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26个儿子,朱棣打进南京称帝其他藩王没有意见吗?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共拥有着26个儿子,在朱元璋逝世以后,朱棣不满自己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于是就高举“靖难”大旗,将朱允炆打败,自己当了皇帝。说到这里不仅有很多人就有疑问了,朱元璋总共26个儿子,朱棣不过就只是其中一个藩王,为何朱棣打败朱允炆攻占南京之后就登机当皇帝了,难道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没意见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朱棣是实际上的老大。
朱棣在排行上是老四。可是,老大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也正因为他去世,朱元璋立他的儿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因此才有“靖难之役”这档子事)。老二朱樉在藩国的时候本身过错很多,多次被责罚。后来也在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病死。老三朱棡和老二朱樉一样,也犯了不少错误,而且他也是在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去世。也就是说,朱允炆继位后,朱棣前面的哥哥都已经去世了,他已经成为了朱元璋儿子中实际上的老大。
除了这个因素外,还有一点,朱棣那时候还是朱元璋正妻马皇后的儿子。马皇后一共有五个儿子,除了去世的朱标、朱樉、朱棡外,还剩下朱棣和朱橚。但建文帝一上台,就拿朱橚开刀。先是在建文元年把他废为庶人,迁徙到云南。接着在建文四年,朱允炆又把他抓回来,关押在南京。
也就是说,朱橚在当时已经发挥不到什么作用了。这样,朱棣就成了马皇后儿子中唯一的一个。朱棣既是实际上的老大,又是唯一的嫡子,因此,其号召力是相当强大的。
有人可能会说,朱棣的生母存疑,他并不是马皇后的儿子。不过,这应该只是后世的一些猜测,并没有真实的根据,不足为信。
二、朱棣代表所有藩王们的意愿。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最担心的是功臣们会对朱允炆的皇位构成威胁,所以他杀了不少功臣。但是,朱允炆上台后,所担心的完全不是朱元璋担心的那个问题。他担心的是藩王的势力太大。所以,他刚一当皇帝,就开始削藩。
朱允炆首先削周王朱橚,把他废为庶人,迁徙到云南。接着,朱允炆又削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这三个人都被朱允炆废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甚至吓得自焚而死。
而且朱允炆的削藩,更多的是捕风捉影,很多事情毫无根据。给人的感觉,就是朱允炆故意在整人。这样一来,那些还没有被削藩的藩王们,因此人人自危,害怕下一个被削的就是自己,害怕自己因为有什么事没注意,被朱允炆逮住了,也被削藩。
所以说,朱棣站出来削藩,绝大多数藩王是积极支持的。虽然说很多藩王并没有行动,但是他们也没有带兵勤王,帮助朱允炆。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带兵入京,因为这样做,反而还会被朱允炆猜疑。
三、朱棣掌控着最主要的兵力。
当时的藩王,兵力最雄厚的,就是镇守在北方的藩王。包括燕王朱棣、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宁王朱权等几个。其中,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已经去世,后代虽然承袭了爵位,但是权力已经没那么大了,兵力也没那么多了。因此,朱允炆上台后,兵力最为雄厚的,就只剩下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
朱棣当然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在发动靖难之役时,立刻利用欺骗加武力夺取的办法,夺了宁王朱权的甲兵八万、战车六千。
这样一来,天下的兵力,就形成了朱棣和朱允炆对决的态势。其他藩王虽多,但是并没有什么实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四、朱棣的行动有理论根据。
朱元璋当年猜忌功臣,害怕功臣们会夺了他子孙后代的皇位,因此做了一项规定:如果发现朝中有大臣欲行不轨,是奸臣。藩王有权带兵进京“靖难”,清君侧。这也成为朱棣打靖难之役的理论根据。朱棣的行动,也变成一种“正义”的行动,其他藩王无话可说。
五、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棣本来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当他把朱允炆身边的那些“奸臣”清理后,本来该朱允炆继续当皇帝。但是这时候,朱允炆“举火自焚”,同时又下落不明。这种情况下,只能作为当时朱元璋“嫡长子”的朱棣当皇帝。因此,朱棣登基,别的藩王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哪里没人反抗了,君不见方孝孺被诛十族吗,这就是反抗的下场。而且除了方孝孺,当时的皇帝朱允炆不也一直在反抗吗?总不能因为朱允炆失败了就说人家没有反抗吧。
?
