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宏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杨宏中(1176—1228),字充甫,号僩齐,福建福州人。开禧元年(1205)乙丑科进士。宋宁宗时列“六君子”之首。
生平经历
杨宏中,生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是晓岐第12代杨恪之四子。
庆元元年(1195),杨宏中年仅20岁,便博学多才,政论卓著,宁宗帝立其为国子监生,朝中君臣谓其“杨太博”,名盛一时。
淳熙年间,朝廷局势混乱。贤相宗室赵汝愚辅佐宁宗继承帝位,并重用名儒朱熹、彭龟年等贤达名士协理朝政,稳定局势。庆元元年,奸相韩侂胄窃弄权柄,结党营私,指使奸党李沐等人,制造谣言,以“广植伪学,党羽反叛俗尚”的罪名,诬陷赵汝愚,上奏皇帝议罢赵汝愚之相职。引起祭酒李祥、博士杨简的愤怒,上书抗议,欲解赵汝愚之危。然而奏疏被奸党拒之殿外,无法上达宁宗帝。这气坏了杨宏中。他以太学生名义,伏阙进谏,昏愦的宁宗帝,却是非不分,准了韩侂胄的奏议,撤销了赵汝愚右相职务,把他贬谪往宁远军(广西容县)。赵汝愚在谪往宁远军途中被衡州守臣虐待而死。
杨宏中为伸张正义,联络了京都闽籍太学生林仲麟(字景仲,宁德人)、徐范(字奕父,侯官人)、张道(字周甫,罗源人)、薛傅(字象夫,宁德人)、周端朝(字子静,宁德人)共六人,世称“六君子”,上书痛陈曰:“自古国家祸乱之由,初非一道。惟小人中伤君子,其祸尤惨……小人得志,仇视正人,必欲空其兽类,然后可以肆行而无忌,于是人主孤立而社稷危矣。党锢敝汉,朋党乱唐,大率由此。元祐以来,邪正交攻,卒成靖康之变。臣子所不忍言,而陛下所不闻也!”。“六君子”的上书,在当时京都争相传诵,百姓称快,奸党震慑。这激怒了韩侂胄,韩贼将这六位正直君子分别遣送到安徽太平州(今当涂县)浙江临安县一带进行编管(即交地方官管制)。国人为之不平,怨声载道,惊动了宁宗帝。后韩侂胄阴谋败露被诛,六人始被赦还京都,才了结此事。
杨宏中获赦回京都后,于开禧元年(1205)登乙丑科毛自诚榜进士,任南剑州教授。次年特迁一秩,宏中不肯拜受。后以余嵘、汪逵、赵彦橚推荐,累迁太学正任潭州通判。
杨宏中在潭州任上,正遇严重夏旱,田土龟裂,五谷无收,万民叫苦连天。察民情恤民苦的宏中紧急上疏朝廷,请求赈灾救民,谏官应武以私怨弹劾宏中,宏中被差知武岗军,宏中不服气,绍定元年(1228)卒于潭州任上,享年53岁。
植物并称少见,人物并称却很多:
以下仅供参考:
远古至春秋战国
三皇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有七种说法:①天皇、帝皇、泰皇;②天皇、地皇、人皇;③伏羲、女娲、神农;④伏羲、神农、祝融;⑤伏羲、神农、共工;⑥伏羲、神农、黄帝;⑦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五种说法:①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②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③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④黄帝、少皞、帝喾、帝挚、帝尧;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两皞 指太皞、少皞,均为上古部落首领。
三示 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指商朝太乙、祖乙、太甲。
三仁 指商朝微子、箕子、比干。
周初三监 指姬鲜、姬度、姬处。
春秋五霸 一作“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有四种说法:①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②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③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④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
三贵 春秋齐桓公时的三个小人,即竖刁、易牙、开方。
三桓 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皆为鲁桓公的后代,所以被称为“三桓”。
三圣 指孔子、老子、墨子。
孔孟 指孔子、孟子。
孔门四配 指配祀孔子的四位儒门圣贤,即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轲。
孔门十二哲 指孔庙祭第二等十二人,即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端木赐(子贡)、冉求(子有)、仲由(子路)、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颛孙师(子张)、有若(子若)、朱熹(元晦)。
孔门七十二贤 指孔子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七十二实为约数,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者77人,加上见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等书中人数,多达近90人。分别是: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燕伋、宓子贱、原宪、公冶长、南宫适、公晳哀、曾点、颜无繇、叔仲会、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寮、司马耕、樊迟、有若、公西赤、巫马施、梁鳣、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奚容蒧、公祖句兹、施之常、秦祖、漆雕哆、颜刻、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后处、秦冉、秦商、申党、颜之仆、荣旗、县成、左人郢、郑国、秦非、颜哙、步叔乘、乐欬、廉絜、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蒧、琴张、林放、陈亢、申枨、公良孺、公夏首、公肩定、颜祖、蟂单、句井疆、宰父黑、县亶、孟懿子、南宫敬叔、颜浊邹、鞠语、孺悲、惠叔兰、孔璇、原亢籍、公西舆如。
