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元朝人眼中的苏州是怎样的?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苏州是我国当代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是蜚声世界的中华历史文化名城。古代的苏州,更是全国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天下第一繁雄郡邑”。宋朝的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说“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说明那时的苏州是人人向往的锦绣繁华之地。
那么古代那个宛如天堂般的苏州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如今的人当然无缘目睹,只能寄托于各种遐想。然而古人留下了许多描写苏州的文字,使当代人能透过这些文字,一窥古代苏州的风貌。元代文人高德基所撰的《平江记事》从人文历史、神话传说、自然风光、语言风俗、楼台建筑等方面描述了那个年代人们所见所闻的苏州。
高德基在《平江记事》中首先谈到了苏州名胜虎丘。他说:虎丘最早名叫海湧,吴王阖闾就葬在虎丘下面的一个水池里,这个水池宽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吴王下葬时被安放在三重铜棺里。阖闾的陪葬品中有许多兵器,其中包括槃郢、魚膓这两把名剑。为了营造这个陵寝,一共发动了六十万劳动力。
对于虎丘的得名,高德基认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吴王阖闾下葬后第三天,有一头白虎蹲在上面,所以得名;另一种说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经过吴王墓,想把墓掘开,获取其中的宝剑,却遭到白虎的阻拦,他拔剑刺向白虎,白虎就逃走不见了,这里就被改名为虎丘。
《平江记事》说虎丘“山去吴县西九里二百步,高一百三十丈,周二百一十丈。”安元宋时期一丈等于3.168米算,虎丘高达400多米,可是如今测量的虎丘高度仅34.3米,高度相差十倍有余,可是从《平江记事》所载的方位来看,这确实是如今的虎丘,可是高度为什么差了这么多呢?难道是高德基记错了?唐伯虎曾写过一首咏虎丘的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虽然有所夸张,但在明朝的苏州人唐伯虎眼里,虎丘还是一座很高的山,这与生活在元朝的高德基的叙述相似,为什么到了今天变得这么低矮呢?几百年里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
据《平江记事》的记载,东晋成帝咸和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中书令王珉把他在虎丘的庄园捐给佛门建了两座寺庙,宋朝初年合为一寺,虎丘山被围墙圈在了寺庙中。想要登山,先要先入寺门。之前的名山胜刹,都是山中藏寺,虎丘却是寺里登山,成为当时的奇观。唐朝诗人张籍有诗云:老僧只怕山移去,日暮先教锁寺門。临济宗的禅师志闲也说:中原山寺几多般,未见将山寺里安。至元年间有个云游僧人秋江月来到寺里,也题诗:平生只见山中寺,今日來看寺里山。所以高德基认为拥有这种奇景的虎丘是“海内福地,未尝有也。”
《平江记事》还谈到了唐朝名妓真娘的墓,这个墓在虎丘剑池之西,历来有许多吟咏诗文留下。高德基认为宋朝文人王禹偁的題刻最佳,其诗云:“女命在乎色,士命在乎才。無才无色者,未死如尘灰。虎丘真娘墓,止是空土堆。香魂与膩骨,消散随黄埃。何事千百年,一名长在哉。吴越多妇人,死即藏山隈。吴色固吴名,丘冢空崔嵬。惟有真娘墓,客到情徘徊。我是好名士,为尔傾一杯。我非好色者,后人无相咍。”真娘墓和王禹偁的題刻至今仍在,近七百年前的高德基眼中的景物,与当代人所见几乎是一样的。
每年重阳节,赏菊煮蟹,吟诗赋词,历来是吴地文人墨客的一桩盛事。陆龟蒙写过《蟹志》,傅子翊作了《蟹谱》,高似孙撰有《蟹畧》。《平江记事》也盛赞苏州的太湖大闸蟹,“吴中蟹味甚佳,而太湖之种差大,壳亦脆软,世称湖蟹第一。”但那时的苏州人不在秋天食蟹,而是到正月上元节再品尝这种美味,那时的蟹称为“看灯蟹”,“渔人所藏看灯蟹,三四只重一斤,风味殊胜。”
