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短命”的皇太后是谁?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从昭圣慈寿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开始,到隆裕皇太后叶赫那拉静芬为止,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上,一共有11位女性被尊立为皇太后,其在位时间长短不一,其中有一位最“短命”的太后很容易被人忽略。此人,便是在位仅有9天的康慈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氏是满洲正蓝旗人,刑部员外郎花良阿之女,道光五年(1825年)入宫服侍道光帝,不久便因得到皇帝的临幸,被封为静贵人。次年初,静贵人因为怀孕,被进封为静嫔,年底生下皇次子奕纲。然而奕纲福薄命浅,不到一周岁便夭折,而道光帝为了安慰静嫔,便晋升她为静妃。
静妃虽然痛失爱子,但并没有失去道光帝的宠幸,在此后5年时间里又相继生下两子一女,即皇三子奕继(早夭)、皇六女寿恩固伦公主、皇六子奕䜣。道光十三年(1834年)八月,静妃晋升为贵妃,并在孝全皇后薨逝后,以皇贵妃的身份处理六宫事务,时在道光二十年(1841年)四月。
孝全皇后去世时,独子奕詝年仅十岁,道光帝可怜他年幼丧母,便命静皇贵妃抚养他。静皇贵妃将奕詝视若己出、呵护备至,让后者很是感激(“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岁,妃抚育有恩。”见《清史稿·卷二百十四》)。不仅如此,奕詝与奕䜣年纪相仿,加上在一起同起同卧,关系较之其他兄弟,明显要亲密许多。
道光帝有皇子九人,但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只有奕詝、奕䜣二人。其中,奕䜣天资聪颖、文武全才,是个可堪大用的人才,再加上静皇贵妃不断地在皇帝跟前“吹枕边风”,不由得让道光帝对奕䜣另眼相待。但在同时,由于奕詝是孝全皇后的独子,加上年纪较长、忠厚老实,同样让道光帝怜爱不已。
在这种情况下,奕詝的老师杜受田便教导他要善于守拙,对奕䜣要处处表现出谦让,对皇帝要处处表现出孝顺,对外树立“宽仁谨孝”的良好形象,唯此才能逆转形势。奕詝依计而行,果然让道光帝甚是欣喜,认为他在品德等方面要远胜于奕䜣,将来必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正是在这种心理驱使下,道光帝最终决定册立奕詝为储君,时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然而道光帝毕竟可惜奕䜣,为了能提升他的地位,便在遗诏中写明立奕詝为皇太子的同时,又册封奕䜣为亲王。然而就是这样一项举动,为将来兄弟阋墙、反目埋下了伏笔。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道光帝驾崩,太子奕詝即位,是为咸丰帝。按照常人的理解,既然静皇贵妃对咸丰帝有养育之恩,那么皇帝在登基后应当尊立她为太后。然而咸丰帝却并未这样做,而只是晋升静皇贵妃为康慈皇太妃,明着的理由是她在此前并没获得皇后名号,但真实原因却是对她偏爱奕䜣,想助其夺嫡进行“报复”。
然而咸丰帝毕竟是一位忠厚孝顺的皇帝,为了报答太妃的养育之恩,还是给与她太后的尊仪。为此,咸丰帝不仅让太妃入住万春园(在圆明园中,当年道光帝侍奉养母孝和太后时,也让她居住于此),将她的生辰定名为“慈寿节”,每年必然要隆重庆祝,而且时时探病问安,表现得跟亲儿子一样。
然而太妃是个生性好强的人,既然无法帮助亲儿子登基为帝,余生的唯一念想,便是能获得皇太后的名号。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底,太妃罹患重病,眼见着情况一天比一天糟,咸丰帝看在眼里,不禁万分忧心。此时,躺在病床上的太妃向皇帝提出最后的要求,希望能在离世之前,获得皇太后的名号。
对于养母最后的要求,咸丰帝不忍拒绝,便在七月初一日下旨,正式尊立她为太后。然而太后因为病情太重,根本无法参加册封典礼,在八天后便撒手人寰,总共只做了9天时间,创下清朝太后在位时间最短记录,终年44岁(“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引文同上)。
博尔济吉特氏薨逝后,咸丰帝虽然为她上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但在葬礼规格方面却进行“降格”处理,不仅没有给她营建皇后陵寝,而只是葬在妃陵区了事,并且不系道光帝谥号,神位不祔太庙,明显不合标准(“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葬慕陵东,曰慕东陵。”引文同上)。
不仅如此,就在康慈太后下葬后的次日,咸丰帝便对奕䜣动手,以其在办理葬礼时“礼仪疏略”为由,罢免他的全部职务。此后,咸丰帝再没有重用过奕䜣,甚至在临终之际,也没有把他列入顾命大臣的名单中,由此可见对他的憎恶、忌惮。康慈太后若泉下有知,真不知道该怎样想。
隆裕太后是光绪的皇后,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儿,换言之,慈禧是隆裕的姑姑。当初慈禧把她嫁给光绪的当皇后是出于政治联姻,目的就是让她监视光绪的一举一动。
慈禧实际并不满意侄女所作所为,主要嫌弃她对光绪不够狠,对光绪抱有同情心。
慈禧临死前把溥仪过继给了同治(慈禧的儿子),光绪和慈禧前后脚死后,3岁的溥仪继位,他的老爸载沣辅政,是摄政王。
(溥仪)
据说溥仪做了?太子?后,当时张之洞考虑隆裕老了没人管,提议溥仪兼祧光绪,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隆裕能够上升到皇太后的位置。
慈禧开始不答应,张之洞说出了原因:假如溥仪不兼祧光绪,隆裕成不了皇太后,到时她没有权利谁拿她当回事呢?
