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今天对百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这五人,战绩都是非常厉害的,如果单论统兵数量,他们当中谁最多呢?如果排序,怎么排?
首先可以肯定,统兵最多的,不是张辽,也不是于禁。
第一名,张郃。
张郃是很能活的,一直活到了诸葛亮北伐,那时,曹魏名将都死得差不多了,张郃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街亭之战,张郃率军击败了诸葛亮的先锋马谡,打了一个漂亮仗,让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
在这次大战中,张郃的兵力差不多是五万,因此,他是五子良将中,统兵数量最多的。
《三国志 张郃传》中,并未记载张郃的兵力,但是在《魏书》中记载: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
当时,曹军主力是曹真,在箕谷和赵云军作战,而张郃在街亭,将马谡军围困在山上,切断水源,一战击溃马谡军,将诸葛亮大军逼回了汉中。
第二名,于禁。
于禁是五子良将中,地位最高的,唯一的一个假节钺,本来是五子良将之首,外姓武将第一人。
但是,因为于禁在襄樊之战中,败给了关羽,投降后晚节不保,因此,地位和名誉一落千丈,并被曹丕羞辱至死,非常可惜。
于禁统兵的数量,在襄樊之战中,督七军救援樊城,大概是三万多人,因此,排名第二。
《三国志 于禁传》中,并未记载记载于禁的兵力,但在《三国志 吴主传》中记载: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於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
这里面,关羽击败了于禁之后,俘虏了于禁三万多士卒,因此,可以推断于禁兵力是三万多人。
第三名,徐晃。
也是在襄樊之战中,于禁七军全军覆没之后,曹操立即派徐晃率军救援樊城,徐晃率军和关羽作战,将关羽击退。
这里面,徐晃统兵的兵力,大约一万多人,因此,排名第三。
当时,曹操派徐晃救援樊城时,大约给了徐晃五千人马,当时,还大都是新兵,没有来得及训练,很难取胜,后来,又派将军徐商、吕建等人支援徐晃,因此,徐晃总兵力大约有一万多人。
《三国志 徐晃传》记载:羽围仁於樊,又围将军吕常於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贼屯偃城。
正是因为徐晃有一万多兵力,加上指挥得当,最后将关羽击败。关羽当时率五千人马与徐晃作战,被徐晃一战击溃。
第四名,张辽。
张辽是五子良将中首屈一指的,五人合传中,张辽名列第一,但是,张辽统兵的兵力,一直不多,张辽镇守合肥时,总兵力才七千。
当时,孙权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合肥守将三人,张辽、乐进和李典,最终,三人合力击败了孙权,当然,张辽起到了主要作用。
《三国志 张辽传》记载: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张辽在此战中,表现最为勇猛,杀得孙权落花流水,差点活捉了孙权,江南小孩晚上听到张辽的名字,吓得都不敢哭了。
第五名,乐进。
乐进在五子良将中,是唯一一位一生没有打过败仗的人,史书记载,他容貌短小,但是,作战非常勇猛,经常冲锋陷阵,勇不可挡。
乐进死得很早,是五子良将中第一个去世的,而且,乐进的官职很高,乐进去世时,官职是右将军。
乐进因为死得早,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就去世了,因此,他统兵的兵力应该不多,大概在五千人左右,那时,曹操还不是最强的时候,也没有更多的兵马给乐进指挥。
何谓统兵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行军打仗的能力,复杂地说,统兵能力就是指军事能力,包括治军、谋略、作战、胆识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古代的战争可不是像三国演义中那些谁跟谁单挑一样,而是两支军队的对抗,同时也是两方将领综合能力的对抗。
蜀汉早期最有名望的将领就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这五人在三国志中被共列一传,称为五虎将不为过,而曹魏方面最有名望的外姓将领就是:张辽、于禁、张郃、乐进、徐晃五人,这五人在三国志中同样被共列为一传,被称为五子良将,而蜀汉五虎将就是与曹魏五良将对应的。
三国演义中总是比较武将的武艺如何,单挑谁胜谁输,但在正史中,是极少有单挑的说法,正史上讲的统兵能力,那么五虎将和五良将十人中,论统兵能力的话,如何排名呢?