老庄 指春秋末老子、战国时庄子,均道家代表人物。
战国四君 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
屈宋 指战国时诗人屈原和宋玉。
汉至隋
汉代二祖 指汉高帝刘邦(西汉),光武帝刘秀(东汉)
西汉十五帝 指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元帝刘示、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看、孺子英(王莽摄政)、王莽(称“新”朝)、淮阳王(更始帝)刘玄。
汉初三杰 指西汉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
汉三雄 指西汉开国将领韩信、彭越、英布。
西汉十八侯 指赞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午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留侯张良、汝阴侯夏侯婴、颖阴侯灌婴、阳陵侯付宽、信下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清侯陈武、清河侯王吸、曲逆侯陈平、汾阴侯周昌、襄平侯纪通、曲成侯虫达,均为汉朝开国功臣。
西汉二司马 指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辞赋家司马相如,一作“二马”。
王扬枚马 指汉代辞赋家王褒、扬雄、枚乘、司马相如。
马杜 指汉司马相如、杜笃,均以文学著称。
枚马 指汉枚乘、司马相如,均汉代前期辞赋代表作家。
班马 指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或称“史班”。
贾董 指西汉贾谊、董仲舒,均以文才著称。
贾马 指西汉贾谊、司马相如。
东汉十三帝 指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达、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醒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协。
云台二十八将 东汉光武时二十八个有功武将总称,即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后、陈俊、耿弇、杜藏、寇恂、付俊、岑彭、坚谭、冯异、王霸、朱右、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
班氏三兄妹 指班固、班超、班昭。
李杜 ①汉朝名士李固、杜桥。②汉朝名臣李膺、杜密。③汉臣李云、杜众。
贾郑 指东汉学者贾逵、郑众。
五侯 东汉宦官左悺、单超、具瑗、徐璜、唐衡合谋诛外戚梁氏,同日封侯,时称“五侯”。
许氏二龙 指东汉名士许虔、许劭。
二苏 指东汉苏章、苏不韦。
建安七子 指东汉建安年间文学家孔融、陈琳、应玚、刘桢、阮瑀、徐干、王粲。
崔杜 指东汉书法家崔瑗、杜操。
扬马 指汉朝辞赋家扬雄、司马相如。
京兆三休 指汉代金敞(字元休)、第五巡(字文休)、韦端(字甫休)。
钟王 指三国魏书法家钟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
蜀汉三杰 指诸葛亮、关羽、张飞。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二阮 亦作“大阮小阮”,指阮籍、阮咸叔侄。
二十四友 指西晋郭彰、石崇、欧阳建、潘岳、陆机、陆云、缪征、杜斌、挚虞、诸葛诠、王粹、杜育、邹捷、左思、崔基、刘瑰、和郁、周恢、牵秀、陈眕、许猛、刘讷、刘舆、刘琨。
二陆 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潘 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叔侄。
潘陆 指潘岳、陆机。
三张 指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二陆三张 或作“三张二陆”,指西晋陆机、陆云兄弟与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三阳 指晋代张载(孟阳)、张协(景阳)、张亢(季阳)。
二妙 指西晋书法家卫瓘、索靖。
二王 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三谢 指晋谢尚、谢奕、谢安,均以书法知名。
南北二玄 指晋谢玄、张玄之。
三杨 指晋杨骏、杨珧、杨济。
浔阳三隐 东晋隐居文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合称。
王谢 指晋王坦之、谢安,并为名士。
陶谢 指晋末诗人陶渊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颜谢 指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
三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云、谢惠连、齐诗人谢眺。
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大小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族弟谢惠连。
元嘉三大家 指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京都三明 晋诸葛恢、荀凯、蔡漠均以道明为字,时称“京都三明”
顾陆 指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宋画家陆探微
六朝画坛三画家 指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休鲍 指南朝宋诗人汤惠休、文学家鲍照。
鲍谢 指南朝宋鲍照、谢灵运。
鲍庾 指南朝宋鲍照、北周庾信。
竟陵八友 指南朝齐齐文学家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均曾在竟陵王门下。
南朝三大藏书家 指王僧孺、沈约、任昉。
东海三何 指南朝东海三文人何思澄、何逊、何子朗。
