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接下来对百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司马懿有九个儿子,司马师是司马懿长子,与司马昭为同母兄弟,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司马师表现出色,立有大功。
当大将军曹爽和皇帝曹芳一行人出城祭拜高平陵之时,司马懿开始政变行动,当时,司马师阴养的三千死士,全部出动,司马师亲自带兵屯扎司马门,控制了京城洛阳。
司马懿病死之后,司马师接棒,继续控制朝政。将皇帝曹芳废为齐王,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司马师的妻子名字叫夏侯徽,是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女儿,她的母亲是德阳乡主,也就是大司马曹真的妹妹,是曹操的养女,算是公主了。
夏侯徽嫁给司马师后,生有五个女儿,但是,没有生下儿子。
司马师又纳有两个妾室,吴氏和羊徽瑜,但她们都没有生育子女。因此,司马师一生无子,只好过继其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为养子。
夏侯徽很有见识和气度,经常帮助司马师出谋划策,做幕后的参谋,协助司马师,但她因为出身曹魏家族,经常遭司马师忌惮。
《晋书》记载:后雅有识度,帝每有所为,必豫筹画。
心狠手辣的司马师,便不顾夫妻情分,对妻子下毒手了。
青龙二年(234年),夏季,闹瘟疫;冬季,全国开始大面积疾病流行,司马师将夏侯徽毒死,夏侯徽死时,只有二十四岁。
《晋书》记载: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时年二十四。
女人二十四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就这样香消玉殒了,而且是死于丈夫之手。连原配妻子都杀,由此可见,司马师的心狠手辣。
电视剧《虎啸龙吟》正在热播,夏侯徽想要为司马家生个儿子,没想到最后只为司马师生了五个女儿,司马师说男孩女孩都一样,但其实那个时期不能生儿子的女人是不被丈夫喜爱的。夏侯徽这一生也很是悲惨,被夏侯尚当成政治工具嫁给司马师,好不容易和司马师过上日子,却死在了司马师的手里。
《虎啸龙吟》剧照
司马师和司马徽在结婚之前并不了解,结婚的时候司马防因为喝太多酒撒手人寰,全家人都忙着处理司马防的事情,只有司马昭偷偷看夏侯徽,还跟司马徽搭话,可见司马昭对夏侯徽有不一样的情感,也算是一见钟情。夏侯徽对司马昭并没有男女之情,和司马师结婚后夏侯徽一直紧守本分,为司马师生了五个女儿。
《虎啸龙吟》剧照
夏侯徽本想给司马师生儿子,没想到连着生了五个女儿,夏侯徽注定抱不上儿子。夏侯徽因为知道司马家要谋反而被司马师害死,夏侯徽是夏侯玄的女儿,她的舅舅也是曹真,所以司马师很可能觉得夏侯徽会把谋反的事情告诉曹真,所以才对自己的妻子下此毒手。
《虎啸龙吟》剧照
当然也可能不是司马师下得毒手,而是另有其人,然后夏侯徽手里攥着的玉佩也是有人陷害司马师,要知道司马师和夏侯徽是五个孩子的父母,司马师不能说杀就杀,心里肯定会顾忌着夫妻之情,况且夏侯徽也没有做出什么伤害司马家的事情,司马师如果真的杀了夏侯徽那证明他不爱夏侯徽,而且也没有把夏侯徽当成一家人,这样的话剧情多少有点不合理。
《虎啸龙吟》剧照
夏侯徽的死因是这部剧的一件悬案,凶手是司马师的可能性为百分之九十,当然司马昭和司马懿也有可能是凶手,至于究竟杀死夏侯徽的是不是司马师还得等更新。
当时司马师之父司马懿位居上将重位,而他的儿子们都有雄才大略。夏侯徽深知司马师绝非曹魏忠臣,而司马师对出身曹魏家族的夏侯徽也非常顾忌,于青龙二年(234年)将其毒杀,时年二十四岁,死后葬于峻平陵。西晋建国后,追谥夏侯徽为景怀皇后。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
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早年与夏侯玄、何晏齐名 。高平陵之变后,以功封长平乡侯,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次年升为大将军。掌权后,他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
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于新城之战击溃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侯徽
