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国只有十万兵力,为何诸葛亮一直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北伐历来被诸多人诟病,甚至说诸葛亮穷兵黩武,“诸葛北伐,累年无功”,埋下了蜀汉政权灭亡的根源。而实际上诸葛亮北伐的真实原因恰恰是为了延续蜀汉政权,保存蜀汉政权。
三国时期,曹魏雄踞北方,孙吴盘踞江东,刘汉偏安西隅。
蜀汉地微人薄,本应韬光养晦,积蓄力量,以严防死守为主。但是,诸葛亮决不会这样想的,这样无所作为不适合诸葛亮的性格。诸葛亮自幼以管仲自诩,一心效仿"尊周礼以攘四夷"的史迹,欲为季汉重现光武之中兴,一统天下。
蜀汉自关羽大意失荆州,隆中对已难实施,唯一就是"精兵简政",诸葛亮训练出一支铁军,然后安定边境,解除后顾之忧。一切安排妥当后,诸葛亮才上(前)"出师表",表达了不负先帝三顾茅庐之恩和白帝托孤之重,誓师北伐,一统华夏。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时曹睿新任,曹魏、曹真和司马懿两托孤重臣矛盾重重,诸葛亮正是利用新君未稳之时,首出祁山。
无可奈何马谡不善调度,犯了兵家之忌,造成出师不利。
以后魏延又曾提出"斜穿子午谷"建议,派一支奇兵奇袭魏都。诸葛亮担忧孤军深入,反遭重创。失去了一次搏杀机遇。
诸葛五出祁山,曾用离间计将司马懿赶回老家养老;曾火烧司马懿,不是突降大雨让司马懿全身而退,诸葛亮其实几乎就将实现灭魏之大计。
司马懿后期干脆避其锋芒,坚壁清野,乌龟缩头死不出战。
一直熬到诸葛亮魂丧五丈原,才将局势扳转过来。
可见,诸葛亮在地微人少之下,仍然精兵强将主动出击,以攻代守,战场上是打得司马懿不敢抬头,是占据先手之利的。
无论从光复汉室的大战略,还是五出祁山主动进攻的军事战术,诸葛亮都展现了积极进取、奋勇争先的奋斗精神。
惋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是从公元228年开始北伐,到公元234年去世,诸葛亮北伐时,曹魏的敌人并非只有蜀汉一家,曹魏的南边和东南是孙权的东吴政权,曹魏与东吴有着上千公里的国界线,东吴孙权才是曹魏最大的敌人,曹魏也将最多的军队放在与东吴交界的国界线上,这条防线消耗了曹魏超过50%的实力。
曹魏的北边是公孙氏盘踞的辽东,当时的领导人是公孙康,公孙康强大时,一度攻破了朝鲜半岛上的政权高句丽的国都,虽然公孙康在曹操时代就斩杀了袁绍儿子袁尚和袁熙向曹操请降,但公孙氏对于曹魏是时降时叛,一度是曹魏北方一股不稳定的势力,谁也不知道,公孙氏会不会在诸葛亮北伐时,骚扰曹魏的北部边境,因此曹魏需要将15%的实力放在北方,以防备辽东公孙氏。
曹魏的西边及西北边是匈奴、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尤其是鲜卑和乌桓,表面上臣服曹魏,实际上同样是时叛时降,比如曹操在世时,乌桓无臣氐就起兵反对曹魏,而鲜卑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鲜卑兵就在边上看热闹,如果不是被曹操的儿子曹彰平定,那么指不定乌桓与鲜卑会联手攻入中原,所以曹魏还要将15%的实力放在西北防备匈奴、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
三国实力对比
曹魏的西南边就是蜀汉,经过上面的分析,你会发现曹魏实际上用来对付蜀汉的实力只有20%,而蜀汉用来北伐攻击曹魏的力量基本上占到了蜀汉总体实力的70%,换句话说,蜀汉用于北伐的军队总人数差不多是7万人,而曹魏用来防备蜀汉的军队总人数是10万人,所以双方在秦岭到陇右及关中一带的对战,其实实力是差不多的。
北伐的策略
诸葛亮有了北伐的信心、北伐的旗号、北伐的时势,那么还应该有北伐的策略,从后来的历史来看,诸葛亮北伐的策略是:先攻陇右、蚕食雍凉、威逼关中、东出函谷,继而统一天下。
虽然双方的对比兵力是差不多的,蜀汉的7万人对战曹魏的10万人,其实上蜀汉的人员相对集中,而曹魏的10万人分散到整个关中、雍凉、陇右一带,人员分散,因此在某一个蜀汉预设的战场上,蜀汉对阵曹魏是有局部优势的。
北伐路线图
有句话叫: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因为蜀汉选择的是进攻,所以蜀汉可以预设战场,可以声东击西,各个击破,这对于实力相对较弱的蜀汉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有益的策略,所以蜀汉想要北伐,就要出其不意的进攻,就不断地主动挑起战争,包括后来的姜维前后进行的11次北伐,直到蜀汉灭亡的前一年,姜维都在率军北伐。
蜀汉的战争经济
打仗是要花钱的,是要消耗粮食的,蜀汉的钱和粮食从哪里来?为何蜀汉的经济没有崩溃?
