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吴门画派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是谁

众妙之门 2023-06-13 08:03:44

吴门画派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是谁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吴门画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古代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文化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很多名家和在文化艺术领域卓有建树的人才。

吴门画派,是中国明代中期著名的绘画派别之一,因为其代表人物沈周、文徴明、唐寅等人都是吴郡人(今苏州人),所以亦称“吴派”。“吴门画派”简称“吴派”,一般被认为始于沈周,成于文徵明,加上唐寅和仇英,是为“吴门四家”或称“明四家”。吴门画派在山水画上的成就十分突出,其代表人物十分注重诗、书、画三者的有机结合,吴门画派所产生的的影响力也十分深远,影响了明代后期乃至清朝初期的画坛发展以及绘画风格。在明代中期的苏州地区形成了“吴门画派”,这也标志着文人画走向了极盛。

沈周出身于士大夫家族。幼年时由于受到了很好地文化熏陶与家庭教育,便展现出其极具天赋的文学艺术才能,在诗文书画方面均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其画法取法于元人黄公望、吴镇等人,上溯董源、巨然及北宋诸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沈周中年成为画坛领袖,技法严谨秀丽,用笔沉着稳练,内藏筋骨。以其对自然真切生动的感受充分展现了沈周本人的开阔胸襟,丰富想象力。沈周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为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影响巨大,成为了“吴门画派”的开创人物。

“吴门画派”的第二位代表人物是文徵明。文徵明富有文学和书法才能,是明代的书法大家之一。其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当官后深感官场的黑暗邪恶,后上疏求退,专心于诗文书画。文徵明绘画师承沈周,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但对他的绘画艺术影响最深却是元代画家,尤其是赵孟頫。明书画家文嘉曾这样评价文徵明:“隶书法钟繇,独步一世。公平生雅慕元赵文敏公,每事多师之。论者的公博学,诗、词、文章、书、画,虽与赵同,而出处纯正,若或过之。”

要为各位介绍第三位画家是著名的唐寅。唐寅一生仕途不顺,后游历山水,钟情诗文书画。他擅长画山水人物,他的诗文书画流露出傲岸不平之气。其绘画功力为许多吴门画家所不及。其代表作有《山路松声图》、《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西洲话旧图》、《古木幽篁图》等。

“吴门画派”的名家还有诸多,暂且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总而言之。“吴门画派”的出现,振兴了文人画,推动了明代绘画深入发展,对中国绘画发展,艺术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厚的影响。

明四家是指的哪四位画家 明四家是哪几位

1、“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

2、此一名称,是相对于“南宋四家”、“元四家”而来。由于他们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今苏州(别称“吴门”)地区,所以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

3、自沈周开创,以明四家和明代画家张宏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基本上被认为是继承南宋四家的绘画传统,接续下来的体系,自晚明之后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画派,特别是在山水画的领域。

4、“明四家”中的沈周与文征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的绘画创作以山水为主,无论淡雅的青绿,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都以描写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为主。他们以诗、书、画三位一体抒写情怀,山水画以水墨及水墨淡着色引人注意,都有粗细两种面目。

5、“明四家”中的唐寅与仇英分别代表吴门四家中的另外两种类型:唐寅修养广博,诗书画俱佳,被称为“江南第一才子”,他阅历较广,入世较深,故题材范围宽广,古今皆能,不拘一格;仇英专画传统题材,摹古功底深厚,尤擅长工笔重彩人物与青绿山水,画风严谨而不拘。

