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邦早年真的是混混吗他有哪些特质呢

以史为鉴 2023-07-07 00:11:03

刘邦早年真的是混混吗他有哪些特质呢

俗话说得好: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平步青云做到一统天下的帝王,除了靠自己的实力和运气外,最重要的是他能驾驭那些为他开创千古霸业的能臣武将们。

刘邦集团最重要的核心人物是以刘邦、萧何、张良、韩信这四大人物为核心,另外还有曹参、夏侯婴、周勃、卢绾、樊哙等人为辅。在这些人当中除了张良和韩信两个人之外,都可以算是刘邦乡下的朋友。《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

萧何在秦末时期,在沛县县衙任职,他为人随和,喜欢结交朋友,因此他结交了很多朋友,泗水亭长刘邦就是其中一个。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爆秦。受陈胜、吴广的影响,萧何等人推举刘邦在沛县起事,刘邦因此被称为“沛公”。在此后的战事中,萧何退居二线,为刘邦提供后勤服务,同时也负责招募新军,训练有素后再送往前线让刘邦差遣。萧何在刘邦每攻破一座城池之后,他进入之后不像别人急着去寻找宝物,他首先是去打听有什么名人,然后必定亲自登门拜访。可以说刘邦得天下,萧何居功至伟。

萧何还有一个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准备走人的韩信给追回来,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经典故事。韩信被萧何追回来后,就被刘邦拜为大将军。韩信也没辜负萧何的良苦用心,在楚汉争霸中,韩信为刘邦平定天下是劳苦功高。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从刘邦对汉初三杰评价中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他能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把有才能之人委以重用。既然如此,他能成为皇帝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刘邦的那些朋友就像是驰骋万里的骏马,如若没有刘邦这个伯乐相马,给了他们一个从小人物成为受世人敬仰的历史名臣。这也阐述了历史上很多小人物,也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刘邦不仅仅是一个会相马的伯乐,还是一个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这些人通过施展他们的才能,也印证了刘邦这个伯乐的眼光。

刘邦剧照

第二、业有专攻,把人才进行分类任用

刘邦最大的优点是对人唯才是用,他在用人上,一直到现在都还让人惊叹。他任用稳重的萧何做后方大总管,负责后方一切事务,萧何的存在,让刘邦免去了后顾之忧。让为人严谨的周勃负责训练士兵,再后来开始重用外来之人张良和韩信。

张良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韩信在前方征战。在楚汉争霸时期,正是刘邦打出的这套组合拳(萧何统管后方、张良出谋划策、韩信攻城拔寨),所向无敌,才奠定了汉朝的基业。

2张良画像插图

第三、团队意识强,“一加一大于二”

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很多重要的决策需要决断时,刘邦都会召开高层会议,然后大家讨论后,采用最合理的方案,而不是搞一言堂。例如“先去咸阳”、“拜韩信为将”、“垓下之战”等。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韩信原先来投奔刘邦时,并没有受到重用,因此心灰意冷就偷偷地跑掉了。萧何认为韩信是一个大将之才,就连夜去追赶韩信,并亲自把韩信带到刘邦身边,让他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在听完萧何的理由后,果断的拜韩信为大将军。

正是刘邦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心胸,造就了一代杰出的帝王,同时也成就了很多名流千古的历史名臣。

刘邦雄才大略胸怀大志,为什么给人的普遍印象是个小混混?

因为刘邦之前没有发起起义的时候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混混,所以人们对他的印象就停留在那时候。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有成千上万的英雄。名将如过河鲫鱼,为历史画卷增色不少,让后人记住自己的名字。然而,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在口头传播中逐渐偏离本色,丧失了真实性,其历史作用被严重高估或低估。

刘邦的历史地位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尴尬,被民间各种非官方的历史安排,尤其是元杂剧《少品?高祖归来》都将其描述为一个活生生的流氓。在很多人眼里,刘邦是个不会写散文和赋的外行,不会在武术中弯腰鞠躬。他不配立国当皇帝。

刘邦这个才华横溢、才华横溢的人,为什么被后人描绘成流氓?

其实,刘邦创业非常困难。他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固定格局,从基层一步步崛起。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的雄心壮志和意志。刘邦的领导能力也是一流的,小何和张亮都是世界一流的人才,但他们愿意向刘邦低头。一代兵仙韩信自信地称赞刘邦:?陛下不能当将军,但要有好将军?。说明刘邦的水平超一流。

潘梅

北宋名将潘梅也因此受到了伤害。在《杨家将传》中,他被称为潘仁梅。他是个很坏很嫉妒的叛徒。杨家会被潘太石坑打死打伤。

事实上,潘梅是宋初著名的顶级战将。他率军歼灭南汉,协助曹斌制伏南唐,并作为主要将领,在北方征服太原,消灭北汉。北宋称潘楣与名将曹斌合称,其遗名亦为?吴晖?。曹操与潘石屹被元代人列为宋代史上同一部传记,受到了高度评价。很难说浪漫会伤害人。

冉敏

当然,有些历史人物被低估了,有些被高估了。几年前,冉敏在网上受到高度赞扬,说他在吴湖栾化的大灾中拯救了北方的汉人,消灭了残暴的石昭政权。特别是冉敏炮制的所谓?杀胡玲?,让一些?黄汉病?患者陶醉。

五湖四海时期的民族矛盾虽然尖锐,但造成民族仇恨和杀戮的却是上层贵族。迁往南方的胡人大多数是无辜的。然而,冉敏的?杀胡?行为却进行了滥杀滥杀,将老弱妇孺全部杀光,造成20多万人惨死,甚至?当时多数人鼻青脸肿,半死不活?(《金匮志》第7号《石虎》)。

不管冉敏的初衷如何,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反人类屠杀无论如何都是违背人类基本正义的。

秦琼

唐朝著名将领秦琼也是一个严重高估的人。秦琼是开唐功臣,在灵岩阁24位功臣中名列前茅。其实,秦琼只是一个英勇的战士。她擅长打架斗殴。然而,她并不擅长独自领导一个团队。

初唐名将中,李靖、徐世基(即言情小说中的徐茂功)摧毁了东突、吐谷浑、高句丽,侯俊基摧毁了高昌国,名气远扬。

由于能力不足,秦琼在唐朝统一后迅速淡出政治核心圈,成为一名能够安居乐业的普通将领。秦琼之所以如此出名,曾被唐太宗视为瓦岗村的核心人物和最倚重的军事将领。其实,这都是后世言情小说,如《说唐》、《隋唐演义》中夸张、夸张的结果。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戴有色眼镜,不能传递错误信息和偏见。毕竟,历史人物的作用应该与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相结合,才能得出一个客观的结论。现在网络资源发达,获取各种信息非常方便。如果我们能先看一下史料,就会得出一个公正客观的结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6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