠于朱祁镇的旧臣。
  代宗病重期间,英宗不准太医帮他看病,令其病情日益严重,最后驾崩。至于他的死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因重病而死,有的说是英宗命太监用白绫将其勒死。总之众说纷纭。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其陵墓被称为景泰陵。
  英宗死后,其子朱见深即位即明宪宗,朱见深念代宗迎还英宗有功,恢复景泰年号,并将北京西山的景泰陵以皇帝之礼重新布置。但代宗还是没能进明十三陵,成为了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唯一没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了。  (摘自《历史也能这般幽默》,作者:刘继兴孙玉良)来源农村大众)

明朝哪几个皇帝没葬在十三陵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
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
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分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6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