野生的螃蟹,在现代人眼里是难得的美味,但在古人眼里却是祸害,有虾慌蟹乱之说。元成宗大德十一年,苏州就爆发了一场蟹灾,“吴中蟹厄如蝗,平田皆滿,稻禾荡尽”,如蝗虫般的蟹把田里的稻子都糟蹋了。据高德基对《吴越春秋》的考证,越王勾践曾对范蠡说:我当初想伐吴,你说不可,如今他们遭了蟹灾,稻子绝收,这回可以了吧。这是说越国伐吴时,吴国遇到了蟹灾,发生了粮食危机。所以蟹在古代苏州是与蝗虫一样的害虫。而且蟹的模样,披坚执锐,古人将其附会成一种兵祸之象。高德基说,大德十一年的蟹灾过后,苏州第二年就遭到海盗萧九六的劫掠,生命财产损失严重。
苏州因其富庶繁华,经常遭到盗贼的觊觎,除了萧九六的侵袭外,《平江记事》还记载了另一次海盗的洗劫。在延祐初年,太仓来了个乞丐,鹫衣百结,披发跣足,手里拿着一个大瓢,常常往来于水军万户寨和张京镇码头的酒家,靠乞酒度日,喝醉了就边跑边喊:“牛来了,牛来了,众人快跟我逃!”又在人家门壁上连着写“火”字,人人都讨厌他,对他又骂又打。过了三个月,这个乞丐就不见了。这年冬天,海盗牛大眼带了一帮喽啰,自刘家港到太仓,一路大肆剽掠,水军寨、张京镇的人家都被烧毁,被杀的人尸横遍地,这时人们才想到乞丐当初所说的话。
这个乞丐怎么会知道海盗要来劫掠,行为又为什么如此怪异?如今已经难以知晓,也许他是海盗派来的眼线,却又不忍生灵涂炭,所以用这种方式来预警吧。
《平江记事》记载,苏州的平门原称巫门,元武宗至大三年,在一条古代壕沟中发现一块门楼上的石匾,上面用篆书写着巫门二字,这个巫指的是殷商贤臣巫咸,他的墓在城门东北三里许,所以将其命名为巫门,由于平字与巫字在繁体字中相近,被讹为平门。
吴县西以四十里,有座胥山,吴王夫差杀吴子胥后,苏州人在山上立了祠堂祭祀他,所以这座山被称为胥山。阖闾在山上筑了一座高台,可以眺望太湖,名为姑胥台。山下有九曲小路,向南通往太湖。高德基认为,古代苏州话中“胥”和“苏”同音,因为在他生活的时代,苏州话里还把“须”读作“苏”,所以胥山又被称为苏山,姑胥台被称为姑苏台。而苏州本来应该称胥州,被讹传为苏州。
如今的嘉定属于上海,元朝时属苏州管辖。高德基根据当地人的语音,把嘉定称为“三侬之地”。《平江记事》中是这样说的:“嘉定州去平江一百六十里,乡音与吴城尤异常。其並海去处,号三侬之地,盖以乡人自称曰吾侬我侬,称他人曰渠侬你侬,问人曰谁侬。夜晚之间闭门之后,有人叩门,主人问曰:谁侬?外面答曰:我侬。主人不知何人,开门视之,认其人矣,乃曰:却是侬。好事者遂名其处为三侬之地。”现在上海人说话仍然是你侬我侬的,数百年来这种基本发音并没有改变。
在洞庭西山的缥缈峰下有座水月禅院,高德基在《平江记事》中记述了它的来历:这座禅院建于梁朝天监三年,原来的名称是明月禅院,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才改的名。当时太湖中的木排被风浪打坏,飘来百余根巨木,涌到山下,被渔船拖上岸,发现每根木头上都刻着水月二字,渔民们觉得这是神物,就献给禅院造了大殿。禅院里的永照法师也认为此事神奇,就把禅院改名水月禅院。
苏州工匠素以技艺精湛闻名,连故宫都是苏州人蒯祥主持建造的,《平江记事》中也记载了一位能工巧匠的事迹。
有一次,苏州城里的玄妙观玉皇阁有一个屋角坍塌了,要将其修复是个大工程,当时估计要花数千贯钱才能完工。观主没能募集到这笔钱,所以拖了好几年也没能实施修缮。到了皇庆二年,来了一个名叫张拨天的工匠。他看过玉皇阁的损毁屋角后,对观主说不须拆卸屋角结构,只要换一根小的驮梁,再添一个斗栱即可大功告成。观主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张拨天带着锯子蹬上屋角,锯下旧梁,换上新的木料,然后又制作了一个斗栱敲击楔入,建筑原貌得到了完全恢复。
观主又告诉张拨天,玄妙观建成后的几年里,一直官司不断。张拨天说,这必然是必山门长短不齐导致的。他走过去观察了一下,果然左边长出一寸多,就把这一段锯了,后来真的再没官司了。
这位张拨天,用巧妙的办法替代了复杂工程,仅凭一己之力就完成了好几年无法实施的维修工作,真是神乎其技,以至于观主都把他当成了神人,所以又附会了一段“齐山门绝官司”的故事来加持他的神奇。
