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对百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和火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多次使用火攻,为何火烧藤甲兵时,预言自己会折寿?
在很多人的心中,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一生当中无一败仗,那是蜀国的守护神,是所以的君主都想要争抢的人。从三顾茅庐开始后,诸葛亮就一路辅佐刘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连封地都没有的小将领,到被封汉中王,最后建立蜀汉,不得不说这些都是诸葛亮计谋的作用。
相信刘备的后世子孙也一定感念当年的诸葛亮,毕竟所有问题在他手上,那就不是问题了。但是很多熟悉三国的人都了解,诸葛亮这一生用过很多次的火攻,但是唯独到了后期和孟获的对战中,有一回,那就是火烧藤甲兵时,诸葛亮不仅泪流满面,还预言这次要折寿。这是为何?要了解当年的赤壁之战,借了东风,曹操那方要被烧死多少人啊。
对于这三万藤甲兵,为何就要折寿了呢?其实深究一下就能发现原因。
一:结局
首先赤壁之战时,是孙刘两方对抗曹操的战役,不得不说其中的变数还是很大的,也有不成功的可能性。即使自己的计策规划的再好,如果对方不按照自己的来,也是无用,所以最后烧死了这么多人,也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的功劳。
而火烧藤甲兵就不一样了,这是他自己亲自指挥,亲自目睹的,所有的胜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他对此还是很自责的。
二:性质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事迹,大家都了解,为了让他心服,所以一直不忍心直接杀害他,为此孟获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去借了这么多的藤甲兵,一步步的陷入自己设的局里,这是有功设计,但是他却在明知战果的情况下,目睹了这么多人的死,内心还是很不安的。
而赤壁之战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退守荆州了,所以并没有目睹这么多人的死,即使是后面到了前线,也没有真正的伤害到司马懿父子。在性质上还是有根本差别的,所以诸葛亮才会有此感慨。
三:自身
诸葛亮自身就认为这些人是很无辜的,所以他的内心才会很过意不去,毕竟之前的赤壁之战,是为求自保,而这次却是为了害人,而且数量很大,所以他的内心当然会很不按了,所以面对这些亡魂,也是为自己赎罪的感觉,所以才会说自己会折寿吧。
所以才说诸葛亮这一生用了很多次火攻,但只有在火烧藤甲兵这一次才会预言自己折寿,毕竟这害人不是他的初衷。
孔明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本可以采取和平的方式使他们归顺,结果反而用了火攻这种残忍的方式烧了他们,并且这群人可是属于蜀汉的人,就相当于在残害自己的手足,所以孔明心里非常难过,觉得自己虽然达到了战争胜利的目的,但是却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会伤害阳寿。
火攻可以说是诸葛亮最擅长的一种攻击手段,在三国中诸葛亮使用火攻的次数很多,可是唯独他在火烧藤甲军之后说折损阳寿,很多人都怀疑是不是诸葛亮觉得自己杀了太多人,所以担心会有报应,其实并不是在三国那样的局面之中,不是敌死就是我亡,所以诸葛亮并不排斥沙发,再说了他如果真的担心会有报应,早在第1次用火烧的时候就已经担心了,而不是在这一次的火烧藤甲君之时再来担心。
而诸葛亮惶恐的第1个原因就是因为这场战役没有达到他自己最根本的目的,虽然他仍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诸葛亮的目的是想要让他们归顺而不是杀人,之前在面对曹操的军队的时候,由于两方是敌人,所以杀伐是避免不了的。但是这次诸葛亮的主要目的是想让他们归顺于自己,从而安居乐业,但是他却用这种残忍的方式实现了平定叛乱的目的,对于诸葛亮这一个万事必求完美的人来说,自然是有些不顺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藤甲军都是蜀汉人,这对于诸葛亮来说那可是自己的子民,虽然他们在人烟稀少的边境生活,站在本市上,他们还是手足,诸葛亮对待敌人自然是毫不留情,但是他并不想要对待自己的同族人也这般残忍。但是没有办法,为了保留蜀汉的兵力,他只能选择用火攻的方式来消灭藤甲军,他在最大程度上面避免了蜀汉的损失,但是他的内心却时时刻刻都受到良心的谴责。
并且这一次战役基本上灭了少数民族的全族,当时诸葛亮烧的那些士兵是乌戈国全部的青少年就相当于乌戈国的未来,就断送在了诸葛亮的手里。
诸葛亮擅用火攻,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的首秀即是著名的?火烧博望坡?,此后在赤壁之战又联合东吴采取火攻烧尽曹军战船大败曹操30万大军。
火烧藤甲兵发生在诸葛亮南征南中期间,第七次擒孟获之时,诸葛亮以火攻大败孟获的3万藤甲兵,然而此役虽胜诸葛亮却为何要说?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这样一句话呢?
诸葛亮火烧藤甲兵发生在南征南中期间,第七次擒孟获之时。
?七擒七纵孟获?的典故我们大家都知道,孟获这个蛮族首领一直是蜀汉后方的心头之患,诸葛亮六次攻打南中六次擒拿孟获都放他走,是希望以大义感化他,奈何孟获冥顽不灵败而复来,诸葛亮第七次南征南中,孟获请来了乌戈国的三万藤甲兵来助阵,由于藤甲兵有藤甲护身,刀枪不入,在最初的战斗中,蜀军对藤甲兵完全无计可施,遭到大败。
后来诸葛亮诱使这些藤甲兵进入盘蛇谷,一把火将这三万藤甲兵烧死在谷中。
这是诸葛亮第七次擒孟获,依如前六次,诸葛亮义释孟获,孟获大受感动,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然而,诸葛亮几次攻打南中,将士死命,亡者无数,特别是火烧藤甲兵一战,虽用巧计,但死者众多,惨不忍睹,乃至于诸葛亮无不担忧的说: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呢?
诸葛亮一生擅用火攻,除了火烧藤甲兵,其他还有四次著名的火攻战役,分别是: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和火烧上方谷。
这四次著名的火攻战役,都有个大框架,那就是?讨灭汉贼,兴复汉室?,目标都直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枭雄曹操,是以仁义之师讨不义之军。所以,诸葛亮数次火攻打的曹军溃不成军,都是希望能加速曹军灭亡,以为兴复汉室打开局面最终再一次完成统一。
而攻打南中发生在刘备入主成都之后。蜀汉章武二年(223年)刘备为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尽起倾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被东吴陆逊以火攻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遭到大败,刘备含恨而终,临终前于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
诸葛亮摄相父事后,南中孟获乘机袭扰蜀汉后方,诸葛亮为了使北伐大计无后患,遂起兵讨伐南中,所以才有后来的?七擒七纵孟获?,?火烧藤甲兵?是诸葛亮攻打南中最后一战,虽大胜,但藤甲兵死伤惨烈,这与诸葛亮当初以大义化干戈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他不想过多的流血,但?火烧藤甲兵?却让年轻的士兵的血流的更多。
南中平定之后,众人都希望能留住孟获为蜀汉所用,诸葛亮不允,答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
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
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
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据《三国志》)由此可见,诸葛亮是个非常体恤士兵,爱惜士兵生命的人,他坚持不在南中驻兵,是希望这一次能彻底感化孟获,不要再起兵事。而?火烧藤甲兵?本身就已经违背了诸葛亮当初攻打南中的初衷,是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只是太多无谓的牺牲,冥冥之中要靠诸葛亮自己的阳寿来弥补,多少也是令人唏嘘悲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02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