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曹操迁都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迎接天子汉献帝后,为什么选择将都城迁往许昌,其原因何在?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洛阳残破”为由,强迫献帝及文武百官迁都于许昌,即许都。
迁都许昌,原因真在于“洛阳破败”吗?
非也。
洛阳,虽因董卓的一把大火,昔日繁华付诸一炬,但是它毕竟是东汉帝国百年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其政治地位不言而喻。
当时多数士人,乃至是诸侯的心中,都有这么一个观念:占洛阳者为正统。这也正是为什么,后来曹丕代汉建魏要重新迁都洛阳的根本原因,因为洛阳才是正统。
曹操迁都许昌,根本原因不在于“洛阳残破”。
残破,对曹操来说不算什么,他要真相修缮洛阳,不出数月便可将它修缮,虽不能完全恢复洛阳往昔的繁华,但身为帝都的威严却尚可彰显。
迁都,归根在于彼时的洛阳,曹操根本就守不住。
当时的曹操并非是北方第一诸侯,只能说是北方比较有实力的一股诸侯势力,袁绍、马腾、郭祀、李榷、张绣、吕布,都不比曹操弱上多少。
以洛阳为中心,此时曹操若定都洛阳,北有袁绍、张扬,西有马腾、郭祀、李榷,南有刘表,可以说洛阳在当时就是四战之地,根本就守不住。就算曹操守得住,他也需要时刻面临着四方诸侯的虎视眈眈,根本就不可能有安心发展的机会。
不迁都,对曹操来说,别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恐怕没多几年,就会被耗死。
因此,迁都是必然的。
那为什么要迁都许昌呢?
很简单,许昌既是曹操的大本营,也是当时曹操的势力范围中最合适定都的。
对于曹操而言,定都许昌,对他的宏图霸业极其有帮助,因为许昌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
当时,曹操所占之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块“死地”,被几个当时东汉末年实力最强悍的几大诸侯四面包围,强敌环伺,根本就没有逃跑的机会。
北有诸侯第一人袁绍蠢蠢欲动,东有吕布、刘备等豪强虎视眈眈,东南部则是盘踞淮南的袁术,南部则被刘表荆州军所威胁,西南部张绣占据南阳,关中、洛阳地区散布着众多零零碎碎,实力不俗的反曹势力,如盘踞在长安的郭祀、李榷等。
此时,对曹操而言,要想争霸,要想挟天子以令诸侯,首要做的就是一座能够让他在这危机四伏的四战之地存活的大本营,也就是东汉天子的居所。
许昌,此时无疑就成为了曹操最佳选择。
许昌,西部、南部和西北部皆为山地丘陵地区,西北背靠嵩山山脉,西部有石人山、白云山、伏牛山等山脉阻隔,南部有大别山、博山等山脉横亘,只有中部、东北为平原地区。对古代而言,许昌就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
此时,已许昌为都城,曹操只需在后方稍布置些精兵,就可抵挡住后方诸侯的窥视。尔后,曹操便可集中兵力去防备和进攻他前面的敌人。
除此,许昌与长安、洛阳自西向东连为一体,向北行二百余里即可直抵黄河,向西北经禹州、登封等地行三百余里便可直抵洛阳。与南阳又互为犄角,更为宛、洛东进必经通道。
以此,选许都为都城,曹操既可远离四战之地,又不至于太过远离当时的政治中心。
正如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所言:“自天下而言河南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许州又适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无溃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邓实包淮、汉之防,许亦形胜之区矣”许昌对曹操来说,就是天选之地。
当然,曹操选许昌为都城,除了许昌具有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外,还在于许昌是东汉末年最为富庶的其中一块地区,能充分保障曹军的粮草供给。
许昌在秦时,便已是鱼米之乡,农业、渔业、畜牧业都很是发达,在“小农经济”的封建时代,许昌至东汉末年已属于高度发达的大中城市,经济十分发达。
此外,许昌的交通也极其便利,北临黄河,东接黄淮平原,南通江夏郡,西南与南阳盆地相望。这种地理优势极有利于曹军调配各方资源,赶赴前线。
