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今天对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楚昭王(约前523年―前489年),芈姓,熊氏,名壬,又名轸(珍),楚平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根据《史记》、《春秋》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不满十岁的太子壬继位,是为楚昭王。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楚昭王是楚国的一位中兴之主。这是因为楚昭王的父亲楚平王在位前,楚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也即能够和齐国、秦国、晋国一较高下。但是,楚平王的昏庸作为,导致楚国走向了衰落。等到楚昭王在位初期,更是被吴国攻破了都城。不过,楚昭王的一番励精图治,不仅恢复了楚国,更帮助楚国再次走向了强大。
一
首先,根据《史记》、《春秋》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十三年),楚平王去世。太子珍即位,是为楚昭王。公元前514年(楚昭王二年),吴王僚趁楚平王驾崩,派兵攻打楚国。自此之后,吴国多次进攻楚国,这无疑让刚刚即位的楚昭王压力巨大。公元前509年前后,楚国派子常、囊瓦攻打吴国,吴国大军在豫章大败楚军,接着又攻克巢,活捉楚守巢大夫公子繁。对于楚昭王来说,想要反击吴国,结果还是吃到了败仗。而这,无疑和伍子胥存在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因为楚平王的加害,楚国臣子伍子胥逃到了吴国,自此之后,伍子胥竭力辅佐吴王,以此进攻楚国。
二
除了伍子胥的帮助,吴国还获得了晋国的支持。在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是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了压制楚国,晋国扶持了楚国东边的吴国。到了公元前506年,晋国、齐国、鲁国、宋国等大国,更是展开了商议进攻楚国的会盟。在此背景下,吴国大军再次进攻楚国,在伍子胥、孙武等人的率领下,吴国大军长驱直入,在柏举之战后攻破了楚国都城郢。因为都城遭到了吴国的攻占,楚昭王只能一路逃往。而其中的颠沛流离和心酸不堪,也磨炼了楚昭王的意志和能力。与此同时,楚大夫申包胥跑到秦国求援,而楚昭王则安定人心,招集溃散的楚国士兵。
三
到了公元前505年,前来支援的秦国大军,和楚国聚拢的士兵一起反击吴国。最终,因为秦国和楚国的反击,吴王阖闾见前方大势已去,选择班师回国。而这,促使楚昭王得以恢复了楚国。这一年的秋天,楚昭王派遣大军和秦国大军一起消灭了帮助吴国的唐国。在击退吴国之后,楚昭王把郢都迁到鄀地,称为“载郢”。在迁都之后,楚昭王一方面安定人心,恢复生产,另一方面,和楚文王、楚武王、楚庄王等先祖一样,楚昭王继续蚕食周边的小国,以此扩大楚国的疆域。在此背景下,公元前496年二月,楚国灭亡了顿国 。公元前495年二月,楚国灭亡胡国。
四
最后,由此,楚昭王这位中兴之主,在位期间消灭了唐国、顿国、胡国这三个诸侯国,不仅扩大了楚国的疆域,也向齐国、吴国、晋国、秦国等大国展现了自己的实力。除此之外,楚国还攻打蔡国等诸侯国,也即继续向中原地区扩张。楚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89),在位27年的楚昭王去世。在楚昭王去世后,楚惠王即位。对于楚昭王这位楚国的中兴之主,孔子、诸葛亮等人都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就孔子来说,表示:“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至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则表示:“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 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破城之时,楚昭王慌忙从郢都逃到云梦泽,被吴军射伤。楚昭王又急忙逃到郧国,郧国国君的弟弟认为楚昭王不仁不义,要杀他。于是,楚昭王来不及喘息,再次逃到随国,这就是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楚昭王奔随”。
就这样随侯保护了楚昭王,楚昭王因此而感激随侯。恰在这时,楚国的援军赶到了,将吴军打得大败,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见大势已去,自己带兵回到吴国自立为王了。吴王阖闾得知这一消息后,慌忙带兵离开了楚国的郢都回到吴国。楚昭王因此得以保全了性命,回国复位。
本名:楚惠王
别称:楚献惠王
所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主要成就:平定白公胜之乱,灭亡陈国、蔡国、杞国
楚惠王——平定白公胜之乱 楚惠王,芈姓,熊氏,名章,楚昭王之子,其母越姬是越王勾践之女 ,继位前称王子章。楚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89年),楚昭王病重,于是召集各位公子和大夫说:“寡人没有才能,两次使楚国军队蒙受耻辱,今天能够享受天年寿终正寝,是寡人的幸运。”楚昭王推让给他的弟弟公子申担任楚王,公子申不肯接受。楚昭王推让二弟公子结为王,公子结也不肯接受。楚昭王于是推让三弟公子闾为王,公子闾推辞五次,最后才答应做楚王。[3] 楚国将要与吴国交战,十一月十七日,楚昭王在军中逝世。公子闾说:“楚昭王病重时,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而让给我们这些臣子,我之所以答应楚昭王,是为宽慰楚昭王的心。现在楚昭王已经逝世,我怎能忘记君王推让的好心呢?”于是与子西、子綦商量,暗地里派出军队封锁道路,迎接楚昭王之子王子章并拥立他为王,是为楚惠王。然后撤回军队,返回国内,安葬楚昭王。
白公作乱楚惠王二年(公元前487年),子西将楚平王之子太子建(楚惠王伯父)的儿子胜(白公胜)从吴国召回楚国,任命他为巢邑大夫,称为白公。白公胜喜欢用兵而能礼贤下士,总想为父亲报仇。楚惠王六年(公元前483年),白公胜向令尹子西请求出兵讨伐郑国。当初,白公胜的父亲太子建逃到郑国,郑国人杀死他,白公胜于是逃到吴国,子西又让他回到楚国,因此白公胜怨恨郑国,才想讨伐郑国。子西答应他,但是没有发兵。楚惠王八年(公元前481年),晋国讨伐郑国,郑国向楚国告急,楚国派子西救援郑国,子西救援郑国后接受郑国贿赂而回。白公胜很生气,于是就和敢死的勇士石乞等人在朝堂上突袭杀死令尹子西、子綦,趁机劫持楚惠王,把他囚禁在高府,想杀死他。楚惠王的随从屈固背着楚惠王逃到楚惠王母亲越姬的宫里。白公胜自立为楚王。一个月后,叶公沈诸梁在蔡(州来,今安徽凤台)听闻白公胜谋反,征发楚国方城之外军队前来镇压。叶公沈诸梁由都城北门而入,得到箴尹固和楚国国人的协助,打败白公胜,白公胜因走投无路,于是自缢身亡 ,楚惠王恢复王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7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张郃怎么在三国后期就成名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