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皇帝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6 12:45:26

古代皇帝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

古代皇帝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中国古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皇位继承方式上采取“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之后,历朝历代大多采用这种皇位传承方式。依靠这一套传承方式,皇位得到了延续。

立嫡长子不立贤明,实际上也有不少弊端。皇帝的众多儿子,各个儿子才能和性格不一样,嫡长子未必是最优秀的那一位,甚至有可能是能力较差的那一位。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不少能力不够的嫡长子。

晋惠帝司马衷本来是司马炎的嫡次子,兄长司马轨去世之后,成了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衷不仅不优秀,而且还是一位有智力缺陷的皇子。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司马炎最终还是确立司马衷为皇太子。司马衷即位之后,根本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最后出现了八王之乱。司马衷在位期间,西晋逐渐走向了灭亡。如果司马炎改立其他皇子为皇太子,西晋的国祚可能会更长。

嫡长子继承制的缺点非常明显,一不小心就将皇位传给了能力不够的皇子。既然嫡长子继承制有缺点,为什么皇帝不改变这种状态,改立贤子呢。

其实古代不少皇帝在选择皇太子人选的时候,会有多种考量,比如在嫡长子、贤子、爱子之间徘徊。刘邦晚年曾经出现“换储事件”,刘邦在嫡子和爱子之间不断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嫡长子刘盈。刘邦的“换储事件”,间接导致戚夫人母子惨死。当然古代也有一些皇帝不立嫡长子,而立其他儿子,比如唐太宗。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最终即位成为唐高宗。

古代不少皇帝都不是嫡长子,比如汉文帝、汉昭帝、唐太宗、唐高宗等皇帝。既然古代有这么多非嫡长子的皇帝,说明嫡长子继承制并非牢不可破。那么为什么古代还要立“嫡长子”呢?

嫡长子继承制固然有缺点,但是优点也非常明显。总得来说,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多于缺点,否则也不会成为古代最主要的皇位传承方式。

嫡长子继承制实际上是父死子继的一部分。商朝时期,王位的传承方式有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两种。西周时候,基本上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之初,实际上与宗法制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嫡长子继承制的理论基础。宗法制度下,君主的后妃、儿子都做到了长幼有序。君主的众多后妃中,皇(王)后的地位最高,相当于是君主的妻子;其他妃子只相当于君主的妾。

妻妾地位差距明显,所生的孩子自然也有一定差距。皇后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妃子生的儿子为庶子。嫡长子继承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之后,历朝历代也基本上延续这种制度。儒家学说更加注重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从思想方面强化了嫡长子继承制。随着宗法制和儒学深入人心,嫡长子继承制也深入人心,嫡长子继承制度带来的“正名”理念也深入人心。

人心所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王朝的命运,皇帝不得不考虑人心。嫡长子成为储君名正言顺,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皇帝为了后世皇位的稳定,自然也不会轻易挑战嫡长子继承制。选择一个能力较低的储君,总比选择不被正统接受的皇帝要强得多。

拥有皇位继承资格的皇子可能是嫡子、贤子、爱子等。只要是皇后所生的儿子就是嫡子,皇帝生的第一个儿子就是嫡长子。嫡子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母亲是不是皇后。贤子和爱子的判断标准就比较多,也比较主观。爱子就是皇帝喜爱的儿子。这个儿子可以是嫡子,也可以是庶子。古代不少皇帝也想立爱子为皇储,比如刘邦与爱子刘如意、明神宗与爱子朱常洛、道光帝与爱子奕?等。爱子判断标准非常主观,而且也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贤子的判断标准也很多,也比较主观,到底谁是贤子真不好说。有的皇子可能真得比较贤德,有的皇子可能是有意装贤德。诸多皇子中,可能不止一个贤子。如果要是立贤子的话,到底立哪一个贤子呢?古人无法为“贤”评分,也无法知道哪一个皇子最“贤”。由于判断“贤”的标准不一,而且也比较主观,所以不少皇子都觉自己比较贤。有时候皇帝觉得“贤明”的皇子,大臣们不一定觉得贤明。

相对来说,嫡子的判断标准最简单,也最容易判断。皇帝以嫡长子为储君的时候,大家的参考标准也比较统一,更容易统一思想。

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贡献就是可以保持皇位传承的稳定性。皇帝的权力太大,对于皇子的吸引力也特别强。如果皇帝选择储君的标准不是嫡长子,而是贤明皇子,众多皇子就有可能发生争夺。没有多少皇子觉得自己不贤明,毕竟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多。皇子都觉得自己是最贤明的那一个,大臣们也都有自己心仪的贤明皇子。皇子们会为储君之位展开争夺,大臣们也会相互倾轧拥护自己支持的皇子。

