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游卿,本复姓马矢,后改姓马,西汉时期官员,官至丞相。接下来对百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宫初任侍郎,后历任楚长史、廷尉平、青州刺史,九江太守等,每到一处都能胜任官职,获得称赞。后入朝任职,历任詹事、光禄勋、右将军,代替孔光担任大司徒,封扶德侯。孔光死后,马宫接替孔光担任太师,兼任司徒。后来辞官归乡,王莽篡位后,复任师疑(太子师),最终死在任上。
人物生平
历任要职
马宫研究严氏《 春秋》,应试策对得 甲科之选,担任 侍郎,后升任楚长史,不久免官。后来,马宫担任丞相史司直。侍中 师丹推荐马宫品行高尚,于是升任 廷尉平,后历任青州刺史,汝南、九江二郡太守,每到一处都能胜任官职,获得吏民称赞。因此汉成帝 刘骜征召马宫入朝任职,任命马宫为詹事、光禄勋。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八月二十七日,新即位的汉平帝 刘衎,任命马宫为右将军。 同年九月,马宫代替 孔光担任大司徒 ,封爵扶德侯。
元始二年(公元2年),马宫与太师孔光等人称赞摄政大臣 王莽的功德可以和 周公相比,应该把王莽的功德禀告祭祀宗庙。
元始三年(公元3年)春天,马宫奉命与太师孔光、大司空甄丰、左将军 孙建、执金吾 尹赏、行太常事太中大夫刘秀等以聘礼纳娶王莽之女王氏( 孝平皇后)。
元始四年(公元4年)二月初七日,马宫与大司空甄丰等人带着御用车轿跟皇家仪仗队,前往王莽家宅,迎接王氏入宫,立为皇后。
元始五年(公元5年)四月初一日,孔光去世,马宫接替孔光担任太师 ,兼任 司徒。
辞官回乡
当初汉哀帝 刘欣在位时,马宫担任光禄勋,与丞相、御史大夫议定汉哀帝祖母 傅太后的谥号问题。到元始五年(公元5年), 王莽把傅太后的陵墓迁回定陶,按照平民的礼仪安葬,并追究诛杀从前参与议定的人,马宫因与王莽交情深厚,单独得以幸免。但马宫内心感到惭愧恐惧,上书说:“从前担任光禄勋时,讨论已故定陶共王 刘康的母亲的谥号,曾经说,‘妇人凭藉丈夫的爵位尊称为号,谥号应该叫孝元傅皇后,称渭陵东园。’我知道小妾不能代表君王,卑贱者不能与尊贵者相提并论,但我却迎合在上者的意旨,附和别人的意见,违反儒家经典,坚持偏邪的说法,用来迷惑贻误圣上。作为臣子,没有尽到忠心,应当处死。但幸蒙皇上准许让臣悔改自新,并让我得以保住性命。我自己深刻地反省,自己上朝为四辅,出入享有三公的待遇,赐爵为列侯,实在没有颜面再看到宫门金殿,也没有心思再居住官府,不应该再拥有封爵食邑。我恭敬地交出太师、大司徒、扶德侯的印信,避开贤能人才上进之路。”八月二十日,王莽以太皇太后 王政君的诏命赐给马宫策书说:“你的奏章已交付给有关部门处理,都认为四辅大臣是负责执行国家的宪章大法,三公肩负着辅助君主的重任,如果没有卓异的品德,是无法担此重任。你的陈述,至为诚恳,不敢掩饰自己的过失,已经表明你忠心耿耿,实在令人感动。但只因为你的错误犯在悔改之前,有关部门不敢袒护你的过错,我很敬重你,现在不剥夺你的封爵和食邑,以弘扬‘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民不信不立’的大义。你把太师、大司徒印信绶带交给使者,以侯爵身份离开朝廷,返回家宅养老。”
卒于任上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称帝,建立 新朝政权。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王莽为太子 王临置设师、友各四人,称为 大夫,任命马宫为四师之中的师疑 (太子师)。马宫最终死于官任上。
秦代的成效全力十分到他总揽全国政务。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正式上至天时,下至人士。长成天子助理万机,一切国家大事都要成像过问。秦代文书流传下来的较少,在秦朝短短15年里。鉴于史书的曾担任秦朝丞相的就有王绾,李斯,冯去疾等路人。从现记载看来,秦代丞相的职责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国家推荐人才。帮助国家选贤任能,例如李斯能够进入秦国中央,就是依靠当时任秦国丞相的吕不韦的推荐。
第二零百官议事上做皇帝,古代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的交通和通讯手段。凡事都要几个人坐在,一起来商量,丞相就是会议的组织者。凡有军国大事丞相就要召集有关官员商量事情的处理办法。会议结束后,丞相需将会议的结果上奏皇帝并和皇帝商议斟酌。共同决定最后的处理意见,例如嬴政让百官议定自己的皇帝称号时。就是由丞相召集百官进行讨论的。
第三,主管郡县上地方官员的考核,并对地方官员进行审计。
第四,监察和弹劾百官,赵高任丞相是谈和李斯及其子李由谋反。就是在行驶丞相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利。
秦代是丞相制度的开创时代,也是丞相权力最大的时代,还是丞相最忙碌的时代,因此当时的丞相都设有丞相府。丞相府上有一个集体班子,来帮助丞相出谋划策和处理政务。
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到西汉初期称为相国,后来又改称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年,改称大司徒,东汉末年复称丞相。 封建时代民间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描述宰相的地位。明代为了防止权臣篡位,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挠政为名,杀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废丞相,使六部直隶于皇帝。废除宰相制后,相权被分于六部,国柄则集于皇帝一身。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设立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阁臣权力虽比宰相权力小得多,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4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孙权手下谋士都有谁,他们分别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