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后,东晋的政局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淝水之战大胜,史书上未见谢安事前有何周详的筹划。胜后,他却大费心机:先上书固让朝廷授给自己的太保荣衔,害怕父子皆有大功勋,恐怕为朝廷所疑;接着,他唯恐桓氏一族失职怏怏,同时也对桓石虔沔阳兴复之功深加内忌,忧其骁勇难制,又担心他依据形胜之地造反,就改授其为豫州刺史,转授性格谦和的桓石民为荆州刺史。安排停当,谢安很想助东晋一统天下,上疏自求北征。
谢安名为北伐,其实是害怕在朝中专权的孝武帝同父同母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他出镇广陵步丘,筑新城垒居于其中,设法使自己远离建康这个政治漩涡的中心。
因淝水大胜进位太保、太傅,并都督扬江荆司等十五州军事,谢安其实已经有“功高震主”之嫌,他唯恐引起晋室猜疑。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谢安偶感身体不适,怅然对左右说:“从前桓温在世,我常惧被杀。当时,我做有一梦:梦见我乘坐桓温的轿舆前行十六里,见到一只白色公鸡,就停止不前了。乘坐桓温轿舆,是代替他的位置的预兆,行十六里,可能十六年吧,至今正好整整十六个年头了。白鸡主酉,今年太岁在酉,恐怕我一病就好不起来了。”
果然,没过几天,一世英名的谢太傅撒手人世,时年六十六。
谢安一死,东晋朝中的权力就更集中于会稽王(先为琅琊王)司马道子手中。当时晋廷下诏,称司马道子“神识颖远,宜总二南之任,可领扬州刺史、录尚书、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于是,全部国权,皆握于孝武帝这位亲兄弟身上。
司马道子果真是“神识颖远”吗?正好相反。这位面相俊美的王爷,大绣花枕头一个,天天酣歌为务,正事就是吃喝玩乐。美尼淫僧遍布左右不说,平素为他宠信的,又多为奸佞小人。这些人,打着司马道子的旗号,广收贿赂,卖官鬻爵,侵愚百姓,作恶多端。
朝堂之上,司马道子最宠信的人,就是中书令王国宝。这王国宝来头很大,其父是简文帝时的中书令王坦之,其岳父是大名鼎鼎的谢安。但王国宝根本没有节操,为人谄险,谢安在位时每抑之而不用。
由于王国宝的堂妹是司马道子的王妃,这位王家少爷借此与皇帝亲弟深相狎昵。小人见小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不时在背后讲他老丈人谢安的坏话。
与司马道子平日亲密不可须臾离身的,还有优伶出身的赵牙和“捕贼吏”出身的茹千秋两个人。在讲求门第才华的东晋,司马道子竟然委任赵牙这么个戏子为魏郡太守,以茹千秋为骠骑咨议参军这样的清闲之官。
投桃报李,赵牙在建康用公款为司马道子新建一所大宅院,筑山穿池,列树竹木,功用巨万。孝武帝曾“御临”过兄弟这座新府邸,见室宇宏丽,面积广大,规劝说:“府内有山,可得瞻视,确实不错。但修饰太过,不是向天下人树立俭素的好榜样啊。”司马道子闻言,只能点头唯唯。
孝武帝一走,司马道子忙对哈腰跟在自己身后的赵牙讲:“刚才真危险,如果皇帝知道府内这些山都是人工堆垒的,你肯定要被杀死啊。”
赵牙一笑,也仿颜回对孔圣人的回话:“公在,我赵牙怎敢先死呢?”为了讨好主子,赵牙营造更甚,把司马道子的大宅子又增扩了一倍。
茹千秋方面,也时时打着司马道子的幌子,卖官贩爵,聚敛累亿。
当时,孝武帝虽是酒徒,也知道老弟权势过大对自己存有夺位的威胁。于是,他下诏任自己的大舅子王恭为南兖州刺史,坐镇北府;任世族殷仲堪为荆州刺史(桓石氏死后,王忱接任,又病死),居于上流重镇;对王珣、王雅等人加以朝中仆射一类的要职,以制约司马道子的权力。
孝武帝后来封自己的二儿子司马德文为琅琊王,就改封司马道子为会稽王。
王国宝闻知孝武帝疏忌司马道子,立即墙头草随风倒,就对皇帝谄媚,开始天天陪孝武帝酒肉玩乐。这位皇帝高兴之下,答应为儿子琅琊王纳王国宝的女儿为王妃。自此,王国宝自然疏远了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大怒,在内省之中当面斥责王国宝脚踏两只船,甚至话不投机以剑掷他,两个人蜜月期告一段落,旧好殆尽。
司马道子非常好酒,常为长夜之宴,蓬首昏目。醉就醉了,这位王爷还极其不稳重,不顾身份乱讲话。有一次,宾客满坐,数百人的大宴会,司马道子又喝高了。当时,桓温的儿子桓玄也在座中,频频举杯,小心伺候。
司马道子的脑袋不知转错哪根筋,忽然在大庭广众之下高言:“桓温晚年想造反,是不是这样啊?”