吴门书派 的四个代表人物

  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淳。
  祝允明(1460—1526)明天顺四年生,嘉清五年卒,年67岁,字希哲。因多生一枝指,因得号支指生,枝指生,枝山,枝山居人等,苏州人,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著有《怀星堂集》。
  祝元明家学渊深,5岁能作径尺大字,9岁能作诗,祝允明自小受到祖父祝颢,外祖父徐有贞的熏染,青年时又受到李应祯的指点,在书法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文徵明在《祝枝山草书月赋卷》中说:“枝山先生,武功(徐有贞)外孙大朴(李应祯)之婿也,早岁楷草精懂谨,实师翁,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盖兼二父之美,而自成一家者也”外祖父徐有贞“绝其今学近人书”而将目光放在晋唐之帖,给幼年的祝氏拨开了障目之叶,开拓了眼界。岳父李应祯多阅帖,潜心书法,又不随人脚踵的书法观,对祝氏的影响也是至无重要的。此二人的书法思想是奠定他书学思想的重要基石。
  祝枝山的书法承续吴门书派前辈徐有贞,沈周、吴宽等基本上仍是以复古为特征的,但他纯学黄庭坚的沈周和专攻苏东坡吴宽不一样,他主张“遍友历代,归宿晋唐”。他书法上的主要成就是小楷和草书,小楷精致典雅,深得晋人之法又时出已意。传世小楷作品有《赤壁赋》、《洛神赋》、《出师表》等,用笔浑厚,形态明略扁,乃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翁方纲有跋云:祝京兆以小楷为上乘,有明一代能具晋法者,自南宫生(宋克)开其先,惟枝指生得其正脉也。”其狂草大幅立轴和逾丈长卷均气宇轩昂,纵情姿肆,其气势取自旭素,但点画、结字却是二王以来各家综合。其中受黄庭坚草书影响较深,其代表作有《前后赤壁赋》等。祝氏书法也并非十全十美,明代邢侗云:“祝京兆资才迈世,第颓然自放,不无野狐”,客观的评价其晚年作品确有一些颓放过分,点画不精之弊,但实为小疵,丝毫不会动摇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文徵明(1470—1559),初各壁,42岁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自好衡山,苏州人。文微明一生沉浸于诗、书画之中,与祝枝山,唐寅、徐祯卿并称吴门四才子,尤以书法为最。
  文徵明19岁考入长洲县学为生员,因岁时书法不佳被置于第三等,而不能参加考试,遂自觉发愤勤练书法,至90岁去世,有七十余年的书法生涯,创造了辉煌的艺术成就。是继祝希哲后又一位领袖人物,他的书法成就和影响比祝允明更大,何良俊在《四友篇丛说》评曰:“……国中尽有善书者,但非法家耳,……自衡山出,其隶书专宗梁鹄,小楷则师《黄庭经》、为余书《语林序》全学《圣教序》,有见其《兰亭图》上写《兰亭序》则出咄咄逼右军,乃知赵集贤而后,集书法之大成者,衡心也。”
  在众多书体中,文徵明的小楷最为被人称道,时有“小楷名动海内”之誊。他的小楷清劲秀雅,深得智永法。传世作品中若《高士传》、《题赵魏公二帖》等早期作品,以赵孟 面孔居多,体态略扁,赵笔尖细。53岁左右入翰林院为侍诏时,略见欧书景致。其晚年小楷为《归去来?》、《醉翁亭记》已入化境,毫无懈怠之笔。
  文徵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风格:一种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他在形成两大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等;苏东坡《前赤壁赋》;黄山谷《经
  伏波神词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兆页 等行书大家的墨迹,入而知出,对法进行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已性的自家笔法。
  文徵明的草书除学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学怀素,黄山谷的狂草,代表作品有《七言律诗四诗卷》、《赤壁赋卷》、《感怀诗卷》,其行草书的总体风格上,以清雅、纯正、醇和的品格,表现了文人“士气”与“逸之风”,把高雅的书法趣味转为平易近人,得以适应当时市民审美情趣的需要。
  文徵明亦擅篆隶,但没突破前人,艺术价值也不高不作陈述。
  文徵明不仅艺术高妙,而且乐善施教,弟子众多,其声名之大,远胜祝允明从《明史 文苑传》:“微明风雅数十年,?与之游者王宠、陆师道、陈道复、彭年、周天球皆以词翰名于世”,其追随者甚众,执书坛牛耳三十余年。

  陈淳(1483—1544)、字道复 ,后以字行,号白阳山人,苏州人。陈淳精书善画,尤擅水墨花卉,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显赫的地位。
  陈淳的祖父与吴宽、沈周等为挚友,他的父亲与文徵明也交好,故他的书法得文徵明教益为多。正书草书者初致力于文氏一路,其31岁时父卒,陈淳悲伤过度,性格大变,放荡不羁,狎妓嗜酒,遂因道德、性格之不同,与文徵明渐疏,他绝去小细楷,又学杨凝式,林藻,李怀琳等,突破文氏门墙,而自树新风.陈淳书法的书法主要成就在草书上,后人对其评价极高。莫是龙认为其“笔气纵横,天真烂漫,如骏马下坡,翔鸾舞空,较之米家父子,不知谁为先后矣。”他草书《秋兴八首》气势纵横,为其代表作之一,他的作品既有文徵明的妍雅畅达,又具祝允明的奇肆奔放,他的草书及其写意花卉均对徐淳有所启发,对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的浪漫书风具有先导作用。