除了皇帝的军队之外,其他你还想让谁反抗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是所有人都在反抗了。只不过你朱允炆自己都几次放走了朱棣,不打算直接杀掉朱棣,那手下自然也不会干这种事,要不然说不定事后还有多少事端呢。
?
所以朱允炆在的时候,朱允炆自己打朱棣都不是很伤心,又怎么让底下的人打朱棣那么上心呢?可惜朱允炆是不上心,朱棣攻打却是很上心,因为一旦起兵造反,接下来就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不成功便成仁,所以朱棣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
然后朱棣成功消灭朱允炆之后,这个时候朱允炆都已经失踪了,朱棣已经当上皇帝了,谁还会反抗呢?反正都是老朱家的天下,又不是改朝换代了,当官的只要不是极力反对朱棣,该吃吃该喝喝,不缺胳膊不缺腿,管那劳什子做什么,更何况朱允炆都已经嗝屁了。
?
所以说啊,不是没有人反对朱棣,而是大家都反对了,都是跟着你朱允炆反对的。你朱允炆做什么,大家就做什么,这还不算反对吗?又不是其他人造反,造反成功之后官僚系统全面更换,大家都得死。
?
就是明末真的这样了,你看那些官员也没多少反抗的啊,不是拱手让人了吗?所以其实指望官员去反对造反没什么用,就该朱允炆自己去反,成王败寇嘛,没什么毛病。
明朝建立后,一改宋朝重文轻武的思想,实行了一种与汉朝类似的政治制度,这就是:郡县制+分封制并存的局面,但是与汉朝又有所不同,因为明朝分封制之下的诸侯王主要是分封在边境地区,用来阻挡外族入侵的,尤其是蒙古人。
朱元璋虽然打败了蒙古人,灭亡了元朝,但蒙古人并没有灭亡,而是逃到北方的草原上,时不时南下对明朝进行一番骚扰,对明朝的威胁还很大,明朝又没有办法完全消灭蒙古人,于是朱元璋就分封了十三塞王在边境地区,这些塞王是有兵权和一定政治权力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抗外来侵略,从而拱卫明朝中央政府。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除了最小的儿子朱楠因为年幼早夭没有封王之外,其他25个儿子都分封了诸侯王,但是其中有13个儿子被封在边塞,被称为十三塞王,这十三个塞王的权力地位是朱元璋儿子中最高的。
这十三个塞王分别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齐王朱榑、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栴、宁王朱权、谷王朱橞、韩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
这些塞王一般都有三个护卫的兵力,最多有近2万人,最少也有3千人,朱元璋在世时,对这些藩王管理得很严格,大多数藩王也就是老老实实地卫戍边境,朱元璋原本是立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把他当接班人培养的,没想到朱标死得比朱元璋还要早,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确定为明朝的接班人。