唐朝连中三元的才子张又新曾经写过《水品》来品评天下各泉水的水质,他把镇江中泠泉列为天下第一泉,无锡惠山泉列为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井列为天下第三泉。但是高德基却为虎丘井打抱不平,他说:“惠山泉煮羊变为黑色,作酒味苦。虎丘泉则不然,以之酿酒,其味甚佳。又新第之次于惠山,其然否乎? ”他认为虎丘的水质优于惠山泉。事实上,虎丘的泉水确实极为清冽,茶圣陆羽曾经在此取水烹茶,所以又被称为陆羽泉。
据《平江记事》所述,苏州城是吴王阖闾时時吴子胥所筑,故名阖闾城。城的形状呈亞字形,本来是一座土城,梁朝龙德年间,吴越王钱镠用陶砖包砌城墙,到了元朝至元三十一年重修时,陶砖上印刻的制作年代,工匠姓名都很清晰。
阊门原名阊阖门,是阖闾时代命名的。原来城墙上有重楼阁道,是苏州最华丽的高楼。后来夫差率领大军从此门出兵伐楚,所以改称为破楚门。吴国被楚国所灭后,称为阊门。元代至元年间重修后,称为金阊门,城门内还建了一座金阊亭。但是苏州人已经习惯称其为阊门,所以改不过来。那座金阊亭后来也坍塌了。
高德基在《平江记事》中还说了一件有趣的事:“吴人自相呼为獃子,又谓之苏州獃。每岁除夕,群儿绕街呼叫,云买痴獃:千贯买汝,万贯买汝獃。见买尽多送,要赊随我來。盖以吴人多獃儿,辈戏谑之耳。”
獃子就是呆子的意思,高德基说苏州人里多呆儿,常以呆子互嘲,这就令人难以理解了。苏州人一向以聪明灵活著称 ,由于太机灵,以至于被人认为有点虚头巴脑,讽为“苏空头”。这么聪明的一群人,在元朝时怎么会被说成呆子呢?高德基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有个苏州官员告诉他,苏州当时的风气是人人喜欢攀比奢侈,把钱都花在这方面了。他们不努力置办田宅等大产业,却特别计较微利,结果没给子孙留下资产,在外人看来,这就是呆子的行为。其实这种风气正是当时苏州商业发达的反映。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提倡节俭,终日辛苦劳作,然后攒下钱来购置田产屋宇,传给子孙。而商业社会中的人,思想开放,追求人生享受,崇尚及时行乐。而这种生活方式不能被当时其他地区的人理解和接受,觉得苏州人这么过日子太不正经,看似风光,其实不堪,“异时反贻子孙不肖之害,故人以獃目之,谓之苏州獃不亦宜乎。”所以指他们是呆子。
《平江记事》中说,在苏州西南二十五里,有座支硎山,东晋高士支道林曾驻锡于此。又因山上多平石,而平石为硎,所以称支硎山。支道林曾经居住的石室中,过去有木鞋铁拄杖等遗物。旁边有放鹤亭、马跡石等遗迹。延祐二年,农民耕地时,挖到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风既不來,山亦不去,逢羊遇狗,合做一处。后面有小字,说明这是一段偈语,名为“阿多摩偈”,但是人们都不解这段偈语的意思,后来石碑移到了白云寺中。
在高德基眼里,作为鱼米之乡的苏州美味中,除了蟹,还有鱼,他特别喜欢苏州的鲈鱼鲊、鲫子腊,认为“风味甚美,所称金虀玉膾,非虚語也。”他还描述了鲈鱼鲊、鲫子腊的制作:“鲈鱼肉甚白,杂以香柔花、叶紫花,緑叶白魚相间,以回回豆子、一息泥香、杏膩拌之,实珍品也。鲫子鱼选肥美者,去头尾,润以酥油,风乾为腊,亦加香料,相兼他鱼,无可为敌。回回豆子细如榛子肉,味香美。”从宋朝大业年间开始,这种美味就是贡品,元朝延祐以来,这两样仍然是每年要进贡的。
高德基在《平江记事》中记载的那些名胜古迹,至今仍在,关于它们的叙述以及那些传说和故事,与今天别无二致。如果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那么现代人与高德基虽然隔着六百多年的时空,看到的却是同一个苏州。苏州大闸蟹的美味依然是海内第一,鲈鱼鲊、鲫子腊的调制方法有所改变吗?其实真正改变的是,今天的苏州再也不会受海盗们的荼毒了。
在封建时期,从人口多少基本就能看到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了,这里选择1270年元朝立国号前一年的数据。
排名第一的是哪个呢?这个说出来大家肯定想不到,并不是现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而是饶州路,人口403万!
饶州路在哪里?饶州路其实是现在江西东北部以鄱阳为中心的上饶西部靠着鄱阳湖的一些地方加上景德镇,不过在当时饶州路并不归属江西行省,而是江浙行省。(注意,现在的上饶城区即周边并不是饶州,而是信州(广信))
那第二是哪里呢?是福州路,人口387万!
