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为何能得到整个大清皇室的敬重?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苏茉儿自幼就聪明伶俐、活泼灵动,长大之后,逐渐在当地也小有名气。10岁时,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带回家做了二小姐布木布泰的近身侍女,这个还是二小姐的小姑娘就是日后对清朝初期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孝庄。
随着她们的渐渐长大,也到了成婚的年龄,1625年,13岁的布木布泰在家人的作主下,嫁给了皇太极,成为侧福晋,苏茉儿作为贴身丫鬟陪嫁到夫家。她们主仆之间关系很好,几乎是亲如姐妹,孝庄对她很是看重,曾手把手教她满语、带她写字,还学习各种宫廷的礼仪习俗。苏茉儿人聪明,学什么都很快,几乎是凡事一点即通,堪称是天赋异禀,因此她很快就掌握满语,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满文。
1644年,清军入驻中原,孝庄随行入宫被尊称为皇太后。苏茉儿自然也跟随来到了北京,之后她更名为苏麻喇,这时的她,不仅精通满语,连汉语她也很快掌握,凭借着这一身的聪明才干,她得到了众人的敬佩。
此时孝庄虽然贵为太后,顺治为天下之君,但实际江山大权都掌握在多尔衮手中,孝庄不得不对他低眉顺眼,想必此时的她也是苦闷的。而在这时,唯一能给她出谋划策、悉心安慰的便只有苏麻喇了。苏麻喇渐渐开始参与一些事情的决定,这使她得到了更多人的尊敬。
康熙出生后孝庄对他十分看重,也让苏麻喇帮着教养,因此苏麻喇甚至是康熙的老师。苏麻喇曾教康熙“国书”(即满文),众所周知,康熙日后的满文、书法造诣很高,这其中与苏麻喇的启蒙有很大的关系。而在康熙登基之后,苏麻喇也悉心帮助,与康熙、孝庄度过了最艰难的即位初期,为康熙60年君临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史料记载苏麻喇很擅长女红,甚至还参与制作了“国初衣冠饰样”,可见她技术了得。以她的身份能够参与如此国家大事,在清朝也实属罕见。苏麻喇姑一直陪伴着孝庄,经历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5个重要时期,尤其是协助孝庄辅佐顺治与康熙,对于清朝皇室来说,她功不可没。
清朝上到孝庄、康熙,下到皇室子弟都对她十分看重,孝庄称她“格格”,康熙唤她“额娘”,而剩下的人都随着康熙的辈分,纷纷称她为祖母等等。
康熙44年,苏麻喇病倒了,而此时康熙遇事外出,苏麻喇拒绝了太医等人等到医治,结束了生命。康熙闻之噩耗,急忙启程回宫,一边下令“将祖母留7日”,他想亲自与她告别,可惜7日他未能赶回,便再次下旨“再留7日”,直到他赶回宫中。
等到安葬时,康熙特以“嫔妃之礼”厚葬,除了在外留守的少数几位皇子,其余皇室成员全部为她送行。
雍正3年,孝庄葬于昭西陵,苏麻喇姑同一时间被安葬在昭西陵东墙外,两地只隔1.5公里,只为让二人再续主仆、姐妹情谊。
在康熙44年的时候,那时候康熙正在塞外秋巡,突然接到一位宫女死亡的消息。于是他急令务必要用冰块保存好这名宫女的尸体,等他返回京城后再看此宫女一面再行葬礼。而这位宫女就是孝庄太后身边的侍女苏麻喇姑。康熙回宫后下令以嫔礼规制为其发丧,并将其棺椁与孝庄太后梓棺存放一处。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就很奇怪了,苏麻喇姑身份只是宫女,为何会被康熙如此重视和厚葬呢?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苏麻喇姑历满清五朝,恪慎恪勤奉献一生。
苏麻喇姑出生于科尔沁普通牧民家庭,其原名苏茉儿,只是到了顺治晚期才改称苏麻喇,于其去世后又被尊为苏麻喇姑。
科尔沁大草原孕育的苏麻喇姑,美丽聪慧自带蒙古女子的豪爽之风。她因缘际会被蒙古贝勒看中,买入府中做了二小姐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这个二小姐就是日后大清孝庄文太后,这亦是主仆二人传奇人生的开端。
