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明朝怎么对待元朝皇室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7 05:24:25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明朝怎么对待元朝皇室

还不了解:元代宗亲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建立之后,朱元璋是怎么处置元代宗亲的?

1343年,也就是元代至正三年,濠州接连发生旱灾、蝗灾和瘟疫,百姓艰难求生,许多人因为没有吃的而活活饿死,其中也包括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为了活下去,朱元璋不得不当和尚、乞讨。

朱元璋原来名叫朱重八,因为参加了红巾军,特意改名“朱元璋”,也就是诛杀元代的利器,以示不共戴天。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征伐,朱元璋终于在军事上占据了主动权,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元代。

当时,一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都认为报仇雪恨的时候到了,大多主张对元代宗亲,尤其是元代皇室贵族采取极端态度。平心而论,朱元璋对元代也没有好感,但却拒绝了大臣们的诛杀元室的提议,反而在登基之后,立马下令“元之宗戚,咸俾保全”,也就是要好好地保护那些已经被俘,或者投降的元代贵族宗亲,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强调“不恭命者罚无赦”。

反对献俘仪式,册封元太子为崇礼侯

后来,名将李文忠攻克应昌,这一仗收获很大,不仅生擒了元代嗣君的儿子,还俘获了五万多人,大胜。当前线的捷报送到时,大臣们都沸腾了,请求朱元璋搞一个献俘仪式,隆重庆祝一番。朱元璋却不这么想,首先,他“命仕元者勿贺”,也就是不让那些曾在元代当官的人为此事恭贺。

然后,朱元璋又力排众议,否决了献俘仪式。他问大臣们:“当年,武王伐纣,大胜之后有搞献俘仪式吗?“一些大臣反驳武王虽然没搞过,但是唐代太宗搞过,也不是无前例可依。但朱元璋仍不许,说唐太宗是抓了王世充才搞这套仪式,如果抓了隋朝皇帝的子孙,绝对不会搞。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说出了“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这话实在匪夷所思。

等到元代嗣君的儿子送到京师时,朱元璋不仅礼遇有加,还册封他为崇礼侯。

身份不同,所以才有这种反常举动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本质上来说,跟大元皇帝就是一个阶级了,皇帝最怕的是什么?无非大臣不忠,有异心。因而朱元璋在推翻元代后,极力主张元代的覆灭,并非是元代不行,而是天意如此,是天意要让老朱家上位。既然是天意难违,那“忠义“仍是主流价值观,不要总想着不共戴天。

也正是如此,朱元璋对那些背弃元代等人,看不上眼,因为这些人没有忠于君主,有种卖主求荣的既视感。

当然,对元代宗亲的优待,也可以部分瓦解敌人的抵抗意志,毕竟大势已去,没有必要再死命抵抗了。所以,朱元璋还下了凡是蒙古、色目人中,只要有才能者都可以酌情提拔。

简单来说,一个人屁股坐的地方不同,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就必然不同。放在今天,为什么有些人极力支持996,认为这是福报?因为站在他的角度,你们好好劳心劳力,这样他就能得到更大的收益。其实,也不必责怪,如果你到了那个位置,大概率也会如此,毕竟屠龙者大多都变成了恶龙,你说是不是呢。

参考:《明史》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的一系列政治举措,都是以什么东西为目标?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在政治上都是以“夷夏之防”为目标,颁布一系列的政策。在北宋时期,北方地区大多数人被金朝胡化,到了元朝时期,又经历第二次胡化。南方地区相对比没有被胡化,所以朱元璋下令驱除胡人的习俗。在起义的初期朱元璋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口号。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朱元璋要改变国家的风俗,恢复以汉族为中心的国家。

在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地区被外族占领。当地的百姓也被强制性改变习俗。到了北宋时期,金朝的崛起,又一次使北方地区沦陷,金朝的统治者强制百信学习金朝的文化,于是百姓被胡化。蒙古人的强大,导致北方地区被占领。百姓们同样受到蒙古人的影响,当地人被蒙化。朱元璋统一后,北方人的“夷夏之防”的意识淡薄,所以朱元璋加大了去北方思想的控制。


对于南方而言,南方的百姓免受了胡化。在南宋的统治下,没有被金朝攻破,守住了汉人的文化。南宋灭亡后,元朝的领导人立下因俗而治的政策,南方的百姓又一次免受胡化。所以相对于南方人都以汉人的文化为尊。

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以汉人为尊,建立了以汉人为中心的王朝。并且制定下许多政策保护汉人的制度,来抑制北方的胡人。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国家的风气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光辉,大明的国力蒸蒸日上。

