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皇帝摔倒在地,群臣为什么都不敢扶

以史为鉴 2023-07-07 02:56:27

皇帝摔倒在地,群臣为什么都不敢扶

皇帝摔倒在地,群臣为什么都不敢扶?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若是皇帝心里对臣子有芥蒂,那可能只有一点火星就会遭致灭顶之灾;但若皇帝宽宏大量,心情又好,杠了什么小错事,也有可能就此赦免了。有些在寻常人眼中十分正常的小事,陪在皇帝身边的臣子却不得不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一番,才做决定。

如独有偶,1757年乾隆年间,也曾发生过皇帝摔倒的事情。在群臣噤若寒蝉的时候,也有一个人斗胆去扶了乾隆,这个“胆大包天”的人就叫李世杰。李世杰当时还只是一个八品小官,而且这个小官还是家里给他“捐”来的。

他出生于1716年,家里还算是个小康家庭,他还算聪明,所以父母对李世杰都寄予了厚望。但是从小他就不爱读四书五经,凡事耐不住性子,父母连让他考了好几次科举,他都名落孙山。为此,李世杰常写诗讽刺当地的官员,他的父亲李植为了避祸,花了大价钱,给他捐了个外地的小官。

1744年,李世杰成了江苏常熟黄浦泗巡检,是最低级的九品官。不过李世杰上任之后,一改以往游手好闲的常态,尽心尽力地帮助百姓办事,仅两年就升到了八品金匮县主簿。得到升官,他更加恭谨,百姓们的赞誉传到了江苏巡抚庄有恭和两江总督尹继善两人耳里。

庄有恭就将他从县级主簿调到衙门当巡捕,李世杰又屡立奇功。不过,因为李世杰没有考取功名,想跨过八品这个坎还得政绩卓著,并且向朝廷捐纳不菲的钱财。虽然庄有恭和尹继善都有心提拔他,但是也不能坏了规矩。

这事一拖就到了1757年,乾隆二下江南,大官员们都得陪同,尹庄两人自然也在例。他们也带上了李世杰,希望他能有幸得到皇帝的赏识。好巧不巧,在和群臣闲聊游逛的时候,乾隆不小心摔了一跤。扶还是不扶,群臣面面相觑。

这时候,李世杰丝毫没有犹豫站了出来,扶乾隆起身,乾隆并没有表现出不悦。尹庄两人揣摩圣意,立即提交奏折向皇帝列举李世杰的卓越政绩。乾隆帝听到李世杰还是优秀个人才,一高兴就同意让李世杰晋升为正六品泰州知州。

不过按照规矩,该交的白银还是得交,尹庄两人知道李世杰交不出来,就又给他凑出“捐例”,让他去上任了。李世杰也不负两位恩师所望,在1757年上任之后,一直保持清廉公正的作风。

乾隆帝知道后,还为自己的英明和慧眼识珠高兴不已,连续提拔李世杰。之后的几年,李世杰先后升任湖南巡抚、两江总督、四川总督。受到重用后,李世杰戒骄戒躁,一心为民,体察民情,都做出了卓越的政绩,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

1790年,乾隆又将李世杰升为兵部尚书,但是李世杰知道急流勇退,上书自己年老体弱,得到皇帝的恩准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最终,李世杰于1794年寿终正寝,老百姓们还给他立了牌坊纪念他。

像李世杰这样从一个“二世祖”变成一个百姓爱戴、皇帝器重的重臣的人,历史上还是少见。当然,除了胆大心细给他带来了好运之外,自己的真本事也是让他能够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君王做了什么事情,朝会时被群臣从龙椅上拖下来痛打?