第一名:关羽
为什么是关羽?很多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关羽的战绩惊人,白马之战,关羽和张辽同为曹操的前锋,一起攻打颜良,但是关羽却一马当先直冲颜良中军,把敌方主将斩杀,割其首级再回来,主将一死,对方就是群龙无首,不攻自破,阵将敌方主将这在冷兵器战争史上都是少见的,在三国关羽是唯一的。
阵斩敌军主将需要的是胆识、勇猛和聪明才智,单纯靠蛮力是杀不了敌军主将的,这就是关羽的能力,除此之外,关羽还有威震华夏的战绩,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击败了曹魏精锐的中央军,于禁率领的七军三万人,俘虏了庞德,靠的是水军,但这却是综合军事能力的体现,当时下大雨引发山洪爆发,对于战争双方来说,是公平的,就看谁会利用,明显关羽的军事能力就出于禁和庞德一大截。
就连曹魏的征南将军曹仁也被关羽打得龟缩樊城不敢出战,关羽的襄樊之战引发了整个曹魏中原地区的震动,因为襄樊就是中原的大门,关羽凭借一支孤军牵制了曹魏一半以上的兵力,曹操还想着迁都,同时坐镇在洛阳与许昌之间的摩陂,就是为了防备关羽突破襄樊,可见曹操都做了最坏的打算,这种能力整个三国只有关羽能做到。
第二个原因就是关羽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军事能力超强,关羽是刘备手下镇守荆州近十年的大将,荆州是三国的前线,魏、蜀、吴都在荆州交汇,这里是三国的火药桶,关羽守荆州的难度比魏延守汉中的难度大了三倍都不止,这就是能力。
关羽一个北方人,来到南方的荆州,很快就掌握了水军,并且还能训练水军,在曹操初次南下荆州的公元207年时,关羽就率领数百艘战船南下,关羽也就成为刘备手下的水军总管,率领着刘备所有的水军,这就是能力。
第三个原因是关羽在三国的评价非常之高,他被郭嘉、程昱等人评价为万人敌,被周瑜评价为熊虎之将,无论是万人敌,还是熊虎之将,都说明关羽的军事能力超强,敌人才会如此评价,所以关羽在三国的统兵能力排名第一。
第二名:张辽
张辽是曹操手下最勇猛的将领,张辽跟关羽跟关羽相比,是差了一截,关羽大多数时候是独自领兵作战,独当一面,张辽大多数时候是跟随曹操从征,比如曹操远征乌桓,或者与其他将领一起作战,比如合肥之战,这有很大的区别,独自领兵作战,所有的决定都是自己做,考虑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跟随领导作战,根本不用考虑全局,只需要负责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就行。
张辽的战绩一半是跟随曹操作战,比如官渡之战,张辽有战功,北征乌桓之战,张辽率领虎豹骑打败了乌桓骑兵,还斩杀了对方单于,张辽另一半战绩是与其他将领共同协调作战的,比如和夏侯渊一起降服昌豨,与于禁一起击杀陈兰、梅成,与乐进、李典一起在合肥之战中大破孙权。
在曹操时代,张辽几乎没有独自领兵作战的记载,但是张辽是个有谋略的人,不仅仅只有勇猛,比如合肥之战,就是张辽第一个提出趁孙权军队没有集结结束就先行攻打对方,打乱敌人的军心,导致孙权最终的失败,再比如征乌桓时,曹操率领少量部队与乌桓骑兵主力相遇,众人都建议等大部分到后再开战,只有张辽劝说曹操不能等,应该优先出战,最终张辽以少胜多。
张辽的统兵能力仅次于关羽,一生也没有犯比较大的错误,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比较均衡,称得上三国比较完美的将领之一。
第三名:张飞
张飞与关羽同为万人敌,三国志上说张飞仅次于关羽,两人在三国的评价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张飞的事迹史书中记载较少,但可以肯定有很多没有记载下来,主要记载了两点,一是当阳桥张飞率领数十骑阻挡数千曹军追兵,成功为刘备断后。
二是张飞在巴西之战打得曹魏名将张郃全军覆没,张飞击败张郃这一战,是依靠地形做出的谋略,张飞利用狭窄的山路来攻击张郃,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并因此把张郃赶出益州巴西郡,但是张飞也有很大的弱点,张飞最终是被自己手下人杀死的,这说明张飞治军能力一般,也是十人中唯一一个被自己手下杀死的将领。
