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明朝朱元璋称帝之后,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不管是去世的还是在世的人都得到了分封,虽然在分封的过程当中有一些人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刘伯温只是一个俸禄二百四十石的诚意伯,不过这些对于刘伯温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刘伯温在意的也不是爵位和俸禄。
朱元璋封的这些功臣很多都是在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朱元璋打天下的人,还有一些是朱元璋的亲戚,朱元璋穷苦出身,所以对待他的亲人们非常的好。
不过后来朱元璋培养的继承人朱标突然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朱元璋回想起以前朱标的模样,留下了两行热泪,朱元璋是有感情的,但作为一名帝王,他更该知道怎么做,当他看到当初的那些功臣们仗着自己的地位欺压百姓,目中无人的样子,朱元璋的心中充满的是恨,没错他就是恨,恨这些人变了,变得朱元璋不得不亲手除掉他们。
在空印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的时候,朱元璋借机诛杀了以前的那些功臣们,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杀了大约有几万人,可能很多的人觉得这是不真实的数据,但事实就是如此,朱元璋为了能够肃清朝廷中的欺压百姓的功臣,抱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态度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当时朝堂上人人自危,大臣们上朝之前都要先和家人告别。
在朱元璋的这种动作之下,功臣们基本上已经被肃清了,但是朱元璋的一生中也杀错了很多的人,其中有很多的清官,也有很多为百姓做好事的官员,但是朱元璋没有放过他们,这也许是朱元璋为什么被人所诟病的原因之一吧。
纵观朱元璋的一生,他最后悔的事情是杀掉了一位叫做道同的县令,道同是何人,所犯何时?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杀掉呢?这件事情还要从另外一个人说起,他和朱元璋同姓,却不是朱元璋的亲戚,不过五百年前也可能是一家人。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朱亮祖,朱亮祖起初是元朝的元帅,朱亮祖奉元朝的命令对抗各路的起义军,这样一个人和朱元璋不是一个阵营的,因此朱元璋就下令自己的手下去把朱亮祖打下来,朱亮祖这人是一个没有忠心的人,朱元璋一生中阅人无数,这次也算是看走眼了,可能是朱元璋太爱惜人才了吧。
朱亮祖被朱元璋生擒之后,朱元璋问他:小子,服不服?朱亮祖对朱元璋根本不屑于顾,是的,朱亮祖不怕死,朱元璋仍然让朱亮祖在原地当他的元帅,但是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元朝又把朱亮祖给收买了,朱亮祖不怕死,但他贪财,只要是钱,不管是谁的,他都敢接受。
不过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道理朱亮祖还是明白的,于是朱亮祖又开始带着自己的人马攻打朱元璋的人,朱元璋也被朱亮祖给惹恼了,他很想把朱亮祖抓过来杀掉,但是当时朱元璋正在攻打建康,无暇他顾。
朱亮祖竟然带领着自己的人攻下了重镇宣城,朱元璋后来攻打下建康之后第一事情就是召集徐达常遇春,问他们:朱亮祖怎么办,徐达和常遇春直接摔下手中的酒杯,拔出身上佩戴的剑,咬牙切齿的对朱元璋说:我们一定把他给生擒回来任凭您处置。朱元璋随即下达了攻打朱亮祖的命令。
朱亮祖还是有一点本事的,这一次就连大明王朝的第一先锋猛将都受了伤,常遇春负伤之后,暂时没有比他更猛的人出现,士兵们也都不太敢往前冲,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接过来亲自督战。
朱元璋在督战台上向全军士兵发出了攻击的号令,士兵们看到朱元璋在后方,不冲就要按军法处置,冲上去说不准不会死还能够得到朱元璋的赏识,士兵们个个犹如打了鸡血似的猛攻朱亮祖,朱亮祖虽然很猛,但他手下的士兵看到对方那种阵势根本就不想抵抗了。
朱亮祖被徐达生擒压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前面讲过朱亮祖不怕死,但是他也是一个人他也想活命,当朱元璋再次问他服不服的时候,朱亮祖这次对朱元璋说:我活着会尽力,如果死那就死了吧。
朱元璋终究太欣赏朱亮祖了,把他又放了,并且还让他在军中担任了职务,后来朱亮祖跟随着大军攻城略地,也立下了很多的功劳。
后来朱亮祖又陪同廖永忠攻下广东和广西两地,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功臣之时,朱亮祖不仅被封为了侯爵,还领俸禄一千五百石,除此之外他的爵位还能够世袭。
当洪武十二年朱亮祖受朱元璋的命令前往广东镇守,在这里他遇到了那位叫做道同的县令,明朝的县令虽然是有品级的人,但官职不高,而道同又是一个对不合理东西就坚决要弄合理的人,朱亮祖是朱元璋亲封的侯爵不假,道同也是朝廷的官员,所以道同并不觉得朱亮祖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道同不认可朱亮祖还是因为朱亮祖的多次反叛,所以朱亮祖在道同的眼中就是一个叛徒,道同也不会尊敬朱亮祖。道同的这种不屈的性格使得朱亮祖更加的想要让道同臣服于他,这就是一个人得到了权势之后的嘴脸,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然后自己感觉很有成就感。
