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刘裕北伐正是成功的关键时候,刘裕为什么主动放弃了

众妙之门 2023-07-06 16:26:49

刘裕北伐正是成功的关键时候,刘裕为什么主动放弃了

还不了解:刘裕北伐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裕北伐眼见就要成功了,刘裕为什么放弃了?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北伐”,失利者有之,得胜者也不在少数。但恐怕古往今来却只有刘裕一人在北伐成功的节骨眼主动且匆忙地放弃胜利果实——刘裕这么做,图什么?

一、北伐与南归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八月,一手把持东晋朝政的刘裕组织大军北上。这一次刘裕选择的对手是后秦。彼时最符合做他对手的也只剩后秦:义熙六年(410),南燕为东晋所灭;义熙七年(411),岭南的动乱被平定;义熙九年(413),巴蜀地区被并入版图;义熙十一年(415),夺取荆州、江州一带的东晋大军班师回朝。

这次出兵后秦,东晋正抓住了其因帝位更迭而陷入内乱的时机。再加上刘裕制定了合理的策略,并派出了规模足够庞大的大军,这次北征进行得相当顺利。次年八月,后秦都城长安被破,后秦君臣投降,刘裕即成功取得北伐的最大胜利果实。

但让人惊诧的是,在入主长安后,刘裕又迅速整顿大部队南归。南归后,先前攻下的后秦领土很快因防守不利而落入胡夏的赫连勃勃之手。刘裕本人,则在东晋迅速撕下伪装,先后绞杀晋安帝,扶持傀儡帝王司马德文,并最终自立为帝。

二、南归与天命

虽说北伐推进得极为顺利,但东晋也不是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再者,在刘裕南归后,东晋也迅速失去了新占领的大片土地。因而按照人之常情,刘裕那时候应该为胡夏的截胡而捶胸顿足,甚至重新整兵北上,而不是连布置都不完善就匆匆撤走大军,并在南归后迅速推进改朝换代。

那么刘裕到底为何做出如此不合常理的决策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还真不是刘裕能拒绝的。

首先,刘裕做出南归决定之前接到了刘穆之突然去世的消息。刘穆之是刘裕麾下一名要员,在刘裕北伐期间负责统揽朝政。虽然此时的刘裕已经实际上掌握了东晋的大权,但朝中忌惮甚至反对他的势力也不在少数。故而当定海神针刘穆之突然因病辞世,刘裕不得不面对二选一的难题:是及时率大军赶回都城稳定大局,还是留重兵于长安巩固对新领地的统治。在刘穆之去世的前提下,刘裕会作何选择显而易见。

其二,刘裕南归后的迅速称帝与所谓“天命”有关。十六国时期的东晋是一个宗教氛围十分浓厚的国家。即便个人实力强劲如刘裕,也十分笃信天命一类的思想。

刘裕对于天命的在意,在义熙三年(407)刘穆之向其的一番进言中就可以看出:“昔晋朝失政,非复一日,加以桓玄篡夺,天命已移……公今日形势,岂得居谦自弱,遂为守藩之将邪”。作为刘裕信任的心腹,刘穆之自然是不会敷衍刘裕的人——这正好证明了天命在刘裕心中的地位,不然“天命已移”也不会成为刘穆之用来说服刘裕的第一理由。而在南归后接连受封宋王、接受九锡,乃至于元熙二年(420)正式称帝,也与刘裕所笃信的天命息息相关。

三、符瑞与造宋

在刘裕称帝前后,东晋朝野出现了诸多“符瑞”,甚至连不恋红尘的高僧在圆寂前都留下“嵩高灵神云,江东有刘将军,应受天命,吾以三十二璧镇金一饼为信”之类的遗言。如果说此前刘裕积累军事、政治力量还是在为易代进行物质上的准备,那么这些玄乎的符瑞和预言,就无疑成了刘裕易代的精神上的准备。

且除了天命,刘裕长久以来还人为制造易代的文化氛围。虽然刘裕本人是一位从基层崛起的武夫,但他很早就认识到了文化对于统治力的影响。

东晋继承西晋的门阀之分,士族与普通百姓之间横亘着巨大沟壑——刘裕起初即是站在士族的对面。但随着实力的增强和权力的扩大,刘裕产生了拉拢士族的客观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采取了极为耗时却也十分好使的一招:尊重文化,主动学习,并鼓励士族去进一步书写。

在刘裕北伐后秦期间,刘裕的上述策略也在继续施行。一些士族以幕僚等身份跟随刘裕出征,期间或领命歌颂,或自发抒情,将刘裕和东晋大军一路的成就悉数书写。在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战功和夺取的土地面前,文人的笔墨乍一看并不重要。可积累起来,刘裕通过北伐却获得了士族事实上的大规模肯定。许多士人也在北伐期间彻底转向支持刘裕。

所以当最后一大对手被消灭,刘裕的文化拉拢政策也得以告一段落。换句话说,他在士族之中的美名已经足以引起一场质变。易代过程中最重要的声名问题刘裕已有解决的软实力。

稳定后方的心腹突然辞世;支持自己易代的“符瑞”和预言频频出现;最可能否定自身正统性的士族已被拉拢,易代的氛围已经足够浓厚——这些有利、不利的条件叠加在一起,刘裕又怎会舍东晋而优先后秦故土呢?当然是立刻回中央,继续自己的统一天下之大业!

被称为南朝第一帝的刘裕,为何没能完成统一大业?