但是,光凭张飞亚于关羽这一条,就已经说明张飞的排名至少是前三,后世称赞武将勇猛,就说他和关羽、张飞一样,关羽、张飞成了武将勇猛的代名词,因为张飞有缺点,所以排在张辽之后,统兵能力位列第三名。
第四名:于禁
于禁是曹操时代外姓将领的最高水平,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于禁老成持重,颇得曹操信任,同时铁面无私,领兵治兵能力比较强,宛城之战,曹操被张绣偷袭,所有部队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只有于禁的军队成建制撤退,并且还制止了乱军的抢劫,这是治军有方。
于禁曾经攻打昌豨,昌豨打不过,被迫投降于禁,于禁杀了昌豨,因为昌豨是被打败后才投降的,但是法令规定这样的投降必须斩杀,虽然两人有交情,于禁还是斩杀了昌豨,这是铁面无私。
曹操想夺纪灵的兵权,又怕引发兵变,于是曹操命令于禁去夺纪灵的兵权,于禁就带了数十骑一起进入纪灵的兵营,纪灵乖乖地把兵权交给于禁,这是于禁的威严。
于禁在曹操时代就被任命为左将军、假节钺,这是外姓将领的最高职权,甚至高于张辽,虽然于禁战功不如张辽,但是地位就比张辽高,因为于禁统兵有方,不能因为于禁输给了关羽,就抹灭了于禁的军事能力,事实上于禁的统兵能力排名第四,仅次于张飞。
第五名:徐晃
徐晃最早是杨奉的部将,后来投靠了曹操,早年也基本上是跟随曹操或者其他部将从征,徐晃治军严谨,曹操称赞徐晃有周亚夫之风,周亚夫当年可是以治军严谨闻名,曾经阻挡汉文帝的车队进入军营,所以徐晃也是严格治军的将领。
徐晃在徐州之战跟随曹操打败刘备,在官渡之战,徐晃打败了袁绍手下的运粮将领韩猛,徐晃也参与收复河北的战争和白狼山之战,之后跟随夏侯渊在西北作战,徐晃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在襄樊之战中,击败了关羽,关羽当时的后方被孙权偷袭,而前线作战部队又极度疲惫,所以才被徐晃打败,但这一战足上徐晃闻名,所以徐晃排第五。
第六名:张郃
张郃原本是袁绍手下,在官渡之战投靠了曹操,作为降将,大多数时候,张郃也是跟随曹操一起征战,或者跟随其他将领一起征战,张辽与参与了白狼山之战及平定陈兰、梅成的战役,之后张郃跟随夏侯渊在关中及雍凉一带征战。
曹操拿下汉中张鲁后,留夏侯渊与张郃等将镇守,张郃率军进犯益州巴西郡,结果被张飞打得全军覆没,这是两人各自率军第一次对战,这说明张郃的军事能力不如张飞,在汉中之战时,夏侯渊被黄忠所斩,张郃被魏军推举为代理主将,这说明张郃在魏军中是有威望的,而刘备更是说斩杀夏侯渊不如杀张郃之类的话。
张郃主要是寿命长,他是五子良将中活得最长的一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张郃在街亭大败马谡,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这全是张郃的功劳,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听从司马懿的命令追击蜀军,结果中了埋伏而被射杀。
三国志上说张郃用兵灵活,性得战术变化,擅长根据地形安排不同的战略战术,这就是张郃的军事能力了。
第七名:马超
马超是十人当中唯一的一方诸侯了,马超曾经亲自率军与曹操作战,但被曹操用反间计的计谋打败,马超的军事能力主要体现在勇猛上,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治军水平一般,谋略一般,就是在战争作战非常勇猛,有些莽夫的感觉,虽然一度打得曹操很被动,但是曹操占稳之后,马超基本不堪一击。
马超被曹操打败后,多次卷土重来,但都毫无建树,投靠刘备之后,除了逼降刘璋之外,基本也没有建树了,最后默默无闻地病逝,马超总体来说,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但是由于马超在与曹操作战时,在羌人和氐人中很有威望,能够策动这些人支持自己,同时与曹操作战时,一度打得有来有回,因此把马超排在第六名。
第八名:黄忠