这位君王便是金太宗完颜晟,他因擅自挪用国库银两而遭到朝中大臣的棍棒处罚。完颜晟是金国第二任君王,当时的金国尚且处于前期发展阶段,经济能力是非常有限的。由于金国国库的家底不算太厚实,所以为了确保战争时钱财的充足,当时金国朝中有条规定: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取用国库钱财,违者重打20棍。除此之外当时金国还十分崇尚节俭,包括君王以及朝中大臣在内的生活作风都不得太过奢靡。

完颜晟接手皇位之后,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继续延续节俭之风。但是有一次他终是忍受不了这种?清汤寡水?的生活,于是就偷偷潜入国库擅自拿取了一些银两为自己置办了一桌美酒佳肴。他本以为此事神不知鬼不觉,要嘛就是即便有大臣察觉也会因为顾及他的身份而将此事揭过。

谁知金国丞相在察觉国库钱财少了之后就将此事告知给了完颜宗翰(金国权臣,金国的开国功臣之一)。完颜宗翰得知此事之后大为震怒,于是便在上朝时直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发了这件事情,最后朝中群臣经过一番热议之后决定不能姑息此事。于是完颜晟就被群臣扶下宝座,之后接受了重打20棍的处罚。

朝中大臣在痛打了君王一番之后又将他重新扶回了宝座,随后便齐齐跪下向君王请罪。但是都说?法不责众?,再加上这件事情本就是完颜晟有错在先,所以他并没有也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去责怪这些大臣。在此之后,完颜晟就再没私自动用过国库的钱财,老老实实地做他的节俭君王。

在古代,看到街上有老人摔倒究竟扶不扶?秦朝的法律中竟然有明确规定?

秦朝有规定一百步之内只要你袖手旁观,你就犯法了,这个我觉得用在现在应该也不好使,我没看到,就是没看到,我走到五十步的时候看到有老人摔倒了,我就绕道走,不往这头走还不好,这样就不会守法了。

秦始皇大家都说是个残暴的皇帝,这么一看,还挺温柔细心的,连老人摔倒这样的小事都放在心里,写在了律法上,可是秦始皇是生在了秦国,你试试他要生在现代,他就不会这么做了,因为他要想很多问题,老人会不会讹人,老人是不是碰瓷的,开车开到跟前,老人一下就倒了怎么办,扶还是不扶,会不会出大事。

是啊,秦国毕竟是古代,古代人怎么会有现代人这么多的事呢,相比我们想的就比较多了,不会随意的去扶老人,万一他说是我碰的,我卖房卖地也还不清啊,曾经网络上就有这么一件事,一个年轻人看到老人摔倒了,把老人扶起送到医院,可是老人就说他碰的。

等到老人家属到的时候,也是纠缠不清,各种要赔钱,本来就垫付了医药费,这还要赔钱,扶出事了吧,虽然这是少数的,这件事出了以后大家都怕了,就怕扶出事,在摊在自己身上。

可我在想,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倒下的是我的父母,我又不在身边,好心人能帮我扶一下,那就是我的恩人啊,看到了有老人摔倒,尽量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去帮助,这样也能跟家属解释清楚,或者录像为证,但是真的不能见死不救。

谁有2006年当代学生初中古诗词备份?请发过来!!!

37.蹇材望伪态
蹇材望,四川人,是湖州的副知州,元军的将军。蹇材望自己誓言必死。于是作了一块大锡牌,上面刻着:“大宋的忠臣蹇材望。”而且用两片银片凿出小孔,在上面写上:“得道我尸体的人,希望为我埋葬,还希望为我祭祀,题目为‘大宋忠臣蹇材望’。这银子是用来作为替我埋葬的费用。”每天把锡牌和银子扎在腰间。只等待元军到达湖州城。则自己跳入水中,而且通告乡人以及平日往来的人,人人都同情他。正月初一,元军入城,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人们都说他被淹死了,不久元军骑马归去,才知道早一天出城迎拜,就得到了本洲的知府。

38.米芾索贴
米芾诙谐机智,在真州,曾经到菜攸的船上,菜攸拿出收藏的王石军的《王略贴》展示。米芾惊叹,相求想用他的画来交换,菜攸思想上对这件事感到为难。米芾说:“你如果不听从我,我不想活了,马上跳入江中自杀。”于是大叫,抓住船的船舷准备跳江,菜攸立刻把画给他。

39.赵孟富过扬州
元朝昌盛的时候,扬州有个姓赵的,富裕而且好客。他家有个明月楼,人们写的春联,大多是不满意的。一天,赵子昂经过扬州,主人知道了,把他邀到明月楼上迎接,用盛晏款待他,所有的器具都是银质的。酒席吃到一半,拿出纸笔相求做一幅对联。子昂纳起笔写道:“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拿到后非常开心,把酒器全部撤下把它们全部赠给赵子昂。