两人年龄相仿性情相投,苏麻喇姑跟随布木布泰一起学习满蒙文化,很快就精通满蒙文字,并习得一手好书法。
当13岁的布木布泰,嫁做后金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侧福晋时,苏麻喇姑又做陪嫁随侍在侧,主仆共同应对无法预知的未来。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苏麻喇姑不但被布木布泰调教的做事干脆利落,成其得力心腹忠仆,而且为大清极尽聪明才智做出非凡贡献。
苏麻喇姑心灵手巧,擅长设计裁剪。皇太极初登帝位剑指天下时,其龙袍及满朝文武朝服皆由苏麻喇姑设计缝制。她设计的朝服不但美观还便于骑马行军,可以说她为清朝入关后的服装风格定下了基调。
苏麻喇姑可不只是手巧那么简单,她还颇有政治头脑。
皇太极薨逝后,其长子豪格与叔叔多尔衮皆对皇位志在必得,而当时庄妃(布木布泰)之子福临只有六岁,孤儿寡母势弱顿陷夺位政治漩涡之中。
苏麻喇姑为保庄妃母子取胜,冒险去见多尔衮晓以利害关系,促使多尔衮放弃皇位之争转而支持福临。苏麻喇姑以身涉险才有了顺治帝顺利登基。
顺治初登帝位年幼无知,因而朝政被多尔衮一手遮天。
孝庄太后眼见儿子弱小急需自己教导辅助,可是窘于宫规每月只得见儿子一面,不能天天耳提面命。
这时的苏麻喇姑又起到了联络员的作用,她每天利用宫女身份便利往返孝庄母子之间,替孝庄传授福临为君之道以应对多尔衮的嚣张擅权,可以说苏麻喇姑于风雨飘摇中,为稳固顺治帝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顺治为情所扰全无帝王果敢个性,孝庄对儿子深为失望。
因而当康熙出生后,她就看中这个孙子着重培养。也许她觉得儿子专情皆是迂儒们教养之过,也许她觉得苏麻喇姑不但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化,而且颇有女性温婉会哄孩子开心,可以寓教于乐将帝王应有的心术、品格特质根植于康熙之心。
反正孝庄这次反向思维未聘迂儒,而是托付苏麻喇姑做康熙启蒙老师。
当时康熙因出天花在外避痘,苏麻喇姑为教育康熙每天往返皇宫与避痘所风雨无阻。康熙扎实的文字书法功底就是这段时间打下的基础。
苏麻喇姑不但教其文化,更倾情将孝庄总结的帝王应有的素养与权术以及自己的体验,循序渐进融入康熙骨血。
康熙日后开创大清盛世堪称千古一帝,除了自身天赋异禀外,可以说苏麻喇姑这位启蒙老师相当成功,尤其是康熙未像其父那般痴情一女,就是苏麻喇姑秉孝庄之意教育成功。
观苏麻喇姑一生从努尔哈赤起,身历五朝为稳固孝庄一脉功不可没,如果没有苏麻喇姑在孝庄身侧辅助,大清天下早已不是顺治一脉承袭,因而其在孝庄祖孙眼中犹如恩人,其待遇地位当然异于他人。
但其又颇有做人大智慧,明知自己言行可以影响朝政,却恪守奴仆本分只做自己该做之事,从未僭越干涉政事,一心忠于孝庄一脉,甚至其晚年信佛亦是为主人祈祷护佑。这应是其一生能护自己周全得孝庄一脉尊重原因之一。
二,苏麻喇姑服侍四代,唯爱唯善情如家人。
苏麻喇姑与孝庄冲龄为伴,六十年风雨一起走过。孝庄嫁给皇太极后,一直未受太多宠爱甚至其名位一降再降,漫漫长夜陪伴身侧的只有苏麻喇姑。
尤其是皇太极逝后,当时孝庄只有三十岁,又是苏麻喇姑伴其迎风沐雨,一起闯过生死难关。
两人关系是主仆,但其感情早已融为一体似闺蜜姐妹,更像家人。
孝庄表面称呼苏麻喇姑名字,背后经常宠溺的称其为格格,这可是皇族之女才有的称谓,可见孝庄确已将其视为家人。就连顺治亦感念苏麻喇姑的教养之恩,亦将其视为平辈家人。
而康熙与苏麻喇姑感情更胜顺治,只因顺治专宠董鄂妃并不重视康熙母子,因而康熙自幼未感觉到太多父爱。
尤其是康熙三周岁左右出宫避痘,终未逃过天花病魔,当时天花病死率很高的,其身边除了保姆乳娘,只有苏麻喇姑不惧天花,每天教导并侍候其病中起居。
那正是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光,苏麻喇姑用爱心将其从死神手中挽救回来,又教会他帝王之道。她于康熙是启蒙老师,更似母亲,因而康熙常常称其为额捏就是满语妈妈的意思。