朱元璋去世之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建文帝,也称明惠帝,朱允炆一即位,就把朱元璋生前分封的藩王视作威胁,就开始朝廷削藩,朱允炆削藩是从弱到强的一个过程,他首先对付的就是周王朱橚,其次是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
1、周王朱橚(sù)
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与朱棣是同母兄弟,但朱橚不是13塞王之一,他的封地在河南开封,朱允炆之所以首先拿朱橚下手,正是因为朱橚不是塞王,实力弱,同时又是朱棣的同母兄弟,因为朱棣的另外两个同母兄弟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已经去世了。
也就是说处理了周王朱橚,朱棣就孤立了,周王朱橚在朱元璋生前就多次违法被处理,比如因为擅自离开封地回家乡凤阳而被朱元璋治罪,后来又被赦免,朱元璋去世之后,周王朱橚就成为朱元璋活着的儿子中除朱棣之外年龄最大的,所以他有谋逆的举动。
结果朱橚的次子朱有爋(xūn)大义灭亲,向朝廷举报自己的父亲图谋不轨,于是建文帝派出李景隆率军突袭开封,并且逮捕了周王朱橚,直接把朱橚及其长子朱有炖贬为庶人,也就是平民,然后把他们迁到云南蒙化居住,周王的爵位被建文帝废除,同时封朱有爋为汝南王,于是第一个藩王就这样就被废除。
2、代王朱桂
代王朱桂是十三塞王之一,是朱元璋的第13个儿子,封地在山西大同,朱桂最早是豫王,封在南昌,后来被改封代王,就藩山西大同,这是明朝重要的边镇,朱桂为人残暴,行为一直不检点,直接被建文帝找了个罢免贬为庶人,代王爵位也被废除。
3、湘王朱柏
湘王朱柏不是塞王,他是朱元璋的第12个儿子,封地在湖北荆州,朱柏跟其他残暴的藩王不一样,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爱好读书,并且文武双全,他臂力过人,骑射之术熟练,曾经多次在封地境内讨伐叛军,并获取胜利。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削藩,把目标对准朱柏,湘王朱柏本身并无罪行,无法像朱桂一样随便找个理由贬为庶人,但是,很快就有人向朝廷诬告朱柏三项罪名,分别是:谋反、伪造宝钞、虐待杀人。
就这样建文帝就定了朱柏的罪,然后从朝廷派出一支军队伪装为商人,到达荆州,包围了湘王的府邸,朱柏得知情况后,与家人饮酒告别,亲自放火焚烧宫室,自焚而死,朱柏完全是冤死的,就这样湘王也被削除。
4、齐王朱榑(fú)
齐王朱榑是13塞王之一,他是朱元璋的第七个儿子,封地在山东青州,朱榑参与过朱元璋北伐北元的战争,有过军功,也是因为犯了罪被建文帝召到京城,废为庶人,同时一直禁锢在京城南京,齐王被废除。
5、岷王朱楩(pián)
岷王朱楩不是塞王,他是朱元璋的第18个儿子,封地先开始在甘肃岷县,后南被改封在云南,建文帝元年,西平侯沐晟向朝廷密告朱楩有罪,很快建文帝朱允炆把贬为庶人,迁到漳州居住,岷王被废除。
这五个藩王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但建文帝在刚刚即位为帝的那一年中,一口气连废5个藩王,朱允炆表现得雷厉风行,也让其他藩王战战兢兢,也让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于是一场改变明朝命运的战争开始了,经过三年的战争,朱棣打败了朱允炆,攻入了南京城,朱允炆不知去向。
那在整个靖难之役期间,其他的诸侯王在做什么?
前面已经讲过7个诸侯王的命运了,2个去世,1个自焚,4个被贬为庶人,接下来讲讲其他8个塞王在做什么?
