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顺治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顺治皇帝是怎么上位的?其中主要是得到了谁的支持?
顺治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大清历史上第三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儿子,他的登基其实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皇太极长子豪格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争夺皇位的时候,争执不下。那么两人谁也不愿意让对方做皇帝,只好选择其他人了。第二方面那就是福临的母亲以及多尔衮了。
皇太极英年早逝,由于死的突然,所以没有留下遗嘱。那么谁接班呢?他的弟弟多尔衮以及他的长子豪格站了出来。
这两位都有实力争夺大位,多尔衮才智过人、战功显贵,背后有两白旗的支持,朝中重臣支持他的也不少。而豪格这边呢,他本人掌管的是正蓝旗,由皇太极直接掌握的两黄旗的将领也主张拥立豪格继承大位。此外,掌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他,至于朝中重臣更别提了,支持者也不少。
就这样,双方僵持不下,剑拔弩张,眼看就有内讧的风险了。那么双方谁也不服谁,谁也不可能让对方做皇帝,所以这两个人显然是不可能了。
那么只能选择其他人了,选择谁呢?当时两黄旗的将领提出必须是皇太极的儿子接班,这也给接下来的人选定了调子,不再是皇太极的兄弟辈了,只能从他的儿子当中选择。
皇太极有十一个儿子,除了三个儿子年幼时就死掉的,还有八个儿子呢。就算长子豪格当不了皇帝,那么人选也不少,为何是年仅六岁的老九福临呢?
大家了解多尔衮是有野心的,那么对于多尔衮来说,选择谁做皇帝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皇太极时期有五大福晋,这是他称帝之时册封的五宫后妃,这五位都来自于蒙古部落,且都姓博尔济吉特氏。她们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宫里的其他妃子。
孝端文皇后是正宫皇后,地位超然,不过她没有儿子。敏惠恭和元妃排名第二,她与皇太极的关系很好,生下了皇太极第八子,但还没有起名字就死了。
懿靖大贵妃排第三,生了十一皇子,但他十五岁的时候去世了。康惠淑妃排第四,她没有儿子。最后一位就是永福宫庄妃,福临的生母了。
如果从子凭母贵的角度看,毫无疑问福临的母亲非常关键,最主要的是她的母亲与文皇后哲哲、宸妃还都是亲戚关系,当年皇太极这么做就是为了联姻,可见其家族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在有记载的多尔衮七位福晋中,就有四位是来自科尔沁部,可见多尔衮与科尔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了,选谁还真不是多尔衮说了算,否则他早就自己登基了,还在这这么麻烦干嘛。不过从另一方角度看,只好是皇太极的儿子,即使不是豪格,那么大权也没有旁落,没有什么可再反对的了。
皇太极把皇位传给谁了 皇太极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这就导致了死后豪格与多尔衮两派的斗争。当时皇太极嫡出的子女只有长子豪格、五子硕塞、九子福临和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其余的都是庶子。清朝初期大福晋和侧福晋都是妻子,所生子女都是嫡出。只有庶福晋才是妾,所生子女是庶出。长子豪格生母为皇太极的第二任大福晋乌拉那拉氏,后来因为获罪被休弃,早死,豪格军功卓著,但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放弃地位,导致后来被多尔衮整得很惨。硕塞生母为皇太极侧妃叶赫那拉氏,此女也是皇太极的表妹,后来因为调整后宫关系被改嫁他人,硕塞势单力薄。这就只剩下了福临和博穆博果尔。福临当时6岁,博果尔2岁,首先福临年龄上占优势。其次,福临的生母庄妃来自蒙古科尔沁,归降已有二十余年;而博果尔生母贵妃来自蒙古阿霸亥部,归降仅九年,人心不稳,且贵妃前夫是蒙古林丹汗,并未林丹汗生有一遗腹子阿布鼐,当时已9岁,后来做了察哈尔亲王。朝中大臣怕博果尔当上皇帝他同母异父的哥哥阿布鼐会权倾朝野、颠覆大清的基业,后来阿布鼐在康熙年间果然获罪,因此权衡之下拥立了福临为帝。
皇太极的大儿子最终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 清朝的规矩是即位之前“子以母贵”,即位之后“母以子贵”。
在宫中,皇太极的正式皇后哲哲,是庄妃(孝庄文皇太后)的亲姑妈,无子。 宫中四大妃之首的海兰珠和她的儿子早就死了。 四大妃之二 林丹汗的囊囊太后,叫娜木钟,生了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娜木钟的地位其实比福临要高,所以继承顺序也高。 四大妃之三 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无子。 四大妃排位最后的才是庄妃,和她所生的顺治皇帝福临。庄妃身后是她自己的亲姑妈哲哲。所以如果娜木钟提出说自己的地位比庄妃高,所以博穆博果尔也就应该比福临更应该继承帝位,那么庄妃就会让自己的姑妈哲哲皇后认领福临为子,这样福临的继承顺序就又可以当皇帝了。所以娜木钟干脆就没提让自己儿子即位的事来白白的得罪人。 所以宫里就只能是庄妃之子福临即位。 皇太极病逝之后,哪位皇子继承皇位?由哪两位辅政? 崇德八年,皇太极突然病逝,清政权在继承问题上发生纠纷。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争立,经调和解决,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清世祖福临)即位,改元顺治,而以两个叔父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后来,多尔衮的权势日盛,称皇父摄政王。
皇太极死后,为何没把皇位传给博穆博果尔? 皇太极去世后,为什么没把皇位传给豪格或者博穆博果尔,而是传给福临呢?本人总结有以下几点。
第一:皇太极是突然死的,事前并没有什么长期生病而要死亡的预兆,所以他死前并没有留下遗诏!他是空留着帝位而去的!