黄忠原本是刘表手下的中郎将,后来投靠了刘备,在战争中作战勇猛,虽然年龄很大,但是依靠军功和能力获得了刘备的认同,不要小看刘备的眼光,刘备看中的人才基本就是人才了,黄忠最有名的表现就是在汉中之战斩杀了曹魏的主将夏侯渊,在乱军之中杀死的。
夏侯渊是曹魏关中及汉中军队的主将,相当于战区司令,夏侯渊斩杀黄忠的行为也被载入名册,而刘备也给予了黄忠与关羽同等的地位,这就是对黄忠能力的肯定,所以排名第七。
第九名:乐进
乐进以勇猛见长,多次作战乐进都有先登之功,就是第一个攀上敌军的城墙或者第一个攻入城中,这可是危险系数最高的,乐进在战场上就给人以勇猛的感觉,多次斩杀敌方大将,在南皮之战中,乐进斩杀了严敬,在乌巢之战中,乐进斩杀了淳于琼。
乐进在赤壁之战后,多次与关羽在两军前线处交战,还曾经在青泥打败了关羽,并攻入关羽的荆州辖地,但是乐进去世得比较早,218年就病逝了,所以比较低调,但是乐进的统兵能力还是可以的,是从战争中打出来的将领。
第十名:赵云
赵云投靠刘备后,是刘备的骑兵队长,为刘备在外招募军队,刘备早年在北方的战役,基本上没有赵云的身影,长坂坡之战,赵云负责保护刘备的妻子和儿子,并成功把甘夫人和刘禅带到刘备身边,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同刘备收复了荆州南四郡。
刘备入川后,赵云负责保护刘备的家小,后来随诸葛亮、张飞一起入川作战,赵云单独攻下了江阳郡和犍为郡,汉水之战时,赵云利用空寨计大败曹军于汉水,这是赵云一生最辉煌的一战,还被刘备称为虎威将军,一身是胆。
夷陵之战前,赵云都督江州,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赵云第一个赶到永安救驾,总体来说,赵云不算是刘备一线的将领,很少参与刘备的正面大战,而多是负责保护刘备的家小,或者担任二线的警戒任务,北伐之战中,赵云也曾率一支军队作为疑兵出战,并成功返回,总体来说,赵云的特长不是统兵作战,而是他的忠心和正直,所以排第十。
刘备手底下有着五虎上将,曹操自然也有着五子良将作为对抗。根据记载,五子良将的成员皆是一些忠心于曹操的外姓将领,分别是张辽,乐禁,于禁,徐晃,张郃。除了五子良将之外,曹魏还有一支由曹操的亲信组成的队伍,名为八虎骑。
曹仁
八虎骑的成员有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如果说五子良将是以张辽为首,那么八虎骑的首领便是曹仁。
曹仁是曹操的堂弟,对曹操忠心耿耿。他早年投奔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曹操死后,他又为曹丕所用,可谓是把终身都奉献给了曹操父子。就凭这些,他都有能力担当八虎骑之首。
曹仁年轻的时候运动天赋显现,喜好弓马射箭,在跟随曹操之后,奉法守令,先后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在官渡之战中更是立下汗马功劳。所以曹操对他也十分信任,认为他有独当一面的领军能力,安排他做战区指挥官。
曹仁在刚投奔曹操的时候,掌管的是骑兵队。骑兵队追求的是速度和时机,曹仁在这一方面拿捏得十分准。同时他也是一名有头脑的武将,并不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知道横冲直撞的将领。曹仁对时机把握得很准,当年袁绍进犯,就在曹操左右为难之际,曹仁提出先投降,再从长计议,毕竟袁绍占上风,硬碰硬终究是两败俱伤。
在官渡之战中,曹仁也劝曹操做事留一线,不要把事情做绝,给敌人一条活路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曹仁的冷静和远见,他深知,如果活埋敌人,到时候敌军暴起,自己也占不到便宜。所以说,尽管单看战斗力曹仁不是最强,但从统兵能力来看,曹仁是当之无愧的八虎骑之首。
第十名、乐进
乐进尽管在史书中强悍敢战,但在寅义中他的存在感并较弱,连最终它的过世也没有交待。在寅义书里,乐进基本都是在其他人指挥下战斗,非常少独立带兵,所以很难看得出它的领兵能力,把它排到最后一位。
第九名、于禁
于禁原本是五子良将中最开始假节钺的大将,它的国防能力也特别强。曾在宛城之战中表现优秀,深受曹操称赞。曹操和于禁相识三十年,了解于禁的能力,因此在襄樊之战中派于禁头领七军前往支援曹仁。结论战绩是水淹七军,于禁缴械投降,此后,针对于禁的评价就极速减少,因此暂且只能把于禁排到第九名。
