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什么失败心不齐,没有形成合力

以史为鉴 2023-07-06 15:41:02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什么失败心不齐,没有形成合力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为什么失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对百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东汉末年,因为汉桓帝、汉灵帝的昏庸无道,爆发了十常侍之乱。为了诛灭独霸大权的宦官集团,发展外戚势力,大将军何进暗中策划了扫清宦官的行动。因为计划败露,何进被诱骗入宫遭到杀害。但是,何进的党羽却趁机进入宫中,将宦官们几乎屠戮殆尽。这是一次两败俱伤的宫斗,而历史的流向转向何方,当时充满了变数。

这时候,在河西势力强大的董卓很快很快凭兵马上的而绝对优势,占据了京城,把持了朝政,让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手握大权后,董卓不但放纵享乐、骄奢淫逸,过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还图谋废立皇帝之事。作为军阀,董卓烧杀抢夺百姓,盗掘先帝坟墓。惹得天怒人怨,各地诸侯纷纷联手,起来讨伐董卓,形成了一支看似强大的攻董联军。

小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侯的数量定为十八路。从绝对数量上比较,十八路诸侯实力强悍;而董卓手下值得依赖的只有吕布这样的猛将。那么,几十万之众的十八路军为何最终还是败给了仅有五万人马的董卓呢?

作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成为十八路军的拦路虎。当诸侯们的联军浩浩荡荡开到了虎牢关外,神勇的吕布大军犹如天降,阻挡了他们的步伐。虎牢关前,吕布接连斩杀数位联军武将。即使在张飞、关羽的夹击下,吕布依旧神勇杀敌,保持不败,直接挫败了联军的锐气。诸侯们不但“逡巡不敢进”,几乎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前方,吕布大获全胜。后方,董卓依旧花样生活。这也为日后董卓烧毁洛阳、逃往长安做了铺垫。

诸侯们内部没有形成合力,犹如散沙。为了讨伐董卓,大家达成了一致,但他们都怀揣不同的心思,以致于矛盾交织如麻。比如盟主的袁绍很有名望,但是他和弟弟袁术心隔肚皮。同是司空袁逢的儿子,身后站着汉末大族汝南袁氏。但袁术是嫡子,袁绍则是庶子。兄弟俩都心高气傲,谁也不服谁。

比如有“江东之虎”美誉的孙坚冲锋在前,而袁术为了他削弱的力量,拒绝给他发放军粮。比如袁绍和曹操本是一同长大的好友,后来汉室衰落,袁绍主张另立明君,曹操则认为不能随意废立,二人因为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他们因为讨伐董卓而联手,又因为各怀心思而掣肘。

诸侯们讨伐董卓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汉朝末年,不堪朝廷重负,农民们纷纷起义,张角建立起了“黄巾军”。为了让地方诸侯有效剿除义军,朝廷下令各地可以自己组建军队,地方势力逐步座大,形成绝对权威。当董卓的铁蹄踏破汉室的时候,诸侯们才能够带着各自的兵马,前来讨伐,这正是东汉朝廷日渐式微的表现。

当黄巾起义被平定之后,各地诸侯正沉浸在手握兵权的快感之中,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解散兵马。如果讨伐董卓成功,汉献帝重新掌权,天下大势必然会朝着不利于诸侯的方向发展。如今董卓虽然乱政,也正是诸侯们肆意发展自己势力的战略机遇期。

讨伐董卓成功后自己会失权,还不如不将董卓赶尽杀绝,趁着乱世成就自己。十八路诸侯中的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后者。正因为讨伐董卓不符合自己的长远利益,诸侯们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诸侯们本就没有讨董的想法和意愿。当诸侯联军集结时,他们名义上是为了兴复汉室、铲除国贼,但其实说到底,大部分诸侯实际上并不是为此而来。袁术在讨董的数年后便自立为帝,可见其心中根本没有汉室。本来就没有汉室当回事,他参加联军,真正目的不是讨伐董卓,而是为自己赢得名誉上的积累。

