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时期的郭桓案是怎么回事有何影响

以史为鉴 2023-07-06 18:02:45

明朝时期的郭桓案是怎么回事有何影响

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贪官总是惩而不绝,下面由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洪武十八年,大明发生了一起令全国官员都为之震恐的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与全国上下多个官员进行共同舞弊、贪污受贿,全国约有十三个布政司受到了牵连。

据悉,郭桓的贪污受贿,一共给国家造成了2400万担精粮的损失,而当时全国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才2940万担精粮,占比达到了80%多。

如此巨额的贪污,任何人来了都不免觉得心惊肉跳,震怒的朱元璋当即下令将所有与此案有关的高级官员全部处死,至于其他低级官员也给予相应的处罚。

根据《明史》记载:“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系死者数万人。”

同时由于该案大量涉及官方和地方豪强的勾当,因此江浙一带有大量的豪门贵族因此案而破产。

朱元璋在此案中展现出了对于官员贪污受贿现象零容忍的态度,采取了重典御下,稍有触犯,刀锯随之的方法。

郭桓案只是朱元璋肃清朝政的一个缩影,在其之前空印案和胡惟庸案相继发生,每一次案件都能够成功牵连出上万官员,而且每一次还都一并采用重典惩罚和法外施行,大规模清洗贪污受贿的官员,还设立了锦衣卫来加强对于官员的监视。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大规模地清洗官方,是有他的想法在的。当时随着国家形势的逐渐好转,有几个问题急需解决,已经严重干扰到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态。

一是、大量的功勋贵族日益目无王法,肆意妄为,严重扰乱国家的正常运行;

二是、地方豪强势力的逐渐增强,他们与各级官员、功勋贵族一起上下联手,互相勾结,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税避税等等,这些东西对于大明王朝这个新兴朝代来说,是顽疾所在。

朱元璋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明初四大案都是直接冲着功勋贵族、地方豪强、各级贪污受贿官员这三方势力去的。

郭桓案的爆发使得朝野内外,所有官员为之震恐,一些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地方小吏,每天工作时,也不免要提心吊胆。

朱元璋虽然在处理贪污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比较粗暴,但还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大量地方豪强因此而破产,扩大了农村自耕农的比重,大量隐瞒的土地得以重新计入国家的税收,为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永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郭桓案还意外促成了大写数字的诞生,朱元璋为了杜绝官员们通过篡改数字进行贪赃枉法的行为,将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从此以后直到当代,在记账时都是采用大写数字来统计,这倒是一个意外的发明。

明朝洪武郭桓案,是洪武四大案之一,当时获罪官员都是罪有应得吗?

贪污受罪是理所应当和罪有应得的,不过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个人觉得就不是那么的科学和人性化,明朝对于贪污是零容忍的态度的,只要是贪污被查出,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对于朱元璋,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他做过乞丐,做过和尚,他尝过这世间的疾苦,所以他对于官员贪污是零容忍,其次就是他的父母,兄长、侄子都是因为元朝官员贪污赈灾款和粮食导致被饿死的。贪官绝对是他的后期整个人生中最痛恨的人之一。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郭桓他们一共贪污的是2400石粮食,这可是一个比较大的天文数字,对于朱元璋来说,要么不做,要么做彻底,所以当时一共杀了数万人,所以可以看出来当时的朱元璋真的是相当的恼怒,可能其中也有不少被冤枉的,不过这也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无能为力的事情。



当时的这个郭桓案可是名动京师,是属于涉及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一个案件。这个案件里面上到尚书下到地方官员,总共3万多人全部都被杀了。当时朱元璋规定的是,只要贪污超过60两就是死路一条,但即使是这样,贪污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郭桓贪污案的方式和他的贪污数量,以及被卷进去的这些人,绝对都是罪有应得,他们不仅私自偷取了太平和镇江等府邸的税收,并且还私自瓜分了浙西的秋粮,450万担的粮食最后上交到朝廷的只有200多万担。并且还专门做了假账,把那些他们贪污的税收补了上去,而想要完成如此瞒天过海的作案,肯定少不了其他人的帮衬。

对于贪污的人来说,这本来就是罪有应得,不过有的人确实被逼或者冤枉的,所以这种方式是值得考量的,其中也透露出残暴的影子吧。

明朝洪武四大案共牵涉了多少人?