徐庾 指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周文学家庾信。
阴何 指南朝文学家阴铿、何逊。
羊薄 指南朝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温邢 指北朝魏文学家温子升、齐文学家邢邵。
邢魏 指北朝齐文学家邢邵、魏休。
隋朝三帝 指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
唐及五代
十八学士 唐太宗时十八个文人,即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时、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初开国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叔宝。
风尘三侠 传说中的唐初三侠客,指虬髯客、李靖和红拂女。
唐初四大家 指唐初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禇遂良、薛稷。
大小欧阳 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欧阳通父子。
大小尉迟 指画家尉迟跋质、尉迟乙僧父子。
房杜 指唐朝名相房玄龄、杜如晦。
开元三大士 指唐朝名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
佛教三大翻译家 指鸠摩罗什、真谛、玄奘。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影响最大之四位译经家。有二说:①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②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以后者更为佛学研究者所认可。
初唐四杰 指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杨 指王勃、杨炯,均工诗,名列“四杰”。
苏李 指初唐文学家苏味道、李峤。
文章四友 指初唐文学家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姚宋 指开元时名相姚崇、宋璟。
大小李将军 指唐朝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醉中八仙 一称饮中八仙,即贺知章、李琎、李适、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均善饮。
吴中四士 指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张旭。
沈宋 指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
燕许大手笔 指唐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
王孟韦柳 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为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
王孟 指王维、孟浩然。
王裴 指王维、裴迪,均工山水田园诗,且相友善,尝同居终南山,相互唱和。
王韦 指王维、韦应物,均工山水田园诗,恬淡清雅,风格别致。
韦柳 指韦应物、柳宗元。
韦刘 指韦应物、刘长卿,均工山水田园诗,有“五言双璧”、“韦刘诗派”之誉。
韦杜 指韦应物、杜甫,诗作皆本色天然。
韦孟 指韦应物、孟浩然,均以山水田园诗著名。
李杜 ①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②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二李 指李白、李贺。
竹溪六逸 指唐代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唐代三大诗人 指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八家 指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韩愈、李商隐。
大小杜 又称老杜小杜,指杜甫、杜牧,均工诗。
高岑 指唐代诗人高适、岑参。
南阳三张 指南阳籍名人张衡、张仲景、张巡。
颜柳 指唐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
大柳舍人小柳舍人 指柳公权、柳璟,开成中同在翰林。
三绝 指唐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及张旭草书。
萧李 指唐朝文学家萧颍士、李华。
颠张狂素 指唐朝书法家张旭、怀素,均擅草书。
大历十才子 指唐代宗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有多种说法,较有代表性的二种说法是:①姚合《极玄集》、《新唐书·卢纶传》、葛立方《韵语阳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王应麟《玉海》等: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②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发、皇甫曾、耿湋、李嘉佑。
韩马戴牛 指唐画家韩滉(善画马)、戴嵩(善画牛)。
郊岛(郊寒岛瘦) 指唐诗人孟郊、贾岛,均以苦吟著名。
二妙 或称“姚贾”,指贾岛、姚合,均擅五言律诗。
张王(乐府) 指唐诗人张籍、王建,皆擅乐府诗。
韩杜 指韩愈、杜甫。
韩孟 指唐文学家韩愈、诗人孟郊,二人文学主张相近,诗风亦相似。
韩柳 指唐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同倡古文运动。
刘柳 指唐诗人刘禹锡、文学家柳宗元,二人相交甚笃。
刘白 指唐诗人刘禹锡、白居易,二人唱和甚多。
元白 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唱和甚多,号“元和体”。
刘元白 指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均工诗。
