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这个朝代为何主动向敌人投降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7 01:59:09

这个朝代为何主动向敌人投降呢

这个朝代为何主动向敌人投降呢?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王朝面对异族威胁,很少有主动投降的,即便有部分求和的也是因为暂时打不过,韬光养晦,比如西汉吕后,也有一些是已经亡国无力回天的,比如西晋末代皇帝。

但是有一类人,明明可以和敌人打,甚至很有希望胜利,最后却自废武功,向敌人主动求和,乃至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的,南宋高宗算是此类人的巅峰。

宋高宗在秦桧的怂恿下,为了向金人求和,提出了一个遗祸千年的方案,写了一篇遗臭万年的文章。

他们到底干了什么事?

金国皇统二年,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一封“顺表”送到了上京会宁府,这是南宋皇帝命使者带来的文章,是向金国表达“投降”之意的。

宋高宗在表中对金人自称“臣构言”,自我污蔑,自我贬损,然后他提出画淮水为界,从此以后不再北伐恢复故国,每年向金国纳贡,并发誓世世代代信守承诺,永不背叛金国。

这样一封堪称耻辱至极的誓表,确确实实出自“大宋高宗”,他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无非是为了保住自己屁股下的皇位和江南半壁。

至于国仇家恨,对赵构来说并不重要,北宋灭亡无所谓了,父亲哥哥被羞辱致死无所谓了,亲妈和原配夫人被金人送入官方妓院无所谓了,无数百姓沦为金人奴隶无所谓了。

对赵构来说,只有自己才是重要的。

赵构干出这件事的时候岳飞已经被他和秦桧联手害死了,韩世忠刘錡等名将的兵权被削夺,赵构是铁了心要给金人当奴才,谁也拦不住。

而秦桧在此之前就提出一个遗祸千年的方案,这就是“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意思就是原本籍贯在北方的人都要回到北方金人占领的土地去,而原籍南方的北方人也可以回到南方来。

当时金兵残暴,很北方百姓流亡江南保命,这个方案无异于将这些百姓往死里逼。

这么坑的一个方案,宋高宗最后竟然同意了。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导致大批流亡江南的汉人被遣返,成为金国的奴隶。

金国统治北方一百多年,后世的北方人早已不把南宋当成自己的母国,毕竟那个时代没有民族观念,只有王朝概念。

灭掉南宋的汉人统帅张弘范被后世人骂成汉奸,实际上人家张弘范生来就是北方金人蒙古人统治下的百姓,谈何背叛南宋呢?南宋当初上《宋高宗上金朝誓表》,实行“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政策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些人?

宋高宗时代并不是打不过金兵,以岳飞为首的南宋中兴名将面对金兵越打越有战斗力,后期已经有驱逐金兵恢复北方的趋势,只要赵构不掣肘,胜利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然而赵构害怕前线将士失去控制,竟然害死岳飞,宁愿写下《宋高宗上金朝誓表》这种恬不知耻的文章,又实行“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这样令人愤慨的政策,可以说古今少见,实在是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张鲁为何想主动投降曹操,又为何与曹操打了一场窝囊战呢?

我们都熟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吧,这五斗米两个意思,一是俸禄,二是五斗米教晋朝仕宦信者,就大书法家王羲之一家都是五斗米教信徒可见五斗米教之盛。五斗米教在东汉末,可是被割据的军阀称之为米贼的,他的老大是张鲁。

据传张鲁的祖先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张良建汉后好道,张良的后人兴道而亡汉。张陵创天师道,张角立太平道,但他俩没关系,张陵是张衡他爹,不是发明地动仪的张衡,而张衡的儿子就是张鲁,那么张鲁为何想投曹操,又为何与曹操打了一仗呢?

张鲁

这一切都要从张鲁所占底盘汉中说起,这汉中本属于益州的一部分,而益州则为刘焉所控,而刘焉是贾龙击败马相所迎立的,而马相则是张角的部下,攻破益州大部而称帝,旋被贾龙所灭。张鲁他妈又美又显得年轻还修道,刘焉就爱伊及子,派张鲁、张修攻打汉中,张鲁拿下汉中,杀死张修夺其众。张修这个真正的创立五斗米教者被杀,取而代之的是张鲁。

张鲁地处数国合围之隅就注定了他必须采取事大主义甚至投降主义,所以早在诸侯们有的称帝时,他听从的谋士阎圃意见——缓称王,朱升的老师哈。实际上他的政策是不称王,而且刘焉死后,暗弱的刘璋也不甘心让他继续割据,但都是战而不胜,劳而无功。而且后来益州还被刘备这个外来户所占据,虽然刘备、刘璋他们都是汉朝宗室。刘备能力高于刘璋很多,那么投降就是这个很迫切的问题了。但投降也是个技术活,投降谁以及怎么投降能让自己和属下过得更好,尤其是能让五斗米教繁荣昌盛呢?他与谋士合议的结果是投降曹操,而且还要打了再投降,这就是窝囊战的来源。原因如下:

曹操

第一 曹操任用贤才,不计前嫌。陈琳骂他全家,没事。张绣反复背叛杀他子侄还险些要了他的命,没事。陶谦出力又无意害了曹嵩一家,虽然打了陶谦,打也没把徐州完全拿下。

第二 无功难受禄,难得才珍惜。为此张鲁打了两仗。第一次弟弟张卫不甘心而抗曹,结果战败张鲁逃亡。第二次张鲁联合戎族抗曹,还是战败。败而(假装)不服输,反而让曹操敬佩,还做了儿女亲家。

第三 荣华富贵、发展教众。曹操地盘大,民众多,利于自己宗教发展。而刘备地盘小,民众少,发展宗教估计会丢命。更何况背靠大树好乘凉啊。

巨鹿之战中,占有优势的章邯,为何要主动向项羽投降?

秦将章邯是在巨鹿之战之后向项羽投降的,而非在巨鹿之战中向项羽投降的,章邯之所以会向项羽投降,原因有二。

?

其一,秦国素有“功高不赏而诛”的传统,章邯自出关以来,横扫诸侯,功高。

巨鹿之战中,秦将王离、涉间、苏角所率的秦兵全军覆没,就剩章邯一枝独秀,章邯驻扎在棘原,伺机而动。正在这时候,章邯接到了陈馀的书信,陈馀在信中历数白起、蒙恬等秦将的遭遇,来论证秦国“功高不赏”的传统,白起、蒙恬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封地赏赐,反而被诛杀了。陈馀的说辞,不可能说不对,作为秦将的章邯,自出关以来,横扫诸侯,其功不可谓不高,甚至高过白起和蒙恬,所以,章邯还是有可能步白起、蒙恬后尘的,这让章邯心生恐惧。

?

其二,章邯虽有功,却也有过,秦国大厦将倾,赵高当权,很可能甩锅到章邯身上。

章邯出关,一路有胜有负,虽是横扫六国,但却按下葫芦浮起瓢,拿楚国来说,虽然章邯成功击杀了陈胜、周文,但又冒出了项梁,项梁后来被章邯击杀于定陶,但随后却又崛起了刘邦、项羽,这就是虽有功却也有过。项羽在巨鹿重挫了秦兵,刘邦又在迅速西进,秦国眼看就要大厦倾倒了,这种情况下,作为秦国当权派的赵高,为了推卸责任,很可能会甩锅给章邯,直接杀掉章邯。对于这种可能,章邯也是害怕的。

?

怎么样才能避免“功高不赏而诛”和被赵高当替罪羊的悲惨境遇呢?陈馀给章邯出了一个主意,就是跟项羽等诸侯联合,共同反秦,反秦成功之后便可裂土封王。章邯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便投了项羽,跟项羽一起反秦了。

赤壁之战获胜孙权为什么还向曹操投降

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曹操有利。但是,孙权在鲁肃的劝说下。

下定了抗击曹操的决心,又在周瑜的力主之下统一了东吴君臣的思想,终于在赤壁打败了曹操,获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那时的孙权,是何等的豪壮!可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又夺取了荆州的江北南郡,建安二十年又从刘备手中夺回了江南三郡。

同年,孙权在濡须又没让曹操占到便宜。就是在这样一种各方面都有利的形势下,孙权在建安二十二年向曹操投降了!而这一年,东吴并没有其他大的战事。

孙权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向曹操投降呢?

孙权当时所处的形势

当时孙权的东吴政权,占有了江南和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也是当时的中国除了曹操以外的一支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同样,孙权也成为曹操最主要的攻击目标。

赤壁大战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结束,此后,曹操和孙权都有哪些交战呢?

建安十四年春天,曹军来到谯县,制造快船,操练水军。秋天从涡水进入淮河,渡过肥水,屯兵合肥。建安十七年冬天曹操征伐孙权。

第二年春天进军濡须口。曹操攻破了孙权的江西大营,擒获了孙权属下的都督公孙阳,然后撤兵回去。建安十九年七月。

曹操率兵征讨孙权,双方没有发生较大战事。建安二十年八月,孙权率军十万包围了合肥。当时,守卫合肥的曹魏主将是张辽。

整个合肥城只有区区七千多人,然而,就是这个张辽,却将孙权打败,还差一点儿活捉了孙权。

建安二十一年冬天,曹操率军来到居巢。第二年春天对孙权的濡须口发起了猛攻,孙权败退而走。

曹操这时候在其他方面有什么大战呢?

