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汉朝韩信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若起兵造反,成功推翻刘邦有多大把握?
众所周知,说到韩信历史对其有“兵仙”、“战神”等美誉,韩信一生“战必胜,攻必取”,凡其指挥的战役基本没出现过败仗。如果没有韩信,刘邦也不可能战胜项羽,他为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单从军事上来看,韩信确实无人能与其争锋,是非常出色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尤其是在平定齐国后,韩信的实力达到了顶峰,可以与刘邦、项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当时韩信听从了劝谏,他有多少契机可以起兵自立为王呢?韩信真能打败刘邦,成功上位吗?
一、韩信首次自立为王的契机
说起韩信很多人都听过胯下之辱的典故,韩信这种能屈能伸的性格也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韩信开始是在项羽帐下效力,但没得到项羽欣赏,但俗话说得好:“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后面在萧何的力荐下,刘邦封韩信为大将,自此,韩信把他非凡的军事天赋和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公元前204年,平阴侯韩信和汉军统帅张耳率领三万汉军与赵国陈余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在井陉口爆发了激烈的战斗。两军兵力悬殊六七倍,看似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性,但韩信捉住陈余轻敌的情绪和想速战速决的心理,出奇制胜地想出了一举致胜的奇招。韩信“背水一战”大败陈余,轻松平定赵国。
但在此次战役中,韩信不仅大败赵军,还收获了一名猛将军师,这个人名叫李左车。当时如若陈余不刚愎自负,听从李左车的迂回作战方案,也就没有韩信的“背水一战”的大胜。
韩信奉李左车为座上宾,故而李左车跟韩信建议不要采取强攻燕、齐,而是先安抚平定的赵国各地区,然后再派谋士招降燕国,只要燕国投降,齐国也会望风而动。这样不仅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且可以为图谋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左车的跟韩信表达的意思其实已经非常明显,刘邦此时正在彭城与项羽交战,无暇顾及韩信这边。所以韩信正好借助此次平定赵国的契机,再招降燕、齐两国,便可有强大的资本自立为王了。如若此时韩信出兵攻打刘邦,刘邦是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之抗争的。
然而刘邦过于精明,反应太迅速,连夜和夏侯婴潜入军营把兵符给拿走了,加上此时的韩信没有自立为王的打算,也就错失了第一次自立为王的契机。
二、韩信第二次自立为王的契机
公元前204年,刘邦一方面派人去劝降齐国,一方面又出于对韩信的不信任下令让其攻打齐国。韩信率领的大军快抵达齐国之际就听说齐国已经受燕国投降的影响,也决定投降了。正在韩信犹豫是否还要攻打齐国之时,韩信帐下谋士蒯通大胆谏言:“汉王是让你攻打齐国,你不打就等于违抗他的命令。再者,你一个大将军难道还不如一个劝降书生的三寸之舌吗”。其实蒯通主要意图就是告诉韩信赶紧抓住这个攻打齐国的机会,快速增强自己的实力。
韩信觉得蒯通讲的很有道理,于是趁齐国没有防备,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双方在潍水发生了激战。史称“潍水之战”。此次战役可以说是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是一场转折性的战役。韩信军大败齐军后,自请封他为代齐王。刘邦心里虽不悦,但还是派张良去齐国直接封韩信为齐王。但此时刘邦已经对韩信心生猜忌和不满,觉得他已经威胁到他的权力地位。若此时韩信听从蒯通的谏言,在自己实力最强的时期,在刘邦被项羽打得连连败仗之际,韩信发兵攻打刘邦,自立为王,刘邦这次估计就会败的一塌糊涂了。
但最终韩信只是为了更好的治理齐国,自请封自己为代齐王,并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这是韩信错过第二次自立的契机,也是错失最佳打败刘邦的一次契机。后面他若再想反叛取胜成功率大概就会越来越低了。
三、韩信第三次自立为王的契机
当初韩信在项羽帐下的时候,项羽根本看不上韩信,觉得他就是个山野莽夫,但自从萧何把韩信力荐给刘邦后,让所有的人都惊叹于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才能。
项羽此时也开始后悔当初不能慧眼识珠,不然此时这名猛将就是为他在效力。而此时正是楚汉之争难分伯仲之时,项羽一方面要对付刘邦,一方面又担忧如若此时韩信再趁机过来打他,那他就腹背受敌了。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项羽不得不去拉拢韩信,派了他的谋士武涉去向韩信抛出了友好的橄榄枝。武涉实事求是的劝说韩信如果他帮刘邦联合攻打楚军,楚军战败,刘邦得了天下也一定容不下他。并且项羽为了显示足够的诚意,跟韩信承诺只要不联合刘邦一起率兵攻打,保持中立,那项羽答应可以跟他和刘邦三分天下。
此次武涉的劝说,加上之前蒯通的谏言,其实韩信内心也在不停的挣扎,一直也在试图考虑是否自立。但想到刘邦得知遇之恩,韩信还是不忍背叛刘邦。试想此时韩信狠下心,就算不联合项羽对抗刘邦,保持中立,让楚汉双方相争,他完全有机会跟刘邦项羽形成一个三足鼎立之势。但韩信的优柔寡断让她错失了自立为王的最后一次契机,此后垓下之围,项羽自刎乌江,刘邦统一天下,韩信兵权被夺,再也没有与刘邦对抗的资本了。
四、结语
刘邦手下能臣武将众多,其中韩信的军功天下第一,他帮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就在韩信实力越来越强之时,刘邦对韩信越发的忌惮,韩信面对领导的猜忌,并没有想出应对的对策,反而雪上加霜,最终导致自己的悲剧。
纵观韩信的一生,他有两次谋反的绝佳时机,但是却错过了,等到他被囚禁时,才准备放出囚徒攻打皇宫,却以失败而告终,最后落得灭三族的结局,那么韩信如果选择叛汉自立,刘邦会是韩信的对手吗?