香山九老 指唐诗人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
姚贾 指唐诗人姚合、贾岛。
三十六体 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诗作齐名,三人均排行十六。
温李 指温庭筠、李商隐,作品皆绮丽精巧。
温韦 指晚唐词人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
皮陆 指唐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
三罗 指唐代诗人罗隐、罗邺、罗虬。
卢奇马怪 指唐诗人卢仝、马异。
随驾五都 唐僖宗避黄巢逃奔成都,王建、韩建、晋晖、张造、李师泰等五都头率兵入蜀,号“随驾五都”。
南唐二主 指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
董巨 指五代时南唐画家董源、宋画家巨然。
黄徐 指五代时后蜀画家黄筌、南唐画家徐熙,有“黄家富贵,徐煕野逸”之称。
宋
五鬼 指北宋大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为人均奸邪险伪。
杨刘 指北宋文学家杨亿、诗人刘筠。
二宋 指北宋文学家宋庠、宋祁兄弟。
三苏 指宋代文学家苏洵及苏轼、苏辙父子。
二苏 ①指苏轼、苏辙兄弟,又称“大小苏”。②指苏舜元、苏舜钦兄弟。
苏黄 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诗人黄庭坚。
苏辛 指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均为豪放派代表。
苏米 指苏轼、米芾,均擅书,名列“宋四家”。
豪苏腻柳 指苏轼、柳永,苏轼之词豪放,柳永之词细腻。
大坡小坡 指苏轼、苏过父子。
文坛四大家 指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苏梅 指北宋文学家苏舜钦、梅尧臣。
五子 指宋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二程 指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程朱 指程颢、程颐、朱熹。
六先生 指周敦颐(濂溪先生)、程颢(朋道先生)、程颐(仞川先生)、张载(横渠先生)、邵雍(谥康节)、司马光(涑水先生)。
二晏 指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皆以词名。
晏秦 指晏几道、秦观,词风皆深婉有致。
晏周 指晏殊、周邦彦。
周贺 指宋周邦彦、贺铸。
周姜 指周邦彦、姜夔,均工于音律,能自创新调,为格津词派代表。
周柳 指周邦彦、柳永,均工于音律,喜用长调,长于铺叙,好写艳情。
李杜 指宋代清官李韶、杜范。
三豪 指欧阳修、石延年、杜默。谓欧阳修为文豪,石延年为诗豪,杜默为歌豪。
欧苏 指欧阳修、苏轼。
欧梅 指欧阳修、梅尧臣,二人均不满宋初人沿袭晚唐诗风,志在复古。
欧晏 指欧阳修、晏殊。
欧秦 指欧阳修、秦观。
四贤一不肖 指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高若讷。
宋四家 指北宋书法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三擘 指北宋文坛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苏门六君子 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赝。
苏门四学士 指出于苏轼门下的诗人黄庭坚、词人秦观、文学家晁补之、诗人张耒。
柳七黄九 或作“黄九柳七”,指宋柳永、黄庭坚。柳永排行第七,黄庭坚排行第九。
黄秦 指黄庭坚、秦观。
秦七黄九 指秦观、黄庭坚。秦观排行第七,黄庭坚排行第九。
三曾 指曾巩、曾布、曾肇兄弟。
程门四大弟子 指北宋杨时、游酢、谢良佐、吕大临,均受业于二程。
六贼 指北宋末六大奸臣蔡京、童贯、朱勔、李彦、王黼、梁师成。
米薛 指北宋书法家米芾、薛绍彭。
大小米 指北宋画家米芾、南宋画家米友仁父子。
李郭 指北宋画家李代、郭熙。
济南二安 指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均济南人。
周柳 指宋词人周邦彦、柳永。
词家四宗 指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
词坛三绝 指周邦彦、姜夔、王沂孙。均工词。清人陈廷焯谓:“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
双白石 指黄景说、姜夔,皆号白石,工诗。
南宋四大画家 指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南宋四家 指南宋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
上饶二泉 指赵蕃(号章泉)、韩淲(号涧泉),均为江西派诗人。
三陆 指南宋学者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兄弟。
姜张 指南宋词人姜夔、张炎。
二窗 指南宋吴文英、周密,均工词。文英号梦窗,有《梦窗词》;密号草窗,有《草窗词》。
永嘉四灵 指南宋诗人徐照(号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号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人都是永嘉人,且字中均含“灵”字。
六君子 中国历史上共有六起“六君子”事件,其中有两起发生在南宋,分别是:①宋宁宗时,因右丞相赵汝愚受贵戚诬陷贬黜,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张道、林仲麟、蒋傅、徐范六人上书辩诬抗争,被充军五百里外,史称“六君子”。②宋理宗时,丁大全专制用事,太学生刘黻、陈宜中、黄镛、林则祖、曾唯、陈宗上书揭发丁的罪恶,时称“六君子”。
参考资料:/user1/4493/archives/2007/50274.html
六君子的读音是:liùjūnzǐ。
六君子的拼音是:liùjūnzǐ。结构是:六(独体结构)君(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注音是:ㄌ一ㄡ_ㄐㄨㄣㄗˇ。