康熙晚年的时候,废黜了皇太子,众多皇子都看到了争夺储君的希望,于是出现了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康熙皇帝算是非常幸运的一位君主,自己可以安然离世。有些皇帝因为无法摆平皇子夺嫡,最终不得安享晚年。杨坚没有摆平各个儿子,最终前太子被杀,自己也死于非命。李渊没有处理好三个儿子的关系,最终出现了玄武门之变,自己也被迫让位。杨坚和李渊之所以晚年不得安宁,很大方面因为没有处理好嫡长子和“贤子”之间的矛盾。

如果贤子被立为储君,并顺利登陆,其他皇子也有可能挑战他的权威。嫡长子继承制有固定的标准,其他皇子不服气也不行,顶多其他嫡子还有机会取而代之,庶子则没有任何机会。大部分皇子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储君,也就安心做一个太平王爷。嫡长子继承制度保证了皇位安定有序的传承,这种方式也保证了王朝长期延续和国家统一。

不少少数民族和国外政权,没有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导致皇位传承次序不明确,最终出现了残酷的皇位争夺战。由于争夺皇位,统一的蒙古帝国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统一的查理曼帝国分裂成三个国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皇帝无法处理好嫡子和贤子的关系,最终导致政权不稳定,甚至骨肉相残、王朝覆灭。

为何古代君王立长不立贤?

  因为古代中国封建王朝时期崇尚的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立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奸生之子,依子数量半分;如无别子,立应继之人为嗣,与奸生子均分;无应继之人,方许承绍全分。”

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明?

嫡长子继承制的完整表述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孩子,在这些孩子中确定继承人,就是要以长不以贤。除了嫡子还有庶子,在嫡子和庶子中确定继承人,就是以贵不以长。


所以,无论长贤嫡庶,最后肯定要落到嫡长子身上。嫡长子,就是天然合法的继承人。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制度的渊源,是周朝的宗法制。






宗法制下的天子、诸侯和大夫,都要按照这个制度确定继承人。周天子,一般理解为“天的儿子”,但也可能就是“大儿子”,最大的嫡出儿子。


在周初的时候,嫡长子继承制还一直被坚持的。但是,到了春秋,已经礼崩乐坏了。基本上就没人再把嫡长子当回事了,原因是竞争太激烈。


首先破产的是宗法制。在当时的晋国最明显,晋国宗族各种手足相残。先是小宗干掉大宗,篡权的小宗就各种残害同宗。因为这些人都可能原样复制,所以能杀掉就杀掉,杀不掉就赶跑。国君独揽大权之后,也就没有什么宗室亲戚可以任用了,更不可能搞论资排辈。于是,就有了“尊贤尚功”的观念,根据才干和军功给出爵位和权力,完全不是“亲亲尚恩”的讨论。






接下来要破产的,肯定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了。大背景已经尊贤尚功,家族里再不立贤而是立长,那就等着被灭。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的顶级家族是智家。大族长智宣子,在选拔继承人这件事上,可是费了老劲。为什么费劲?就是要选贤,在一群儿子中,选出一个最有能力的。然后,让这个人带领整个家族走向辉煌。智宣子好不容易选中了智瑶,但同族的智果不同意。但他反对的理由并不是智瑶没有能力,而是认为这家伙能力太强但不够仁义。也就是所谓的才胜德,能力越大责任不见得越大,但破坏力肯定越大。所以,智果认为,智瑶一定会给智家带来灾难。既然大族长一意孤行,那我就只能分家另过了,即“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从智家选拔继承人来看,就能够发现他们根本就没用嫡长子继承制。大家争议的焦点,不是智瑶是不是嫡长子,而是智瑶到底够不够贤。智宣子认为贤就是有能力,带着家族出去跟人搞斗争,肯定不会吃亏。但智果却认为贤是才德匹配,智瑶有才但无德,所以不算贤。


智家是这个德性,那同时期的赵家呢?也差不多,大家都是立贤不立长,甚至立贤不立贵。嫡长子,不仅长子不算优势,就是嫡也没啥用。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



在这两个儿子中,赵简子搞了一套历时三年的考试。简单说就是把自己治家的人生经验刻在两枚竹简上,然后伯鲁一枚、无恤一枚,让他们认真学习。三年以后,赵简子突然组织考试,问这两个认字自己的治家格言是啥。结果长子伯鲁答不出来,当初的竹简也找不到了。而次子无恤却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而且那枚竹简就在袖子里装着。考试结束,谁贤谁不贤也就知道了,自然是立赵无恤。