七至八万人,胡惟庸案(3万余人)、空印案(数百人)、郭桓案(数万人)、蓝玉案(超过1.5万人)。

1、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

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2、空印案

空印案是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此案在当时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并因此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

3、郭桓案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

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对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

为了追赃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朱元璋为了平息怨气又将审刑官吴庸等人处死。

《明史·刑法二》记载郭桓案“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4、蓝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 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

扩展资料:

空印案与郭桓案中遭牵连诛杀数字可能是根据《明史·刑法志》而来。《刑法志》中提到郭桓案“系死者数万人”,又提到“二狱(空印案与郭桓案)所诛杀已过当。

而胡惟庸、蓝玉两狱,株连死者且四万”。空印案跟郭桓案等三案所诛杀也在四万,所以一般皆认为应有七至八万人被杀。

然而方孝孺在《叶郑传》提到,空印案发生时,“凡主印吏及署字有名者皆逮系御史狱。狱凡数百人。士利兄亦以河南时空印系狱中”。

士利兄即为郑士原,曾任河南怀庆府同知,此时任湖广按察司佥事。郑士原可能就是“行省言臣二十余辈”的其中一个。

郑士利在案发之初就想上疏,但为了避免受人怀疑是为救其兄,所以一直等到郑士原出狱之后才敢上疏,就是为了替留在狱中的死囚申辩。在《叶郑传》文末提到郑士利失败,朱元璋还是“竟杀空印者”。

郑士原任官湖广,却因从前任河南任内之事入狱,说明朱元璋是按照空印文书上的署名逮捕官员。所以被逮捕的人数其实也不过数百人之谱。

全文末也未提到在这数百人之后又进行了逮捕行动。且在这数百人中还有部分是被充军而非处死。所以被杀的人也就不会超过数百人。而一般所称的数万人很可能是依照其他几个大案推测而来的。

明朝之初整个官员阶层的人数并不多,而经手空白盖印文书也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如果按照数万人来推算,官员人数应该会严重不足,造成政务运转以及地方管理上的困难,这也不可能会是朱元璋所乐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洪武四大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桓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蓝玉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印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惟庸案

明朝“空印案”“郭桓案”,看朱元璋是怎样处理这些

明朝初期的时候,社会上贪官污吏横行,形成一种腐败的现象。对于刚刚建立起大明王朝朱元璋来说这是要不得的,朱元璋知道社会腐败最终倒霉的还是底层的老百姓,所以朱元璋要遏制这个腐败的现象。朱元璋实行的“空印案”和“郭桓案”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看一下朱元璋是如何制止的。

首先“空印案”什么叫空印,就是说在空的文册盖上了印章,在需要的时候在写上内容。在明朝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规定就是说粮草和钱财收支情况当时的户部与府、县的数字要完全一致,必须要分毫不差,才能顺利结束。但是这样做,实在太麻烦了,但是朝廷官员为了能够减少麻烦,就事先盖好印章,减少麻烦不需要反复核对数字。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认为这些官员挑战了他的皇权,并且认定这些官员相互勾结、徇私舞弊必须严惩不贷。当时朱元璋一声令下,全国13个布政司、153个府、1171个县官员都是以“欺君”罪名被处死。这就是著名的“空印案”。

“郭桓案”,是发生在洪武年间重大的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在收缴浙西秋粮的时候,暗地里和地方官员相互勾结合伙贪污,把当时军用粮库3年积蓄盗了精光。更可怕的是郭桓和其他官员勾结起来盗卖粮食和偷盗金银这些恶劣的事件。好久不长,这些事被朱元璋知道了,下令逮捕他们,进行拷问。刑部官员调查发现这些人贪污大量的金银和贪污的税粮折现大概2400万石精米,当时这个数字是都么震惊。此时的朱元璋火冒三丈,处死官吏有3万多人,此案涉及到无数富户受到牵连。就几个月的时间,朱元璋斩杀了不少的贪官,为了减少老百姓的躁动,下令“大赦天下”此案才结束。

朱元璋为了防止贪污案件再发生,编写了《大诰》其中很多法律就是针对贪官污吏的,并且朱元璋实行统一记账汉字数字“一、二、三”等数字统一就行大写“壹、贰、叁”后来在这么多的作用下,明朝的贪污行为得到了很好的制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8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