朱元璋开创明朝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亲人的

朱元璋开创明朝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亲人的?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干得最不厚道的一件事情就是诛杀功臣。那些当年帮他一起打天下的小伙伴们被逐一铲除,过程和手段都极为残忍。所以从这方面来说,称朱元璋是暴君也并不为过。朱元璋对待功臣如此无情,他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及子侄的呢?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朱元璋杀别人眼睛都不眨一下,而且一杀就是杀全家。可对自家人那真是好到没话说。朱元璋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他们都早早就去世了,没能看到老朱家君临天下的那一天。不过朱元璋也没忘记他们,在当上皇帝后立即进行追封。他的大哥朱兴隆(原名朱重五)追封南昌王、二哥朱兴盛(原名朱重六)追封盱眙王、三哥朱兴祖(原名朱重七)追封临淮王、大姐追封太原长公主、二姐朱佛女追封曹国长公主。

此外,朱元璋对堂兄弟也进行了追封,堂兄弟朱重一追封霍丘王、朱重二追封下蔡王、朱重三追封安丰王、朱重四追封蒙城王。

朱元璋唯一在世的侄子叫朱文正,他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儿子。朱文正和朱元璋年龄只相差八岁,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朱文正作为朱元璋心腹被委以重任,而他也不负所托,在战场上表现突出,功勋卓著。可随着朱文正声望日隆,朱元璋开始担心他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便刻意对他进行打压。

“洪都保卫战”是朱元璋定鼎天下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而朱文正则是此战的头号功臣。可战后朱元璋大加封赏了许多将士,却对朱文正的功绩视而不见,由此导致叔侄二人产生矛盾。后来朱元璋听说朱文正打算投靠另一位割据军阀张士诚,于是下令将朱文正关了起来。朱文正郁结难平,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可能是出于愧疚,朱元璋在当上皇帝后封朱文正年仅八岁的儿子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藩桂林。靖江王世系因此成为明朝唯一非朱元璋直系血脉的藩王。

朱元璋厚待兄弟姐妹,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就更不用说了。他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因早夭而未获封的第二十六子外,其余全部封为亲王(长子朱标为太子)。据《明史》中的记载:“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紵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

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相比之下,明朝一品高官的年薪为米一千零四十四石,而从九品的小官年薪只有米六十石。也就是说,一个亲王的年薪,光禄米一项就比一品高官多出近五十倍,比从九品的小官多出八百多倍。此外,每位亲王还都配备由国家出钱供养的专属卫队,人数从三千至上万不等。

为了让自己的子孙世世代代都享受荣华富贵,朱元璋还定下一套一套袭爵制度:亲王的嫡长子世袭亲王,其余各子封郡王(降一等);郡王的嫡长子世袭郡王,其余各子封镇国将军(降一等),以此类推。

经过二百多年的开枝散叶,到明末时期,宗室人数发展到了六位数。一些省份的大部分收入都要用来供养当地皇亲国戚,上缴国库的反而没剩多少,这就导致朝廷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国家拿不出钱来供养军队,明军战斗力自然一落千丈,最终在内外交困的境况下,明朝终于走到了尽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元璋给自己子孙提供的福利,也是造成明朝灭亡的一大推手。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是怎么对黄金家族的呢?

朱元璋其实对黄金家族算是比较仁厚了,没有对待战败者那么残酷。

再说怎么对付之前,还是先介绍一下黄金家族吧。成吉思汗和他的后裔们就叫做黄金家族,广义上来说,所有成吉思汗的逗人都可以叫做黄金家族,不过在中原,人们狭义上还是人为忽必烈和托雷一脉才叫做黄金家族。在明朝末年的时候,绝大部分的黄金家族成员都在战争中死去,而剩下的部分,一部分融入了汉人的社会,另一部分逃到了漠北,之后又加入了皇太极的后金。

历史上对于元朝的看法比较两极化,一方面认为元朝很好,另一方面则认为很残暴。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对于朱元璋来说,自然是能够让自己称帝之路更顺利的说法为准了。所以,朱元璋灭掉了元朝。不过当时的元顺帝,也确实没有黄金家族的精神,一点也不像成吉思汗或者忽必烈。他居然在徐达进军元大都的时候,逃跑回老家了。在路上的时候,总的来说还是很顺利的,徐达虽然一直跟着,但是元顺帝也没有时间去进行战斗,所以就是你追我跑的状态,直到回到了漠北。

朱元璋对黄金家族的人还是很好的,没有赶尽杀绝。或许朱元璋从内心来说还是认可元朝的统治的,也不愿意如此残暴。但是逃跑的黄金家族到了漠北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之前的蒙古部族,多少都和黄金家族有矛盾,看到讨厌的人落难,自然都来给黄金家族找不痛快,所以这个时候,黄金家族的人大多数在战争都死去。如果不是因为加入后金,后续这一脉会彻底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总的来说,朱元璋确实没有做什么,只是推翻统治的过程中进行了战斗,没有赶尽杀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3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