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永历帝对清朝构不成威胁了,吴三桂为什么还要杀他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6 10:58:02

永历帝对清朝构不成威胁了,吴三桂为什么还要杀他

还不了解:吴三桂和永历帝的读者,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非要置永历帝于死地,只是向清廷表忠心吗

明代作为最后一个由汉民族建立的王朝,它承载着很多汉族人的荣光和梦想。在满清统治的几百年间,汉民族“反清复明”的斗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如果我们去追溯那段改朝换代的历史,有一批人肯定是回避不掉的,其中就有吴三桂。

如果说崇祯皇帝的自杀标志着明代的灭亡,那么永历皇帝的被杀则表明了朱明王朝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清军入关之后,朱明王朝仍然占据着南方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南明代廷内部的斗争,使得力量分散,最终被吴三桂等人率领的清军所击破。其实在永历帝朱由榔败逃缅甸之后,他对清代基本上已经构不成威胁了,为什么吴三桂还非得要攻入缅甸,置朱由榔于死地呢?

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都认为吴三桂此举是向清廷表忠心,借此与对抗清代的汉族武装力量划清界限。作为一个降臣,吴三桂在满清阵营受到猜忌是很正常的,在李自成快要被消灭的时候,清廷将吴三桂派到了东北的锦州。此时吴三桂如果不对自己的新主子表明忠心,那么他的处境就会很危险。因此在吴三桂再次被派往前线时,他拼命地剿杀抗清汉族武装,以此来表明对新王朝的忠心。面对着擒杀朱由榔这个绝佳的表忠机会,吴三桂怎么会轻易放过呢?

在永历帝逃亡到缅甸之后,吴三桂为什么还要这么迫不及待地置其于死地呢?他的目的只是向清代廷表明自己的忠心吗?笔者认为其实吴三桂是另有目的!首先,随着吴三桂不断地对汉族同胞痛下狠手,抗清义军纷纷被其消灭,此时的吴三桂已经不再缺乏信任,甚至还得到了清廷的倚重。这个时候吴三桂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处置朱由榔,或者是交给清廷来处理。

其次,吴三桂在得到了朝廷信任的同时,自己的军事实力也在不断壮大,而此时恰好又赶上了顺治皇帝驾崩,这个时候的吴三桂难免会有其他想法。从早期吴三桂的思想中就可以看出,他对异族的清王朝是不认同的。在崇祯皇帝自杀之后,吴三桂是想投靠李自成的,但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他不得已才投靠了满清。起初吴三桂只是想借助满清的势力打击李自成,恢复明代的江山,后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了民族大义。年幼的康熙继位,清代内部并不稳定,自己手握着千军万马、精兵强将,难道吴三桂不想取而代之吗?也许在吴三桂的眼中,清代只能算是一个匆匆过客,满清随时都有可能被赶回关外。

第三,南明政权土崩瓦解、李自成等农民武装也基本被消灭殆尽,那么当时最强大的汉族武装力量也就只剩下了吴三桂。如果有一天要恢复汉家的江山,那么吴三桂就能占得先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只要朱由榔一脉的存在,吴三桂永远都不可能代表华夏,因为朱明才是正统。也许吴三桂有了更大的野心,想要提前扫清这个障碍,所以非要置永历帝于死地不可。

事实上杀死了永历皇帝,很多汉族同胞却对吴三桂寒了心。后来吴三桂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发动叛乱,但并未引起明代遗民的积极响应,最终被康熙帝所镇压。

吴三桂为何定要将南明永历帝赶尽杀绝?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山海关时的选择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后人之所以不齿吴三桂,不仅仅是因为他引清军入关,导致华夏沦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深受明朝国恩,却忘恩负义、将已经逃亡缅甸的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擒获,并杀害在昆明街头。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天地君亲师是伦理之重,而吴三桂年纪轻轻便被赋予辽东总兵之重任,深受国恩,崇祯皇帝没有负他,他却负了明朝和天下。

