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官员退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不留在当地,而是向皇帝请辞告老还乡
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看到某某官员向皇帝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皇帝恩准后,拖家带口就往家乡赶,或者退休了、不受皇帝重用了,往往向皇帝请辞告老还乡。例如王翦当年要60万兵力伐楚,秦始皇便觉得他老了,胆子也变小了,王翦了解后秦王已不怎么待见他,遂以要照顾老人为由,告老还乡。古代这些贵族大臣,为什么会在退休后、或者其它原因辞官后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呢?难道是大城市的生活比不上农村,还是在城市里奋斗多年还没有自己的房子?
古代官员退休叫“致仕”,亦叫"致事"、"致政",我国古代退休制度在周代就已经出现,《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意思就是说七十岁退休,到了汉朝形成了一种制度,后面的唐、宋、元等朝代基本沿袭七十岁退休的规定,明、清两朝则把退休年龄提前到了60岁,成为了今天退休制度的雏形。虽有退休制度,但不是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立马退任,还得看皇上的意思,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皇帝不让你退休,你就要一直干到死为止,元代的郭守敬,已达古稀之年,但多次请辞都未获批准,最后八十六岁时卒于任上。
《睢阳五老图》 中的王涣,以及礼部待郎致仕王涣跋文,幅描摹宋代“老干部”幸福生活的画卷
古人有很重的“叶落归根”观念,古人认为在阳间人会欺负人,在阴间鬼之间也会相互欺负,如果一个人孤独无靠死在了外面,魂魄肯定会被其他的鬼魂欺负,但一旦回到家乡就不怕了,这也是古代为什么运尸业经久不衰的原因,如果找不到尸体,还会设坛招魂。古代信奉儒家文化,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同等重要,很看重家族观念,一个人出生后,就会进入族谱,死后亦安葬在家族的祖坟,一旦死在了外面,灵位进不了家族祠堂。所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棵树无论长得有多高大,当叶子枯萎后,终究是要回到它出生的地方---泥土。
古代官员年轻便外出闯天下,到老了亦应该回到出生地,强如西楚霸王项羽也说过“富贵不归吾乡,如衣锦夜行。”莫说古人如此,现代人也是希望年轻在外闯荡赚钱,年老就回故乡安享晚年,这是一种故乡情结。再有便是孝道,儒家文化中,孝是核心,古人的孝是出了名的,像曾参的啮指痛心、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广为流传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家乡还有年老的父母、亲人,他们无乱如何都是要回到家乡的。
官场如战场这句话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对的,有权力就会有斗争,身在官场,能明哲保身的官员屈指可数吧!就算能避得了一时,避不了一世。朝廷之上,官员往往会分成两派,尤其是皇位的争夺战中尤为惊险,这时就要站好队了,站错了队轻则丢官失势,重则搭上全家性命。
再加上,为官多年必然得罪的人不少,退休后无权无势,说不定哪天被人砍了都不了解,特别是在为官期间参与的一些利益纠纷,万一哪天被揭发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天子脚下,皇帝老子不高兴了,退休了也把你杀了,伴君如伴虎,离皇帝远一点,也许皇帝认为你已不在参与政事,帝皇多多少少会念在以前你的功劳,也就不再追究。
明代官员
帝皇为什么会把一些王子或异姓王分封到不同的地方,并严令没有诏令不得返回京城也就是预防这些王公、王爷与朝廷大臣勾结从而对皇权产生威胁,帝皇之术最深不可测,前一刻还在为国卖命,下一秒就有可能在断头台上了。
帝皇大多生性猜疑,天子脚下当官,自然是提心吊胆的,夸张点来说就是说话都不敢大声一点,尤其是碰到朱元璋这种“变态”的主子,设立锦衣卫,时时监视周边的大臣,很多官员巴不得远离京城了,所以退休后不告老还乡留在这被监视?万一说错了话,一不留神就传到皇帝耳里,以帝皇的猜疑心,会以为你还贪恋权力,到时想脱身可就难了。所以,为避嫌,告老还乡是最体面离开京城是非之地的方法,一来皇帝满意,二来自己亦可获得一些恩赐,何乐而不为。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
古代官员虽有退休制度,但在退休后的保障却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唐代以前,在位期间,所住的地方是朝廷供给的府邸,相当于今天的政府宿舍,只是能在任职期间住,退休后,朝廷是要收回去给下一任官员住的。一些官位大,功劳大的官员可以获得皇帝恩赐的府宅。汉朝官员要在俸禄达到两千石以上,退休后才可以领到俸禄的三分之一,比它低的,没有任何保障待遇,如果在职期间没有捞到足够“油水”,只能回乡养老。唐代官员虽然没有俸禄,但退休后得到一些田地,这些田地是世袭的,也算一个不错的福利了,还有就是一些官员利用当官期间的收入用以在家乡置田办地,退休后回到故乡养老。
古代官员大多都是靠科举进入仕途,饱读诗书,且古代有“致仕悬车”的说法,很多官员都希望能够安享晚年,研究学问,还有就是希望能够发挥余热,回到故乡成为一方贤士,报答故乡的培育。
如果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经常会看见以下情节:一个将近古稀之年的老人向皇帝申请告老还乡,皇帝可能会一番推辞,然后不得已之下唯有同意,于是这个官员就从此脱离了朝堂回到家乡安度晚年。
到这我们就会问了,现在很多人都是拼了命的往一线城市去挤,而古代肯定也是如此,古时候的京城的繁华和地方上的差距就是一线城市和十八线城市的差距,如果官员留在京城的话那么肯定是比老家更舒服,为何一定要告老还乡呢?
