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质,字季重,三国魏济阴人。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文帝曹丕有四位好友,曹丕与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他们也是曹丕的重要智囊。这四个人,分别是陈群、司马懿、吴质和朱铄,他们并称曹丕“四友”。
陈群和司马懿,熟悉三国的朋友都比较熟悉,那么,吴质是谁?
吴质就是曹丕与曹植争夺储君之位时,为曹丕出谋划策的那位,当时,曹丕派人假借运送绢匹,将吴质藏在车中,悄悄带进府邸,不巧,此事被主簿杨修发现,密告曹操,曹操大怒,随即派人在曹丕府邸门口严查,后来,曹丕去找毒士贾诩商量,老谋深算的贾诩献计,再运一批绢匹,按正常的流程走,最终化险为夷。
曹丕为了争夺储君之位,费尽苦心,他不找司马懿,也不找陈群,专门找吴质商量,由此可见,曹丕与吴质的关系,非常密切。
就是这个吴质,与曹丕的关系非常好,因此,吴质也恃宠而骄,有曹丕这个老大罩着,他甚至,连曹氏宗族大将曹真都不放在眼里,目中无人。
也因为吴质不把曹真放在眼里,甚至还想戏弄、羞辱曹真,由此差点引发了一场内讧,曹真不甘受辱,差点与吴质打起来,两个人拔刀的拔刀,拔剑的拔剑,怒目而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幸亏曹洪等人站出来劝架,不然,就血溅当场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黄初五年(224年),担任振威将军的吴质入朝觐见曹丕,曹丕非常高兴,下诏让曹真与特进以下的大臣们,都到吴质的家中,开一场宴会,好好欢聚欢聚。
特进是什么?特进是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之下。
宴会上,众人推杯换盏,喝得非常高兴,酒酣耳热之际,吴质为了助兴,于是,召来伶人,唱戏表演,表演的内容是说唱肥瘦。
这下,引起曹真不快,因为,曹真肥胖,朱铄很瘦,这明显是为了戏弄曹真与朱铄,当然,也许是调侃。
曹真是曹氏宗族大将,位高权重,觉得被羞辱,脸上挂不住了,怒责吴质无礼。当时,身为骠骑将军的曹洪和轻车将军的王忠,赶紧出来劝架。
《魏略》记载:质黄初五年朝京师,诏上将军及特进以下皆会质所,大官给供具。酒酣,质欲尽欢。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朱铄性瘦,质召优,使说肥瘦。真负贵,耻见戏,怒谓质曰:"卿欲以部曲将遇我邪?"骠骑将军曹洪、轻车将军王忠言:"将军必欲使上将军服肥,即自宜为瘦。"
曹真怒火中烧,立即拔刀,瞪着吴质,吴质也不甘示弱,手握宝剑,怒责曹真,两个人差点动手了。
这时,朱铄站起来,劝说吴质,没想到,吴质也怒斥了朱铄,朱铄虽然瘦一些,但性子急,他也来气了,拔出宝剑,怒斩在地上,眼看就要血溅当场,于是,众人不欢而散。
《魏略》记载:真愈恚,拔刀瞋目,言:"俳敢轻脱,吾斩尔。"遂骂坐。质案剑曰:"曹子丹,汝非屠几上肉,吴质吞尔不摇喉,咀尔不摇牙,何敢恃势骄邪?"铄因起曰:"陛下使吾等来乐卿耳,乃至此邪!"质顾叱之曰:"朱铄,敢坏坐!"诸将军皆还坐。铄性急,愈恚,还拔剑斩地。遂便罢也。
本来曹丕让大家到吴质家中喝酒,开心一下,没想到,却搞成这样,差点打起来,闹出人命。
吴质敢和曹真叫板,由此也可以看出,吴质的底气,他与曹丕的关系有多好,不然,他绝对会忍的。
三国吴质是曹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正是因为他的文采,才被曹丕欣赏和喜爱,并深得曹丕信任。除了文采方面之外,吴质的武略也是造诣颇深,被封为振威大将军。那么吴质和曹丕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吴质为何得不到曹丕的重用呢?