6、肃王朱楧(yǎng)
朱楧是朱元璋的第14个儿子,最早被封为汉王,封在甘肃平凉,后来改封为肃王,封地在甘肃张掖,这里已经是河西走廊的中段,差不多是最前线的地方,建文帝元年,朱楧又被改封为甘肃兰州,这一改封应该是出自建文帝之手,毕竟他是当时的皇帝,只有建文帝有权力改迁藩王。
在整个靖难之役期间,没有肃王朱楧参战的消息,他就是一直在观望,或者坐壁上观,朱楧一直活到了1420年才去世,所以靖难之役对他没有影响,包括后来朱棣当了皇帝对朱楧也没有影响,他仍然过着自己的生活。
7、辽王朱植
朱植是朱元璋的第15个儿子,封地在辽东广宁,今辽宁锦州,其封地比燕王朱棣的封地更靠北边,而朱植的长处就是领兵作战,并且因为北伐蒙元立有不少战功,朱植的封地离朱棣的封地非常近。
靖难之役开始后,建文帝担心朱植支持朱棣,所以以皇帝的命令召朱植到南京,并把他改封在荆州,朱植听从了建文帝的命令,之后就在荆州生活,靖难之役期间,朱植没有参与,但是由于他听从了建文帝的命令,所以朱棣对朱植表示不满。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削夺了朱植的护卫,但是朱植也是善终,1424年在荆州去世。
8、庆王朱栴(zhān)
朱栴是朱元璋的第16个儿子,封地先在甘肃庆阳,后来迁到宁夏韦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朱栴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文武双全,被封为庆王之后,一直就在边境镇守,同时还在边境屯田发展经济,建文帝三年,也就是公元1401年,建文帝命令庆王朱栴迁到宁夏镇城,朱栴听从命令。
建文帝为什么迁移庆王朱栴,也应该是出于正常的防备,整个靖难之役期间,西北并无战事,朱栴也没有参与,只是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朱栴镇守宁夏长达47年,一直到活了明英宗时期,1436年因病去世,这一年朱栴61岁。
9、宁王朱权
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17个儿子,封地在山西大宁,朱权可能是朱元璋儿子中除朱棣之外能力最强的儿子,同时也是实力最强的塞王,朱权手下有着著名朵颜三卫,是由蒙古人组成的骑兵,骁勇善战,朱权经常率领朵颜三卫出关北伐,颇有战功,朱权为人富有谋略,手下统领着8万精锐边军,是塞王中实力最强大的。
靖难之役期间,朱棣由于自身实力较弱,于是打起了朱权的主意,想把朱权手下的兵马接过来与自己并肩作战,于是朱棣亲自到大宁会见朱权,朱棣单身入城,打消了朱权的疑虑,然后暗中埋伏兵马,并且收买朱权手下部将,在出城将要离开时,朱棣扣押了朱权。
之后朱棣要求朱权与他一起反抗建文帝,朱权迫不得已答应,其手下的精锐边兵全部为朱棣所用,这也是朱棣能在靖难之役中打败建文帝的原因之一,朱权是被动参与了靖难之役,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把朱权改封在南昌,之后便一直生活在南昌,直到1448年病逝,这一年是明英宗正统十三年了。
10、谷王朱橞(huì)
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的第19个儿子,封地在北平宣府,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这里同样是北方重地,朱橞就藩期间,主持兴建了宣化府以及防御设施,靖难之役期间,朱橞听从建文帝命令,关闭城门,防备燕王朱棣突袭。
同时听从建文帝命令,从宣化率领三千军队来到南京防守金川门,燕王朱棣突袭南京,渡过长江,将要包围皇城时,谷王朱橞与李景隆一起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的军队进入南京城,这这样南京城破,建文帝后败失踪,朱棣称帝。
朱橞后来被改封到长沙,在此后的几年中,朱橞不知道为什么,开始搜刮民财,招兵买马,同时还勾结同母胞兄蜀王朱椿准备起兵反对朱棣,结果蜀王朱椿不同意,后来朱棣得知后,把朱橞贬为庶人。
11、韩王朱松
韩王朱松是朱元璋的第20个儿子,封地在辽东开原,今辽宁省开原市,朱松为人谨慎,聪明好学,虽然被封了韩王 ,但是朱松因为年幼并没有就藩,一直留在京城南京,在整个靖难之役中,朱松并没有参与,1407年,朱松病逝,只有28岁。
12、沈王朱模
沈王朱模是朱元璋的第21个儿子,封地最初在辽东沈阳,靖难之役,朱模没有参与,朱棣称帝后,把朱模的封地被改在山西潞州,朱模1431年去世。
13、安王朱楹
安王朱楹是朱元璋的第22个儿子,封地在甘肃平凉,靖难之役期间,朱楹没有参与,1417年,朱楹去世,因为没有儿子,封王被废除。
所以在靖难之役中,明朝的其他藩王只有两个行为,要不然被迫加入,比如宁王朱权,要不然坐壁上观,不参与,大多数藩王都是这样。
因为朱棣的攻击南京时所用的名号是正义性的,还有就是当时百姓并不在意谁去当皇帝,还有就是朱棣攻破了南京城之后,朱允炆就消失不见了,这个时候国家内不可能没有皇帝去统治带领一切。
?
