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登基后曾下令编撰南朝(南梁、南陈)、北朝(北齐、北周)和隋朝的史书,但没能成功,最后以“烂尾”收场,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熟悉古代史书编撰的朋友们都知道,“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北史》、《南史》都是在唐朝贞观年间编撰完成的。而除了《北史》、《南史》是私人编撰之外,剩下的六部史书都是唐太宗命令官方组织编撰的。
《唐会要·卷六十三》记载:武德五年(622年),李渊命令萧瑀、王敬业、殷闻、陈叔达、令狐德棻、庾俭、封德彝、颜师古、崔善为、孔绍安、萧德言、裴矩、祖孝孙、魏征、窦琎、欧阳询、姚思廉等大臣开始编撰北魏、南梁、南陈、北周、北齐、隋朝的官修史书。
在李渊选定的修史大臣中,萧瑀、陈叔达、封德彝都是宰相,其他人或是三品高官,或是饱学之士,看上去都没什么问题。然而李渊修史工程“烂尾”的主要原因之一恰恰就是这帮看上去没什么问题的修史大臣,这就要介绍一下唐朝初年修史工程最困难的地方究竟是什么。
南梁、南陈、北周、北齐、隋朝虽然是五个朝代,但其距离李渊当皇帝的武德年间都不是很久(特别是隋朝)。正因如此,唐朝武德年间的很多高官勋贵要么是南梁、南陈、北周、北齐、隋朝的皇族或重臣之后,要么就在前朝(主要是南陈、北周、北齐、隋朝)有过事迹。
比如萧瑀是南梁昭明太子的曾孙,西梁明帝之子,隋炀帝的小舅子;陈叔达是南陈宣帝之子,陈后主的弟弟;封德彝是北齐太保封隆之的孙子,隋朝重臣杨素和虞世基的属僚;裴矩是隋炀帝的“五贵”之一;颜师古是北周忠臣颜之推的儿子,祖孝孙是北齐宰相祖珽的同族。
想隐晦先人和自己的黑历史是人之常情,但又是修史的大忌。李渊找了这么一大群与前朝关系密切的大臣来编撰前朝的史书,“撕逼”是肯定会发生的。负责修史的大臣们天天“撕逼”,修史工程自然停滞。而李渊又没本事摆平负责负责修史的大臣,修史工程自然以“烂尾”收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4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