六君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史籍中合称六个杰出人物为"六君子"者甚多_其中最著者_约有:(1)指禹_汤_文_武_成王_周公。《礼记.礼运》:"禹_汤_文_武_成王_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宋黄庭坚_秦观_张耒_晁补之及陈师道_李__人称"苏门六君子"。清王士_《池北偶谈.谈艺七.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_晁_张_陈远甚。"(3)宋宁宗时_右丞相赵汝愚为韩_胄诬陷_太学生周端朝_张__徐范_蒋傅_林仲麟_杨宏中六人上书讼其冤_被屏斥_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忠义传.杨宏中》。2.(4)明熹宗时_魏忠贤擅权_御史扬涟劾忠贤二十四大罪_涟与左光斗_魏大中_周朝端_袁化中_顾大章皆为忠贤构死_世称"六君子"。又魏忠贤矫旨逮周起元_缪昌期_周顺昌_周宗建_黄遵素_李应升下狱受酷刑死_世称"后六君子"。参阅《明史.宦官传.魏忠贤》。(5)清光绪中_谭嗣同_林旭_杨锐_刘光第_杨深秀_康广仁因"戊戌变法"失败_同时遇害_世称"戊戌六君子"。参阅《清史稿.李端芬谭嗣同等传论》。3.国画称松_柏等六种树木。
二、引证解释
⒈史籍中合称六个杰出人物为“六君子”者甚多,其中最著者,约有:(1)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3)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为韩_胄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_、徐范、蒋傅、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讼其冤,被屏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忠义传·杨宏中》。(4)明熹宗时,魏忠贤擅权,御史扬涟劾忠贤二十四大罪,涟与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端、袁化中、顾大章皆为忠贤构死,世称“六君子”。又魏忠贤矫旨逮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遵素、李应升下狱受酷刑死,世称“后六君子”。参阅《明史·宦官传·魏忠贤》。(5)清光绪中,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因“戊戌变法”失败,同时遇害,世称“戊戌六君子”。参阅《清史稿·李端芬谭嗣同等传论》。引《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2)宋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及陈师道、李_,人称“苏门六君子”。清王士_《池北偶谈·谈艺七·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⒉国画称松、柏等六种树木。此“六君子”指倪云林画中的松、柏、樟、楠、槐、榆。名为《六君子图》。参阅陈衍《元诗纪事》卷二一。引元黄公望《题云林画》诗:“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三、国语词典
史称品格、学识极为杰出的六位人物为「六君子」:(1)_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_宋代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李荐,称为「苏门六君子」。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下.谈艺.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然其题跋自是胜场。」(3)_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被韩_胄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_、徐范、蒋传、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营救,遭摒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卷四五五.忠义传十.杨宏中传》。(4)_宋理宗时,殿中侍御史丁大全专权,蛮横无理,太学生陈宜中、刘黻、黄镛、林测祖、曾唯、陈宗六人上书批评,舆论界同声响应,称为「六君子」。见《宋史.卷四一八.陈宜中传》。(5)_明熹宗时,魏忠贤掌权,其人奸诈残暴,御史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被陷害死于狱中,时人称为「六君子」。后魏忠贤又逮捕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六人,害死狱中,世人也称为「六君子」。见《明史.卷三○五.宦官传二.魏忠贤传》。(6)_清光绪时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因变法被杀,时人称为「戊戌六君子」。见《清史稿.卷四六四.李端_等传.论曰》。(7)_民初,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组筹安会,拥护袁世凯称帝,称为「筹安六君子」。
四、网络解释
六君子六君子:清朝戊戌六君子六君子:南宋宁宗朝六君子六君子:南宋贤关六君子六君子:明代熹宗朝前后六君子六君子:民国初期筹安六君子六君子:当代万通六君子
关于六君子的诗句
尚疑高李六君子亦有文章六君子粹然六君子
关于六君子的成语
独行君子岂弟君子劳谦君子君子协定鞠躬君子君子好逑君子之言读书君子君子固穷
关于六君子的词语
鞠躬君子君子固穷读书君子梁上君子君子协定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六君子的详细信息
六君子的成语有:君子好逑,君子协定,岂弟君子。
六君子的成语有:君子好逑,君子协定,鞠躬君子。2:拼音是、liùjūnzǐ。3:结构是、六(独体结构)君(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4:注音是、ㄌ一ㄡ_ㄐㄨㄣㄗˇ。
