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国于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里有很多投降的名将,为何于禁结局那么惨?
东汉末年分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三国时期因为是乱世,所以是人才辈出的一个时间段,也是那些有志之才建功立业,一展宏图的大好时机。早在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给刘备的军营送军饷的时候,两人就分别对这个时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曹操认为生在乱世是幸福的,不然自己的宏图大志就不能得到发挥,要是生在和平的年代,那么这样的机会就只能交给那些无能的士族。但是刘备与他有相反的想法,刘备认为还是不要在乱世好,这样只会让百姓受苦。其实从这对话当中很多人觉得刘备是非常仁德的,但是考虑到他最后做的事情,其实还是有一点虚伪的,明显是他内心其实与曹操有着一样的想法,曹操敢于说出自己的野心,但是刘备却不能,可见两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从刘备建立蜀国来看,他的野心不输曹操。这个场景其实是曹操去拉拢刘备,想让刘备效力于自己,但是刘备有着更大的目标,所以就没有同意。
三国时期对于人才的渴望是非常大的,曹操给刘备送军饷是了解刘备,关羽还有张飞是人才,所以才愿意这样做。我们都了解三国更换自己的势力是很常见的事情,一些战败的人选择去投靠别的势力,正是利用了那个时代人才急需的心理,不管你属于哪一方的势力,只要你肯投降,而且还是一个人才,就一定会得到重用。所以很多将领在对战失败之后就选择投降,这其中也有很多名将这样做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三国时期投降的八大名将,七人名垂青史,只有此人被唾弃千年!
这7名名留青史的人分别是张辽、徐晃、关羽、张郃、魏延、马超、姜维。张辽、徐晃、张郃,他们都是非常非常厉害的将领,其中张辽之前是吕布的手下,徐晃是杨奉的部下,张郃是袁绍的手下,他们最终都成为曹魏的名将,为曹操一统北方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关羽是当时投降曹操,不过最后又回到了刘备身边,马超本来也是西凉一方霸主,但是在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能投靠刘备。姜维曾经是曹魏将领,后来投靠了蜀国,魏延则是韩玄的手下,不得不说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能让原本非常弱小的蜀国能够做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其实这七人在三国里面都是非常有名气的,不过这第8个人就没有这么好的名声了,可以说是经常被人唾弃的。
这个人就是于禁,提起他很多人都觉得他也很厉害了,还是曹操的五良将,个人能力肯定非常的出色。不过他在被关羽水淹七军之后被俘虏了,于是就投靠了蜀汉,之后关羽败走麦城于禁又投降东吴,没想到东吴又把他遣送回曹魏,这个时候就比较尴尬了,回去之后曹丕非常瞧不起他,并且认为他对曹魏不够忠心,不过念在他曾经有很多的功劳,也没有杀了他,但是也没有在继续重用他。
于禁是三国的猛将,深得曹操器重,由于当时自己所带的陆战军队无法和关羽的水军对抗,无奈之下选择投降,这也成了他一生的耻辱,被认为是贪生怕死,不顾脸面投降,但如果不投降,最终的损失就会越大,于禁自己无所谓,但他要考虑将士们的生死,投降是最好的选择,但最后的结局也不好,关羽被孙权击败,于禁辗转为孙权所虏。于禁为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晚年的结局有点悲惨。
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各方势力都能人才备出,没位大将都有让人津津乐道的成名史,其中于禁为曹魏立下了显赫的功勋,但结局确实当中最惨的,于禁追随了曹操三十年,但最后因为投降坏了名声,被曹操认为叛徒,一生的荣誉被抹杀。当时于禁要援救曹仁,关羽用计,擒获于禁庞德,庞德誓死不降被斩杀,于禁投降保全了性命。