总的说,曹操迁都许昌,根本原因在于许昌是当时想要争霸天下的曹操的最佳选择,“进可攻,退可守”“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简直就是天选之地。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谋士规劝、将士努力之下,风尘仆仆的汉献帝被曹操成功迎回许都(即许县)。当年九月份,曹操做大将军,封为武平侯。在经历多年颠沛流离之后,汉献帝终于可以暂时性的小憩一下。曹操在获得声名与官职的同时,也引来了无数非议与谴责。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曹操迎回汉献帝的现实性目的究竟是什么?在这时候,也许有人会说:曹操迎汉献帝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野心”。再者,难道真如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挟天子而令诸侯”吗?我的看法是上面两种说法都不是曹操迎回汉献帝的现实性目的。
我们先看“奉天子以令不臣”这种说法。据《三国志·毛玠传》中记载,曹操出任兖州牧时,毛玠曾经对曹操说过:“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这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种说法的准确出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旁证迷惑。在上面这段原文的后面,随后便记载着曹操对此事的回应。据《三国志·毛玠传》中记载,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在看完这段记载之后,一般人都认为曹操采纳了毛玠的建议(即“奉天子以令不臣”)。我对此却不以为然。曹操虽然采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但是不见得其后来的行动按此进行。我对此十分肯定的说:曹操采纳的建议不等于其在行动中实施。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建议(或者说“目标”)不可能等于现实的“获得”。实现目标的前提是在无错误且无阻挠的理想境界之中。但是,有一点是我们要明白的:目标、理想不是现实,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毛玠的建议(即“奉天子以令不臣”)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都是规划。规划想要实现,就必须进行实践。实践的结果远远不如规划。
第二点,“不臣”不听。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地方割据。相对于中央而言的“地方首长”,地方政府会拱手奉献自己呕心沥血经营多年的地盘吗?再说此时,中央懦弱无能,根本没有能力“收回”诸侯占据的“地方”。即使曹操迎回汉献帝之后,在短时期之内也是不可实施的计划。再说曹操集团就没有自己的打算吗?怎么可能没有呢?毛玠向曹操建议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一个佐证。在一个乱世,地方是基本上不听中央的。再说在国家统一的时候,地方还不时上演地方反中央的“闹剧”。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西汉臣子晁错不明形势,错误的向皇帝提出削藩策,“催化”了诸侯的造反。当然,造成七国之乱的根源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推行的郡国并行制。由此看来,东汉末年时期的地方诸侯更不可能听从懦弱无能的中央。这时候,中国就需要有人出面四处征战,统一天下。
第三点,能力有限。此时的曹操有三大优势:政治上,汉献帝就在自己的地盘之上(即许都);经济上,推行屯田制,收获颇丰;用人上,招揽人才,士人涌致。在这里所说的曹操集团三大优势只是相比较曹操自己以前前的力量而言的。与当时实力雄厚的袁绍而言,曹操此时的力量只能是小巫见大巫。袁绍集团所占领的州郡数远远大于曹操集团所拥有的。
由此来看,曹操迎汉献帝后,“奉天子以令不臣”是说不通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挟天子而令诸侯”这种说法。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需要弄明白“奉天子以令不臣”与“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异同点。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解释:(我们)奉使天子来命令不臣服皇帝的臣子。