淮阴侯韩信剧照
(一)韩信的名将之路
彭城之战是刘、项两家第一次正面交锋,刘邦几乎全军覆没。刘邦惨败以后,诸侯们相续叛汉,叛汉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诸侯觉得此时项强刘弱。刘邦兵败退守荥阳以后,项羽强攻荥阳,荥阳失守,刘邦败退关中。
此时的刘邦很气愤,他调集关中军队准备与项羽决一死战,辕生提议:仗不能这样打,汉军太被动了,当务之急是派韩信灭赵,你率领军队往南走,把项羽引到南边,这样一来可以拉长项羽的防守线。
刘邦依计而行,派韩信北伐,从此以后,韩信开启了他的名将之路。韩信灭魏、灭代以后,刘邦抽走了他的精锐部队,留给他三万老弱,让他继续开辟北方战场,至于刘邦为什么这么做,笔者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为了补充荥阳兵力的损失,第二、削弱韩信的实力。
韩信用三万老弱成功歼灭赵国20万大军,后来又采用李左车的建议降燕。韩信灭赵、降燕以后,刘邦又跑到他的军营里,夺走他的精锐部队,留给韩信少量的士兵,让他继续灭齐。韩信四处招募新兵来壮大自己的队伍,这就是韩信的过人之处,他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新兵炼成精兵,韩信灭齐以后,他的军队瞬间扩展到了30万。
淮阴侯韩信剧照
(二)韩信灭齐以后,是他自立的最佳时机
首先我们来看看刘、项、韩三家的情况,此时的刘邦手中有20万军队,项羽10万,韩信30万。韩信灭齐以后,项羽感觉到了危机,于是派武涉游说韩信叛汉或者选择三足鼎立,却以失败而告知,韩信拒绝的理由是,当初他在项羽手下说什么都不管用,而刘邦任他为大将军,听计于他,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韩信认为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刘邦他没有施展才华的平台,就算自己是千里马,没有伯乐,也是一匹普通的马。
韩信手下的谋士蒯通,听说武涉游说韩信失败了,他亲自出马劝韩信自立,蒯通是楚汉时期非常有名的辩士,他把刘、项、韩三家的形势看得很透彻。
蒯通劝诫韩信说,现在刘、项两家在荥阳一带打得精疲力尽,胜负难分,只有一位贤者可以去收拾残局,你要是助楚则汉必亡,助汉则楚必败。但是此时你归谁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你的功业无人能及,归汉刘邦猜忌你,归楚项羽不信任你,最好的做法是选择三足鼎立,然后以为民请命为由,要求刘、项两家停止战争,谁不听你就打谁,到时候你要是再封一些诸侯王,那么天下的诸侯都会侍奉齐国。
蒯通剧照
蒯通的话有道理吗?自然是有道理。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几乎没有赢过项羽,而且好几次兵败狼狈的逃跑,后来刘、项两家大战于固陵,刘邦仍然打不过项羽。
固陵战败以后,张良献计:韩信、彭越都想做真正的诸侯王,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忙,你灭不了项羽,你不要以为你有20万军队,项羽只有10万,你灭不了他。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许封韩信、彭越为诸侯王,并加封他们,韩信、彭越立刻答应出兵,他们俩一来,项羽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最后兵败自刎。
回到最初的话题,其实韩信灭齐以后是他自立的最佳时机,此时他占领了黄河以北的诸侯国(燕、赵、代、魏、齐),如果他选择自立,彭越、英布这一类投机分子,胳膊拐向谁就很难说了,至少刘邦的处境会变得很艰难。
蒯通剧照
(三)韩信徙封楚王以后,刘邦伪游云梦是韩信杀他的最佳时机
项羽兵败以后,刘邦非常果断地夺走韩信的兵权,并徙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到了楚国后不久,就有人告他谋反,此时张良已经隐退,刘邦手下出色的谋士只有陈平,刘邦问计于陈平:?我们直接去抓韩信怎么样??