永历帝朱由榔原是明朝藩王——桂王,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的堂弟,崇祯皇帝失国之后,残明势力相继拥护明朝藩王建立了弘光、隆武政权,但是这两个政权仅仅坚持一年便被清朝击溃。1646年十一月,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登基称帝,年号永历。永历皇帝登基之后,南明在清朝的攻势之下依然节节败退,所幸有清广东提督李成栋的反正和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的联明抗清,永历帝才得以(名义上)率领南明坚持抗清十余年,直到1659年被清军赶到缅甸。

永历帝到了缅甸之后,清军一度放松了对永历帝的追索,毕竟清朝的目标是占领原来明朝的领土,而且逃出国境的永历帝只剩下几百个文武大臣和少量的护卫部队,而且这些部队在进入缅甸之后被缅王收缴了武器,已经不可能对清朝的统治形成任何的威胁。但是这个时候,吴三桂却表达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一定要将永历帝“赶尽杀绝”,吴三桂的理由是什么呢?

顺治十七年(1660年),吴三桂给清廷上疏一封,在这封奏疏里面吴三桂一一阐述了他要“剿灭”永历帝的理由,下面就让我们打开吴三桂的这封《渠魁不翦三患二难疏》,看看他究竟用什么理由说服顺治皇帝让自己去消灭远在缅甸且毫无威胁的永历帝?

门户之患

夫永历在缅,而伪王李定国、白文选、伪公侯贺九仪、祁三升等分住三宣、六慰、孟良一带,藉永历以惑众心,傥不乘此天威震赫之时,大举入缅,以尽根株,万一此辈立定脚根,整败亡之众,窥我边防,奋思一逞,比及大兵到时彼已退藏,兵撤复至,迭扰无休,此其患在门户也。

在吴三桂看来,永历帝虽然在缅甸,但是追随永历帝的晋王李定国、巩昌王白文选等人率领部分军队仍在国内的三宣六慰(明朝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设置的管辖机构)地区,他们打着永历帝的旗帜号召边境地区的百姓反清复明,对清朝在此地区的统治形成了很大的威胁。一旦让李定国等人站稳脚跟,他们将对清军形成较大的威胁,如清廷调配大军“进剿”,他们便就地隐藏,而大军撤退之后,他们又会出来骚扰地方,所以只有进入缅甸、抓获永历帝,才能斩草除根,失去旗帜的李定国等人便再也成不了清廷的门户之患。

肘腋之患

土司反复无定,惟利是趋,有如我兵不动,逆党假永历以号召内外诸蛮,饵以高爵重禄,万一如前日元江之事,一被煽惑,遍地蜂起,此其患在肘腋也。

除了边境线上的李定国残部之外,云南境内还有众多土司,吴三桂认为这些土司“惟利是趋”,一旦永历帝用“高爵厚禄”来引诱他们,他们必定会被煽动起来对抗清廷,虽然单个土司力量不足以与清廷对抗,但是众多土司联合起来,“遍地蜂起”,清廷必将难以应对。

吴三桂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也并非毫无道理,前一年元江土知府(第一等土官,少数民族地区由部族首领世袭之土司文职长官,从四品)那嵩便和李定国里应外合,发动反抗清廷统治的起义,吴三桂历时数月才平定,所以吴三桂认为境内的土司是清廷的肘腋之患,而发作的根源却在境外——缅甸的永历帝。

腠理之患

投诚官兵虽已次第安插,然革面恐未革心,永历在缅,于中岂无系念?万一边关有警,若辈生心,此其患在腠理也。

在吴三桂和清军征服云南的过程中,有很多明朝官军投降清军,这些人虽然已经被安插在各支部队之中,但是吴三桂认为他们仍然没有洗心革面,如今永历帝还在缅甸,他们心中肯定仍以永历帝为尊,一旦永历帝号召反清,那么这些人难保不生异心,这是腠理之疾。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源还是在永历帝,如果永历帝不在人世,那么这些投降官兵肯定会心无旁骛,最终只能选择效忠清廷。

