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皇帝是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存在,他们手里的权力是最大的,不知道没关系,对百科小编告诉你。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明朝末年蓟辽督师。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卒于崇祯三年(1630年),享年46岁。虽然袁崇焕为明朝立下了大功,但是,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却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在明朝将领下,袁崇焕面对后金(清朝),取得过多次胜利,尤其是在袁崇焕被斩杀的之前,他还击退了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但是,在后金的八旗士兵撤退之后,崇祯皇帝不仅没有奖赏他,反而将其治罪,最终将其这位名将斩杀。那么,问题来了,袁崇焕明明立下了大功,解了京师之围,崇祯为何还要处死他呢?
一
首先,对于明思宗朱由检来说,怀疑袁崇焕和后金勾结,是其除掉袁崇焕的直接原因。根据《明史》、《清太宗实录》等史料的记载,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后金皇太极率军进攻明朝。在这场战役中,后金并没有从山海关等道路,而是越过蓟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焕忙率兵护卫京师。在这场战役中,虽然明朝杀伤后金军千余人,但是,明军死伤也很多。不过,从战略上来看,袁崇焕还是击退了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众所周知,一旦都城被皇太极攻破的话,那么,明思宗朱由检的自缢时间,或许要提前了。基于此,袁崇焕可谓刚刚立下了大功。但是,在这场战役后,有朝中大臣认为是袁崇焕放后金士兵入关,这才有了京师之围。
二
于是,在没有证据的背景下,不少朝中大臣纷纷诽谤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朱由检对此也很怀疑。当然,如果事情止于此的话,即便明思宗朱由检有所怀疑,也不会拿袁崇焕怎么样,至少不会斩杀他的。毕竟,明代言官这种敢言直谏的风节和精神,很可能走向极端,也即形成没有证据的诽谤。对此,崇祯皇帝自然是见怪不怪。不过,因为这一次后金士兵是包围京师,也即直接威胁到崇祯皇帝的生命安全,因此,他的心中自然也多了一份疑虑。在此基础上,此时后金军也设计离间,说袁崇焕与后金军有秘密约定。对于皇太极和后金,这个离间计的运用时间恰到好处,也即在崇祯皇帝刚刚对袁崇焕有所疑虑的时候,迅速添油加醋。
三
同时,魏忠贤余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想趁机给魏忠贤报仇,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对此,这让笔者想到了三人成虎这一典故,也即《战国策·魏策二》中记载:“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也即“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放在袁崇焕身上,无疑是一个很好地例证。先是明朝的言官、大臣诽谤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明思宗朱由检这位皇帝可能是半信半疑的。在此之后,后金军也设计离间,说袁崇焕与后金军有秘密约定,袁崇焕的猜疑逐渐胜过了信任,在这个时候,魏忠贤余党继续指责袁崇焕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最终,这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一样,将袁崇焕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
四
最后,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是,魏忠贤余党给袁崇焕安插了两个罪名,也即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这两条罪名,实际上一真一假的。在此之前,袁崇焕确实擅自斩杀了毛文龙,这是几乎没有争议的事情了。虽然袁崇焕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没有实质的证据,现在基本上也被证明是假的。学过心理学的都应该知道,这种真假混杂的消息,往往是难以分辨,容易让人轻信的。综上,在三人成虎的效应下,崇祯皇帝将袁崇焕斩杀,而且将其家人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不过,在抄没家产时,却发现袁崇焕实则家无余财。总的来说,和当年宋高宗赵构、秦桧冤杀岳飞一样,袁崇焕被杀,虽然有袁崇焕自身的原因,但是,这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崇祯对他失去了原因,也即崇祯真的冤枉了袁崇焕。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3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关于宋仁宗赵祯,有哪些轶事趣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