排名第三的则是平江路,人口243万!平江是哪里?就是苏州,这里后来一直是经济繁华之地。
排名第四的则是嘉兴路,人口223万,人口比江浙行省的省会杭州路都多。
排名第五的地方大家估计也想不到,是吉安路,人口222万!这是当时江西行省人口最多的路。
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是的,人口排名前5名的路都是在南方,而且现在江西境内就占了2个!
六到十名也是一样,第六名杭州路(183万人),第七名龙兴路(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148万人),第八名扬州路(147万人),第九名静江路(广西桂林,135万人),第十名集庆路(现在的南京,107万人)。
全部都是南方地区,这其中,位于现在江西的有3个(饶州,吉安,龙兴);江苏浙江的有5个(平江,嘉兴,杭州,扬州,集庆);还有一个在福建,一个在广西。
为什么北方地区没有上榜呢?除了宋朝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基本完成南移之后,还因为北方当时是金朝属地,蒙金战争的破坏性是非常大的,金朝的经济是远远差于宋朝。
而后期灭宋战争血腥程度要低很多(不过西南的四川地区受到很大破坏),所以南方经济得到了更好的保留。
而现在不显山不漏水的江西地区在元朝可是相当发达,在宋元明三朝,江西曾经是中国最繁荣的省份之一。
那北方地区的第一名是哪里呢?当然是首都大都路了!不过人口只有40万,排在很后,就拿江西来说,抚州路,袁州路(宜春市区以及周边地区),临江路(江西樟树),瑞州路(江西高安),江州路(九江),南康路(九江星子等),建昌路(江西南城)都比这里人口多。
不过,元朝大都路的人口可能有一定低估,一般认为可能有75万人,到了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大都城中有大约一百万人。
苏州(汉语拼音:Sūzhōu,方言:苏州话),中国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大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江苏省省辖市,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苏州因此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远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据传说夏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苏州境属古杨州。商末周初这里是吴国所在地、苏州市沧称吴, 即由此而来。春秋时苏州是吴国的都城。当时吴国大将吴子胥得到吴王同意后在苏州建城墙,还挖了运河作为护城河,来坚守苏州城。吴国于周元王三年(前473),并归越国,后又并于楚。秦和西汉置会稽郡,吴县为会稽郡首邑。东汉时置吴郡。三国孙吴曾一度建都于此。东晋、南朝宋、齐置午郡,梁、陈置吴州。
隋废吴郡,并改吴州为苏州(以姑苏山得名),这是苏州得名的开始。在唐代,苏州、吴郡两名相同。唐天通元年(696),析吴县另置长洲县,两县同治于苏州。五代时,一度叫吴洲,后为吴越国钱寥据地,宋升苏州为平江府,辖吴县、长洲、常熟、吴江、昆山五县,府治设在 苏州。从此,苏州又称为平江城。元朝改平江府为平江路。明初改平江路为平江府,领太仓州和吴县、长洲、常熟、吴江、昆山、嘉定、崇明七县。应天巡抚也驻在苏州。清代沿称苏州府。雍正年间,分割长洲地置元和县、昆山地置新阳县、长熟地置昭文县、吴江地置震泽县、吴江 东山等地置太湖
同厅。时,苏州是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驻所。太平天国进驻苏州,建立苏福省,苏州为苏福省的首府,以后恢复苏州府。民国成立,废苏州府,长洲、元和两县并入吴县,苏州则为吴县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乡分治,建立苏州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实行市带县的行政体制,苏州市和苏州地区合并。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苏州是中国著名古都,曾为春秋之吴国、战国之越国、三国之孙吴、元末之张吴等多个政权的首都,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经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考证为中国第一古城。她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亦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美如画的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苏州园林和其他大量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逾4200年,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典型的园林城市。一般认为,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已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苏州也是中国最精致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苏州风俗除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外,还有轧神仙,冬至,石湖串月.正月初一.岁朝,男子开门放爆竹三声,叫开门炮仗,象征"高升三级".家家悬挂神轴,点香烛,供粉团茶食糖果于祖先神位,长幼依此而拜,叫"拜喜神"之后,依此向尊长叩头拜年,尊长带幼辈向邻居贺年,早餐吃年糕,春饼,汤团,圆子,"高兴团圆"之意
初三叫"小年朝"女婿和寄儿女上岳家或寄父母家拜年
初五,财神生日,初四晚上家家接财神,初五起,多数商店开门营业.
十五元宵节,闹花灯.二月十二"虎丘花朝",三月"谷雨三朝看牡丹",清明"山塘看会",四月十四"轧神仙",
五月端午"龙舟竞渡",六月廿四"赏荷观莲",七月十五"虎丘中元庙会",八月"山塘灯船";石湖串月""虎丘听歌",九月"阳山关日出",十月"看元祀会"等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8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刘邦出生的那一年,谁去世了
下一篇: 王莽为什么常被称为&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