慈禧一听有道理就同意了。这就是隆裕为什么在清朝灭亡时有资格在《退位诏书》上签字的原因。
1912年2月12日,清朝无力再支撑了,在袁世凯恩威并施的逼迫下,隆裕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了字,大清彻底灭亡。
袁世凯是怎样逼迫隆裕太后甘愿退位呢?
(隆裕皇后)
袁世凯就是两面三刀把人骗,他一面和革命军眉来眼去,答应孙中山劝说溥仪退位,孙中山作出的让步是让袁世凯当大总统,袁世凯为了早日当上大总统,他在隆裕面前一边表示忠于大清,一边劝隆裕说:?要顺应历史的潮流,法国大革命把皇帝都砍头了,只要溥仪退位,我保证皇室子弟的安全,我能最大限度的为皇室争取利益,这一点皇太后请放心,退位不会亏待皇太后的?。
袁世凯左手拿着大棒,右手拿着胡萝卜,隆裕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呢?
袁世凯和外面革命军及他的手下都沟通好了,革命军隔三差五的喊着要攻进紫禁城,袁世凯让手下得力干将段祺瑞率北洋军进京要求废除帝制,实现共和,段祺瑞虚张声势要北上兵围北京城。
袁世凯为了把戏做足,甚至自导自演了一场苦肉计,有一次他坐轿刚出宫,在路上遇到了暗杀,当然是袁世凯提前约定好的。有两颗手榴弹在他轿子不远爆炸,当场炸死了一名轿夫,第二天进宫后,袁世凯添油加醋的吓唬隆裕,一方面表现了自己忠心大清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我为了大清惹恼了革命军,一方面劝说隆裕快点退位。
(袁世凯)
正在隆裕拿不定主意时,袁世凯适时拿出了《清朝退位优待协议》,对隆裕说,只要在2月12日前签字,我能保证皇室继续生活在紫禁城,每年拨给你们400万两银子,这样不是挺好吗?不缺吃不缺穿,何必像现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呢!
咸丰临终是这么安排的,由八大臣辅佐同治小皇帝,但是,他对八大臣并不完全放心,于是就给慈禧一个?同道堂?印章,给慈安一个?御赏?印章,八大臣行使权力,以同治皇帝名义拟制文书,要找两宫皇太后盖上印章方才生效。
后来慈禧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掀翻了八大臣,奕欣当议政王,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划重点,是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安是咸丰的正宫皇后,慈禧是咸丰的贵妃,只因生了咸丰的唯一儿子同治,母以子贵,才被尊为太后。
慈禧喜欢弄权,慈安喜欢安静,虽然是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实际在朝堂上大部分事情都由慈禧处理。因为慈安死后慈禧独揽大权,时间长影响大。再加上电视剧中把慈安演绎成毫无主见,任人摆布的角色。似乎有没有慈安对历史都没有影响。但历史上真实的慈安政治影响力是很大的,在处理朝廷大事上,慈安的意见砝码很重。
恭亲王奕欣对慈禧的制约作用主要来自慈安。奕欣联合慈安对抗慈禧,慈禧行事就不能太过分。有一例子,慈禧的红人大太监安德海,违背太监不能擅自出宫的祖制,借为皇上大婚置办衣服之故,到江南游玩,搜刮民财。奕欣得到消息,和慈安太后商议后,下令杀掉安得海。打狗还要看主人,安德海被杀慈禧当然不高兴。但是,慈安毕竟是正宫,比慈禧地位高,慈安同意杀安德海,慈禧憋一肚子火也不敢发泄,还得说杀得好,还得给杀安德海的丁宝祯奖励。再次划重点,只要慈安在,慈禧只能是千年老二,慈安自己不见得斗得过慈禧,但加上号称鬼子六的恭亲王奕欣,一定可以斗得过慈禧。
慈安不死,慈禧无法一手遮天,独揽大权。小皇帝长大了,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必然归政于皇帝。慈安不喜欢政治,归政没问题,正宫慈安都不再参与政治,你慈禧还有啥理由参与。同治皇帝死的早,皇权会落在光绪手里。那大清朝历史也就没慈禧啥事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7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