第二:古代帝王之家都有一约定俗成的规定:在儿子即位之前,是子以母贵,在儿子当上皇帝后,才是母以子贵!就是说,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出身是很重要的,虽然清朝没有定下“嫡长子即位制”。但是清朝当时还没有进关,满蒙联姻是基本国策!这个时候,实际上母亲的出身,对于一个皇子的地位高低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影响到日后是否能继承大统的问题!
所以福临的母亲庄妃博穆博果尔的母妃地位要高一点,毕竟博穆博果尔的母亲是林丹汗再嫁! 第三:福临年长于他的这个弟弟,当时的博穆博果尔还是一个不知世事是顽童!而福临则已经相对年长一些,懂事一些,而且福临的性格、品行都是不错的,与其让不知世事,不知道日后品行如何的小孩子即位,还不如福临来的稳重些,妥当些,他们也没必要冒这个险!万一博穆博果尔之后桀傲不驯呢。
第四,睿亲王多尔衮,拥护福临即位,这当中还光为流传着他与庄妃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事实上,当时多尔衮的势力要大于豪格,毫格只有一人,而多尔衮还有亲胞弟多铎的相助。为了防止宫变,维系满蒙的关系,在诸多因素之下,决定让福临即位!
关于这个问题也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当时在选继承人的时候,要考虑继承人的身体状况,当时福临已经得过天花了,而博穆博果尔还没得过天花,为了避免夭折,最后选了福临。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年—1656年),清太宗皇太极第十一子,生母为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顺治十二年(1655年)封襄亲王, 顺治十三年(1656年)去世,谥号襄昭,无嗣。有学者认为他是董鄂妃的前夫,并且由于顺治与其抢夺董鄂氏而死,这个传说不见于正史。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即清太宗(1626年-1643年在位),又译黄台、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兼任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百度百科 皇太极的生母不得宠,为什么皇太极继承了皇位? 虽然说皇太极的生母没有受到努尔哈赤的喜欢,但是皇太极这个人还是很受努尔哈赤喜欢的。当时努尔哈赤的儿子是非常多的,他的长子褚英曾经就被立为太子,但是褚英自己由于战功赫赫,年少轻狂。在被立为太子之后更加的猖狂,看不起任何人,
竟然逼着开国臣们和众贝勒一起向天发誓,他们会效忠自己,这个时候,大臣们就纷纷上书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知道了这个事情以后就废除褚英的太子身份,从那以后,努尔哈赤在太子的人选上就极为谨慎,皇太极是当时特别有实力的一个人,因为当时我们要知道,努尔哈赤是一个特别喜欢打仗的人,皇太极也跟随着努尔哈赤了不少战功,
而且皇太极是受大众所推崇的,等到皇太极上到皇位之后,他所做的也没有让其他人所失望。他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也疯狂的对外扩张。他命令军队建造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骑兵兵种改成一支由骑兵,炮兵和步兵多兵种的军队,
皇太极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将降官的作用,对他们采取的贿赂收买的政策,不仅招募了很多人,同时也为他的皇位巩固做出了不少的基础,皇太极的种种行为都在预示着,当时努尔哈赤选他为下一任皇帝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皇太极非嫡非长,为什么可以继承皇位? 皇太极非嫡非长却继承皇位,那么他继位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推举继位。根据史料推测,努尔哈赤临终前,与岳托极有可能密谋过,因为努尔哈赤8月11日下午去世,群臣将他的灵柩抬到沈阳宫已是“夜初更”,随后岳托联合萨哈廉连夜动员代善立皇太极,因而“翌日”清晨“卯时”,以代善为首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大贝勒便召集诸贝勒会议,由代善提议立皇太极为汗。以此可见,皇太极继位,确实是诸贝勒按照努尔哈赤的遗训,经过众人推举最后确立的。
二、皇太极非嫡非长,为什么推举他呢?
