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皇位的继替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姓相继,一种是异姓相代。接下来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禹传子,家天下”说的是,当大禹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之后,便预示着家天下的开始,也预示着世袭制度的建立。而在此之前,国家元首的选举,采用的是禅让制度。在部分人眼里,禅让制度相较于世袭制度是有优势的,至少可以为国家选择更好的领导者。但是人也是有私心的,这也是世袭制度建立的原因。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曾经出现过一个主动禅让之人,此人便是燕王哙。
燕王哙,姬姓,名哙,是燕易王之子,于燕易王十二年(公元前321年)继任君位。燕王哙是一个相对有野心之人,此人曾经在公元前318年之时,联合楚、韩、魏、赵四个国家攻打秦国,但是最终没有取胜,只能够各自退兵。
燕国除了皇帝之外,权力最大的当属燕国国相子之。苏代为齐国出使燕国之时,燕王哙问他:“齐王如何?”苏代回答说:“必定不能称霸。”燕王哙说:“为什么?”苏代回答说:“因为不信任他的大臣。”苏代这么说的目的,其实是激发燕王哙信任宰相子之。燕王哙也确实这样做了,自此之后,他特别信任子之。子之觉得苏代做得很好,于是便给苏代送了百金,并且表示自己愿意听凭他的指使。
后来,有个叫做鹿毛寿的人跟对燕王哙说:“不如将国家禅让给国相子之。人们称道唐尧贤圣,就是因为他要将天下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既有让天下的美名而实际上没有失去天下。现在大王将国家让给子之,子之必然不敢接受,这样,大王与唐尧就具有同样的德行。”
燕王哙听了之后觉得十分有道理,另外他也觉得子之能力确实可以,而且感觉对方对皇位也没有野心,同时自己也想博取与尧齐名的美名,因此便将自己的权利托付给子之,后来还将燕国太子的用人权也夺去,交给子之,希望燕国能因此进行改革。
自此之后,子之的身份更加尊贵。燕王哙还将俸禄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收起来交给子之。也就是说,子之自此之后便可以行使国王之权,管理国家中的事务。
但是,燕王哙的行为让太子太子姬平不高兴了,于是他联合将军市被发动内乱。不过没有成功,后来国相子之平息了内乱,不到几个月,死者数万。《资治通鉴》对此评价说“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也就是说燕王哙禅让之前,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国内形势,普天之下都是太子的人,你却将王位让给子之,国家怎么可能不乱呢?
后来,趁着燕国内乱,一直对燕国虎视眈眈的齐宣王发兵,将燕王哙给杀了。国相子之逃亡,被齐国人抓住后砍成了肉酱(史称“醢其身”)。燕王哙本着一颗尊重贤才的心(当然是怀有目的)选择了禅让,但是最终为自己和国家带来了灾难。
赵武灵王趁燕国内乱,将燕王哙庶子“公子职”从韩送回燕国,其后被拥立为王,是为燕昭王。
其实这一点也是燕王没有想到的,他那个时候只是为了赚取一个好名声,就模仿尧舜禹,决定把自己的王伟让给了当时的宰相的儿子,但是这一作并没有得到意料之中的好名声,反而直接搞得家破人亡。这件事情也成为后来历史上的一大笑柄,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儿。
咱们都知道从古到今历史一共进行了三次的大变迁,那就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又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在这三次的变迁当中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制度,而正是基于这样的制度,社会才有了稳定的发展。如果说生产力没有产生大的改变,你要贸然的去改变上面的政治制度,那么就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禅让制这件事情还是发生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在当时燕国本来就不是什么强国,燕王还要坚持实行禅让制。直接导致本来就疲弱的社会环境更加的不稳定,在他宣布这个消息之后,各路的大神都开始不服气,认为自己有这个才能可以作为下一任的君主,为什么燕王要选择宰相的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王位?所以他们就开始了互相的纷争,结果导致燕国在他们的争斗当中直接走向了灭亡。