40.欧阳修不喜释氏
欧阳修不喜欢佛教,谈佛教的读书人,欧阳修定板着脸看对方,而欧阳修年幼的儿子字“和尚”,有人问:“你既然不喜欢佛,却为什么用‘和尚’给儿子命名呢?”欧阳修说:“因为都鄙践它,如今用牛驴的名字为小儿子命名。”提问的人大笑,而且佩服他的辩解力。

41.唐伯虎识破术士
有个术士求见唐伯虎,极力地说修炼的好处。唐伯虎说:“如此高妙的道术,为什么不自己干?反而要赐予我?”术士说:“只恨我自己浅福!我看过的人很多,有福气的人,没有像你这样的.”唐伯虎笑着说:“我只有仙福,在城北有一间房间,非常僻静,你到那边修炼,练出以后各的一半。”术士还没有省悟,每天到家来,拿出一个扇子求唐伯虎题诗,唐伯虎写道:“破布衫中破布裙,碰到人就会说会炼银,那为何不烧一些自己用?玩弄把戏罢了。”

42.朱文公受骗
朱熹的脚有病,曾经有个道士为他热敷,都市觉得轻松安适。朱熹非常高兴,重谢他。并且赠他一首诗,说道:“好几年靠着细竹竿扶着我行走,一针就觉得有特殊的功效,出门住着拐杖儿童会嘲笑,不再是以前的匍匐而行。”倒是拿到诗后便直接走了,没有几天,脚上的病又发作了,比没有用热敷时更严重。立刻派人寻找道士,已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处了,朱熹感叹道:“我不想惩罚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怕他拿着这首诗去害其他人。”

43.章淳书绝壁
章淳曾经和苏轼一同游南山,到了仙游潭,潭的下面面临着万丈悬崖,两岸非常的狭窄。章淳要求苏轼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苏轼不敢,章淳踩着险石下去,用毛笔蘸着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说“苏轼、章某来此”苏轼拍章淳的背说:“章淳往后得志,必定能杀人。”章淳说:“为什么?”苏轼说:“能自己拼命的人必能杀人。”章淳大笑。

44.李白之死辩误
世间很多传言李白在当涂采石,因为喝醉了酒乘船在长江里行驶,看见月亮的影子便弯下身子去取。于是便淹死了。因此当地有个“捉月亭”。我查阅李阳冰作的《草堂集序》说:“阳冰作地方官,李白的病很危急,草稿有万卷,手集还未编写,躺在床上写稿纸,让我为他作序。”后来李华写《太白慕志》也说:“写《临终歌》而死。”于是世间的谣传不能相信,大概与杜甫因为喝白酒牛灵而死是相同的。