除此之外,吴三桂认为云南还面临着两个困境,只有解决了缅甸的永历帝,才能解决云南面临的难题。

今滇中兵马云集,粮草问之民间,无论各省银两起解愆期,难以接济,有银到滇召买不一而足,民室苦于悬磐,市中米价日增,公私交困,措饷之难如此也。

因为与南明的战事,当时云南聚集了不少兵马,而这些军队所消耗的粮草都需要从民间征集,导致米价上涨,公私双方都为此所困,筹措军饷艰难,而百姓生活也十分艰难。

凡召买粮草,民间须搬运交纳,如此年年召买,岁岁输将,民力尽用官粮,耕作半荒于南亩,人无生趣,势必逃亡,培养之难又如此也。

另一方面,军队购买的粮草,需要百姓运输,而每年运输所消耗的民力十分之多,导致耕作的人力不足,土地荒芜,最终也无以养民,如此下来百姓生存困苦,只能选择逃亡他乡,如此对云南经济恢复不利。

这一点也属实,当孙可望、李定国等大西军余部在云南休养生息之时,注重恢复经济生产,使得云南成为明末乱世之中的“世外桃源”,据《明末滇南纪略》记载,大西军进入云南当年(1647年)秋成 “倍于曩昔”,次年又“大熟,百姓丰足”,再下一年仍是“大有年,兵民安乐如初”。

但是随着清廷的进攻,云南处于战乱之中,几年恢复的经济已经被消耗殆尽。据洪承畴在顺治十七年的奏本所载:

三月初五日,又准云贵总督臣赵廷臣手札,内开:云南近状大不如上年。每市斗米一石实卖至二十五六两,沿途穷民有死于道途沟涧,死于寺庙破屋,死于山路田野,死于旁溪曲径,甚有母食其女,子弃其父,惨不忍言。

而吴三桂也在奏疏之中提出了他的解决办法——“臣彻底打算,惟有及时进兵,早收全局,诚使外孽一净,则边境无伺隙之患,土司无簧惑之端,降人无观望之志。地方稍得苏息,民力稍可宽纾。一举而数利存焉。”吴三桂认为,只有彻底解决了缅甸的永历帝,及早结束云南的战事,才能彻底解决“三患两难”。

1661年,吴三桂率军进逼中缅边境,逼迫缅王交出永历帝,缅王在清军的威胁之下只能将永历帝交给吴三桂,吴三桂将永历帝押回昆明,最终被吴三桂处死在昆明。吴三桂在《渠魁不翦三患二难疏》中叙述的原因是一些客观存在的情况,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吴三桂绞杀永历帝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向清朝邀功,以显示自己与明朝皇室划清界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清廷的信任,才能为自己谋求更多的政治利益,至于为民着想,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康熙都已经不追究了,为什么吴三桂还要杀死永历帝?

恐怕是吴三桂想要搞一次大动作,但是没有想到就是永历居然一点儿都不配合!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当时给出的一个说法就是永历并不是被吴三桂给杀的,而是他自杀的!其实我更相信的是永历是自杀的,而不是被吴三桂给杀死的!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吴三桂刚刚把永历抓住之后,就觉得自个儿卖的价格太贱了!吴三桂当时为什么要去抓这个人,为什么要打倒南明政权?因为当时朝廷里面就透露出来一点点,就一点点的风声!说要削藩,说要吴三桂的军队给他削减掉!就这个消息把吴三桂吓得不轻,所以他赶紧向朝廷表明忠心,并且亲自带军队去攻打南明!把这个永历皇帝给抓起来了!

但是很快他发现朝廷那边的基本上就是雷声大雨点小。说要削藩,得直接上什么动作都没有,自己倒像一个惊弓之鸟一样,回过头来把自己最大的一个倚仗给它消灭掉了!不阔,当时的勇力赞被吴三桂灭掉,之前就写信给吴三桂,说自己真的只是想苟活于世,并不想反清复明,但吴三桂不管。当时恐惧的心理占据着吴三桂的内心,所以吴三桂一定要把永历皇帝给他抓了!

