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立下赫赫战功的李靖,为什么在贞观九年之后逐渐退出舞台

众妙之门 2023-07-06 22:31:34

立下赫赫战功的李靖,为什么在贞观九年之后逐渐退出舞台

唐初时期有两位超级军事家,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位则是卫国公、“军神”李靖。下面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令人奇怪的是,病逝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的“军神”李靖在贞观九年(635年)之后就逐渐退出了唐朝军界,不再领兵打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靖与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人,某些狗血低俗的影视剧甚至还让卫景武公李靖与唐太宗李世民围绕某个女人搞“三角恋”。但根据史书记载,李靖生于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只比李渊小五岁,比生于开皇十七年(597年)的唐太宗大了将近二十六岁。

唐朝建立的武德元年(618年),秦王李世民二十岁,而秦王府三卫李靖已经四十六岁了。与少年成名的秦王李世民相比,李靖是地道的大器晚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为大唐平定了几乎整个南方半壁。而武德四年(621年)的李靖已经是一位年逾五旬的老将军了。

唐太宗登基之后任命李靖为刑部尚书兼太子左卫率,又在贞观二年(628年)任命李靖为检校中书令。李靖正式进入唐朝的核心决策层。贞观四年(630年),李靖迎来了自己军事生涯的最辉煌战绩——灭亡东突厥。而灭亡东突厥的李靖当时已经是位年近六旬的老将了。

贞观九年(635年),李靖灭亡吐谷浑,为自己的军事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李靖此时已经六十四岁了,放到现在也是该退休的年龄了,李靖自然选择了隐退。除了军事教学和理论研究,李靖基本不再参与军务。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十九岁的李靖病逝于家中。

唐朝名将李靖是怎样灭掉吐谷浑的?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唐朝名将李靖在66岁的时候灭掉吐谷浑,其采取的方法是你退我进、你进我退的策略,针对吐谷浑大军,制定了长夜奔袭和速战速决的策略。李靖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功高盖主,晚年一直处于被监视的状态,也算是晚景凄凉。

唐朝名将李靖在66岁领兵出战吐谷浑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之后,唐朝步入了新的发展。但唐朝边境也遭到了肖小之辈的洗脑,其中吐谷浑就是最猖狂的部落小族之一。吐谷浑占据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进一步扩张可能会威胁到河西走廊,直接影响到唐朝对西域各地的统治。牵一块而动全身的地理位置,导致唐朝队吐谷浑非打不可,于是,唐朝名将李靖在66岁的时候亲自披风上阵 ,采用长夜奔袭和速战速决的两种策略让吐谷浑政策瞬间土崩瓦解。

长夜奔袭+速战速决,战略配合到位

吐谷浑凭借着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三番五次劫持大唐的商队,甚至对河西走廊动了歹心。李靖率兵进入大西北战区之后,吐谷浑凭借着自己熟悉的地形玩起了猫腻战法。但是李靖老道无比,立马采取?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策略,因地制宜,开始剿兵之路。沙漠夜漫长,李靖率兵夜袭,对其首领展开了前后夹击,突如其来的大唐军队立马让吐谷浑慌了手脚,并且他们丝毫没能料到大唐的军队能够翻山越岭前来发起进攻,于是慌乱之中吐谷浑军队败北而归,李靖大获全胜。

李靖的结局:处于层层监视之中

李靖在唐朝名气很大,且其屡次立下战功,但或许也是因为太过能力出众遭到皇帝的?忌惮?,李靖在打败吐谷浑后就告老还乡了,但是皇帝也没有就此让他安享晚年,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尽管晚景稍显凄凉,但是相较于其他被处决的功臣来说,已经好的太多。

李靖一生替大唐开辟疆土,但是晚年却活在层层监视之中,也是令人唏嘘。不过像李靖这样的武将,不会拉拢人、搞关系,凭借自己手艺吃饭做到这样也是不错了。

如何评价李靖?

李靖是唐初名将,因为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在站错队的情况下依旧拜将封侯。后世为了纪念他逐渐将他神话,托塔天王的形象也为世人所熟知!

他战功卓著,一生征战无数,为唐王朝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个优秀的军事家,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武庙十哲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理论家,据传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据说唐朝著名将领苏定方、侯君集等都曾随李靖学习兵法。

李靖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李崇义是西魏殷州刺史、永康公,李诠父亲曾担任隋朝赵郡郡守。史载李靖长得?姿貌瑰伟?,很早就具有?文武才略?,常对自己身边的亲友说:?男子汉大丈夫如果遇到机遇,必须要干一番大事业,以求取功名富贵?。可以看出李靖从小便已有了与其年龄不符的雄心壮志,并且对自己的才能很有信心;因特殊的家庭背景,李靖从小就接触了很多当时有名的大人物,并受到这些人的关注和赞许。

他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非常欣赏自己这位外甥,《旧唐书李靖传》记载:其(李靖)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又记载隋朝尚书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都非常看好少年李靖。杨素曾说?卿终当坐此。意思是说你以后也会坐到我这个位置的。

因战无不胜,逐渐被后世神话

公元621年,李靖陈十策以图萧铣,获高祖赞赏。李渊以赵郡王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大总管,命李靖为长史,实际负责其事,发兵东征萧铣。

李靖不负众望,用兵入神,不出三月便攻克江陵,平定萧铣,以功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

不久,李靖被任命为岭南安抚大使,检校桂州总管,成功将岭南纳入李唐版图。

公元623年,淮南道行台仆射辅公祏造反,高祖仍命李靖发兵进讨。辅公祏叛乱很快被平定,李靖以功授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捷报传来,高祖龙颜大悦,赞叹道?李靖是古之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也比不上!?唐太宗亦称他是古今第一名将。

后来,李靖更是大显神威,北击东突厥,西逐吐谷浑,李靖的军事指挥艺术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玄宗时,李靖进入?武城十哲?之列,代表历代良将坐侍于太公武成王之侧,得国家岁时祭祀的待遇。上行下效,在皇室的推动下,民间开始出现自发的祭祀行为,李靖也在此过程中逐渐被神化。

发展至宋代,李靖与毗沙门天王联系在一起的程度逐渐加强,其在道教神话中也开始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经过宋代之后神话小说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托塔李天王已成为道教神祇。

唐朝的李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李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

唐朝杰出的军事家。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

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

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逝,年七十九。

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赐谥“景武”,陪葬昭陵。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

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4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