被誉为“南朝第一帝”的刘裕,是马背上取天下的一代雄主,他胸中自有韬略,在世族门阀垄断的东晋末年中抓住自己的机遇,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业。他平定了“海盗”孙恩和卢循的起义,先后消灭了桓玄建立的桓楚政权、刘毅等割据势力,实现了南方的大一统局面。他还率军消灭了南燕、后秦等国,又曾大破北魏军队,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重新攻占了洛阳、长安两都,威名赫赫。

自从西晋的永嘉之乱以来,长江以北的中原大地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少数民族和汉人小政权相继建立。而在江南的东晋将领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北伐收复失地,也因此引出了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可惜的是都以失败结束。

刘裕进行北伐所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可即便是这个最能打的马上皇帝也没能够完成百年来东晋人的希望,征服北方实现统一。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阻挡了他前进的脚步呢?

首先,就是刘裕的身体和他自身的寿命限制。从 历史 上看,刘裕整场北伐战争最巅峰的时期是在公元417年,而此时的刘裕已经54岁,这在古代已经算是老年了。五年以后,刘裕就因病去世了,可能是积劳成疾加上连年征战的创伤导致了他发病。中间这短短的五年,北方还有着胡夏、北凉、北魏、北燕等多个割据政权。连年的征战也使得南方赋税加重,士兵疲惫,国库空虚,刘裕不得不停下征战来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其次,就是偶然的突发因素,加上刘裕的用人不当,导致了他进行北伐的时候出现了后方不稳的情况,令他被迫放弃前线大好的形势回程。刘裕率兵北伐的时候,南方的都城建康是由其心腹谋士刘穆之镇守,可是不幸的是,刘穆之在刘裕到达长安修整准备攻打关中的同时就因病去世。刘穆之的去世,使这个后方变得波诡云谲。刘裕的后方无论是门阀士族还是晋室都是不安定因素,加上大部分的文武官员不建议继续北伐,刘裕收到消息后便心急火燎地着急地就赶回了建康。他让自己的幼子刘义真和大将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率兵一万余进行辅佐。也许当初他的想法是锻炼一下幼子,并且几位将领相互制衡,可是却是非常大的决策失误,用人不当。

沈田子与王镇恶出身相差太大,一个为王猛后嗣,一个为江东豪族,他们可以说是水火不相容,关系恶化之后沈田子直接伏杀了王镇恶,接着沈田子又被长史王修所杀,不久王修又被刘裕幼子刘义真所杀,这样一来导致了留守长安的主要实力派将领缺失了,军队战力大损。打仗讲究的一个是时机,一个是速度。这个机会被胡夏天王赫连勃勃把握住了,他率兵南下进攻长安,刘裕急令晋军朱龄石镇守长安,可是临时换将也于事无补,晋军几乎全军覆没,长安陷落。

第三,近现代史学家钱穆阐述了他的一个观点,他认为“要之江南半壁,依然在离心的倾向上进行。诸名族虽饱尝中原流离之苦,还未到反悔觉悟的地步”。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些东晋的江南士族们已经偏安一隅。他们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和南方的富庶条件,对北归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了,只是想着如何在东晋朝堂中多争得一点权力和利益,因此与刘裕离心离德。当时刘裕北伐攻下长安以后,将士和幕僚们对于继续北征的意见出现了分歧,而刘裕提出的迁都洛阳的提议,也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以此可以看出,当时东晋国内的世家大族对对收复中原和回归北方没有多大的兴趣,他们甚至害怕北方的世家大族会来他们的碗里分一杯羹。

第四,就是刘裕是出身寒门,并且是凭借军功和武力上位成功,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的世族门阀支持他。他将门第观念给彻底打破了以后,寒门开始崛起,但他也遭到了不少士族的反对。因此一旦建康出现大的变动,刘裕就会失去后方的根基,甚至根本无法立足江南之地。

刘裕生不逢时,他统一天下的路上有两个强大的对手——胡夏天王赫连勃勃和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胡夏天王赫连勃勃是个匈奴人,虽然他残暴无道政治方面毫无建树,但他也和刘裕一样是个军事天才,而且还是个热爱精良军械的军事家。他打造军械的标准极其严格,因此当时赫连勃勃所统帅的军队器械是最精良最好的。其次就是北魏拓跋嗣,刘裕曾在消灭后秦的战争中创造了却月阵而大败前来搅局的北魏军队。可是拓跋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虽然其进取不足,但守成却是绰绰有余。他的一番作为使得北魏逐渐强大起来,为自己的儿子拓跋焘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诸多因素互相作用,最终导致了刘裕没能北伐成功,反而是为他回建康登基立国铺了路。这其中的起承转合带来的个中滋味,只有刘裕本人能知道了。

参考资料:《国史大纲》钱穆

刘裕光复洛阳长安后,为何不继续北伐收复河北?

刘裕收复长安后,没有继续北伐。首先当时刘裕收复洛阳,长安后,肯定是兵力,粮食各个方面都是比较贫乏的。再来,刚刚收复洛阳长安,他是需要时间来稳定局势的,而且洛阳和长安是比较重要的城市,更需要他耗时间来稳定。还有就是虽然他北伐胜利,但是江南局势一直都是不稳定的,江南一直处于氏族控制之中。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次北伐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

南方不同于北方,南方势力大多都掌握在氏族手中。在三国的时候就是如此,吴国一直是经济比较强盛的,但是一直处于劣势。讲道理他是有实力和曹操比拟的。但是就是当时孙家并没有和氏族目标一致。北伐也是这样,刘裕当时虽然得到了氏族的支持,但那毕竟是短暂的,氏族可能随时反悔。

还有就是刘裕当时自己也是有野心的,他是不可能给司马家打工的。所以不继续北伐也是为他自己称帝做准备。最后也是这样,他称帝,只不过,命有些不好。干了一年的皇帝就完了。等他继位,又被北魏给干了。其实说来刘裕还是蛮有能力的,只不过能力有限,当时局势太乱了。没有办法的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6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