45.隽不疑之母
隽不疑巡视下属各县,省查囚犯有无冤情,回来后,他的妈妈总是问隽不疑:“有没有平反?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如果隽不疑平反的人多,母亲就很高兴,笑着给他夹菜吃饭,说话与平时不一样。如果没有平反出狱,母亲就不开心,不给他吃饭。因此隽不疑做官,严厉却不残酷。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出现了一只大老鼠,像猫一样大,危害非常剧烈。宫廷为了除掉这只大老鼠,派人到民间各处寻找最好的猫来制服它,可是每次将最好的猫捉来放到皇宫里,都被大老鼠吃掉了。皇宫上下,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恰好外国使臣贡献了一只猫,叫“狮猫”。这“狮猫”长一身白毛,一根杂色毛也没有,浑身上下一片白,像一团雪。人们抱着它丢进那有大老鼠的屋子里,把门窗都关上,于是躲在外面偷偷地观看。只见狮猫蹲在屋子里的地上一动也不动。过了好久,那只恶老鼠探出洞口,先是犹豫不决、要出不出的样子,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从洞里爬了出来。它一发现狮猫,便大怒,恶狠狠地向猫扑过去。狮猫迅速地避开了它,跳到桌子上和茶几上,大老鼠也跟着跳到桌子上和茶几上。狮猫再次避开它,跳到地上。就这样反反复复、跳上跳下总有100 多次。大家在外面看着都以为这只狮猫胆小害怕,是只没有能耐、无所作为的下等猫。过了不多久,人们看见老鼠敏捷迅速的跳跃渐渐慢了下来,挺着的大肚子在那里一起一伏,仿佛是喘息不已,匍匐在地上好像是要稍稍休息片刻似的。这时只见狮猫飞快地从案几上跳下来,迅速地伸出两只利爪,狠狠揪住老鼠头顶上的毛,接着一口咬住了老鼠的脑袋。那只大老鼠拼命挣扎,狮猫狠狠逮住它下放。就这样狮猫同老鼠扭成一团,狮猫一阵“呜呜”地叫着,老鼠不停地发出凄厉的“啾啾”声。过了一会儿,老鼠凄厉的“啾啾”声没有了。大家急忙打开门一看,原来老鼠的脑袋早已被狮猫嚼碎了。这时人们才明白,狮猫避开老鼠,并不是胆怯害怕,而是要消耗老鼠的体力,等待老鼠疲惫的时再向老鼠扑过去。那老鼠奔过来它就避开,老鼠跑开了它又去挑逗。狮猫就是用这种智谋逮住老鼠的。啊!那些仅凭一时之气就拔剑与人相斗的莽夫,与那骄横暴躁的老鼠又有什么两样呢!
9.汉高祖封萧何
汉五年,已经消灭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显赫,封他为酂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高帝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帝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像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怀的。”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

15.曹玮诱敌
曹玮驻守边镇防御外寇,有一次和敌人交战,刚刚取得初步胜利,探子回报说敌人已经走远,于是曹玮就命令部下驱赶牛羊辎重等战利品班师,为此整个队伍秩序大乱,不成阵营.看到这个情形,有部属深感忧虑,对曹玮说:"战场上牛羊能派上什么用场呢,不如放弃这些东西,赶紧整饬部队纪律回营去吧."曹玮不予理睬.西蕃族士兵本来已经撤退到几十里外,听说曹玮因为贪图战利品而导致师容不整,连忙回师进行偷袭.曹玮的部队行军缓慢,沿途见到一处有利的地形,干脆停下来准备回头反击西蕃进攻.西蕃兵快到的时候,曹玮竟然大违常理地派人迎上去告诉他们说:"你们行军这么长的时间,一定人困马疲,我不想乘人之危,你们不如先休息一下,我可以稍候片刻再与你们决一死战."西蕃士兵正为疲困忧虑,听此一说,无不面露喜色,主将令队伍排好阵形,就地休整.过了好一会儿,曹玮才派人通告:"如果你们休息好了,就放马过来吧."于是,对阵双方都鸣金击鼓开始了杀伐,一个回合下来,把西蕃兵打得落花流水,曹玮这时才命令手下将士放弃牛羊战利品回师,他沉着地对手下人解释道:"我知道西蕃兵疲惫不堪,于是故意装出贪图小利的样子引诱他们.等他们果然上当又追回来时,差不多又要行军近百里路.这个时候,如果让他们鼓足余勇即刻交战,胜负之数犹未可知;可是他们是刚刚经过长途跋涉的人,这时候如果稍稍休息一下,就会下肢麻痹,无法站稳,人的精气神也会比较低迷,我就是用这个办法取胜的."

16.裴行俭粮车伏兵
唐调露元年,大总管裴行俭征讨突厥。突厥先前曾因抢夺粮车而获胜,因此裴行俭命人准备三百辆假粮车,每车埋伏五名壮士,每人都拿着长刀、弓箭,粮车四周只派些羸弱的士兵随车队护粮,而精锐的主力部队却埋伏在后。
突厥兵果然前来劫粮,羸兵故意丢下粮车四处逃逸,突厥兵把粮车驾到水草边,解下马鞍,放马吃草,正要搬运车上粮食时,埋伏的壮士忽然由车中跳出,攻击突厥兵。突厥兵退败时,又被伏兵追击而至,几乎全军覆没。
后此,突厥兵便不敢再抢劫粮车了。

