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灭亡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反清复明”呢

众妙之门 2023-07-06 10:25:08

明朝灭亡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反清复明”呢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朝代,可以纵观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明朝始终没有向别人割地赔款,没有向少数民族进行和亲,更没有向异国进行贡奉。明朝人是有骨气的一代人,不管是皇帝,还是下面的平民百姓。明朝只有战死的皇帝,始终没有被俘虏的皇帝。这样的一个骨气铮铮朝代,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明朝灭亡了,却还有后人始终坚持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

明朝的皇帝个个都励精图治,一心放在国家百姓身上,最后却还是灭亡。明朝的灭亡怨不得是末代皇帝的颓废不堪所导致,反而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是一个十分努力的皇帝,崇祯帝一生都在为大明王朝不懈努力!宋朝末代昏庸皇帝宋高宗即便是杀了岳飞,被人灭了国家,宋高宗依旧是寿终正寝。但是励精图治的崇祯帝却是先亲手杀死自己女儿,命令后宫全部自缢,最终再结束自己的一生。

崇祯帝起初并不是太子,崇祯帝的继位也是一路坎坷。先是崇祯帝的母亲去世,随后父亲去世,兄长天启帝上任。天启帝上任还没多少年,就不幸病逝,一系列的原因将崇祯帝推到了皇帝位置上。崇祯帝当上皇帝后,就下定决心要做出一番功绩,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颓废大明王朝形式。可以说崇祯帝自从当上皇帝后,每天都是兢兢业业的在皇帝岗位上认真工作,想要将大明王朝再次推到历史舞台上。

崇祯帝刚继位就做了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天启帝时期,朝廷内部混乱不堪,党派纷争不断,并且宦官势力强大。崇祯帝自小对于宦官乱政厌倦不已,再加上天启帝的死和魏忠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避免自己成为魏忠贤的傀儡,崇祯帝可谓是卧薪尝胆,迷惑魏忠贤好久,最终等到机会杀掉魏忠贤,一举铲除宦官势力,也算还朝廷了一个“清净”。

铲除魏忠贤避免了崇祯帝成为下一个天启帝,但是也给崇祯帝带来不少麻烦。当初有魏忠贤东林党的时候,东林党可以作为一把利剑,帮助崇祯帝管理国家。可是东林党已经被崇祯帝消灭,不少棘手事件崇祯帝都要亲力亲为。崇祯帝没日没夜的批改奏折,在治理国家方面,崇祯帝不断地减少税负,减轻百姓的负担,用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天有不测风云,在崇祯帝不断地减轻赋税的情况下,李自成还是领导农民进行了起义。李自成农民起义势头强大,眼看就要打到了北京。崇祯帝急忙要求吴三桂调兵保护北京,可吴三桂张口就要一百万作为“保护费”。此时的朝廷哪还有那么多钱,崇祯帝选择不给吴三桂这一百万。吴三桂自然不愿全力奔赴北京,还没走到京城,北京就已经被攻破,明朝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明朝的灭亡不是因为皇帝不努力,崇祯帝没日没夜的批改奏章,从上任起就励精图治,可是还没挡住明朝的覆灭。崇祯帝也想做出一番功绩,可是天公不作美,在国家为难需要大臣出力时,吴三桂选择了钱。明朝的覆灭可以说不完全是因为崇祯帝,很大的原因是崇祯帝身边的臣子所导致,铁骨铮铮的一代大明王朝也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既然崇祯帝都死了,为何有这么多汉人仍坚持反清复明?

崇祯帝死了,清朝入住了,但是满天下还基本都是汉人,这种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还有完全不平等的待遇,导致很多的汉人一再地坚持反清复明。而且他们既然准备反清复明,就说明他们有自己的领导,如果真的有一天反清复明成功了,他们也有可以推崇的人。其实和崇祯帝在不在没有实质关系。如果说清朝能够真的做到满汉一家亲的话,那估计这种声音也会少很多。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为何会有那么多汉人一直坚持反清复明。首先是民族矛盾,本来嘛,在明朝时期,全天下都是汉族人,大家都是一样的,虽然说有一些等级上的差异,但是差异不算特别大。而且大家都是汉人,也不会有什么低人一等的感觉,顶多就是有些人比较有钱而已。但是在人性方面,所有人会认为大家都是一样的。