功高震主留在京城恐怕性命不保我们知道处于名利场就一定会得罪人,就比如现在职场就是如此,而古代的官员坐到那个位置就更是如此了,由于性格不合或者行事作风等等原因肯定会得罪一些同僚,而有句话说得好“功高震主”,如果一个官员的功劳太过大那么就连君王都不得不忌讳,最典型的就是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之中王翦属于情商最高的一个,因为其他三个结局都不怎么好,唯有王翦最后得以善终,而王翦能够善终就源于他的情商。
要知道王翦父子可是灭了五国,可以说秦朝的天下都是他们打下来的,然而王翦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此,他的军功足以威胁到秦始皇的统治地位,可是他却能够打消秦始皇的猜忌。
当王翦率秦国六十万大军伐楚之时,朝野都开始怀疑王翦,而王翦很聪明他不断向秦始皇索要财物,证明自己贪图安逸没有野心,而秦始皇也乐于此,而灭了六国之后,王翦也很识相,立马交出兵权然后告老还乡,最终王翦的举动消除了秦王的猜忌。
而古时候但凡是聪明一点的大臣很多都是因为这个原因退休的,比如“留候”张良,他已经意识到了刘邦的不可靠,在刘邦夺取天下之后立马退出朝堂告老还乡,最终张良的结局比韩信和萧何都要好上不少。
所以古时候很多官员告老还乡就是因此,避嫌以免被皇帝或者得罪过的大臣猜忌,而他们的举动就表明他们已经无心朝堂了,不会再威胁到他们的地位了。
中国人独特的“落叶归根”情节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人年轻时候都喜欢往发达的地方跑,比如北上广深,因为这里平台广阔,利于自己发展也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如果一旦老了就特别想回到自己的老家,想在那里安逸的度个晚年,因为这里毕竟是自己生长的地方。
而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归乡”情节,无论孩子跑出去多远,总归想要回到自己祖辈生活过的地方,然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比如《朱元璋》之中刘伯温多次想要告老还乡,因此就以一片叶子放在盘子上来隐喻,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落叶归根,人总归是要回到自己一开始的地方的。
就比如《乡愁》之中说的那样,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说明了无论在何时家乡就是中国人的根,无论多远总归还是要回去的。
老家有古代置办的田产等等其实还有一种方法也是很常见的,那就是很多的官员一朝发达了之后他们给自己置换家产田产之时并不会将财富放在京城,而是都置放在自己的老家。
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归根”情怀,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老家有他们置办的家产,古代没有退休金一说,汉朝时期只有两千石以上的高官才能领到退休金,而且这退休金只有工资的三分之一,这么低的工资是很难生存的,所以年轻时候会将自己得到的赏赐或者家产都寄回老家。
而不能在京城生活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首先就是他们住的宅子当时并非他们所有,当时官员住的宅子就好比“宿舍”,就是借给你暂住的,而一旦你告老还乡就会被收回去,古时候房价虽然不像现在这么高,可是在京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就算是一品大员置换房产也是挺难的。
而老家的田地不同,这些都是官员当官期间自己置换的,属于他的私有财产,而且他也可以传给他的子孙后代。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官员想要告老还乡的原因,并非不想在京城生活,只怪皇帝心机太深,京城物价太高退了休实在混不下去所以就回到老家过个安稳日子,没有名利场的烦恼对于老人来说是最适合养老的地方。
古代官员要通层层选拔与激烈竞争才能走上仕途,再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体验过宦海沉浮、人情冷暖,如果还能屹立不倒的话,那就已经修炼成精了。
然而,不管年轻时怎么斗志昂扬,终究要面对自然规律白发苍苍。因此,?乞骸骨?就成了古代官员的最后一节必修课。
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退下老,这都是一门艺术,并且关系到官员日后的待遇甚至评价。清代的张廷玉在退休问题上跌倒,差点毁了自己一世英名。这些退下来的官员,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就是回自己的老家。
1、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
古代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每个人都带有浓厚的故乡情。大家生于斯、长于斯,早就将自己与故乡融为一体。即使远走他乡,也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种乡土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乡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即使到了现代,在外打工的人,听到乡音也会有种特别的亲切感,家乡话会是老乡之间的无形纽带。故乡对于古人而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落叶归根是大多数古人的最终归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门在外,总会不如故乡自在。尤其在明清时期,大多官员都是?流官?,官员上任都要避开自己的家乡,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任职,很少有机会回家。这就会导致许多人水土不服,加深对家乡的思念。一旦退休,就会归心似箭。