建安十六年(公元206)七月曹操亲征关中的马超、韩遂,年底平定。建安二十年三月进攻汉中的张鲁,十一月张鲁投降。

可以看出,从曹操这这方面来说,他的主要进攻方向是在孙权。

另外再看看刘备和孙权的战事。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孙权以刘备已经得到益州为由,要求刘备归还荆州,因为在赤壁大战时,刘备以自己土地太小为理由。

要求孙权借给他荆州的南郡。刘备推脱不还,说等到得了凉州,再把荆州还给他。孙权非常生气,派遣吕蒙夺取了长沙、桂阳和零陵三个郡。

刘备也攻下了原属孙权控制的公安。由于曹操占领了汉中,随时都有可能进攻成都,刘备提出来和孙权讲和。

于是,两家将荆州分属,江夏、长沙、桂阳归东吴;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

在此期间,刘备和曹操只在汉中有战事,曹操留在汉中的大将是夏侯渊、张A,刘备的大将是张飞。

到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进攻汉中,第二年收复。这是在孙权投降曹操以后的事情。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孙权的战事最多,形势最为严峻,他不仅战线长。

而且要面临着两大敌人的威胁,而这种威胁还都是致命的。

刘备不是已经和他讲和了吗?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还是他的威胁吗?

荆州是东吴的命脉,刘备对于东吴的潜在威胁更加严重

刘备于公元十九年攻进成都,刘璋投降。刘璋这个人没有多大的能耐,但由于在他执掌益州期间并没有发生大的战事。

所以这益州还算富庶。再加上益州各郡大部分都是投降的,刘备得到整个益州,并没有太大消耗,所以,益州的获得。

是让刘备得到了一个大大的便宜。有了益州的刘备,再加上荆州的江北部分,可以说,刘备已经成了气候。

这也是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吧。

孙、刘虽然讲和,但对于孙权来说,西属的荆州却是套在他脖子上的枷锁,随时都有可能把他勒死。

孙权的战线分为东西两线,东线战事主要围绕在居巢,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巢湖地区。这一地区对于曹操很重要。

孙权由此北上,可以直接威胁到中原腹地,这要比刘备得到一个汉中要严重的多。对于东吴来说要轻于曹操。

因为这儿长江水面宽阔,曹操要想过江,恐怕要做长时间的准备才行。当然了,土地是越大越好。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丢了这一地区,也不是孙权所愿,只不过,孙权更大的忧患在于西线。

西线就是荆州。刘备西征入川,留下关羽守卫荆州。建安二十年,孙、刘两家发生了战事,虽然达成了和解协议。

土地也都有了归属,但由于这是三家的一个纠结之地,就更是孙权的一块心病。荆州地区对于孙权来说就像是自己的脖颈。

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只要倒出手来,打出来就能卡住他的命脉。假如从荆州地区攻击东吴。

顺流而下,孙权将彻底失去优势,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两相比较,西线要比东线更为重要。

荆州的关羽并不是刘备一般的将领,他是一个有战事决断权的将军。还在徐州时,刘备就留下过关羽独立守备小沛。

曹操攻打荆州时,关羽独立率领过水军,刘备能够渡过沔水暂时脱离危险,也幸亏得到关羽的接应。纵观刘备集团。

除了刘备也只有关羽能够独立带兵。所以说,东吴会不会受到来自西线的攻击,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刘备,更多的还要看关羽。

正因为如此,孙权必须在两线都准备应战。后来孙权曾经想结好关羽,遣使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求婚。

也是这种担心的一种表露。这虽然是后话,也充分说明了荆州对于孙权的重要性。

东线应付曹操,西线还得重点防备关羽,凭东吴的力量,恐怕还真有点儿疲于应付。假如这时候能够把战事停下来。

孙权一方面能够得到喘息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专务西线,换句话说,在东线罢战就是为了专心西线防务。

得机会进攻夺回荆州,这恐怕就是孙权投降曹操的本意吧。

孙权投降,用当时人的话说,不过是权宜之计,并不是出于真心(外托事魏,而诚心不款),那曹操为什么会同意呢?

就当是的情况来说,刘备准备着要和曹操夺取汉中,关羽在荆州随时可以进攻襄樊,孙权又时时惦记着合肥,这东西来回的跑。

也有点儿疲于奔命的意味。虽然说曹操是家大业大,但在外的将军手里有兵,曹操是不能长期让他们“独立自主”的。

这样他一个人就得来回跑。也许,孙权看明白了这一点,知道有这种和解的可能,所以才提出来和曹操和解。顺便说一句,这种投降,其实际意义就是一种和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8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