当地有很多的富商大贾,这些人联起手来欺压百姓,压低价格购买那些珍贵的东西,道同觉得有必要惩治一下这些人,于是就把带头的人给抓起来进行游街,百姓们纷纷叫好,但朱亮祖却收到了这些富商的银两,公开把牢笼给打开,还随便给道同安了一个罪名把道同打了一顿。
不仅如此,当地有一户人家把自己的女儿送给了朱亮祖,朱亮祖把这位女子纳为妾,然后这户人家就借着朱亮祖的背景横行乡里,朱亮祖不仅不进行阻止,还包庇他们的一些非法行为。道同看到朱亮祖的所作所为后非常的生气,但是自己官职小,那就上书弹劾吧,但与此同时朱亮祖也让人八百里加急给朱元璋送了一封奏书,上面诬陷道同诋毁上司,不尊重人。
朱元璋首先看到的是朱亮祖的奏书,因为朱亮祖是侯爵,自然有方法动用八百里加急,朱元璋看到之后非常的生气,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敢诋毁大明王朝的侯爵。朱元璋为了维护颜面下令处死了道同,当这封命令发出去之后,道同的弹劾奏章也来了,朱元璋看完之后当即大为震怒,因为他冤枉了道同,赶紧派人去追先前那位传达命令的人。
很可惜的是,没有追上,道同被杀了,朱亮祖十分的得意,朱元璋十分的懊悔,朱亮祖的行为也彻底的激怒了朱元璋,他派出锦衣卫去广东寻找证据,一年之后,朱元璋命令朱亮祖携其子来京城禀报一下广东的情况,朱亮祖这时候很可能已经忘记了去世一年的道同,他可能都忘了还有一个叫做道同的人。
可是当地的百姓们不会忘,朱元璋也不会忘,他一生中最痛恨的就是像朱亮祖这样的人,朱亮祖来到了京城,本来想着朱元璋还会请他吃顿饭赏赐他点东西,结果等待他们的是鞭子。
道同喜欢用鞭子惩罚犯错的人,朱元璋就用鞭子打死了朱亮祖和其子也算是对道同的一个交代,或者说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更好过一点吧,你们觉得呢?
刘伯温的棺材中留下了那几个字?为何会让朱元璋悔恨莫及?古代君主为了不失去权力,为了使自己的基业千秋,不可避免地限制重臣的权力,特别是立下什么显赫战功的功臣。 最初诛杀功臣的是汉高祖刘邦,明朝的朱元璋比刘邦还疯狂。 建立明朝基业的刘伯温对朱元璋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但刘伯温也没能逃过这场抢劫。
刘伯温死前把遗书叫太监妖书,但朱元璋听后掉下两行老眼泪
刘伯温意识到朱元璋已经蒙蔽了权力,谁也不信任,谁的话也不听,所以刘伯温在朝堂上一言不发。 刘伯温生病后,朱元璋让胡惟庸送药,吃药后,刘伯温身体不适,不久就去世了。 此药既然胡惟庸有意向刘伯温出示,刘伯温之死和朱元璋就脱不了关系。
刘伯温去世后,太监们为了系朱元璋,将其遗书称为妖书。 结果,和自己的半生一起,朱元璋也对遗书的内容感兴趣,下令朗诵。 其一,遗书中说朱元璋刚愎自负,我预计朝廷中有很多比朱元璋死得早的功臣。 其二,朱元璋处罚太严厉,老百姓守法不是遵守,而是怕死。 其三,对官员太吝啬了。 现在官员很清廉,但是很怕朱元璋,所以朱元璋死后,这些官员一定不满足,会搞大贪污。 其四,节度使拥护自重,现在大明的子孙遍布全国,将来一定会叛变。
刘伯温的遗书准确预测了明朝的发展趋势,朱元璋听后落了两行老泪,明白了刘伯温晚年为什么一言不发,因为两人已经失去了共同语言,这些遗言是后世君听的,还是基于朱元璋的大明基业。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并不能说他是铺张浪费,因为当时他只是想建设自己的家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它及时止损,没有让这种情况继续发生。
对于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想必历史上是少之又少的,因为他本身就出生于农民世家,起于世家。所以对百姓们是非常理解和体谅的。他创造了明朝百姓和睦的生活,不打压百姓,减轻徭役,对百姓宽待。因为自己出身的原因,百姓也非常的爱戴他,他一生倡导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所以他是历代所有皇帝中最质朴的一个皇帝,因为他理解百姓的痛苦,所以从不会给他们很大的压力。在朱元璋手下的明朝在当时是盛世太平。
但是朱元璋做过最铺张浪费的事情就是在家乡兴建中都,因为耗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财力。被后世认为这非常的铺张浪费,其实从历代皇帝来看,有哪个皇帝没有如此做过呢,更何况朱元璋在做到半个时就及时止损,意识到它花费了太多的钱财后,他立马停止了。都这样做了,应该是算不上铺张浪费把。而且朱元璋在位时,对贪官是非常憎恨的,他讨厌贪污的人,而手下的官兵只要贪污了所受的刑罚是非常严重的,他做到了让当时的明朝官风清正。
一生清正廉洁,提倡勤俭节约的他并没有做过什么铺张浪费的事。更何况他是一国之主,天下都是他的,又何来铺张浪费一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90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秦国为什么不敢扣留赵惠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