但是到了清朝呢,满人入住了,虽然说朝廷一再宣扬满汉是一家人,所有的职位汉人也可以同样任职。但是真实的情况呢,却完全不是如此。初期汉人能够做官的人仅仅只有两成而已,而且还经常会被满人所顶替。另外,那些满族人基本都觉得自己比汉人高人一等,这种优越感也是让所有汉人很不爽的地方。这个是民族矛盾的地方。

再者,所谓的满汉平等,太平盛世,其实只是一个表象而已。身为汉人,估计根本就没有真的感受过。在他们看来,他们没有同等的机会机遇,生活水平也并没有任何的提升。还要一点更为重要的是,满人也在一直地提防着汉人,民族歧视这个问题也没有随着时间而减淡。所以对于有些汉人来说,是不是崇祯做君王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一定不能是少数民族。

是中国人自己亡了明朝,为什么又要反清复明

因为当时统治中国的是清政府,对于汉人来说是异族,而且清军入关后也搞过几次屠城,比如扬州十日等。明朝被李自成灭亡后,皇族后裔在南方又建立了朝廷,史称“南明”,这个是被清廷灭的。对社会不满的人以此为旗号号召别人加入,增加点成功几率吧。

明朝政治并不清明,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中国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是汉族人在掌权,当然除了少数的那么几个外,突然被满族人统治,让一部分汉人不服气。首先清朝并不是堂堂正正的打败明朝的,满族人能获胜全部取决于汉人的内讧,所以满人是不战而胜。但是明朝的皇家并没有宣布灭亡,所以有一部分汉人还在坚持。中国历代建立朝国都伴随着禅让,但是清朝没有,因为崇祯自尽了。明朝当时那么的厉害,但最后还是输了,如果是你,你会服气吗?投机取胜,你能让敌人服气吗?

明朝的灭亡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明末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其二为崛起的满清,其三为农民起义军。明朝灭亡前,是所在区域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输在政治上。

明朝崇祯末年仍有“中央军”50万,地方部队20万,此时的明朝虽然腐朽,但军队并不腐朽,无论是袁崇焕的20万关外部队,还是吴三桂的30万卫戍部队,都是后金、李自成以及其他任何军事力量所不敢直接面对的。

清朝是如何进关的?如果吴三桂不献山海关,清军就永远无法踏上中原大地吗?其实,由山海关入关是清军最近的进攻路线,但并非是惟一的。

事实上,清军在1644年的山海关之战前,已经先后5次经山海关西面的路线大举进入内地,进攻明朝!而且每次都成功了!为何能够成功呢!主要是因为明朝内部的民族起义!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迁安市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入关,发动第四次入关作战。杨嗣昌贯彻“安内方可攘外”战略,力主与清议和,但遭到宣大总督、勤王兵总指挥卢象升等人的激烈反对。

完全可以看出,清军并不是堂堂正正的和明朝军队进行攻坚的!清军的每次进关都伴随着明朝内部的起义问题!

明朝到底有什么让人留恋的?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即使明朝不好,可它是汉人的天下,清朝再好,他是满人的,为了统治汉人,为了夺取全国的统治权,满洲贵族对反抗的汉族军民一律屠杀,这种屠杀是大规模的,没有原因的,杀汉人就跟杀死一只小鸡一样,八旗官兵取得了胜利,就要得到奖赏,这个奖赏从哪里来?侵占汉人的土地,剥夺汉人的财富,给八旗官兵发放福利,所以很多汉人为了个人利益要“反清复明”。

清军想让汉人服从自己的统治,一开始选用了残忍暴力的手段,破坏了民族的和睦,汉人大规模的反抗最后全部被清军镇压,大家没有办法只能接受清政府的统治,这不是发自内心的,是通过暴力达到的效果,清军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想办法征服汉人的心,他们重用汉人,延续明代旧的制度,达到了缓解的作用。

即使清军已经得到了全国的统治权,可是那些爱国人士依旧不想放弃自己的朝代,当时反清复明的重要人物“郑成功”召集了数百人进行起义,抗击清军,不少汉人,抗清的人都来投靠他,有了自己的部队,又夺取了厦门,设立了抗清基地,郑成功的部队越来越壮大,最后成了东南沿海地区最强大的抗清力量。

其实不少汉族人对清朝充满了仇恨,他们怀念曾经生活过的明朝,所以一直都在跟清朝抗争,不是朱三太子,就是朱四太子,假装老朱家的后裔,组织自己的队伍,抗击清朝,后来又出现了天地会,都是“反清复明”的标志,只能说大家太怀念过去了,舍不得放弃,所以努力一下看看能不能恢复明朝时期的统治,汉人的统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8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