先说钱,蜀汉在诸葛亮时代大力发展了一项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就是蜀锦,这是一种用蚕丝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是一种身份象征的奢侈品,不仅远销西域,而且还大量销往敌对国家,比如曹魏,诸葛亮自己也说过:要想打赢北伐之战,只有大力发展蜀锦才行。
于是蜀汉大量的百姓参与到制作蜀锦上来,基本上蜀汉百姓除了种地就是制作蜀锦,蜀锦又非常值钱,这为蜀汉换来了大量的外汇,这些外汇又支撑了诸葛亮的北伐战争,这就解决了钱的问题。
蜀锦
再说粮食,蜀汉的地盘上有一个成都平原,这是整个益州的鱼米之乡和产粮区,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是秦国的后方粮仓,并在李冰父子手中修建了都江堰水利枢纽,成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秦国能统一天下,益州的成都平原功不可没,到了三国时期,这里就成为蜀汉的粮仓。
除了成都平原,汉中平原也是一块粮仓,适合种地,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大力发展屯田,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时,蜀军还曾经就地屯田,作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即使是蜀汉灭亡的前夕,大将军姜维不也是在沓中屯田吗?军队的大量屯田也解决了粮食问题。
钱和粮的问题都解决了,就解决了战争经济问题,蜀汉就能维持进行战争的资源,经济也就绝对不可能崩溃,即使到了灭亡的前夕,也没见蜀汉经济崩溃啊。
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地位一直很高,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不过,他也并非神人,也会有办不到的事,比如他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北伐任务。
为了北伐大业,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然而时不我待,最终也只能饮恨五丈原,空留一世遗憾。蜀汉在三国时势力最弱,而诸葛亮却五次发动北伐战争,因此许多人认为他是穷兵黩武。但是当时的蜀人却不这么认为,反而在诸葛亮去世后为他披麻戴孝,十分敬重他,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可能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许多人都的印象中,只有诸葛亮在发动对外战争,而东吴和曹魏却并未如此。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无论是诸葛亮,还是东吴曹魏,大家其实都有一个心思,那就是统一全国。根据史料记载,自夷陵之战三国时期趋于稳定,到234年诸葛亮去世为止,东吴对魏总共用兵六次,魏对吴蜀用兵五次(可能还有遗漏,大概数字)。只不过诸葛亮北伐太出名了,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另外两国的用兵。
因此,三方用兵其实都属于正常的情况,只是不同之处在于诸葛亮是以弱伐强,在很多人眼中甚至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
诸葛亮一共进行了五次北伐,虽说次数比较多,但实际上规模很小,但远远没有达到穷兵黩武的地步。
纵观五次北伐,前三次都集中在228年到229年这一年的时间里。而这三次中有两次的规模都极小,而且持续的时间都很短。后面两次北伐间隔的时间也比较长,分别是在231年和234年。
其中第一次和第五次北伐属于全面进攻,第四次是中型战争,而第二次和第三次则是局部战争。
总的来说,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其实都是失败的,并未完成目标。不过,除了第一次因为马谡的失误导致蜀军损失较大外,其余几次的撤军其实都未造成什么大的损失。
有人说,蜀中有天险,如果固守,未必不能守住。但纵观历史,我们看到任何偏居一隅的政权,终究免不了被灭的命运。
就三国形式而言,蜀汉最为弱小,无论人口、兵力、国土面积都远远不如魏。与魏拼休养生息,最终也只能是坐等灭亡而已,蜀汉的经济增长远远不如魏国,时间拖得越长,对于蜀汉越不利。
同时,蜀汉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大势力之间相互矛盾不断。解决内部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这种矛盾转移出去,这样才能让内部团结一心。
因此,无论对内还是对外,诸葛亮都必须北伐。
蜀汉是三国里最弱小的一环,蜀汉可以说与魏吴都不是一个级别的,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在当时,天下十四州里,魏国有十州,吴国有三州,而蜀汉只有益州。这一差距反映到军事实力上,表现为蜀汉的军队大约十余万,孙吴大约二十余万,而曹魏可能大约为四十余万。即使蜀汉与孙吴同盟也不见得能赢,军事上的硬实力的比拼立见高下。