乡土文化又延伸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受这个影响,许多人发达了都想回故乡?炫耀一番?,项羽就是如此,好好的关中平原不要,偏要回家。有些人小时候寒窗苦读,被家乡人看不起,等到出人头地,总会想办法回家扬眉吐气一次,苏秦就是例子。古代官员退休荣归故里,多少有点证明与炫耀自己的味道。
2、古代官员的许多社会关系与田宅都安置于自己的家乡
古代官员到地方任职,一般都是暂时性的,没几年就会被调走,所以,很少有官员在一个地方做终生打算,家属都被安放于家乡。
即使任职其他地方时间比较久,产生感情,最多也是带走一抔黄土留作纪念。比如,康熙时的名臣于成龙,为官几十年,从不带家属,每到一处任职结束就带走一包当地的泥土,连结发妻子也是二十年才见了一次。退休之后,赶紧回乡与家人团聚。
古代的官员一般出自地主家庭,家里良田与住宅是主要财产,即使发达了购置的田产一般也是家乡附近。这些固定资产,只有回乡才能享受。
3、京城是权力中心,也是一个是非之地
京城是天子脚下,到处都是达官显贵,官员在本地、本部门可能高人一截,到了京城的大街上,随便一个宰相家的门卫说不定就骑到自己头上。与其在京城退休,天天夹着尾巴做人,还不如回乡下昂首挺胸。
京城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退休大员只要还留在京城,门生故吏就会络绎不绝,自己也会无可避免地卷入派系争斗。比如,康熙时的李光地,到了晚年,拼命地要求告老还乡,到了家乡还被胤禛拉拢,好在最后胤禛上位了。如果其他官员退了留在京城,万一压错宝就会晚节不保。
综上:中国历史上,官员告老还乡的惯例,主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现实利益的推动。
绝大部分古代官员退休后都要回乡,其中既有“京城米贵”的经济原因,又有“皇帝诏令”等政治因素。
现在“北上广”的房价往往令人望而兴叹,其实古代也一样,大城市的房价让人高攀不起,即使科举成功,当上了公务员,拿着高薪水,但是没有深厚的家底儿,想在京城买房是很困难的。更何况当了官总不能自己打扫卫生吧,出了门也得有个小厮跟着显得有排面,古代又没有钟点工,这些人等于是当时的“住家保姆”,只买个一居室显然也不够用!
话说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当“京漂”,刚到长安拜访前辈顾况,老先生就提醒他:“京城米贵,居之不易”。及后看到了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不禁赞叹:“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意思是,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来,就不怕长安米贵,能在这大城市好好生活了。
白居易确实凭借自己的才华中了科举,可并没有“居易”!他29岁考中进士,32岁参加工作,在中央办公厅负责校对红头文件的工作人员,一个月工资一万六千钱,这个工资水平只够白居易在长安郊区租几间茅屋。节衣缩食的存了点儿钱后,白居易才在长安城的卫星城买了一处宅子。但是宅子离单位太远,他只能过“候鸟”生活,工作日在单位凑合住,节假日再回渭南的家调节一下。
就这样坚持了三年,工作做得不错升了官,工资也跟着涨,终于租得起市里的房子了,不用跑来跑去做“候鸟”。后来外放了十几年,工资越来越高,终于攒够了钱,在五十岁的时候才在长安买下第一所房子。
可能会有人说白居易官做得小,工资低才买不起房。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官儿可不小,干到首都市长,还兼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想来工资待遇比白居易高了不止一个层次吧,照样工作三十年才买了一个小户型。有诗为证:“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
宋代官员的俸禄在历朝历代算是优厚的,但是依然难以解决一大家子人口在京城的住房问题。著名的苏家三父子,爸爸苏洵做了十几年的官也没能在京城置办上房子,还好当时实行官邸制,公家给解决住房,但是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苏辙和苏轼进京投奔父亲时,苏洵就让俩儿子借住在官邸。后来,俩儿媳妇也带着孩子来京城了,官邸实在住不下了才掏钱在外边租了一处宅院。
苏轼26岁开始当公务员,但是家庭压力太大,又经常做慈善,搞得自己一直没存到足够的钱买房。儿子在开封结婚也没有新房,最后借了朋友的房子才办了婚事。年龄大了以后想有个稳定的住所,钱还是不够,不得已找弟弟苏辙借钱买了第一套房子。
小弟苏辙虽然官做得比哥哥大,但是依然在开封买不上房。到了六七十岁,想想活了半辈子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连儿子们都老是抱怨。一狠心,决定要盖房,开封的房子买不起,就买远一点的吧,于是就在开封南边的许昌盖了套大房子。“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有了房子当然很开心,但是想想自己为了房子耗尽毕生积蓄,又自责到“我老不自量”!