春秋时代,已经这样。所以,战国到秦朝这段时间,就根本没嫡长子继承制啥事。嫡长子,可能还是一个参考标准,但按不按照这个标准确定继承人,那就不一定了。比如秦始皇,从他自己到他老子,都不算什么嫡长子。秦始皇的年龄没啥优势,而且他母亲的身份只是吕不韦的歌姬,要长不长、要嫡不嫡。秦始皇死后,长子扶苏没能继位,而第十八子胡亥却继位了。但在当时,大家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事儿。


汉高祖刘邦的确是嫡长子继承制,庶长子刘肥没能继位,嫡长子刘盈继位了。但,刘盈能继位、吕后能当皇后,主要是因为吕氏家族的背景太深。就尊贵程度来说,吕后一个农家女,根本比不上戚夫人这个贵族之后。






搞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更是这样。他母亲王娡一家,早就是平民了,而且还是个二婚。先前嫁给了平民金王孙,还生了一个女儿金俗。好来,基本上算离婚了,而且还是女方提出分手,王娡直接甩了金王孙。之后,就是嫁给了汉景帝,生了汉武帝。但汉武帝只是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上面有一群哥哥呢。


嫡长子继承制,在儒家壮大之后又逐渐兴盛起来,成为牢不可破的制度。这一点,在西晋就显出了威力。晋武帝的嫡长子司马轨去世以后,嫡次子司马衷自然升级。但司马衷是个白痴。按照春秋秦汉的套路,死活也不能立司马衷当继承人。但,嫡长子继承制就必须这么干,白痴也得立。






以后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套路。除非嫡长子出事了,这才会考虑其他的儿子。比如隋文帝的嫡长子是杨勇,已经被立为太子了,但独孤太后看不上、关陇豪族就不支持,最后只能被废,然后才轮到杨广。


大唐乱世称雄,用八年时间完成统一。唐高祖李渊最贤的儿子是谁?自然是李世民,多一半家业都是这个二儿子打下来的。但是,李建成是大哥,所以立嫡不以长,就没李世民什么事。李世民肯定不干,于是玄武门之变直接把太子给搞死了。然后就是老爹也别废话了,直接提前退位吧。






但李世民呢?他就一定要立贤不立长吗?李世民知道自己得位不正,颠覆了正常的政治秩序。所以,一定要把嫡长子继承制给重新确立起来,对于太子李承乾也算用心良苦,就是想让李承乾接自己的班。无奈李承乾这家伙太不争气,后来居然要搞政变了,所以只能给废了。


到了宋以后,主要是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主政。这伙人一定要搞嫡长子继承制。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坚守儒家礼制。但实际上,就是没事找事,立谁当皇帝跟这帮打工仔没啥关系。但这么想就是不讲政治。政治的本质是关系。关系攻略就要做一些看似没意义的事情。因为事情不重要,关系中的地位,才重要。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大臣们牵制皇帝的一张牌。不仅要嫡长子继承制必须管到底,就是皇帝认不认亲爹也要管。






宋仁宗没有儿子,所以过继了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曙当儿子,也就是宋英宗。但宋英宗的命运相当悲催。宋仁宗没有儿子,他就被送进宫当养子;宋仁宗一有儿子,他就被送出宫没人理。好不容易熬到继位了,这家伙肯定心不服,非要给自己的亲爹濮王赵允让一个皇考的名分。“生曰父,死曰考”、“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宋英宗就是想叫死了的亲爹一声爹。但这件事大臣们集体反对。这就是濮议之争,整个北宋朝堂啥事不干,硬是搞了十八个月。


非但宋朝玩亲爹是不是亲爹的权力游戏。明朝也搞,而且还能玩出人命来,比如嘉庆年间的大礼仪之争。大臣们真的在意皇帝的亲爹是谁和怎么称呼亲爹吗?事情本身不重要,但事情中的关系攻略才重要。大臣制约皇帝,才是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各种亲爹问题的本质。






我们肯定要问:嫡长子继承制科学吗?


不科学,但科学就一定正确吗?科学很可能也是一个伪命题,一是说不清标准;二是并不一定就能有好的结果。


而嫡长子继承制,一个最大的功用就是定分止争。


虽然皇帝的儿子多,但名分早定了,就是嫡长子。其他的儿子,也别有什么非分之想,因为想也没用。智宣子选智瑶当继承人,结果硬是搞的小宗智果一族别族而居了。你不用这个硬标准说话,那就等着出大事。可能还没等继承人选出来,国家或家族就得搞出战争来。


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操作性、易执行。


赵简子选择继承人,搞了一场三年时间的考试。选贤,听起来真科学。但科学的成本也是极高的。关键是你科学了半天,也不见得就能选出贤子贤孙来。


但宋明期间肯定是把这套制度给异化了。


嫡长子继承制,的确能够定分止争,的确效率高、易操作。但只要老皇帝不傻、国家还算稳定,那选个看上去能力出众的儿子,也没啥问题。比如,清朝就是这么干的。但是,大臣们可不这么想。他们把嫡长子继承制和儒家礼仪当成了权力斗争的工具。

为什么古代立长不立贤呢?

