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名将无好死,。今天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傅友德起初同朱元璋一样,来自当时社会最为底层的农民,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为了能够活下去,他只能跑去参加起义军,先后追随过李喜喜、明玉珍、陈友谅、朱元璋等。
在朱元璋的手中,傅友德得到了极大的重用,而他也相继取得了西伐巴蜀、北征大漠、南平云贵等赫赫战功。
尤其是在北征大漠期间,傅友德七战七胜,打得蒙古溃不成军,朱元璋本人就曾经直言,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后来也因功被封为了颍国公,授予了免死和世袭铁券。
然而就是这样战功赫赫的他,却受到了朱元璋的无端猜忌而冤死,真是令人唏嘘,真是印证了那句古老的话语——“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在古代开国功臣和开国皇帝之间,在建国之后究竟要如何生存这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即便是遇到了像宋太祖赵匡胤、汉光武帝刘秀这样比较仁厚的君主,便可以让你交了兵权了事。但如果遇到了像汉高祖刘邦这样不讲情面的,猜忌心重的,你即便每日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做事,也难逃一死。
而朱元璋又在开国皇帝中,属于猜忌心特别重的那种,死在他手中的功臣,数不胜数。但朱元璋每一次诛杀功臣都不是毫无理由的,比如蓝玉和胡惟庸他们被诛,本身功高盖主是一方面,自己独断专行又是另一方面,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朱元璋怎么能够容忍的了。
但不同于胡惟庸和蓝玉的是,傅友德一直都很安分守己,他又因为什么,而触犯了朱元璋的禁忌。
傅友德之所以被朱元璋给盯上,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他的女儿是晋王朱济熺的夫人,此人同为朱元璋的孙子,手中又握有重兵,对皇孙朱允炆的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二是他同蓝玉之间也拥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出于这两点原因,傅友德即便拥有再大的功劳,再安分守己,他也必须死!
对于傅友德的死,自古至今无数的人都替其感到很冤屈,康熙年间的刑部尚书王世祯对此曾评价道:“古来功臣之冤,未有如颍公之甚者!”
明初开国大将傅友德,人称霍去病,无疑是明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他跟随一代名将常遇春,骁勇善战,西征巴蜀,北侵大漠,南平、云南等地屡战屡胜,为明朝的成就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基础。
据说在平定云贵的一战中,他曾亲自率领铁骑杀入敌营,杀得元军死伤千里。他当即活捉了倭寇首领达里玛,迅速平定曲靖代,大获全胜。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能征善战的镇将军,最后却没有逃脱他的丰功伟绩。他被朱元璋嫉妒而自杀的命运,是明朝历史上挥之不去的血腥阴霾。
后人指出傅友德的死是“寻死”,或者更明确地说,是他自身的性格造成的。在我看来,这个论点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虽然陪君子如陪虎,但也不是没有规矩可循。自古以来有两种英雄让君王敬畏。一种是他们真的有谋反之心,被洞察清晰的皇帝提前惩罚。另一种是,虽然他们才华横溢,忠心耿耿,但他们桀骜不驯,在君主眼中难以控制,但他们害怕。可惜战功显赫的傅友德恰好属于后者。所以在朱元璋的农民背景里,骨子里还有小农意识的国王显得特别不讨人喜欢,当然也有除掉的想法。
傅友德武功高超,能力超群。但在今天看来,这个人对职场厚黑学的理解显然不到位,所以一早就为自己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傅友德的南征
论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开国将军,文坛武术家傅友德是第一个照应大臣的人。在他的军队生涯中,入侵云贵,消灭元朝扎次瓦尔米统治势力的战役堪称经典。
吴鸿十四年秋,傅友德率领大军从湖广到云南,深入大葱满山的云贵高原。一路经过郴州、袁州,然后去了贵州。到了柯普定、普安后,三十万军士,强大如云南曲靖。明军闻讯后,盘踞在那里的元朝贵族统治者立即开战,十余万精兵驻守曲靖代,双方激战。
傅有德懂得打仗,趁着大雾逼近白石河,给人以军队要强行渡河的假象,却暗中用偷偷修栈道的招数潜入仓库,派几十支队伍从白石河下游悄悄渡河,伺机扰乱敌军,声东击西。突然,从后方抄来的元军猝不及防,一时间,全军覆没。傅友德试图命令他的将军木英带着铁骑冲入敌人的主营,活捉敌人首领达利玛,迅速收复曲靖。
一战胜利,傅友德凯旋归来,朱元璋是天生丽质,大功臣升官,封赏很多。所以傅有德被授予世袭铁券,大家都很荣幸。
但后世有人评论说,傅友德虽然功勋卓著,但滥杀无辜的残忍也令人发指。他攻占云南后,元朝统治势力几近崩溃,流离失所的蒙古人民死伤无数。更多的妇女大量沦为妓女,十岁以上的男人被屠杀。情况很糟糕。
傅友德之死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与朱元璋、明太祖并肩作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正如许多能打仗的开国将军的最终命运一样,一旦皇帝掌权,这些拼死一战的将军们将会"免于一死"