当时朱棣攻击南京时,南京城内还是存在很多当时朝廷的叛乱者的,还有就是他作为一个藩王可以用去打击流寇名号去攻打南京城,也就是说朱棣攻击南京城的理由是正当的,不会有人因为他的动机去攻击他。并且当时百姓们刚刚经历了很大的战争,很渴望天下和平,好好的过日子,所以他们并不会去管是朱允炆做皇帝,还是朱棣做皇帝。百姓们只是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没有战乱的发生,不用每天或者恐惧中。在古代,百姓的意见是最重要的,百姓都没意见,朱棣的威胁当然会很小了。
?
还有就是当时的各个藩王都是朱棣的亲兄弟,他们跟朱棣的兄弟关系是比跟朱允炆的叔侄关系要好的,自己的兄弟当皇帝,他们相应的地位也会变高,所以他们当然支持自己的兄弟当皇帝。还有就是当时朱允炆已经知道了朱棣的动机了,他深知朱棣会成功,为了避免恶战的发生,也为了保全性命,所以在得知朱棣攻击南京城时,他就已经暗中逃跑了。当时没有皇帝在位,朱棣登上皇位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
大家都不反抗的原因是朱棣当皇帝对自己来说没有坏处或者是没有关系,他们又何必给自己惹麻烦呢。所以在朱棣登基时,他们都赞同他,也都支持他登上皇位。
朱标英年早逝导致朱棣有机会进行靖难之役
朱标是朱元璋时期的太子,虽然朱棣和朱标都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嫡子,但是相比之下朱元璋更加喜欢朱标,把朝堂之中几乎所有的权力全都交给了朱标,让朱标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朱标如果胜利登基,那么没有人能够撼动他的皇位;但是在朱元璋晚年的时候,朱标因病去世了,并且没过多久朱棣的二哥和三哥也相继去世,朱元璋的儿子之中只剩下朱棣有能力,虽然最终朱元璋选择让朱允炆做皇帝,但是依旧给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机会。
朱允炆削藩导致靖难之役发生
因为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封了自己很多儿子位藩王,并且手中都有兵权,于是在朱允炆当皇帝之后就立刻开始对这些藩王进行削藩;这个政策虽然没有问题,但是朱允炆的方式十分极端,将好几个没有就任的藩王关进了监狱,并且还逼得一位藩王自焚而死,这也让朱棣感受到了强大的威胁;于是最终朱棣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选择发动了靖难之役,但是因为朱棣和朱允炆之间实力悬殊,战争一开始并没有一个藩王响应朱棣。
宁王和谷王帮助了朱棣
虽然燕王朱棣在众多藩王之中实力最强,但是在军队数量上依旧比不过朱允炆的大军,于是朱棣开始寻求帮助。朱棣把目光转移到了宁王朱权身上,用计策将朱权带到了北京城中,于是获得了宁王朱权的八万人马,大大增强了朱棣的实力;后来又因为朱允炆用人不当,导致朱棣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而这个时候谷王朱橞才选择加入朱棣,所以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没有藩王是主动帮助朱棣的,十分不容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1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历史上田单是如何利用反间计都过乐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