六君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史籍中合称六个杰出人物为"六君子"者甚多_其中最著者_约有:(1)指禹_汤_文_武_成王_周公。《礼记.礼运》:"禹_汤_文_武_成王_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宋黄庭坚_秦观_张耒_晁补之及陈师道_李__人称"苏门六君子"。清王士_《池北偶谈.谈艺七.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_晁_张_陈远甚。"(3)宋宁宗时_右丞相赵汝愚为韩_胄诬陷_太学生周端朝_张__徐范_蒋傅_林仲麟_杨宏中六人上书讼其冤_被屏斥_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忠义传.杨宏中》。2.(4)明熹宗时_魏忠贤擅权_御史扬涟劾忠贤二十四大罪_涟与左光斗_魏大中_周朝端_袁化中_顾大章皆为忠贤构死_世称"六君子"。又魏忠贤矫旨逮周起元_缪昌期_周顺昌_周宗建_黄遵素_李应升下狱受酷刑死_世称"后六君子"。参阅《明史.宦官传.魏忠贤》。(5)清光绪中_谭嗣同_林旭_杨锐_刘光第_杨深秀_康广仁因"戊戌变法"失败_同时遇害_世称"戊戌六君子"。参阅《清史稿.李端芬谭嗣同等传论》。3.国画称松_柏等六种树木。
二、引证解释
⒈史籍中合称六个杰出人物为“六君子”者甚多,其中最著者,约有:(1)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3)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为韩_胄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_、徐范、蒋傅、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讼其冤,被屏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忠义传·杨宏中》。(4)明熹宗时,魏忠贤擅权,御史扬涟劾忠贤二十四大罪,涟与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端、袁化中、顾大章皆为忠贤构死,世称“六君子”。又魏忠贤矫旨逮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遵素、李应升下狱受酷刑死,世称“后六君子”。参阅《明史·宦官传·魏忠贤》。(5)清光绪中,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因“戊戌变法”失败,同时遇害,世称“戊戌六君子”。参阅《清史稿·李端芬谭嗣同等传论》。引《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2)宋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及陈师道、李_,人称“苏门六君子”。清王士_《池北偶谈·谈艺七·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⒉国画称松、柏等六种树木。此“六君子”指倪云林画中的松、柏、樟、楠、槐、榆。名为《六君子图》。参阅陈衍《元诗纪事》卷二一。引元黄公望《题云林画》诗:“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三、国语词典
史称品格、学识极为杰出的六位人物为「六君子」:(1)_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_宋代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李荐,称为「苏门六君子」。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下.谈艺.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然其题跋自是胜场。」(3)_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被韩_胄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_、徐范、蒋传、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营救,遭摒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卷四五五.忠义传十.杨宏中传》。(4)_宋理宗时,殿中侍御史丁大全专权,蛮横无理,太学生陈宜中、刘黻、黄镛、林测祖、曾唯、陈宗六人上书批评,舆论界同声响应,称为「六君子」。见《宋史.卷四一八.陈宜中传》。(5)_明熹宗时,魏忠贤掌权,其人奸诈残暴,御史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被陷害死于狱中,时人称为「六君子」。后魏忠贤又逮捕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六人,害死狱中,世人也称为「六君子」。见《明史.卷三○五.宦官传二.魏忠贤传》。(6)_清光绪时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因变法被杀,时人称为「戊戌六君子」。见《清史稿.卷四六四.李端_等传.论曰》。(7)_民初,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组筹安会,拥护袁世凯称帝,称为「筹安六君子」。
四、网络解释
六君子六君子:清朝戊戌六君子六君子:南宋宁宗朝六君子六君子:南宋贤关六君子六君子:明代熹宗朝前后六君子六君子:民国初期筹安六君子六君子:当代万通六君子
关于六君子的诗句
尚疑高李六君子本朝六君子亦有文章六君子
关于六君子的词语
君子固穷梁上君子君子协定鞠躬君子读书君子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六君子的详细信息
六君子的结构是:六(独体结构)君(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
六君子的结构是:六(独体结构)君(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拼音是:liùjūnzǐ。注音是:ㄌ一ㄡ_ㄐㄨㄣㄗˇ。