其实里边儿有着很多的原因,当然燕王要背负着主要责任。在当时燕王其实也是一个分封的诸侯,它并不能直接改变这个王位的继承制度,因为在当时周天子其实还存在地,它们的地位都是周天子分封给他们的。我们都知道周朝是一个存在历史特别悠长的王朝,虽然到了后期有很长一段时间,周朝其实已经丧失了统治力,但毕竟自己的名声在外,所以其他国家虽然实力比周王朝还要强,但是对于周王朝还要抱有尊重的态度。这样稳定的社会形态一直持续了足足好几百年。之所以这么稳定就来源于分封制。而燕王却可以跳过分封制。相当于直接跳过了周天子册封了下一个诸侯,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这才导致了接下来的叛乱。
一个国家的王位是任何人都想坐的位置,纵古至今,不会超过两个人,自愿将王位禅让给自己的臣子,除了上古时期的五帝。战国时期,各国诸侯都会将太子提前立好,去世之后,王位将由太子继承。如果没有太子,王位会从王室之中选一个出来继承,怎么样也轮不到臣子来继承。因为古人看重血缘关系,不会将王位禅让给一个外人。凡事都有例外,战国时期的燕王哙,是一个没有本事,却想着成为上古五帝的庸才。竟然在战国时期,将王位禅让给臣子,结果引发内乱,他国趁虚而入,差点导致燕国亡国。
燕王哙在位期间,碌碌无为,只会冤声载道,他国太强,燕国太弱,而一点有用的事都不做,比如?变法?。燕国由于弱过旁边的齐国,所以派质子,质齐。齐宣王派苏代出使燕国,向燕王汇报质子在齐国的表现。而苏代则是燕国相邦子之,安插在齐国的一个眼线。
苏代来到燕国后,燕国明明哪里都比齐国弱,十几二十年前才刚被齐国夺去十座城池。不知天高地厚的燕王哙,竟然向苏代询问齐宣王是否贤德?苏代面对整日做着富国强民梦,想成为上古五帝的燕王哙,回答了一句直指他内心的话,?齐王不够贤德?,因为他不够信任自己的臣子。一根筋的燕王哙向苏代问过话之后,便开始尊重相邦子之。
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是燕王大信子之。
子之内心阴暗,知道燕王哙只会整日做梦,联合朝中的鹿毛寿对燕王哙发动直指内心的攻击。用上古时期将王位禅让给臣子的尧舜做例子,直接插入燕王哙的内心。燕王哙听完之后,干出一件战国时期各国都没有干过的事情,把王位禅让给相邦子之来坐,自己甘愿作子之的臣子。
野心日益膨胀的子之,想彻彻底底将燕国收入囊中,让自己的后代也得以拥有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自己的祖先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家族的宗庙。由于子之权势过大,朝中大臣差不多都倾向子之。倾向子之的臣子,对燕王哙又展开心理攻击,说什么大禹故意将伯益当成下一任的继承者,却在朝中安插自己儿子启的同伙为官,为之后的谋反打下基础,暗指太子平。想当五帝想疯了的燕王哙,竟然将俸禄三百石以上的官员印信都交由子之掌管,从此子之彻彻底底掌握了燕国的大权。
?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於子之。
子之掌权,引起燕太子平和燕国贵族的不满,联合将军市被,向齐国发去求缓通知书,齐王同意之后,发动叛乱包围王宫。不过由于势单力薄,最终以惨败收场,市被战死,太子平战死。
混战了几个月,齐军一直没有出现,直到燕国百姓对子之产生不满后,齐军才慢吞吞的出现。战意全无的燕国敞开城门,齐军直接攻入燕国,占领的燕国,杀掉子之。齐宣王对于燕国这么宽阔的领土不舍得退出燕国,一直留在燕国国内。先是杀掉燕王哙,又毁坏燕国宗庙,露出侵略者的面目。
燕国即将覆灭的情况下,齐国周围的几个国家,见齐国要将燕国吞并,产生了不满。一旦齐国吞并燕国,国力瞬间暴涨,到时候将对周围各国产生巨大的威胁。各国为了自保,纷纷向齐国施压,要齐国退出燕国。可齐宣王铁了心了,一定要占领燕国。直到燕国百姓不停的骚动,齐国不得已才退出燕国,燕国躲过了一次亡国之灾。
齐国退出燕国后,赵国护送公子职回国继位,燕国重新落入召公之后的手中,回归和平。燕国虽然最后化险为夷,但宗庙被毁,君主被杀,都已经成为不可非议的事实,永远的载入史册。而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整天期盼着成为上古五帝的燕王哙,拿着上古五帝的那套,来?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使用,自取其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5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后世如何评价元惠宗他有哪些轶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