吴质和曹丕是什么关系
吴质,他是出生在公元177年,死的时间是公元230年,季重是他的字,他是兖州的一名济阴人,也就是在如今的山东省内的定陶的西北部。吴质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一名文学家。但是不只是文韬方面,武略方面他也是有成就,他的官位做到了振威大将军的职位,是假节都督在河北谋职,还被封成为列侯。
起初因为吴质的文才十分出众,所以被曹丕所欣赏和喜爱。在后来的过程中,魏文帝曹丕,在争取太子之位的艰难过程中,吴质一直帮助曹丕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办法,立下了不少功劳。
曹魏高祖文皇帝就是曹丕,他的字为子桓,是三国时期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是曹魏开国的皇帝,在位时间是公元220年到226年。是沛国谯人。曹丕是魏武帝曹操和卞夫人的大儿子。曹丕从小文武双全,八岁就能提笔写文,擅长骑射之术,喜好击剑,博览古今的许多经传,而且通晓诸子百家的很多不同类型的学说。在公元220年正月的时候,曹操不幸逝世了,曹丕在任命过丞相、魏王之后,受禅进行登基,他以魏去代替汉,结束了汉朝多达四百年的统治。吴质是曹丕的心腹,一直以来尽心竭力去为曹丕出谋划策,一直助他登上王位,可谓殚精竭虑,忠心耿耿。曹丕也是很信任吴质,经常有困难就找吴质商量,听取他的意见,将他看作自己人。
吴质为何得不到曹丕重用
吴质,字季重。喜欢文学,善于阴谋,曾一度作为曹丕的智囊,为曹丕最终被确立为太子,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曹丕称帝,对吴质似乎没有过多的赏赐,而且吴质去世后,皇帝给他的谥号是非常低劣的,难道曹氏祖孙三代都卸磨杀驴的主。想当年,曹操活着的时候,对待自己的儿子,本来想确立一个最有本事的人。刚开始曹操最为欣赏的是曹冲,曹冲的天资聪颖是大家都知道的,他能让山鸡起舞,他能称出庞然大物大象的重量。可惜仅仅活了十三岁,这个天才少年就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曹冲死后,曹操异常难过。曹丕赶忙去安慰,不料曹操说:冲儿的死,是我的大不幸,却是二等的幸事。言外之意,如果曹冲活着,极有可能被立为世子。
曹操是个写文章的高手,自然也喜欢写文章的儿子。曹操的几个儿子,善于写文章的倒有几位。比如曹丕,他的《燕歌行》是出了名的七言诗,而且文学才华也独树一帜。但是和曹植相比,显然差些。曹植当时称为建安之杰,而且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打败袁绍之后,曾在邺城修建了一座铜雀台,然后让自己的儿子写一篇诗赋。曹植援笔立成,拿过来让曹操一看,的确是好文,因此曹操对曹植格外喜欢。因为曹丕想要做曹操的继承人,自然身边要团结智谋之士,只有这样才能与曹植抗衡。而吴质就是这样的人。谋略出众,做事低调。吴质也能写文章,因此曹植对吴质也好,曾经想拉过来为己所用。可是吴质可能看出来这个文笔高妙的二公子对政治不感兴趣或政治上脑残,因此婉言拒绝了曹植。而死心塌地的跟着曹丕。被曹丕称为四友,曾经为曹丕做了两件大事:
其一,摆平杨修。吴质做朝歌令的时候,杨修和丁氏兄弟都想让曹操立曹植为太子。曹丕很害怕,就用车子装破竹篓,让吴质趴在里面然后进府议事。杨修看见了赶忙去给曹操汇报,不过还没有去调查。曹丕那是一个怕呀,问吴质咱们怎么办呀,老头子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吴质道:怕啥?将计就计,明天再弄弄一个同样的车里面装些同样的破竹篓,杨修自然还要去告,这一次你爸爸肯定要过来调查,我们就在家里等着,那么受罪的就是他了。曹丕从其计,杨修果又作告,可是查之无人,曹丕遂无事。而曹操对曹植却大大的打了折扣。你们不仅恶意中伤,而且还和手下人狼败为奸。
其次,让曹丕演戏。一次,曹操将要出征。几个孩子出去送行,曹植为父亲写了一篇文章,希望父亲早一天凯旋而归。曹丕很木然,他知道写文章绝对不是兄弟的对手。这时吴质对他说,赶快哭。于是曹丕一把鼻涕一把泪,悲悲切切,让人动容。曹操及其左右很受感动。于是都认为曹植华而不实,不如曹丕诚实孝顺。这两件大事,奠定了曹丕的太子之位。刚开始曹丕对吴质很感动,曹丕称王,就把吴质弄到洛阳。不过吴质有点狂妄,曹丕要重用吴质,吴质自己却有缺陷,尽管他看曹丕兄弟洞如观火,可是自己却一身坏毛病:其一,出身低微,却喜欢和上层人物接触,被当时的人物讥笑。尤其是吴质老家的人,更看吴质不是东西。当时的社会是重视门阀的,像吴质这样的人如果行为不检点,很难受到重用。吴质却依仗曹操父子对他的重视,横行无忌,以致被人羞辱。
其三,不善于给同僚搞好关系,吴质给曹丕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那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属于阴谋。