六君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史籍中合称六个杰出人物为"六君子"者甚多_其中最著者_约有:(1)指禹_汤_文_武_成王_周公。《礼记.礼运》:"禹_汤_文_武_成王_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宋黄庭坚_秦观_张耒_晁补之及陈师道_李__人称"苏门六君子"。清王士_《池北偶谈.谈艺七.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_晁_张_陈远甚。"(3)宋宁宗时_右丞相赵汝愚为韩_胄诬陷_太学生周端朝_张__徐范_蒋傅_林仲麟_杨宏中六人上书讼其冤_被屏斥_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忠义传.杨宏中》。2.(4)明熹宗时_魏忠贤擅权_御史扬涟劾忠贤二十四大罪_涟与左光斗_魏大中_周朝端_袁化中_顾大章皆为忠贤构死_世称"六君子"。又魏忠贤矫旨逮周起元_缪昌期_周顺昌_周宗建_黄遵素_李应升下狱受酷刑死_世称"后六君子"。参阅《明史.宦官传.魏忠贤》。(5)清光绪中_谭嗣同_林旭_杨锐_刘光第_杨深秀_康广仁因"戊戌变法"失败_同时遇害_世称"戊戌六君子"。参阅《清史稿.李端芬谭嗣同等传论》。3.国画称松_柏等六种树木。
二、引证解释
⒈史籍中合称六个杰出人物为“六君子”者甚多,其中最著者,约有:(1)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3)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为韩_胄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_、徐范、蒋傅、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讼其冤,被屏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忠义传·杨宏中》。(4)明熹宗时,魏忠贤擅权,御史扬涟劾忠贤二十四大罪,涟与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端、袁化中、顾大章皆为忠贤构死,世称“六君子”。又魏忠贤矫旨逮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遵素、李应升下狱受酷刑死,世称“后六君子”。参阅《明史·宦官传·魏忠贤》。(5)清光绪中,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因“戊戌变法”失败,同时遇害,世称“戊戌六君子”。参阅《清史稿·李端芬谭嗣同等传论》。引《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2)宋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及陈师道、李_,人称“苏门六君子”。清王士_《池北偶谈·谈艺七·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⒉国画称松、柏等六种树木。此“六君子”指倪云林画中的松、柏、樟、楠、槐、榆。名为《六君子图》。参阅陈衍《元诗纪事》卷二一。引元黄公望《题云林画》诗:“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三、国语词典
史称品格、学识极为杰出的六位人物为「六君子」:(1)_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_宋代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李荐,称为「苏门六君子」。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下.谈艺.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然其题跋自是胜场。」(3)_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被韩_胄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_、徐范、蒋传、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营救,遭摒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卷四五五.忠义传十.杨宏中传》。(4)_宋理宗时,殿中侍御史丁大全专权,蛮横无理,太学生陈宜中、刘黻、黄镛、林测祖、曾唯、陈宗六人上书批评,舆论界同声响应,称为「六君子」。见《宋史.卷四一八.陈宜中传》。(5)_明熹宗时,魏忠贤掌权,其人奸诈残暴,御史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被陷害死于狱中,时人称为「六君子」。后魏忠贤又逮捕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尊素、李应升六人,害死狱中,世人也称为「六君子」。见《明史.卷三○五.宦官传二.魏忠贤传》。(6)_清光绪时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因变法被杀,时人称为「戊戌六君子」。见《清史稿.卷四六四.李端_等传.论曰》。(7)_民初,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组筹安会,拥护袁世凯称帝,称为「筹安六君子」。
四、网络解释
六君子六君子:清朝戊戌六君子六君子:南宋宁宗朝六君子六君子:南宋贤关六君子六君子:明代熹宗朝前后六君子六君子:民国初期筹安六君子六君子:当代万通六君子
关于六君子的诗句
粹然六君子本朝六君子本朝六君子
关于六君子的成语
读书君子鞠躬君子君子好逑君子协定君子之言岂弟君子劳谦君子独行君子君子固穷
关于六君子的词语
君子固穷梁上君子君子协定读书君子鞠躬君子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六君子的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3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