但于禁投降绝不是因为贪生怕死,而是为了保住自己三万士兵的性命,当于禁刚到樊城安排好军队,无奈这场战争于禁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倾盆大雨却一连下十多天,江水暴涨,于禁的陆军不是关羽水军的对手,输给了关羽,庞德之所以坚持不投降,不是因为他忠于曹操,而是他的父母妻儿都在曹操手中,如果投降,曹操绝不会放过他的家人,所以坚持应战。
后来于禁被吕蒙带到江东,孙权下令把于禁放了,于禁回去后,曹丕送来一幅关羽水淹七军、庞德站立不降、于禁屈膝投降的画作,于禁见后,羞愧难当,最后抑郁而终,世事无常,就算毁了于禁的一世英明,他也是守住了大魏三万士兵的性命。从某种角度上讲,于禁是放下了个人荣辱,为了部下们的性命投降关。
三国时期投降过的人很多。“五子良将”里的张辽、张?和徐晃都是投降曹操后受重用的,就连关羽关二爷也曾投降过。
曹操手下还有一个叫魏种的人,194年张邈、吕布叛曹时他也跟着叛变了。
后来曹操抓住他,又继续重用他,魏种后来官至河内太守。
那么,为什么同为“五子良将”的于禁投降后回到曹魏,遭到曹丕用壁画羞辱而死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攻樊城,于禁与庞德一起救援曹仁,此时大雨连绵,汉水暴涨,七军都被大水淹没。于禁和众将登高坡望水,没有可以回避的地方,关羽乘船攻打于禁等人,于禁随即投降,被关押在荆州江陵。
庞德大骂关羽而宁死不降,庞德向关羽说:“竖子,什么叫投降!魏王率领雄兵百万,威振天下。你们的刘备只是庸才而已,岂能敌魏王啊!我宁肯做国家的鬼,也不当贼人的将!”逐为关羽处斩。
曹操得知后,哀叹良久,说:“于禁跟从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这就得说道说道了,真是点背不能怨社会啊!
于禁就是太太太点背了。你瞧瞧这都什么事儿?
首先碰上庞德这个宁死不降的愣头青,显得于禁老将军太没气节,但是情况不一样啊,庞德是已经降过一回了,再降就变成无间道了,除了死没别的选择。
当年张辽降曹的时候,高顺、陈宫也是宁死不降的好吗?
从一出征就注定了结果点背+1
曹操派人救曹仁,没人敢去,曹操亲点的于禁。主公让去的,不是我打保票的啊!大家都知道扛不住,不敢去,于禁是被逼的啊。
这时夏侯渊刚死,夏侯不能去了,张辽在合肥防着东吴趁机闹事,能信赖的人真找不着了。
再者,于禁领兵打仗虽然没问题,但是对阵关羽,那肯定是打不过的啊!毕竟他擅长的其实是治军,在西北于禁屯田,夏侯渊在一线防守,曹操真有点老糊涂了,病急乱投医。
遇上曹丕这个二货点背+2
曹丕的心胸就有些狭隘了。人家好不容易回去,还去羞辱人家,在历史上留下笑话,这笑话不是曹魏的笑话吗?
看他爹,关羽要走,一点没拦着。看皇叔,陈登先投己,再投吕布,再投曹操,在刘表那皇叔还是那么维护他,黄权降魏,糜芳降吴,照样善待家小,如黄权所言:“汉中王必知我之不得已而已”。
碰上罗贯中点背+3
一部《三国演义》尊刘抑曹,写得栩栩如生,只能当了关二爷的炮灰。因为我们每每提及武圣人关羽的业绩时都会说“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于禁不是一般人,他乃曹魏阵营的“五子良将”之一。正因为于禁是名将,才越发显得关羽的牛逼。
正所谓“贞女失节不如老妓从良”,于禁同志做了最完美的演绎。为什么要说晚节呢?关键就是一个顺序问题。年轻的时候栽个跟头,干点啥不靠谱,有损节操的事,没关系,后面还有时间补救,只要你有点功绩,成王败冠,老大们还是会原谅你的。
但是晚年就不行,你没机会补救了,这一次是彻底的GAME OVER,紧接着盖棺定论,那还能好的了?
所以,现在也有很多历史爱好者为于禁喊冤。
不过说实在的,我是很不能理解,于禁追随曹操征战了一辈子,一生以纪律严格、态度稳重而闻名,又身居高位,可以说是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
结果就这么降了,或许真的是年纪大失去雄心壮志了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1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珍妃死后,她娘家结局如何
下一篇: 杨秀清死后,石达开为何屡吃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