诸葛亮在当时陷入了一个“怪圈之中”:蜀汉实力最弱,短时间里如果不能通过战争扩张,将来必然灭亡。毕竟和魏国的实力差距很明显,正常情况下不占优势;但是如果执意要攻打曹魏,双方军事实力又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双方高下立判。诸葛亮也不以临阵指挥见长,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就可以看出。每一次蜀汉北伐,就是一次国力的消耗,蜀汉走向穷兵黩武之路,最后日渐式微直到灭亡。
明知北伐种种不利的诸葛亮,不断的出兵北伐,根本原因在于精神和统治必要性决定的。三国时期的国号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地域性符号,魏国是因为曹操被封为魏王;吴国是因为地处江东的地理环境决定的;而蜀国以汉为名,强调的是政治精神的传承。在我国大部分国号都显示出其宗法地域特色,也有一部分国号采用原有国号则体现了其继承的合法性,以继承性决定其合法性。蜀国以汉为名,就是表明其政权的合法性。
蜀汉政权虽然最弱,但是还是不断的北伐,原因在于:
首先,从精神层面来说,有“刘皇叔”之称的刘备,长期以来一直四处奔波,投奔了很多势力,但是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根据地,也没有获得固定地域士族的支持。于是刘备的政权必须要有连接不同士族的符号,要依据一个好的旗号来达到目的。这样一个最直接的连接符号“汉”,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次,蜀国的统治阶层与魏吴两国存在重大差异。魏国和吴国的统治阶层都源于当地,统治基础都是本地士族。但是蜀汉政权却是有很多势力组成,结构复杂的蜀汉政权里,蜀地人长期以来没有成为蜀汉最核心的统治势力,最上层的统治阶级一直都是荆州人士主导。再加之蜀汉的兵员构成都有赖于蜀地之人,这就造成了本地人不甘心接受上层人都统治,这是蜀汉政权最大的问题;
再次,为了拉拢人心,蜀国必须以“汉”为名,这样有了立国的精神基础,这也决定了北伐是必须的军事行动,如果不北伐,那就会没法和人民交待,就无法号召人民,也没法获得各个阶层的支持;
最后,蜀汉政权要向人民显示和证实自己汉王朝对的继承性,必须有北伐进取中原的动作,因此诸葛亮必须不断出兵。但诸葛亮也知道以蜀之国力与军力不可能推翻、消灭魏国,所以诸葛亮不会同意魏延直取长安的做法,因为一来那样守不住,二来他并不想与魏国展开总决战,所以诸葛亮只会采取稳妥、损失最小的战略方向――进攻陇右。
对蜀国而言,不希望北伐引起魏国的过分重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蜀魏能有一种双方伤亡都不大的僵持状态,而蜀国能不断有一些小的胜利以向民众交代。虽然诸葛亮以及后来的姜维明知这样对蜀国消耗很大,但北伐却是不得不为之的一件苦差。这也是蜀国虽然弱小但是不得不北伐的原因。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订阅“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创,不尽之处请指正。
第一,蜀汉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国家,而曹魏是最强盛的一个。曹魏国土是蜀汉3倍,人口是蜀汉5倍,经济和国力都远远超出蜀汉。蜀汉灭亡的时候,整个益州户籍民数不过九十四万,而且多为老人和孩子,因为屡次北伐损失了大量青壮年,每次北伐青壮年都会被征发。
在当时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蜀汉不到一百万老弱妇孺要养十万脱产的将士、四万吃白饭的官吏,可以说百姓的负担是非常重的。加上蜀道艰难,军粮运转不便,把粮食从蜀中运到前线路上消耗的比士兵吃的还要多,运一斤粮食得吃十斤,
为了运送保障后勤供给,连妇女都被征发了,所以引发了蜀中士民的普遍不满。《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张俨《默记·述佐篇》记载:诸葛亮“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反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
第二,全国局势三足鼎立,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冒然打破这个平衡,一主动,反而被动。加上之前火烧八百里联营元气大伤还得罪了动物,张飞、关羽、刘备都已经离去,所以蜀汉应该内修建设,囤积实力,伺机而动!西川地势险要,安居一方,易守难攻,田广粮丰!
统一全国,这种大事,需要等待时机,不是这一代人就能解决的!需要几代人的前赴后继,坚持下去。诸葛亮操之过急了!
第三,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把曹魏吓的出了一身冷汗,但收效并不大。曹魏坚壁清野,把汉中百姓都迁走了,蜀汉运粮不便,占了汉中也呆不久,六次北伐最后都因为后勤支撑不下去导致无功而还。蜀汉抱着侥幸心理想打进关中,但曹军势大而且以逸待劳,蜀汉根本打不进长安,只能空耗粮草,不仅没有削弱曹魏反而被曹魏拖得国弱民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5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