大殿之上,顿时鸦雀无声。
桓玄闻言,忙跪伏殿中,满脸流汗不敢抬头。
要知道,古人十分讲究忌讳。以桓玄来讲,某次有人误在他面前唤人“温酒来”,桓玄就“流涕不止”。这下倒好,当朝皇帝的亲弟、录尚书事司马道子直唤其父名讳,并讲桓温当年要“作贼”,桓玄羞、愧、惧、恨、憎五味杂陈,如坐针毡,如临深渊。
虽然桓温晚年想篡位,但未显于形迹。司马道子的父亲简文帝、亲兄孝武帝之所以得登帝位,正是由于桓温废黜了海西公司马奕,才使他们这一系的父子可以隆登九五之位。司马道子不仅不领情,还当着人家儿子的面讲其老子要作贼,也真是混账至极。
幸亏在尴尬之时,长史谢重离席跪拜,举朝板正色说道:“已故的宣武公桓大人黜昏立明,功超伊、霍。外界虽议论纷纭,更应由殿下您加以定评,以正视听!”
这句话虽委婉,意思也很直接:没有桓温,就没有当时的简文帝和今天的孝武帝。
没心没肺的司马道子也有点酒醒,连连点头,用吴地方言讲“侬知侬知”,转过头,又向一直伏地流汗的桓玄举杯示意,桓玄至此才敢起身。
虽然当时有了台阶下,桓玄益不自安,切齿愤恨司马道子,种下了日后桓玄谋反篡晋的根苗。
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 决定 性战役,那么淝水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呢?你想了解更多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淝水之战的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淝水之战的影响
淝水一战可以说是对于中古 历史 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此战东晋败北,那么很有可能前秦自此长驱直入,趁势席卷 天下 ,完成大一统的霸业,而后来的隋唐可能也就不会有了,但是结果却是让人跌掉眼镜的前秦大败,从而对于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公元383年,苻坚一统北方的6,7年后,率领大军百万南下攻打东晋,结果被8万晋军击败,这一战的影响是深远的,最明面上来看,这场战争的胜利让东晋的统治得以稳固,东晋趁胜追击,收复了很多的失地,将战线一路推到了黄河一带,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使得几十年内斗没有大规模的外族入侵,为江南地区赢取了安心发展的时间,同时前秦的失败也让北方短暂一统的局面正式结束,慕容垂等少数民族的贵族再度崛起,北方再次进入到分裂割据的局面当中,而苻坚本人也享受到了国破人亡的悲惨下场。
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淝水之战最大的价值在于保住了当时已经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人民,使得汉族 文化 得以继续发展下去,要知道那个时候可是混乱得一塌糊涂,真的是吃人的世界,而汉人在北方的地位也是非常低下的,所以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汉族文化的保存和延续都是至关重要的,也直接影响了之后的统一封建王朝的精神思想,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
淝水之战的事件介绍
在公元383年的秋天,前秦天王苻坚强行纠集了将近百万的大军,苻坚下令?民每十丁遣一兵,二十以下有才者皆可败羽林郎。?可见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招兵,苻坚已经是志在必得了,于是他派遣了步兵骑兵总计二十五万为前锋先手进攻,风雨欲来一触即发。
眼见前秦如此声势浩大,东晋上下也都很慌张,觉得这么下去非常危险,但是当时的朝中支柱谢安很淡定,这样的态度感染了众人。当时苻坚觉得自己兵多将广,东晋肯定无法阻挡,于是决定先派人去劝降,而这个人就是之前在秦晋交锋的时候被俘虏的东晋守将朱序,这个人心中还向着东晋,于是去劝降的时候就把前秦的布置向谢石谢玄等人说了,并告诫他们要是等到前秦大军集结完毕就真的回天乏术了,应该趁着现在先去攻打先锋部队。