富有德,贫农,偶然参军。元朝末年,战火四起,百姓苦不堪言。自古乱世出英雄。在农民起义的动荡年代,傅友德先是去参加红巾军起义,然后先后跟随陈友谅、常遇春,最后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员猛将。他在攻克巴蜀、北伐大漠、平定云贵等诸多战役中冲锋陷阵,为大明江山的稳固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
洪武二十六年,登基近十年的朱元璋因惧怕蓝玉将军的兵权,设计杀他。天天和蓝玉做好朋友的傅友德自然在“黑名单”上,朱元璋想尽一切办法找借口除掉他。
次年的一天,朱元璋借大宴之际,突然提到对傅友德次子的不满,要求傅友德给予“制裁”。没想到,傅友德真的是大义灭亲,在饭桌上立马起身认罪,并听从朱元璋的命令,杀了自己的儿子,要他的人头去庙里救活国王。
朱元璋是无辜的,知道自己理亏。但他没有当面攻击,只好找借口指责傅友德没心没肺,不思父子之情。傅友德仰天大笑,“你不就是想让我父子去死吗?死有什么不好?”说着,竟在朱元璋面前拔剑自刎,四人皆惊。一代大将,血溅金殿,何等豪迈!
朱元璋手下开国将军二十一人中,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全部病死。沐英伤心过度而死,胡大海被人刺杀而死,刘伯温、冯胜、李善长等被胡惟庸害死,剩下的都被朱元璋杀死。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
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扩展资料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朱元璋能开创近300年的大明王朝,除了他本人的雄才大略,善于识人、用人,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而大明颍国公、太子太师傅友德,就是朱元璋倚重的开国大将之一,甚至被他御口评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应该说,朱元璋对这位开国第一将的待遇,刚开始确实仁至义尽:封爵到了人臣最高的公爵,还两次赐予免死铁券,子孙世袭。可傅友德最后的结局呢?竟然是被朱元璋无罪赐死的!
傅友德战功显赫,而且还被赐予了免死,那么又是怎样的特殊境遇,才导致了傅友德最后的悲惨命运呢?
最大的原因是朱元璋晚年对开国勋贵多有猜忌,先后兴起胡惟庸案与蓝玉案。
胡惟庸案从洪武十三年(1380年)开始,丞相胡惟庸被朱元璋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处死。此后,包括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诛灭直到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方告结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5月,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痛哭不已,谥“懿文太子”。随后,朱标的次子、15岁的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这时,朱元璋已经是一位64岁的老人,为了让孙子朱允炆顺利继承皇位、安安稳稳地坐天下,朱元璋加紧了对跋扈勋臣的处理。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huán)告发凉国公、太子太傅蓝玉谋反,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谋反罪将蓝玉逮捕下狱,并将他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随后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
蓝玉案之后,战功赫赫的颍国公、太子太师傅友德,因平日里跟蓝玉走的比较近,受到朱元璋的猜忌。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大宴文武百官。席间,朱元璋忽然说他对傅友德的儿子有些不满,傅友德马上起身告罪,朱元璋责备傅友德不敬,并命他取自己两个儿子的首级。
很快,傅友德提着两个儿子的头颅,来到朱元璋的面前。朱元璋说:“你怎么忍心杀自己的孩子?”傅友德说:“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的人头吗?”最后,傅友德在朱元璋面前自刎而死。朱元璋当即暴怒不已,下令将傅家所有男女,全部发配辽东、云南。
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思宗烈皇帝朱由检念及傅友德的开国之功,追封他为丽江王,谥“武靖”。
正如明朝文坛“后七子”之一、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所说:“友德之显以敢力战也,然十不失一……身冒百死而无一足称,及其遇真主,虎变龙从,刃不虚下,策不虚画,以至列通侯进上公,呜呼天哉!”是啊,傅友德虽然刚开始用了6年时间,换了4位主公,才找到真正赏识他的明太祖朱元璋;但在随后的从龙记录中,傅友德打遍东西南北,为大明的统一和稳固,立下不世之功,自己也从一名小小的士卒,成长为朝廷重臣颍国公、太子太师,可谓超人奇事!
可在随后的大变局中,很多元勋宿将被牵连致死,先后两次被朱元璋御赐免死铁券,傅友德也未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清初文坛盟主、刑部尚书王士祯的评价,恰如其分:“古来功臣之冤,未有如颍公之甚者!”确实,如果说别人又是谋反,又是跋扈的,傅友德为国征战30多年,战功赫赫,却落得父子横死、家族受难,岂不痛哉?!
来自简书作者:冷眼观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8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