诸侯们没有竭尽全力。不仅仅是畏惧吕布、畏惧董卓的西凉铁骑,诸侯们还相互提防,担心被同盟军背后捅上一刀。你在前方打仗,我在后方占地。你在疆场驰骋,我在背后算计。诸侯们大部分都有给自己留有空间。袁绍看到华雄时,感叹大将颜良和文丑,把自己的心思明明白白地摆了出来。

讨董联军的失败完全在意料之中。诸侯们外防董卓剿灭,内防友军加害。他们既要有忠君爱国的姿态,又要保证自己不受董卓制约,还能趁机发展自己。一个草台班子,看起来人们浩浩荡荡,其实根本就经不住吕布一打。

董卓的实力很强吗,为何讨伐他还需要十八路诸侯联合呢?

说起董卓,大家都把他和吕布、貂蝉联系在一起,因为吕布的名声太大,所以,很容易让人忽略掉董卓。即便是没有吕布,在三国时期,还有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这些英雄豪杰。所以,董卓的存在感是比较低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于底层的军人,却让各诸侯吃尽了苦头,董卓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讨伐他需要十八路诸侯联合?

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记载的,曹操号召天下兴义之师讨伐董卓,讨董檄文发出后,各诸侯纷纷响应,这一呼应便是十七路人马,算上曹操的队伍,就组成了浩浩荡荡的十八路大军。他们就这样雄赳赳气昂昂的集结于洛阳,带领着三十万大军,讨伐董卓。在这批人马中集结了张飞、关羽、赵云、马超这些勇猛大将,然而,开场有多华丽,结束就有多惨淡。这些人马被董卓大军打败。

失败的原因可想而知,在一个庞大的队伍中,最怕的就是人心不齐。曹操、刘备、袁绍各怀鬼胎,只为满足自己的私立,不为大局考虑,谁也不愿意冲锋陷阵。最终,他们内部不和,被董卓看破,各个击破。

其实这并不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的真正原因。曹操大军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的军队实力远不如董卓的军队。曹操大军根本没有三十万那么多,最多也就十几万人马。而且这些队伍中很多都是新招募的人马,没有经过训练,所以战斗力不够。再加上,他们粮草补给不足,最终讨伐计划失败。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最后为何却以失败告终?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十八路诸侯分别是:

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在他们当中,权力最大的是冀州牧韩馥,冀州境内的一切军政大权都掌握在韩馥手中。而论身份,最为尊贵的便是刘岱,因为他是皇族,是皇帝的亲戚。

还有袁绍、袁术,他们俩一直标榜着四世三公,还有孔融,他是孔圣人的后代,还有陶谦,这也是掌管着一州之地的诸侯。

不过这十八路诸侯看似声势浩大、威风凛凛,但实际上是各自为战,压根就无法打败董卓。至于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十八路诸侯看似威风,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压根就无法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事实也证明了,各路诸侯之间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有自己的猜忌。就像孙坚,拼死拼活的在前线厮杀,袁术却害怕孙坚抢了太多功劳,于是就把孙坚的粮草给断了。

曹操率军追击董卓的时候,其他各路诸侯都没有派兵支援,差点就死在西凉大将徐荣的手上。大部分的时间里,各路诸侯都是在一旁观战,都没怎么跟西凉军交战,就是看热闹。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第二,十八路诸侯当中,有多人是真正拥护汉室的?

如果非要选一个,那估计就是刘岱,毕竟他是皇族。但其他人可不一定都是拥护汉室,毕竟天下大乱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他们可以趁着乱世,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

毕竟在乱世之中,在自己的地盘里,自己就是土皇帝。那如果是之前,他们不管想做什么都得受到制约。所以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反而还更喜欢乱世。

第三,双方的军队战斗力,也不在一个档次上。

要知道,董卓的西凉军大多是羌族,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那战斗力是没得说。而十八路诸侯呢,大多数是临时东拼西凑起来的,战斗力实在是无法跟董卓的军队比。

再加上各路诸侯都是心高气傲之辈,不管是谁担任盟主,都会有人不服。在这种无法形成统一指挥的情况下,所谓的十八路诸侯,怎么可能打得过董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5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