于是东晋真的先手出击取得成效,大败了前秦先锋军,之后等到前秦大军到了的时候,士气已经非常低下了。当时东晋水军是要比前秦强的,毕竟前秦都是北方人居多,不适应水战,而且东晋水军已经到位,前秦一时半会也不好渡河进攻,本来这时候应该是苻坚头疼了的,但是谢安主动说:?不如你们让开一点,让我们过去,也好早点一决胜负。?苻坚心想这正好啊,就答应了还打算等到晋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攻击他们,结果前军大将苻融的马突然倒了(这不由得让我觉得会不会是朱序搞的鬼?),结果大将苻融被杀,前秦军一触即溃,而且当时秦兵只是稍稍败退的时候,朱序就在那大喊秦兵败了,后面不明所以的秦兵还没打就直接跑了,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场大败。
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一个非常混乱不堪的年代,五胡乱华,无数胡人大举侵略中原,在这段时间中国几乎是连年征战,少有安定的时候,尤其是北方更是少数民族之间争斗不休。到了公元380年左右的时候中原南北双方都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政权,隔江相望。
南方的是东晋,相比起北方的动荡来说,东晋还算是比较和谐的,虽然其中内乱颇多,但是好歹基本上还算是稳定的,而且不时有北伐的举动,比如祖逖、恒温、刘裕等等。而如果提到淝水之战的那段时间,就不得不提谢家,谢安、谢石、谢玄,当时谢家也算是东晋朝中为数不多的大家族了,几乎掌控者长江下游的各大要点,而谢安则是这场战争的总指挥,他冷静的指挥、淡定的态度给了后方的群臣很大的信心。而谢石、谢玄则是前线战功赫赫的大将,尤其是谢玄,他一手训练的北府兵堪称是当世强军,战力极强,而且他用兵如神,巧施妙计,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最后 成功 击败了前秦大军。
北方的是前秦,其实前秦也才刚刚统一北方没多久,前秦在376年才灭掉了前凉和代国,直到382年才正式进驻西域,可以说直到这个时候前秦才正式一统了北方,而苻坚却在383年的时候一意孤行要打东晋,这样频繁的征战对于治下百姓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自然 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当时的前秦内部 政治 还比较乱,王猛已经去世,朝中没有能够镇得住场子的大臣,苻坚又是大肆任用自己的亲人,新归降的那些鲜卑、羌等族的贵族阶层也蠢蠢欲动,可以说前秦的各方面都不适合打仗,所以才会这么惨败。
淝水之战之前,表面上看,北方所有割据政权不是被征服就是向前秦称臣,前秦几乎统一了中国北方;而东晋则居于东南一隅。无论从经济、军事实力以及各方面来看,前秦均占据有利的地位!但实际上,此时前秦刚征服北方,各割据政权的头领家族均在,因此北方实际并不平静,暗流汹涌,似强实弱;此时的东晋却正好处于空前的团结氛围中,似弱实强!
淝水之战后,中国南北分立的局面继续维持。东晋乘胜北伐,收回黄河以南故土,但不久,因丞相谢安去世和前线主帅谢玄退隐而转为守势。前秦元气大伤,苻坚於公元385年被羌族姚苌所杀,各族纷纷独立,中国北方重新陷入分裂混乱的局面,先後成立了十国。直到439年北魏重新统一北方。而东晋则延续了数十年,直至公元420年被刘裕篡位,改国号为宋;中国的南北朝时代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589年,才被隋文帝杨坚统一,建立了「隋朝」。
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9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董卓为什么还要和孙坚做儿女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