小弟苏辙虽然官做得比哥哥大,但是依然在开封买不上房。到了六七十岁,想想活了半辈子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连儿子们都老是抱怨。一狠心,决定要盖房,开封的房子买不起,就买远一点的吧,于是就在开封南边的许昌盖了套大房子。“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有了房子当然很开心,但是想想自己为了房子耗尽毕生积蓄,又自责到“我老不自量”!
这些累世官宦家族一般在祖籍所在地都购置大量土地,依靠庄子的收入生活。田庄的收入十分不菲,《红楼梦》中乌进孝管着的宁国府一处田庄,一年的收入据贾珍估算就有5000两,而贾政从五品员外郎的岁俸银也只有80两。
即使一些官员出身贫寒,但是为官的俸禄也足可以养家活口,即使买不起京城的房子土地,买家乡的田地还是游刃有余的,宋人王正已就曾说:“吾观今人宦游而归者,鲜不买田。”
而且,为了防止家族式腐败,官员的父母和成年子女不得随任,只能在老家待着。只有个别有功之臣,年龄大了需要有子女在身边照顾,朝廷才会特批一个成年儿子随任。这种情况,即使在京城买得起房子,与家人分隔两地不能享受天伦之乐,一个人又有何趣味,不如回乡!
明清两代,朝廷明令禁止所有官员在任职所在地买房,《明代律例汇编·万历问刑条例·任所置买田宅》:“凡有司官吏,不得于见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如果违反规定买了房,不仅屁股要挨上五十大板,还要开除公职,连买的房子也要没收。清朝对旗人有种种优待,但也禁止在任职地买房,并有旗人退休后归旗之令。
另外,古代有严格的户籍制度,皇家有玉谍,官吏有士籍,户口不是当了公务员就可以更改的。东汉名将张奂,以正部级掌管北方边境军事,并监察当地高官,东汉末年叱咤风云的董卓在当时只是张奂的小弟。在打败侵略边境的游牧民族之后,朝廷赏赐他二十万钱、并奖励家中一人做官。张奂推掉所有的赏赐,只希望皇帝把自己的户口从敦煌渊泉迁到弘农。“旧制边人不得内移,唯奂因功特听,故始为弘农人焉。”说明,迁户口太难了。
这些人致仕之前多是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及朝野,虽然离开京师,但聚集在离开封不远的洛阳,密切关注朝中局势,一有机会就会逆风翻盘,搅动时局!比如宋神宗逝世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迅速从洛阳各种“会”中物色了一帮人马,很快就把王安石的新法废除,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引起统治者的忌惮!
后世朝廷吸取经验教训,除了少数皇帝信任的官员会被“赐第京师”以备皇帝咨询以外,其余致仕特别是因失去皇帝信任而“被”致仕的官员,可能原本还念着面子让你回乡当个富贵翁,但是如果赖在京城不走,就会引起皇帝更深的猜忌,随时会被翻旧账。
所以,“被致仕”的大臣们也很识时务,比如明朝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因为坚决反对嘉靖追赠生父为“皇”,招致皇帝的怨恨,杨廷和识趣的“累疏乞休”,皇帝一看挺懂事儿,“尤赐玺书,给舆廪邮护如例”,特别优待派公车送他回乡了。
可见古人退休后不是不想在京城住,实在是跟我们一样“住不起”,或者是“不敢住”。退休之后官邸还给朝廷,又在京城买不起房,即使买得起房,时不时的皇帝想起来问一句“XX怎么还没走”,可能就有大麻烦了!与其赖在京城当“黑户”,还不如回家享受高屋广厦、天伦之乐!
江南园林很多都是古代官员退休后回老家建的宅邸。如苏州留园就是明嘉靖时太仆寺卿徐时泰建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6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