其实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司马懿父子,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家都在黑司马懿父子,但是司马懿父子究竟有多坏需要去黑,恐怕就没有多少人清楚了。三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三人都是阴谋家。那么三人都有什么特点呢?他们又做过哪些不为人齿的事情呢?听我慢慢细说。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很有特点,司马懿腹黑,司马师阴狠,司马昭虚伪,正是由于这三个阴谋家的接力,最终颠覆了曹魏。在许多人眼中,司马懿是最狠的,其实大家都错了,司马师才是最狠的,也是幕后最大的大佬,所以先说司马师。
司马师原配夫人为夏侯徽,此女聪明异常,有谋略,每当司马师有事,总与她共同谋划。但是夏侯徽身份很特殊,他是夏侯尚的女儿,夏侯玄的妹妹,舅舅为大将军曹真。而曹真和曹休向来跟司马懿不和,于是夏侯徽就很尴尬了。
司马懿位高权重,又雄才大略。夏侯徽也明白自己的丈夫司马师非池中之物,对于曹魏来说未必忠诚,因此,两人之间有隔阂。司马师为了摆脱这个类似于间谍身份的妻子,他于公元234年毒杀了夏侯徽。
后知帝非魏之纯臣,而后既魏氏之甥,帝深忌之。青龙二年,遂以鸩崩,时年二十四,葬峻平陵。
司马师选择毒杀夏侯徽的时间非常有心计,此时曹休、曹真已死,当时的四位托孤重臣只剩下司马懿一个人了,因此,夏侯徽的死也不了了之。这是司马师第一桩罪,毒杀原配。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其主要军事力量就是那三千死士。那么这三千死士是如来来的呢?仔细查阅史料你会发现,这三千人其实是司马师早就准备好的,而司马懿压根就不知道。
初,帝(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司马师看出司马家族有颠覆之忧,于是提前做了准备,而阴养的三千死士也最终成为夺取政权的关键力量。这是司马师第二桩罪,阴养死士,蓄意谋反。
公元254年,皇帝曹芳密令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三人发动政变,夺取大将军司马师之职,事成之后由夏侯玄取代。谁知道事情泄漏,三人遭到诛杀,被夷三族。皇帝曹芳、张皇后皆被废黜。这是司马师第三桩罪:擅行废立,谋权篡位。
正是由于司马师在夺权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司马昭才在以后总是对大臣说:此景王(司马师)之天下也,还将自己的大儿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有让司马攸继承权利的打算。
再说司马昭,为什么说司马昭虚伪呢?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司马昭当上晋王后,他篡权的企图已经很明显了。而司马昭之罪过不在于有篡权之心,而是他比司马师更狠,直接砍杀了皇帝曹髦。
曹芳被废后,皇太后建议立曹髦为皇帝,没想到曹髦是个很有主见的人,继位后对司马昭独权甚为不满意。终于有一天曹髦实在忍受不了司马懿的专断,于是策划偷袭司马昭,并且亲自领兵作战。
在乱战中,太子舍人成济受护军贾充之命用长矛刺死了皇帝曹髦。曹髦死后,司马昭并没有严惩贾充,而是将黑锅甩给了成济,将成济斩首。后为了妥善处理此事,司马昭威胁皇太后,让皇太后下昭污蔑曹髦蓄意毒杀皇太后,无故攻击晋王府,实在是忤逆不孝,自招祸害。最后曹髦被以庶民之礼安葬。
东汉末年,连董卓、李傕、郭汜之流都不敢弑杀皇帝,然而司马昭霸权时期却发生下人手刃皇帝之事,此事影响甚为恶劣。而司马昭处理此事之草率和掩盖此事手段之卑鄙,也让自己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最后说司马懿,司马懿变坏始于曹爽乱政,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篡夺了朝中大权。在这个过程中,司马懿显得异常腹黑。为什么这样讲呢?
司马懿为了稳住曹爽,让曹爽的亲信尹大目给曹爽带消息:自己只是为了罢免曹爽的大将军之职,不会伤及曹爽性命。为了显示诚信,司马懿指洛水为誓。曹爽相信了司马懿的保证,但是后来却被无情的杀害,且夷三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3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