第八、徐晃
徐晃的指引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在襄樊之临战,他指引部队持续攻破关羽营寨,打得关平和廖化惨败而走。当关羽亲身带兵前去交战时,也并没有占得分毫优势。曹操亲身赶到竞技场,见到徐晃的竞技场遗址,大夸徐晃有周亚夫之风。
演义原文:操重赏三军,亲至四冢寨周边阅视,顾谓众将曰:“荆州兵围堑鹿角隔数,徐公明深入其中,竟获全功。孤用兵之道三十余年,未敢长驱径入敌围。公明真胆略慎思笃行者也!”众皆佩服。操班师还于摩陂驻守。徐晃兵至,操亲出寨迎之,见晃军皆按团队而行,并没有错乱。操大喜曰:“徐将军真有周亚夫之风矣!”遂封徐晃为平南将军。
本来徐晃排名可以更高,可是在汉水之战时,徐晃背水而战,被赵云战胜,又逼反王平,让大家对它的点评受到影响,所以只能排到第八位。
第七名、黄忠
黄忠的指引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在攻击西川时屡立大功,被封为征西将军。以后汉中之战,黄忠更是在定军山阵斩曹军主教练夏侯渊,名震天下,奠定刘备汉中完胜的前提。
第六名、张合
张合在初期都是被完爆它的存在,但是到寅义中后期,张合整体实力大爆发,连刘备都浮夸合指引能力强。因为曹操阶段,异姓名将被抑制,等到了曹丕曹叡时期,张合的现在机会来了,他变成了天底下大将,鲜有人可以媲美。那时候诸葛亮北伐战争,应对张合,一时间居然找不到人能在军事上与张合媲美。
第五名、张飞
尽管在寅义中,张飞给大家的感觉较为鲁莽的,但是事实上人家的谋略,指引能力并不差。在攻击西川时,张飞使计击败了严颜,也是根据驯服严颜,长驱直穿,首先攻进雒城。巴西之临战,张飞也是使计击败了曹魏大将张合,领兵能力可见一斑。
第四名、马超
马超这是十人中不可多得的,拥有过大兵团作战经验的。当初潼关之战、渭水对决马超表现的也是相当的好,曾多次战胜曹操。但是归降刘备后,因为不会受到器重,马超再也不会更加好的主要表现机会了。
第三名、赵云
很多人都说赵云并没有领兵工作经验,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这样的说法!赵云的军事能力较强,只不过缺乏展现的机遇。汉中之战时,赵云率军解救黄忠,曹操亲身率军追捕,结论赵云胆大施展空城计,惨败曹操!没有错,
在演义中第一个施展空城计的人是赵云而非诸葛亮,赵云见曹操追过来,指令手底下大好寨门,所有埋伏下去,鸣金收兵,作出一副营寨空空的模样,结论曹操果真上当受骗到害怕发兵,但在曹操撤离时,赵云又让大家都锣鼓喧天地追捕,由于当时天黑了,曹军不清楚蜀汉军队有几个,被吓的玩命逃往,踩踏踩伤很多。刘备听闻赵云居然击败了曹操,亲身跑来查询,获知战绩详细信息后大喊“子龙一生是胆!”
第二、张辽
张辽较大的战绩其实是在东吴,送给了孙权一个“孙十万”的帽子。终孙权一生,只要是有张辽在,始终是没法打了合肥的。
合肥之临战,孙权趁曹操主力军进攻汉中市,率兵十万大军攻击合肥,结果被张辽带领八百敢死队电影给冲入了中军大帐,大杀四方。以后张辽又顺利地杀回了合肥城,独往独来。孙权不甘心被辱,率军猛击合肥十多天,没有丝毫战况。听闻曹操要回师援救了,又垂头丧气地跑了,结果在撤离道路上又差点被张辽生擒,颜面尽失。
第一、关羽
关羽的第一名完全就是不用怀疑的,不管是史书或是寅义,关羽的军事能力全是非常强悍的。关羽领兵战斗,极少有败仗,襄樊对决的前期,他也是水淹七军,横扫天下,连曹操也被吓的差点儿定都。若不是东吴背后偷袭,关羽很有可能搞出更强的战绩。
其实不管是五虎大将或是五子良将都是有一定战斗能力和统率能力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的名号。但是这十个人也因为分别能力的高低,各自挑选导致的结果,分有着不同的次位。这名次并不是真的就定型了这十个人,单纯从个人感悟考虑将这十位名将做了一个排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7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家族命运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