18.曹冲智九库吏
太祖(指曹操)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害怕)必死,议(商议)欲面(当面)缚首罪(自首请罪),犹惧不免。冲(曹冲;曹操儿子)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这以后)自归(自首)。”冲于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以刀穿(戳破)单衣如鼠啮者,谬(谎称)为失意(内心有不快活的事),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世上一般人)以为(认为)鼠啮衣者,其主(主人)不吉(祥)。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悲伤)。太祖曰:“此妄言耳(罢了),无所(不需)苦(忧愁)也。”俄而(不多时)库吏以(把)啮鞍闻(上报),太祖笑曰:儿衣在侧(身旁),尚(尚且)啮,况鞍县(同“悬”)柱乎?”一无所问(丝毫不加追究)。

19.王荆公独游山寺
王荆公介甫(王安石字介甫,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退处金陵(今南京)。一日,幅巾(头上用一幅绢束发)杖屦(手拄拐杖行走。屦jù,鞋,作动词用),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高谈阔论)文史,词辩纷然(议论纷纷,争辩不休)。公坐其下(旁),人莫之顾。有一客徐(慢条斯理地)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含糊其词)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低着头)而去。

21.受谏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就胡乱升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现在每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

1, 李白酷爱饮酒,每天都同嗜酒者在酒店喝得大醉。玄宗作了曲子,想要作乐府新词,急切地召见李白、李白却已经醉卧在酒店了。(把李白)召入(宫),用冷水浇他的脸,马上命令写诗,不一会儿,(李白)就写成十余首,皇帝非常嘉许他。(李白)曾经大醉在金殿上,伸出脚来命令高力士(给他)脱靴子,因此被斥责离开(长安)。于是,(李白)浪迹江湖,一天到晚沉浸在酒中。

2,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

3,
河东人薛存义将要离开这里了,我准备好了酒肉,赶到江边为他饯行。
并且告诉薛存义说:“你知道地方官的职责吗?他们是百姓的仆役,而不是奴役百姓的。凡是靠种地生活的人,拿出他们收入的十分一来雇佣官吏,目的是要官吏公平地为自己办事。现在的官吏拿了百姓的钱,而不好好给百姓办事的,普天之下到处那是。他们哪里只是不好好办事,而且还要贪污、敲诈百姓的财物。假若家里雇一个仆人,他接受了你的报酬,却不好好干活,而且还盗窃你的财物,那么你必然很恼怒而要赶走他,处罚他。现在的官吏大多是像这样的,而百姓却不敢像对待怠工又偷东西的仆人那样,尽情发泄自己的愤怒和驱逐责罚他们,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民与官同主与仆的情况和地位不同啊。虽然情况和地位不同,道理都一样,究竞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百姓?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感到害怕而有所警惕吗!

4,
在金陵里一种住店,客人来了,给他一间房,便可歇息,早晨到了,客人出去办事,晚上回来睡觉,什么生活上的事皆是客人自便,但是月租还是挺贵的,如果不给那么多钱,就会吃官司。如果生了病的客人,就要赶他走,如果病危了,虽然还有些气息,还没死,就把他丢弃街头,还要霸占他的钱财。怀孕的妇女被店主认为是不吉利的,绝对不会让她住。这种住店非常的薄情寡义。但是这种店主绝不是天生就是如此,而是因为是在京城,有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到这里,是被他们所感染而变成的。

5,
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揉烤加工就很笔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东西天赋异秉又何必经过学习的过程呢?”孔子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6, 王含作庐江郡郡守的时候,贪污的很厉害。王敦袒护他的哥哥,有意在与很多人说话时夸口说:“我的哥哥在庐江郡一定做得很好,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
当时何充担任王敦的文书,坐在那里脸色严肃地说:“我何充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与这种说法不同。”王敦一下子没话可说了。在座的其他人都为何充担心,很不安。而何充显得态度平和,神色自如,和平常一样。