所以等到康熙上朝真的想要推行削藩之策的时候,当时吴三桂恐怕在内心一直都在想自己是不是卖的价格太贱了!这个时候他把自己真正生存的意义给他,消灭他能干什么?他向康熙上了一道折子说。漩涡鸣人不打南明了,南明已经不存在了,我能不能去打缅甸?

说白了,死皮白咧的,那个时候他想求生存,他想保证自己手中的权力想继续坐镇一方,但是康熙不答应,康熙在这个时候想要拿走他手中最后一张王牌,也就是这个永历皇帝!

为什么说这个是最后一张王牌,很简单,我们想,永利皇帝作为南明最后一任皇帝!虽然这个皇帝有些掉价,但是最起码人家是正儿八经大家承认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家子孙啊,起码沾了点儿皇帝的身份,有这张王牌在手,吴三桂就能够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最起码不至于像他后来那样孤立无援!如果真的把这永利皇帝扶持成为皇帝,那吴三桂之前的罪名还是有一部分可以洗刷掉的!吴三桂的军队也不至于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返到全国各地能望风而降!

所以当时的吴三桂唯一能够和康熙叫板的,就是这个永历皇帝。只要永历皇帝一直掌握在吴三桂的时候里面,那康熙就得投鼠忌器,他害怕把吴三桂给逼急了,吴三桂把永历皇帝给搬出来!

所以当康熙要求把吴三桂的手中的永历皇帝教出来的时候,吴三桂就必须得计划一下他自己的未来究竟该怎么做,无论做什么,反正唯一一个吃亏的人就是永历,你们想想,原先把你往死里揍,你求着他不要揍你的那个人,今天过来求你了,你是怎样一种状态?而且还继续叫你往火坑里面跳,那这个时候永历保证不干!反正都是死路一条,我干嘛不坑你一手的,我自己跳水自尽,我让你永远都无法借我的名义去为祸人间去反清复明!

其实,讲道理,永利的死亡谁最吃亏肯定是吴三桂。吴三桂最吃亏!他手中没有跟康熙叫板的棋子了,与此同时,他还彻底的没办法洗掉自己这个叛国贼子的这样一个罪名!吴三桂这一辈子都别想翻身了,永利活着,他还有翻身的机会,永利死了,他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他必须得谋反。

所以我们看看吴三桂对于永历皇帝是怎么处理的,也就不说了,还把他们家给他烧了,然后让后人无法辨认出他们,这得多恨这个永历皇帝!

南明败亡已成现实,清廷已放弃追击逃到缅甸的永历帝,吴三桂为何却要赶尽杀绝?

吴三桂降清之后,便要在清朝统治者面前表示自己的忠心,毕竟吴三桂是在很多原因下才降了大清,清朝能不能信任吴三桂是个未知数,所以吴三桂如果可以将朱明后裔斩杀干净,便是向大清展现自己忠心的最好方法,于是当清廷已放弃追击逃到缅甸的永历帝,吴三桂却要执意赶尽杀绝。

吴三桂是大明的将领,当初因为李自成攻破京城后杀了吴三桂的父亲并且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才会冲冠一怒为红颜降了大清,又将清军引进关内,对于清廷来说,吴三桂的臣服有些偶然因素,所以清廷不可能完全信任吴三桂。

并且吴三桂毕竟是汉人而且还是汉臣,既然吴三桂已经降了清廷,至少当时他是没有退路可走,不能让清廷信任自己,那么以后必然也会被清廷除掉,所以当时吴三桂要自保,便只能玩命的诛杀朱明后裔,为大清的统治扫清障碍,也是在向大清统治者表明自己已与南明政权毫无关系,完全忠心效忠大清王朝。

当时南明朝廷在云贵地区苦苦支撑,被消灭也是迟早的事情,这种事情反正别人也会做,所以与其让被人领了这个功劳不如自己来,因此吴三桂不念旧主之情,对待南明朱氏赶尽杀绝为得就是可以在新主人大清朝廷面前立下功劳,成功得到清朝统治者的信任,成为大清一名有实权的功臣,最后吴三桂终于通过对南明的绞杀成为大清朝最有权势的汉人王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9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