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期,在朝的吕氏一党进行了一系列扰乱朝政行为,由此引发了众大臣带兵反攻,史称诸吕之乱。其真实本质是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借口吕氏作乱所发动的针对吕氏的政变行为。接下来对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刘盈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
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处死,吕氏集团彻底被消灭。
诸吕之乱的结束实际上迎来了后来西汉的文景之治这一稳定时期。而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背景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长乐宫病死,同年,他的儿子刘盈即位,即为汉惠帝。刘盈即位时,只有17岁,加上生性仁弱,对母后的残忍和骄横极为不满,但又无力反抗,加过朝中大权都被太后吕雉把持了,最终忧郁成病,公元前188年,年仅23岁的刘盈病死。于是刘盈的母亲吕后立少帝,并由吕后临朝称制。四年后,少帝被废,吕后开始立恒山王刘弘为帝。
吕后临朝,极力培植吕家势力,削除刘家势力,先是杀了刘邦的儿子赵王刘友,后让自己的兄弟做了各地的藩王。吕台、吕产、吕禄及吕通都封了王,吕家势力不断壮大,刘邦“非刘不王” 的限制被打破。
刘氏宗族和大臣们对吕后都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的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西汉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
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由于梁国将领韩安国和张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西汉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西汉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则是汉景帝刘启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削夺王国土地。
西汉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吴国世子在京城与文帝皇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下棋时出现争执,吴世子无礼,被皇太子用棋盘打死,刘濞痛失爱子对汉庭不满日益加深。
西汉七国之乱中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因很惶恐,就听信了谗言,捕杀了晁错,乞求刘濞退兵。
刘濞不仅不退兵,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叛军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刘武的军队所阻。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他命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
刘濞逃到东越,为东越人所杀。其余六王皆自杀,七国都被废除。西汉七国之乱终被平定。
西汉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但是,刚刚建立的西汉却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相反,它其实更像是西周。天子通过郡县制直辖一部分区域,然后剩下的地盘都通过分封建国的方式进行统治。但是,正是如此,因此地方分裂主义和中央集权主义就有着天然的矛盾。
这个矛盾一开始是异性王和刘姓中央之间的矛盾,后来,异姓王被铲除殆尽后变成了刘姓诸侯王同刘姓天子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爆发的事件,就是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
一、背景
刘邦建立汉朝,表面上看国家重新归于统一,实际上,西汉初年实行的是郡国并行的制度。
中央王朝通过郡县制直接控制一部分地区,剩下的地区则由分封的诸侯王进行统治。
但是,诸侯王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刘邦和吕后后续通过一系列的操作逐渐剪除了几个大的异性诸侯王。
后来,刘邦还特意和臣下们订立了所谓的“白马誓言”,约定“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也就是说,刘邦在解决了异性诸侯王后,开始大批分封同姓诸侯王。
之后,吕氏开始篡权,一度威胁刘姓天下。
后来,在外部诸侯王和内部实权大臣们的联合下,诸吕被除,天下这才重新回到刘姓手中。
重新执掌天下的代言人,就是刘恒。
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开始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与此同时,诸侯王也开始日渐做大,并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我们都知道,汉文帝可不是高皇帝的嫡子,之所以被选中做了皇帝,完全是政治博弈的结果。
所以部分同姓王对于选他当皇帝表示不服气,并且付诸了行动。
最著名的当属济北王刘兴叛乱以及淮南王刘长叛乱,不过都被朝廷以雷霆手段镇压下去。
后来,著名的贾谊上书皇帝,提出《治安策》,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由此来巩固中央皇权,削弱地方王权。
文帝颇为欣赏,不过直到病死也没彻底解决地方王权的离心问题。
二、过程和结果
汉景帝即位,依然面临着强大的地方藩王和中央不是一条心的问题,因此,也开始着手打击藩王势力。
为汉景帝出谋划策的则是后世的晁错,晁错的建议也很简单,就是削藩,直接褫夺藩王的封地。
但是削藩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搞得不好就非常容易招致地方藩王的叛乱。
这不,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赵王刘遂等发动叛乱。
叛乱发动初始,叛军声势巨大,不仅兵力充足,而且还拉拢了匈奴、东越、闽越等外援,汉景帝一时间搞得有点儿懵逼。
于是,听信了“清君侧、诛晁错”的谎话,想着寡人只要把“罪魁祸首”给杀了,你们各位就能歇歇了吧?
哪想到刘濞一看,诶呀,你小子真怂!让你杀晁错就杀晁错,那么,你的皇位我也看上了,何不让给我来座呢?
于是,干脆撕下虚伪的面纱,开始公开反叛,甚至自称东帝。
这时候,汉景帝才终于算是下定了决心!
于是,派遣以太尉周亚夫、窦婴为首的将军们领兵开始攻打叛军!
要说中央毕竟是中央,还是人才济济的。
据《汉书》记载,“诸将破七国,斩首十余万级。追斩吴王濞于丹徒。胶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皆自杀。”
后来,汉景帝发布诏书,把参与叛乱的几个国家都给削掉了,仅仅保留了一个楚国。
三、影响
解决掉叛乱的诸侯,同姓王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汉景帝在位期间开始进一步的将权力收归中央,诸侯王的行政权也被褫夺,王国的官吏地位也开始下降,中央对于王国的控制愈发严密。
至此,其实诸侯王已经基本丧失了再起叛乱的基础。
但是,地方诸侯问题真正得到解决,还是要到后来的汉武帝。
《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铄金夺爵”事件之后,这才算是彻底把诸侯王割据的局面彻底结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9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乾隆晚期贪腐弊案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廉颇和蔺相如的晚年过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