中国自周以来,秦汉到明清,很多情况都是立长不立贤。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大小,方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基本的一个原则,一为嫡,二为长。

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最开始最严格的,即正妻所生的大儿子继位。秦朝之后,不太考虑是否正妻所生的,只想是不是长子。

周天子娶妻生子,正妻必然是有着庞大势力集团的家族,只有强强联合,才能维持中央的强势。西周最明显的例子: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和太子姬宜臼是申国君主的女儿和外孙,申侯大怒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西周,周幽王被杀。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称周平王,史称东周,周王朝从此衰弱。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不愿立长,导致内乱不断。很多时候谁先回都城谁就为君主,真是一片混乱。在世界历史上,西方奥斯曼帝国争夺帝位的竞争最残酷的,皇子在十二三岁时下放到地方任职历练。老皇帝一死,各地的皇子们谁最先回到皇宫谁就是皇帝,然后派出使者和大军杀光还在路上的皇子们。那些皇子会束手待毙吗?答案是不会的,各地总督会掀起一场叛乱,表示支持哪位皇子。

慢慢的到后面,都城禁卫军首领想立谁当皇帝,就先把驾崩消息告诉谁,最后奥斯曼皇帝都变成禁卫军的傀儡了。晚年的隋文帝废长子杨勇而立杨广,全部朝臣给予支持认为其贤明,后面隋朝的灭亡谁敢说杨广不用负最大的责任。

立储从来都是古代王朝的大事,而标准如何一直都是立长,皇帝一旦偏离“立长”的标准必然招致大臣们的反对。大臣们反对理由一般有两个:一自古礼法如此、二是不立长立贤能的话,大臣和皇子都会钻空子,大臣支持哪个皇子就说哪个贤,朝堂党同伐异岂不是一片混乱。而皇子想做皇帝就要表现得贤能,真贤能假贤能,恐怕只有自己和少数人知道。操作空间太大了。

贤明是谁说的?大臣们说的,新皇帝容易被大臣挟持。《雍正王朝》中太子被废,满朝文武拥立贤明远扬的八阿哥为太子。康熙就是没把大位传给他,而给了雍正。康熙知道贤明是装的,八阿哥善于笼络人心,保护官僚集团的利益,哪个官吏敢说他不贤?大清江山留给他,江山社稷迟早毁于一旦,而且大清到底是那群官僚的,还是他爱新觉罗家的。

贤明是主观可以改变的,长子身份是客观已经定下,改变不了的。立长不立贤是选择最合适最有利于稳定的继承人的方法,随便找个智力正常的婴儿,从小培养他治国理政能力,长大后一样可以做一个合格的君主。

为什么古代立长不立贤?

中国历史上皇帝选择继承人,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那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接着在考虑立贤。若是嫡长子或皇长子在的话,古代的大臣坚决支持立嫡或立长,反对废长立幼,很少有支持立贤的人。

在封建帝王的历史也有不“立长”的情况。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兄弟,自己当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一时糊涂,废长立幼,导致自己的九个儿子自相残杀。


这些不“立长”的情况在历史还有很多,大多带来的都是一场悲剧。所以坊间常言,若是皇帝不“立长”,必然会带来社会的动荡!

判断一个皇子的能力问题成本太高,往往也都无法正确地作出判断,因为人大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之上,用自己的思想去判断问题,这样就导致了结果的千差万别。“无能”的人都是相似的,但是“有能”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同。


以年龄长幼来作为唯一的条件,继承皇位,维持皇族秩序,也让天下之人可以接受的原则。

朝廷这些饱读诗书的大臣,他们也会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量,选择一个合适的皇帝,那么嫡长子就是他们不二的选择。一方面这是历史的规律和皇族的秩序,是万万不可违背的原则;另一方面“立长”也是整个社会百姓所能接收到一种原则。

若是嫡长子成功继位,那么这些大臣就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还能得到新皇帝的重用和赏识。若是他们支持“立贤”,那么一旦“立贤”失败,结果就是轻则人头落地,重则祸害全家!即便是“立贤”成功之后,也不会捞到什么好处,毕竟已经违背了伦常,为天下人所不齿!


嫡长子继承制,意在杜绝觊觎皇位的非分之想,再者就是嫡长子比贤的标准明确无歧义!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传位给朱允炆,不是传位给优秀的第四子朱棣,正是由于嫡长子继承制,而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嫡长孙。

我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皇权至上,皇帝或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若皇帝贤明则国兴,反之则衰亡。所以继承人得当与否,决定了国家的未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1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