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代丞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废除了丞相制度的明代,为何还有这么多丞相?
大家都了解宰相制度在明代朱元璋在位时就被废除了,那时的明太祖可以说是大权在握。但是,在明初是有四位宰相的,这四个人在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元璋
李善长,安徽定远人。朱元璋在攻打滁州时见到了李善长,二人一见如故,朱元璋也是对其非常佩服,于是就将他留下掌管文书。等到攻下了滁州就担任参谋,负责筹集运送粮饷。后来,随着朱元璋的势力日渐强大,归附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李善长就为朱元璋观察人才,向他们宣扬朱元璋的诚意,同时也调和各种不同意见。朱元璋每攻克一个地方,李善长都会为其书写文书布告,制定条例约束士兵,所以朱元璋的士兵都能够做到不扰民。李善长还为朱元璋制定了榷茶法、榷盐法、调整税收等一系列的政策,保证了朱元璋的经济来源。建国后,李善长制定了法律、完善了官制以及礼仪制度,又修订了《元史》等。朱元璋一朝,无论大小事都由李善长亲自制定。因此朱元璋也把李善长比作自己的萧何。但是李善长后来也慢慢的居功自傲,逐渐被朱元璋所厌恶,最终由于其子与胡惟庸案所牵连而被朱元璋所赐死。
李善长
汪广洋,江苏高邮人。洪武四年李善长卸任丞相,朱元璋就任命汪广洋为右丞相,后贬官至广东参政。洪武十年,又召为右丞相。汪广洋在任期间没有太大的建树,尤其是与胡惟庸同为丞相时,整天沉溺于酒中,随波逐流。洪武十三年,朱元璋问汪广洋,刘基到底是不是被胡惟庸所下毒而死的,汪广洋回答说没有。这也就召来了朱元璋忌恨,以其结交朋党,欺君罔上之罪将其赐死。汪广洋在任期间虽无所建树,但其通达经文,尤擅写诗,其作品《凤池吟稿》也流传至今。
汪广洋
徐达,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的同乡。朱元璋称帝前,徐达与李善长同为丞相,李为右,徐为左。后改为以左为尊,于是李为左,徐为右。但是徐达连年统兵征战,丞相的事情几乎没有涉及。
胡惟庸,安徽定远人。洪武六年任右丞相,后独自任相数年。一开始,朱元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他也能以此自勉。但久而久之经常迎逢圣意,气焰日盛。在丞相任内,掌握朝廷生杀大权,内外诸司所奏之事都要经过胡惟庸阅览。于是有人为了晋升之路,就纷纷向胡惟庸贿赂金银财宝。传言刘基病重,朱元璋派胡惟庸去探视他,但胡惟庸在御赐的药中下了毒,刘基吃下后就一命呜呼。刘基死后,胡惟庸就更肆无忌惮了,又同李善长结为了儿女亲家,于是渐渐就有了谋逆之心。传说胡惟庸定远老家的老宅中突生石笋,祖坟也夜夜发光,胡惟庸就以为这是好的征兆。于是就和吉安侯陆仲享、平凉侯费聚密谋,同时又与北元、倭国约定共同起事。但最终被朱元璋所获知,将胡惟庸及其党人下狱诛杀。这就是明初有名的胡惟庸案。
胡惟庸
明初开国的四位丞相,位高权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前半生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功勋和荣誉,但最终都没有好下场。除了朱元璋的猜忌外,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居功自傲,日渐被权力欲遮掩了内心,最终导致杀身之祸。
在历史上就曾出现过很多次关于相权愚弄皇权的例子,其中赵高的指鹿为马对于我们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并且历代皇帝都知道如果相权太高,在新皇即位、地位还不稳固的时候就很容易在内部产生叛乱,所以很多皇帝都在尝试废除丞相,比如汉武帝设立内朝,用内朝大夫分掉丞相的实权,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一样的想法。
丞相制度最早是诞生在春秋时期。那时候丞相的存在就是帮助国君处理事务,但是随着后来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丞相的名称也一直在变,不过它的职能却没有变。也正是由于丞相能够帮助国君和皇帝处理事务,后来出现了相权和皇权的争夺,造成了很多的争端。
明太祖那么迫切想要废除丞相制度,其实是因为他在位时期,鉴于元朝时期由于丞相权势过重,使得在元朝后期时,宰相经常左右皇位的继承,使得皇权不稳固,内乱屡屡发生的事情。所以他在位期间就一直对丞相的使用存有戒心。他认为,丞相制度的存在严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容易导致社会动荡。
并且在那时候的自己手上拥有的实权很少,如果想要加强皇权、能够独揽大权,废除丞相制度是他觉得志在必行的事情。所以在胡惟庸谋反的时候,他借着谋反罪将胡惟庸诛杀,并在此同时,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利分给六部,要求六部直接对自己负责。且下令自己的后世子孙也不得再设立丞相一职,至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作为强化皇权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消弱甚至消灭相权,而只有废除丞相制,才能彻底消灭相权。
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朱元璋是一个极力加强集权的皇帝。皇权与相权一直从秦争到明,以皇权胜利告终,是中央集权的趋势。另一个是执掌宰相职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明初连续出任了四位丞相,朱元璋对他们都不满意,但是一直没找到时机搞掉存在已久的丞相制,到了第四位丞相胡惟庸,终于让朱元璋抓住把柄。胡惟庸过于独断,又结党敛财,有人告他谋反,朱元璋趁机逮捕了胡惟庸和一大批官员,从此不再设丞相,并把原来丞相的权力一分为六,由六部分管,直接效命于皇上。至此,朱元璋废除了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
其实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封建社会都是以君王为中心的,统一的。治理制度。而这个宰相制度就在封建统治中是一个bug的存在。他分散了君王的统治权利,而且历史上也有宰相的权利比君王还要大,甚至推翻了君王的统治的先例。所以朱元璋先生的意识到了这点,为了更加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利以及统治地位,他废除了封建社会用了多年的宰相制度。综合了以上这些原因,就知道朱元璋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8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