7, 文章丰富多彩的人,是才能出众的人。在下面有根株,在上面有花叶,有果实在内部,有皮壳在外面。文人墨士说,文人是花叶皮壳。真心实意的话在胸中,显露在纸上的就是文章,外表和内在,自称相符合。心意振作而下笔纵情,因此文采显现而真实地思想感情表露。人有文采就好像动物有皮毛一样。皮毛有五颜六色都是长在身体上的。如果有文采而没有内容,只是一个长着五色贸的禽兽,毛胡乱生长。

8, 赵匡胤召来石守信等大臣来聚会饮酒。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退避左右侍从人员,对功臣宿将们说:“我如果没有诸位的竭力拥戴,绝不会有今天。然而做天子也太艰难了,真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我始终都不曾安安稳稳地睡觉啊!” 守信等人就询问原因。
皇帝回答说:“这并不难知道,天子这个位子谁不想得到。”
石守信等人赶紧叩头说:“陛下怎么说出这样的话呢?现在命运已定,谁还敢再有异心!”
皇帝说:“诸位虽然没有异心,然而如果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一旦把黄袍加盖在你们身上,你们虽然不想做皇帝,难道这事能由得了你们吗?”
守信等人一边哭泣,一边认错,说:“我们愚陋没有想到这一点,请陛下可怜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皇帝说:“人生就像白驹过隙那样短暂,因此喜好富贵的人,只不过是想多积累些金钱,让自己尽情的娱乐享受,使子孙们过上好日子罢了。诸位何不放弃兵权,到地方上去当个大官,挑选好的田地和房屋买下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永远不可动摇的基业,再多多置弄一些歌伎舞女,天天饮酒欢乐,来欢度晚年。我将同诸位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都拜谢说:“陛下为我们考虑得如此周全,真可谓生死之情,骨肉亲情啊!”
第二天,石守信等大臣都称患病,请求解除兵权。

9
有对于草字擅长的医生,医案人们有的不识,关系到的问题还不紧要,至于药名,那么药铺中的人难道都能认识草字吗?鲁莽的人约摸抓药就造成祸患,谨慎的人来回询问便延
误时机。能否跟同行互相约定,凡是书写处方医案,字迹务必清楚,药名务必让大家都能知道?
10
有对于草字擅长的医生,医案人们有的不识,关系到的问题还不紧要,至于药名,那么药铺中的人难道都能认识草字吗?鲁莽的人约摸抓药就造成祸患,谨慎的人来回询问便延误时机。能否跟同行互相约定,凡是书写处方医案,字迹务必清楚,药名务必共识?

作者: ヤ透明の哀伤 2006-8-16 19:1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当代的翻译(少六篇)
11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更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象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13
宋濂曾与客人饮酒,明太祖暗地派人察看。第二天,他问宋潦昨天是否饮过酒,在坐客人是谁,吃什么东西。宋濂全都按事实回答。太祖笑道:“的确是这样,你没欺骗我。”隔了些日子,太祖又召宋濂去,问到关于群臣的好坏,宋濂只挑那些好人好事作回答,并说:“正派人和我交游,我了解他们;那些不良之辈(不跟我来往),我不了解他们。”

14
曹操年少时机敏谨慎,有本事却任意不羁,不做正当事(不工作?),因此别人不知道他的奇才.唯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顒认为他很特别,桥玄告诉曹操:"天下快要动乱,不是受命(于天)的人才,是无法救世的,可以平定它的,就是您了

15
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兵退去。曹玮侦察敌兵退离已远,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齐队伍返回。”曹玮没回答,派人去侦察。敌兵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而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敌军将要来到,离得很近了。曹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外国军队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惫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敌人正苦于疲劳极了,都很高兴,使军队严整地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等到他们再来,接近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痛麻木就站不起来了,人气也残尽了。我凭这些打败了敌人。”

16
唐调露元年,大总管裴行俭征讨突厥。突厥先前曾因抢夺粮车而获胜,因此裴行俭命人准备三百辆假粮车,每车埋伏五名壮士,每人都拿着长刀、弓箭,粮车四周只派些羸弱的士兵随车队护粮,而精锐的主力部队却埋伏在后。
突厥兵果然前来劫粮,羸兵故意丢下粮车四处逃逸,突厥兵把粮车驾到水草边,解下马鞍,放马吃草,正要搬运车上粮食时,埋伏的壮士忽然由车中跳出,攻击突厥兵。突厥兵退败时,又被伏兵追击而至,几乎全军覆没。
后此,突厥兵便不敢再抢劫粮车了。