“挟天子而令诸侯”的解释:(我们)挟持天子命令诸侯。
我的看法。就上面两种解释来看:这两种做法是“外表异,实质同”。
理由。
第一点:“奉”与“挟”殊途同归。在“奉天子以令不臣”之中,“奉”可以解释为奉使、尊奉。“奉”说白了就是软手段,只是表面对待汉献帝很好。在“挟天子而令诸侯”之中,“挟”可以解释为挟持。“挟”说白了就是硬手段。不管怎样,汉献帝依然是他们手中的筹码。“挟持”只是对外的宣称,对待汉献帝更多的还是客客气气。他们实际上是不愿意的,但又不得不这样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嘛!说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一点:“奉”与“挟”只是用字不同,从实质看来并无太大区别。
第二点,对象相同。这一点很容易明白。不论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挟天子而令诸侯”都少不了自己手中的筹码——“纸老虎”汉献帝刘协。
第三点,“命令”一致。这一点也很容易明白。上面这两种做法都是想通过利用汉献帝来命令某些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四点,“不臣”在三国等于“诸侯”。这样一说,大家可能很不明白。为什么说在三国时期“不臣”等于“诸侯”呢?对于这一结论,我在上面分析过。详细内容请见:“不臣”不听。在这里简要的说一下。三国时期,地方割据。地方上这些昔日的东汉臣子对当时形同摆设的汉献帝是爱理不理。地方上的诸侯大都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大家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但形同虚设的汉献帝乃至整个东汉朝廷都无理可讲。
由上看来,曹操迎汉献帝后,实行“挟天子而令诸侯”是讲不通的。
第一点,挟奉天子。何谓挟天子?就是挟持与尊奉天子。曹操迎回汉献帝后,汉献帝相当于做了曹操集团的“人质”。但是,这个人质有所不同。曹操必须对汉献帝客客气气。但是,做筹码又是公认的事实。曹操对待汉献帝说白了就是挟持与尊奉(即“挟奉”)。从政治哲学上来讲就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客气与做人质是一对矛盾。曹操集团必须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两头都抓,坚持中庸思想,挟持与尊奉相统一。
第二点,引招士人。曹操迎回汉献帝,再加上自己以唯才是举为主体的招揽人才方式。这两个方面的作用,致使当时不少的士人来投奔。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得不忽视:这些前来投奔的士人是为了汉献帝而来,还是因为自己招揽人才呢?曹操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只要是前来投奔的士人都好好对待。中国古代,皇帝(即“天子”)是最高统治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都普遍认同这个观点。自己以效忠皇帝为己任。迎回汉献帝后,曹操集团的力量开始强大起来。
第三点,巩固基本。曹操有了汉献帝这张政治牌后,就有了在当时看来是正义的旗帜,也就引来了人才。有了人才,集团管理、屯田育兵以及行动计划就有了更好的可能性与实施性。
第四点,准备武力。曹操迎回汉献帝,就有了优势。政治上,挟奉天子,打政治牌;人手上,引招士人,人才倍增;实力上,“富国强兵”,能力提升。以上四点,就为曹操集团征讨四方做好了准备。
笔者看法。曹操是一个心怀梦想的人。挟天子而令诸侯”与“奉天子以令不臣”都不能正确反映曹操集团现实之中迎汉献帝回许都的目的。曹操及其谋士可能有某种想法,但是现实摆在那里。他们不得不认这个理。这个理就是历史前提。历史前提是一个大趋势、总形势。它是不受个人与集团控制的。再次说明一下:我这里说的是“曹操迎回汉献帝的现实性目的”,而不是内心所想的“目的”(或者说是规划”)。个人所计划的不等于现实之中所做的。在自己所做的过程之中,误差与失误是不可避免的。此非人力能够左右的。在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常说某某事情做得很完美。这里的很完美并不是指百分百都是好的,而是总体上好的方面远远大于坏的方面。如果有人这样评价一件事情,就说明他是站在宏观的角度用宽广的胸怀来看的。
综上所述,我对“曹操迎回汉献帝的现实性目的”的看法是:挟奉天子,引招士人,巩固基本,准备武力(简称为“挟引巩备”)。(易袁王/文)
一点都不辛苦,相反还很轻松,如果非要留在洛阳,那才叫辛苦呢!