1、父亲的喜爱。皇太极的母亲是努尔哈赤专宠的女人,因而努尔哈赤常常逗留其宫中,日夜的接触使皇太极得到了其他皇子得不到的来自父亲的关爱,日久天长,皇太极得到父亲的偏爱。
2、皇太极非常聪慧。《清太宗实录》卷一记述他幼年时“太祖钟爱焉,甫三龄,颖悟过人。七龄以后,太祖委以一切家政,不烦指示,即能赞理,巨细悉当。及长,益加器重。”《实录》所述虽多为溢美之词,但不会是毫无根据的编造。
3、与兄弟的关系密切。皇太极从小岳托、萨哈廉、济尔哈朗、德格类等关系很好。四人中皇太极的年龄最小,兄弟都非常喜欢他,因而他也让人易于接近。加上皇太极在后金中的显赫地位和父亲的青睐,自然就成为这些人追随的对象。在四大贝勒中,惟有皇太极可称得上是文武双全的英才。天命五年(1620)代善被废掉太子之后,皇太极在众人心目中无疑已被视为储位的最佳人选。
4、竞争对手不具备实力。努尔哈赤去世后,与皇太极竞争的对手情况是这样的:
阿济格三兄弟因其母大妃的地位而成为竞争汗位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不利因素是年岁较小,最小的多铎年仅十三虚岁,他们军政实践经验很少,难当重任。阿济格虽已二十二岁,但此人有勇无谋,性格粗暴,很难入选。
其他各系中较有资格的是各系具有父亲或兄长身份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以上四人也正是凭借他们的嫡出身份及政治经验,在竞争汗位上具有其他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但阿敏属于汗室旁支,而且与努尔哈赤发生过严重的矛盾冲突事件,在决定汗位人选的成员中,努尔哈赤子孙又占有绝对优势,所以阿敏根本不可能入选。
莽古尔泰在行政能力、战功方面,比起代善、皇太极并无突出之处。代善一系成员较多,且其宽柔性格及处理行政的能力也曾赢得不少人的好感,而且战功颇著。但天命五年(1620)九月其太子位遭到努尔哈赤的废黜,不能不对他以后汗位的入选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皇太极在后金诸贝勒中可称得上文武双全,而且人际关系也较好。
在议立新汗的十五个成员中,有七人属于皇太极一派,其他任何人也不具备这种优势条件。其他的诸人,阿巴泰、硕托有可能属于中立派。阿敏、莽古尔泰、杜度及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即使有不同意皇太极为汗者,也提不出在能力素质上优于皇太极的人选,更不可能获得如皇太极那么多的支持者。因而,皇太极最终以推举的形式入继大统,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皇太极继承皇位后,为何非要将两个哥哥干掉? 因为他刚继承王位需要在臣子门面前树立权威,而那些在众人面前当刺头的人肯定要被挑出来杀掉以敬效尤,其实也就是杀鸡儆猴。他杀掉的其中一个哥哥是他的堂哥阿敏,其实阿敏是推崇他做君主的,而且阿敏刚开始也对努尔哈赤非常的忠心,而皇太极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阿敏肯定也是愿意效劳的,但是他之所以死就在于他的性格太莽撞有时候不知轻重,这也为他的死埋下了祸根。
也许是因为刚开始他追随的是努尔哈赤,看皇太极就像是小孩子一样,所以有时候把皇太极的话不放在心里,最重要的是在皇太极刚继位后,阿敏就想自己成立一国,这肯定让皇太极不舒服,因为他想的是统治的地方越多越好,所以虽然阿敏比较能打仗,而且非常的强悍,但依然不能留,因为他对皇太极是一种威胁。
而他之所以杀自己的哥哥也是因为莽古尔泰对自己大不敬,这其实就是挑战天子权威,对于皇太极来说肯定不能忍受。对于刚登上皇位的君主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稳定人心,当然也是收买人心的时候,而他最不放心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兄弟们,所以在他登上王位之后发现莽古尔泰对自己不敬,他心里是非常恼火的,因此即使在莽古尔泰死后,他也依然不放过对他的处罚,这也能够看出君王的狠心。
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对于当时刚登上王位的皇太极来说,他需要做的就是斩草除根。不然以后可能会更加后患无穷,而且他这样做也是给其他的兄弟们看,尤其是当时代善和多尔衮也都非常的有才能,他这样做大概也是想警醒他们不要和自己对着干。
太极(166)皇位(20)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8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