17.赵普行事
赵普独自担任宰相共十年,刚毅果断,把天下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赵普)曾经想要封授某人官职,皇帝没答应;第二天,(赵普)又上奏皇帝,(皇帝)又没答应;又过了一天,(赵普)再次上奏皇帝。皇帝大怒,撕裂他的奏章将其丢在地上,赵普神情不变,慢慢拾起奏章归家,将其修补,又如当初一样上奏。皇帝省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后来(被赵普推荐的人)果然凭借称职而闻名。又有一位建立了功业应当升官的人,因皇帝向来厌恶他,不授予他应得的官职。赵普极力请求授予,皇帝大怒道:“朕就是不给他升官,你怎么办?”赵普说:“刑法是用来惩罚有罪之人的,赏赐是用来酬报有功之臣的。惩处赏赐是国家的惩处和赏赐,不是陛下一人的惩处和赏赐,难道能够因个人的喜怒而独断吗?”皇帝听不进去,起身离开,赵普紧跟着。皇帝入宫后,赵普站在宫门外,很久没有离去,皇帝最终听从了他的

18
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过了,管理仓库的官吏害怕他一定会死,(大家)商议着想要把他绑着当面去认罪,(他)更加害怕会免不了死罪.冲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你自己回去."冲于是用刀穿破衣服,(这样)就像是被老鼠咬过,装着失意的样子,脸色忧愁.太祖问他,冲回答说:"世俗的(说法)认为被老鼠咬过的衣服,它的主人一定会不吉利的.现在我的衣服被咬了,因此我因这件事情感到忧心.''太祖说;"这种话是没有的,没有必要感到痛苦.''不久,管理仓库的官吏因马鞍被咬的事知道了,太祖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在旁边都被咬过,更何况这马鞍呢?''之后就没人再过问了.

19
王荆公(安石)退休后住在金陵(即今南京)。一日,他独自去游山,身披头巾,着草鞋,在一座寺庙前休息。这时来了几个客人,围坐在寺前高谈文史,词辩纷然,目空一切。王荆公坐在他们下首,没有人看他一眼。忽然,其中一个客人轻蔑地问王公:“你也读过书吗?”王公唯唯不作答。那人又追问王公的姓名,王荆公无奈,便拱手答道:“在下姓王,名安石。”那些客人一听,才知道他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惶恐不已,羞惭而去。

20
贞观二年,京城一带发生旱灾,四处都出现了大量的蝗虫.太宗(李世民)来到种植庄稼的林苑视察禾苗的情况,看见蝗虫,捉住几只虫说:"人们都要靠这个活命,却让你们给吃了.如果百姓有什么罪过,都让我一个人来承担责任吧!你们如果真的有灵性,尽管来吃我的心,不要把灾难降临在百姓的头上."说完就要把蝗虫吞下去.左右侍卫急忙劝阻说:"恐怕会有疾病,不能吃!"太宗说:"我希望把灾难都转移到我自己的身上,还怕什么疾病!"于是就把蝗虫吞下去了.

作者: ヤ透明の哀伤 2006-8-16 19:14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当代的翻译(少六篇)
21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就胡乱升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现在每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

22
青州有人谋反,州县官员逮捕其同伙,致使牢狱中人满为患。诏令殿中侍御史、安喜人崔仁师前去覆查。崔仁师到了青州,命令卸去囚犯的枷具,给他们饮食、让他们沐浴,加以宽慰,只将其首犯十余人定罪,其他人都释放。崔仁师回朝禀报,太宗又派人前往叛决。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对崔仁师说:“您平反了很多人,依人之常情谁不贪生,只恐怕这些首犯见同伙免罪释放,不肯甘心,我深为您忧虑。”崔仁师说:“凡定罪断案应当以公正宽恕为根本,怎么可以自己为了逃避责任,明知其冤枉而不为他们申诉呢!万一判断不准,放错了人,我宁愿以自己一人换取十个囚犯的生命。”孙伏伽羞惭地退下。等到太宗派的人到了当地,重新审讯犯人,他们都说:“崔公公正宽仁,断案没有冤枉,请求立刻处死我们。”没有一人有二话的。