陈平问刘邦:?陛下的军队打得过韩信的吗?陛下手下的将领有韩信厉害吗??刘邦听后觉得都不如。
陈平接着说:既然都不如,发兵讨伐韩信,很难取胜。
后来刘邦采纳陈平的建议,假装到云梦泽游玩,借此机会在陈州会见诸侯,秘密逮捕韩信,陈州在哪儿?陈州紧挨着韩信的楚国。
很多人喜欢拿陈平跟张良作比较,笔者认为陈平的计谋缺乏深谋远虑,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此时韩信真的谋反,刘邦伪游云梦,韩信可以直接率军偷袭陈州,把刘邦逮捕了。事实证明韩信确实没有谋反,他后来乖乖的跑去见刘邦,被刘邦逮捕。其实刘邦心知肚明韩信并没有谋反,后来刘邦将韩信赦免了,但是韩信的楚王之位是保不住了,被贬为淮阴侯。
所以说韩信如果借此机会起兵叛汉,可以直接把刘邦抓了,那么大汉王朝便会危在旦夕。
陈平剧照
(四)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已无翻身的机会
韩信被贬以后,被刘邦囚禁在皇宫内,刘邦是想把韩信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韩信虽然被囚禁,但是他的人身自由没有受到限制,他还是可以自由活动的,韩信被囚期间,心里很郁闷,自己想做诸侯王的梦想化为泡影,努力了一辈子都是一场空。
韩信因心中不快,常常找借口不上朝,后来陈豨被派去镇守巨鹿时,向韩信辞行,韩信告诫陈豨,巨鹿是军事重地,去了那儿之后,一定有人告他谋反,这样皇上便会率军亲征,一旦皇帝出征,他将是陈豨的内应。
陈豨叛汉以后,韩信写信给陈豨,让他放心起兵,自己在京城助他一臂之力,可是刘姓江山命不该绝,韩信准备释放囚徒攻打皇宫的消息被泄露,吕后与萧何将韩信诱骗到长乐宫杀害。
刘邦剧照
总而言之,韩信有两次叛汉的最佳机会,但是他错过了,只能说韩信没有称帝之志,最多只有称王的野心。在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以后,手中无兵权,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即便是谋反的消息不泄露,也难以取胜,掌握天下实权时不造反,等到手中无兵无权才醒悟,为时晚矣。
韩信临死前说:?我最后悔没有听蒯通之言?,可见韩信真的后悔了,他也知道灭齐以后,是他实力最强之时,可惜他错过了。韩信本来只想当个奴才,最后连奴才也没有做好,落得兔死狗烹的结局。
自古皇帝想要建功立业,手下都必须有一批有才能的人,尤其是马背上夺皇位,更是需要!但是很多皇帝一旦登基就避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天下定、谋臣亡。这样的定律!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这一位!那就是汉高祖刘邦,大家都知道刘邦的天下夺来的不是很容易!也是靠这一群手下才打下来的!在他登基之后也是杀了当初为他建功立业的韩信!而刘邦杀他的原因不外乎是怕他造反!但是事实证明韩信是没有反心的,但是若韩信真的造反了,刘邦能赢吗?
说到韩信那可是一位军事才华极高的一位将领,但是韩信虽然军事天赋高,却并没有一颗配得上政治上有才能的头脑,从当初韩信去增援刘邦就可以看出,也真是那时候因为韩信的临时起意让刘邦分封他为齐王,才导致了刘邦心里产生了对他的芥蒂,导致都面的被杀,要知道就算他不说,刘邦时候惦记这份情义也会给他高官厚禄的,所以可以看出韩信是没有什么政治上的远见的!
再说说手下的人才,也许短时间内韩信造反可以获得一些甜头,但长此以往下去却讨不了好处!毕竟刘邦手下的能人不少,瞧一瞧项羽也就看得出了,再来时间一久韩信自己那边也得出乱子,毕竟他在政治上的才能决定了他不可能可以长期的控制和管理好他的那些手下们!而且要知道刘邦当上皇帝也不是光靠手下,首先他就要懂得若何掌握这些人,所以他就要了解手下,那么想必刘邦对韩信也是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种情况下想必就更加不可能成功了!
所以说韩信就算造反也是赢不了刘邦,逃脱不了被杀的结局!对于韩信造反是否可以成功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可以留言参加讨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5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