吴质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功劳,也不曾披甲上阵,却屡屡羞辱大臣。黄初五年也就是公元220年,吴质入京师朝觐,文帝曹丕便让很多将军在吴质那里乐呵乐呵,这无疑是拉进吴质和自己手下大将的关系。酒酣,吴质却异想天开,想羞辱曹真。当时上将军曹真体胖,中领军朱铄则体瘦,吴质便下令召戏伶在宴上表演说肥瘦的戏话。曹真身负贵族之名,耻为所戏,便大怒谓吴质道:你要跟我兵戎相见吗?骠骑将军曹洪、轻车将军王忠亦道:将军必欲令上将军服肥,你即自宜为瘦。曹真愈加恚怒,拔刀瞋目而言:这个戏伶敢轻想脱身,我要斩你。遂大骂于座。吴质按剑道:曹子丹,你只不是是屠几上的肉,吴质吞你不用摇喉,咀嚼你也不用摇牙,何敢恃势而骄?朱铄便起道:陛下要我等来供你作乐吗,竟敢如此!吴质顾叱道:朱铄,你敢毁坏座席!诸将军皆还坐其席。朱铄性急愈怒,便拔剑斩地。事也平息。不过曹洪、曹真是什么人物,曹氏宗亲,且在军队里颇有影响,得罪这样的人,吴质无异于自-焚。
总之,这就是吴质,一个看别人非常清楚,可是看自己非常眼拙的人。因此在曹丕做皇帝的时候,吴质的职务并不高,也没有太大的名望。吴质死后,当时为明帝曹睿给他的谥号是丑侯,可见在皇帝心目中吴质的位置。不过由于他儿子的拼命上书,最后才有所改动,谥号威侯。可见人光会耍小手段不行,还要有低调做人的风格及其自己的良好的品德。
曹操南征北战打下偌大一片江山,原本第一继承人肯定是长子曹昂,197年宛城之战曹昂死于乱军之中后最可能的继承人是曹冲,208年曹冲死后曹丕和曹植又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那么这场曹魏夺嫡之争,有哪些人支持曹丕?一员大将,三位宗室,九个重臣,我们从史料的记载和蛛丝马迹来分析一下。
夺嫡之争本来就很残酷,手握兵权的大将更应该慎之又慎不要轻易表态,史料中未见曹操麾下哪位大将旗帜鲜明的支持谁,不过朱灵可能是一个例外,因为《三国志》中提到:“太祖常恨朱灵,欲夺其营。”结果曹操果真派出于禁夺了朱灵兵权。
朱灵虽然名气不大,战功不显,但是当初曹操东征徐州时袁绍派朱灵前来帮忙,结果朱灵认为曹操才是值得追随之人,仗打完他就不走了,就冲这一点曹操对朱灵一直不错,而且曹操为人大度,不是触犯他逆鳞之事不至于夺了朱灵兵权。
对比一下曹丕登基之后反其道而行对朱灵大加赏赐,居然封军功并不突出的朱灵为四方将军之一的后将军(张辽也才是前将军),所以有理由相信朱灵当初被曹操夺了兵权很有可能就是他公开站队曹丕,这才惹怒曹操,为此曹丕登基之后才会投桃报李对朱灵加官进爵。
这三人之所以在曹丕登基后执掌曹魏兵权,除了自身能力之外,也和他们支持曹丕或者说和曹丕关系良好有很大关系。
看到没有,曹休、曹真、夏侯尚差不多类似于曹丕的伴读,几乎是在一起生活长大的,要他们选肯定会支持曹丕,不会去支持曹植。
陈群、朱烁、吴质、司马懿这四个曹丕太子四友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重点说说其他五个人。
贾诩虽然明哲保身,但是眼光却很准,他曾向曹丕献计:“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当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时,贾诩开始避而不谈,最后才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一句话就是力挺曹丕。
曹操曾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摇摆不定,崔琰直言不讳的说:“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言下之意就是立长子(曹丕是曹操次子,曹昂死后曹丕就是长子了),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可惜却是曹丕弟弟,要不然崔琰支持的肯定是曹植。
《三国志》记载曹丕为太子时曾赐钟繇五熟釜,并题写铭文:”於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钟,实干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处。百寮师师,楷兹度矩。”就冲曹丕写得这么冠冕堂皇甚至有点肉麻来看,几乎就能断定钟繇肯定也是曹丕的重要支持者。
毛玠的看法和贾诩一样:“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
桓阶一直看好曹丕:“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并且表示:“而大王甫以植而问臣,臣诚惑之。”意思就是曹丕这么好,现在却来问我曹植怎么样,实在令人大惑不解啊!
和曹丕的支持者相比,曹植的支持者丁仪、丁廙、杨修、荀恽等人含金量就低得多了,曹操最终选定曹丕为继承人其实并不意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4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