  王宠(1494—1533),字履吉,号雅宜山人,曾八次应试,然累试不第,仅以邑诸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世称“王贡士”、“王太学”。
  王宠书法初师蔡羽,蔡羽是一个性极强的人,曾出“吾非临右军,吾及教之”之狂言。个性如此,对王宠的书法实践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青年时代的王宠,因蔡羽与文徵明等关系密切,而结识长其25岁的文徵明,文徵明奖掖后进、折辈与其相交,情在师友之间。他与文徵明之子文嘉以及陈淳等三吴名士亦过往甚密。王宠曾于文嘉处借得祝允明《古诗十九首卷》临摹数过,留案上三阅月,几欲夺之。在这样的氛围,王宠
  的书法日见精进,声望也日隆,而成为吴门书派的主将之一。王宠主要以小楷、行书著称于世,小楷是继文徵明之后的又一高峰,其小楷直入晋入堂奥,丰富多变的用笔,平中见奇的结体,疏朗有致的章法和变大旷逸的气息,显露自然的审美情趣,传世小楷有《藤王阁序》、《刺客列传》、《自作诗卷》等。其行书实出二王一系,其中献之颇有多得。因其沉浸于阁帖之中,故有人评其有“木板气”,所谓“木板气”是指其行草牵丝映带较少,含蓄蕴藉,这也体现了他欲在二王之外变法的倾向,虽未形成一曲完整的旋律,但毕竟留下了一篇灿烂的乐章。
  王世贞云“天下书法归吾吴”,其所谓的“吴”即今苏州之别称,“吴”也称“吴郡”“三吴”“吴中”“姑苏”等。苏州在明代中叶出现了以“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为代表的吴门书派,书史上称其为“吴门四家”,同时形成了“沈周、文徵明,唐 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这些云集于苏州书画家群体盛极一时成为明代中期书法发展的主流并将以北京宫廷书家为代表的书坛中心转到江南。

吴家四兄弟都有谁

明四家(吴门四家):指中国绘画史上的四位明代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吴门四家”,即沈、文、唐、邱。四人之中,沈周和文徵明擅长画山水;唐寅的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们的南宋宫廷风格是法;仇英以其细致的人物和绿色的风景而闻名。四个人各有所长,名气一样大。然而,除了沈周和文徵明,唐寅和仇英有自己的内部规则。所以“吴门四家”(“明四家”)只是明代成就较高、风格各异的四大名家,并不能称之为画派。

门司家

自元代以来,江南的苏州就成了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许多著名画家聚集在苏州。据史料记载,当时苏州有150多人,占明代画家总数的五分之一。他们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画派。历史上素有“吴门”之称的苏州,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特色的画家群体——吴派。吴派领袖沈周和他的学生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为“吴门四大家”。

明代中期(成化前后至嘉靖)以后,书院画派势力的日本徽派——浙派逐渐成为最后一派,取而代之的是活跃在苏州的吴门画派。繁荣的苏州经济和各种工商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因此,这一带成了本地及四方文人聚会的最佳场所。在这样的条件下,吴学派应运而生。“关派”以沈周为首,后有,信徒众多,在晚明形成一个主要流派。同时,住在苏州的唐寅和仇英也以绘画闻名,与沈周和文徵明并称为“吴门四家”。

吴家、沈家、文家、唐家的共同特点是都属于文人笔墨。虽然仇英是一个工匠,但他的绘画风格受到了文人画家的影响。四的绘画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们技能全面,题材广泛。画出来的山水既能表现北方雄伟险峻的山川,又能描绘南方优雅美丽的风景。他们用娴熟的笔墨描绘周围的园林景色,把表现文人生活题材的山水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开辟了元明清以来山水画的新境界。

“四派”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个人画风不同,各自都有师徒制。沈阳和文徵明比较接近,但也有不同之处。沈周的山川远非量之源,来自黄和袁故里真武的则采用了马、夏的方法。他们的笔法相当健硕,形成了粗旷写意的新面貌,以浅淡的山水创造了一代水墨的独特风格。尤其是他的花卉,继承和发展了明末元代写意花鸟画的传统,笔法简单,风格清淡,在明末水墨写意绘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文徵明精致优雅,别具一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