汉献帝,东汉最后一位皇帝,虽贵为天子,但一辈子身不由己。汉献帝登基称帝是董卓的意思,后又被曹操挟持当成了傀儡,最终被曹丕赶下台,很是悲惨。汉献帝在洛阳登基,后董卓为躲避十八路诸侯的讨伐,于是放火把洛阳烧成废墟,带着汉献帝跑到了西都长安。董卓后来被吕布杀死,长安又遭遇了李傕郭汜之乱,汉献帝在一些忠诚大臣的保护下逃出长安,再次回到了东都洛阳。不过此时的洛阳已经是一片废墟了,汉献帝回来后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无奈之下,汉献帝向诸侯们发出了援助命令。
听说了汉献帝的要求后,河北袁绍根本没把皇帝的命令当回事,因为他觉得自己在河北称王称霸挺潇洒的,如果把皇帝弄到身边,那自己会不舒服。当时正在许昌积攒实力准备大干一场曹操,同样也得到了消息,曹操和袁绍不同,二话不说,立刻点精兵轻装出发去洛阳抢皇帝,生怕去晚了皇帝被别人抢走。因为曹操深知,天才虽乱,但名义上还是汉室的天下,所以,谁得到皇帝,谁就可以以皇帝身份去命令其他诸侯,自己因此可以立于天下舆论上的不败之地。
为什么当时曹操不留在洛阳呢?因为洛阳当时是三不管地带,四周有多个虎视眈眈的诸侯势力,而且洛阳因董卓之祸已经是饿殍遍野的状态,既不安全也没有留下的必要。所以,曹操教才会在接到皇帝后,立刻让皇帝迁都到自己的老巢许昌去。
许昌,是曹操的大本营,曹操起兵以来最苦心经营的地盘。虽然当时的曹操也是四面受敌,但许昌至少是曹操地盘的核心区域,是要比洛阳安全得多的地方,所以不论如何考虑,迁都许昌都是最好的选择。
说的是李傕、郭汜挟持天子,杨奉、董承来救驾的事情。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纠集大军攻陷长安,杀死王允,专擅朝政。二人后又反目作乱,献帝被迫迁都洛阳。
献帝东归洛阳,郭汜欲劫献帝至郿县,而护卫献帝的杨奉战况不利,危急时候身为国戚的董承率兵救驾,击败郭汜。后李傕、郭汜合力前来追赶献帝,董承与杨奉竭力死战,成功护卫献帝东归洛阳。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
1、李傕
李傕(jué,一说“傕”读音“què”)(?—198年),字稚然。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省耀县)人,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汉献帝时的军阀、权臣。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李傕与史书记载相差不多,《演义》还提到他是“飞熊军”的统领者之一,在攻打长安一战中,他以“彭越挠楚”之法击败了吕布,夺取了长安,刻画了他有智谋的一面。
2、郭汜
郭汜(?-197年),本名郭多,凉州张掖(今甘肃张掖)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
出身马贼,投靠董卓部下,善于用兵。董卓被杀后,采用谋臣贾诩计策,联兵攻破长安,击败温侯吕布,杀死司徒王允,占领长安。
挟持汉献帝,加号扬烈将军。初平三年(192年),迁后将军,册封美阳县侯。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加号车骑将军。
建安二年(197年),郭汜被部将伍习杀死。
3、杨奉
杨奉(?-197年),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东汉末年将领。
杨奉早年参加白波军起义,曾经帮助李傕对抗郭汜,不久后自立门户。兴平二年,加号兴义将军,护送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颇有功勋,加号车骑将军,屯兵于梁县。建安元年,随着汉献帝迁都许昌,失去权力,先后依附于袁术、吕布,劫掠徐州和扬州地区。
建安二年(197年),带兵进犯刘备,兵败被杀。
4、董承
董承(?~200年),字号不详,冀州河间人(今河北省献县)人。东汉末年外戚大臣,汉灵帝母亲董太后侄子,汉献帝嫔妃董贵人之父。
初从西凉军,为董卓女婿牛辅部曲。护卫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洛阳,拜为卫将军,受封列侯。建安四年(199年),拜车骑将军。
自称领受汉献帝衣带诏,联合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等人密谋诛杀曹操。五年正月,图谋泄露,董承诸人及董贵人全部遇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8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刘景先,唐朝时期宰相,他为何自缢而死
下一篇: 历史上范蠡三次散尽家财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