23
晏子做齐相的时候,有一次出门,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抱着大伞盖的柄,扬鞭驱马,意气扬扬,很是自我满足。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丈夫问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却做了齐国的相,名声显赫于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见他思虑非常深远,总是态度谦和。现在你身长八尺,却做了人家仆从和车夫,但是你的意气自感满足了。我因为这才要求离开你。”后来,丈夫便自觉地控制自己。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如实地回答,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24
北平那地方老虎很多。裴旻善射,曾经在一天之内射死过三十一只老虎。然后他就在山下四处张望,显出自得的样子。有一位老头走过来对他说:“你射死的这些,都是彪,象虎而不是虎。你要是遇上真虎,也就无能为力了。”裴旻说:“真虎在哪儿呢?”老头说:“从这往北三十里,常常有虎出没。”裴旻催马向北而往,来到一个草木丛生的地方,果然有一只老虎跳出来。这只老虎的个头较小,但是气势凶猛,站在那里一吼,山石震裂,裴旻的马吓得倒退,他的弓和箭都掉到地上,差一点儿被虎吞食。从此他又惭愧又害怕,不再射虎了。

25
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这个时候,偏西的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烟雾缠绕在树头上,望望县城还有约摸两里路。趁便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我听了有些动气,认为他在戏弄人。快步前进刚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小书童哭着,没有马上

永历帝被处死前,连问了吴三桂三个问题,吴三桂听后瘫倒在地

虽然崇祯皇帝死了,但逃出京城的明朝皇族,很快就在南京建立了王朝。在将近40年中,先后历经4年皇帝,随着最后一位朱由榔的去世,这个王朝才彻底从历史上得以终结。当时已处乱世之中,到处都是在打仗,为此他的这个皇帝当的很辛苦、很狼狈,为了躲避追兵不断地逃亡。

虽然两广以及云南等地尚未被清朝占领,当地的总督、巡抚虽然拥戴这个皇帝,却无力抵抗清军,只能是为永历帝的逃亡,尽可能的提供一些方便而已。穷途末路之际,他只好逃到了缅甸,所幸被当地收留。这时候命倒是保住了,但生存就成了大问题,因为他无钱无兵,追随的臣子和家眷都是累赘。

寄人篱下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偏偏缅甸又发生了政变,新王登基后对永历帝的态度,就明显由友善转为敌视。很快新王就带着军队把永历帝一行包围了,他的那些追随者和下人都被杀得一干二净,只留下了他一家老小。转年也就是1662年,吴三桂率领大军压境,目标就是永历帝。

缅王当然不敢和吴三桂的大军动手,当即就把软禁起来的永历帝,献给了吴三桂。心绪难平的永历帝,在见吴三桂之前,可以说是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然而对方见到自己,神态却相当的倨傲,只是很敷衍的长揖,根本没有像君臣那样的行跪拜之礼。

尽管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但永历帝却依然怒不可遏,他直直地看着吴三桂,连问三遍他到底是谁。吴三桂见遮掩不过,只好道出自己的姓名,一听眼前这位就是放清军入关的大汉奸,永历帝生气地问,你难道不是 *** 吗?你是怎么做大明臣子的?你这么做有没有良心?

听到他接连问出的三句话,吴三桂哑口无言,当即瘫软在地,如同死人一般,后来在左右侍从的搀扶下,才退了出去。经此一事,吴三桂再也不敢与永历帝见面了。得知亡国之君被押到了昆明,当地百姓纷纷奔走相告,大家为皇帝落得如此下场而纷纷落泪。

按原计划本应将永历帝押解回京,然而这时候吴三桂却唯恐生变,于是就向清朝皇帝建议,不如就在当地处决为好。在得到清朝皇帝同意后,吴三桂作出了将永历帝斩首的决定,但对他的这个想法,麾下的满族将领却认为不妥,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太不尊重了。为此先用绞刑,其后火化,至此明朝正式灭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10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