孝庄逝后,苏麻喇姑悲痛欲绝,康熙为派遣其寂寞,又将十二阿哥胤裪交给苏麻喇姑抚养。
当时宫中只有嫔位之上的小主才有权利抚养皇子。苏麻喇姑感谢康熙苦心,又将全部的爱给予胤裪。
胤裪之母位分低下,其在康熙众多皇子中并不受重视,他却在苏麻喇姑这里享受到无尽关爱,并在苏麻喇姑的善良与人生阅历的熏染之下,养成低调平和的性格。
因而九子夺嫡时,他一直保持中立只专心办理差事未参与其中,他成了康熙皇子中结局最好最长寿之人,这也应是苏麻喇姑用爱与智慧教育的功劳。胤裪感念苏麻喇姑的关爱,一直称其为祖母。
纵观苏麻喇姑一生,其身历五朝服侍四代终生未嫁,是清初重大事件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其恪慎恪勤唯爱唯善,用爱与善良以及知进退的睿智赢得了孝庄祖孙四代的极度尊崇,并被视为家人。其虽身为宫女可其在宫中用度定制,皆在皇室成员边缘,位列非皇室成员之首。
苏麻喇姑以九十多岁高龄病逝,康熙皇子们多数出席葬礼,尤其是胤裪感念恩德,自愿留下守灵,为其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皇子们轮流陪伴胤裪,皇子守灵、供饭、诵经皆是宫女身份未曾有过的先例。这亦是苏麻喇姑用一生的奉献与睿智换回的,她值得拥有。
苏麻喇姑以嫔礼出殡,与孝庄梓棺相伴。最终雍正年间孝庄安于昭西陵后,她被葬在昭西陵风水墙外,主仆生前相伴死后亦相随。
在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着许多的传奇女子。清朝就有一位不得不说的传奇,她虽是一介婢女,但是其地位却高于了当时的皇亲国戚。她就是——苏麻喇姑。虽然她是一名侍女,但这也要看是谁的侍女,她是孝庄皇后随嫁侍女中的一位,并且颇得孝庄皇后的喜爱,所以地位才比较高。
苏麻喇姑真正的名字叫做苏麻喇。而最后的“姑”字,却是后来加上去的。她出生于蒙古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蒙古女子,在孝庄皇后出嫁之时,她是孝庄皇后身边侍女中的一个,一直颇得随孝庄皇后的喜爱,并且一直留在孝庄皇后身边伺候。她还见证了清王朝的4代更替,所以虽然她只是一个婢女,但却被清王朝皇室认为是最亲近之人,在她死后葬礼也是按照清朝嫔妃的葬礼进行的。
苏麻喇姑在随嫁的侍女中,是最得孝庄信任的。皇太极死后,孝庄那会才30岁,遗孀的生活基本与苏麻喇一起过来的,关系从主仆也就上升到了亲情和依赖。在康熙小的时候,是苏麻喇代表孝庄照顾康熙,逐渐的苏麻喇成了康熙的启蒙老师。孝庄死后,康熙让苏麻喇姑抚养12皇子。后来康熙的几个皇子争夺皇位,12皇子也没有卷入进去,康熙是特别的欣慰。这都归功于苏麻喇的养育结果。
苏麻喇姑虽然是没有名份的宫女,但她是孝庄面前的第一红人,情同姐妹。是受顺治和康熙都尊敬的大姑姑,那地位肯定是比较特殊的。苏麻喇姑在清宫里奋斗了80多年,对于宫里的人来说,那资格是相对最老的人,所以她赢得了皇亲们的尊重与信任。也就成了独一无二的顶级大宫女,因此被人亲切称为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是清朝初年能够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宫廷女官,虽然清朝是没有宫廷女官的,但是因为苏麻喇姑身故之后,康熙皇帝用“嫔”的礼仪为其办理了隆重的葬礼,并且将其灵柩跟自己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停放在一处。这说明了在康熙皇帝心目中,这位宫女是有着重要地位的。
苏麻喇姑,历史记载她是一个来自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普通蒙古牧民家,作为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陪嫁到了后金。在后金改国号为“清”、进而入关,苏麻喇姑也进入清朝宫廷。
她能够得到康熙皇帝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苏麻喇姑的资历深,她从少女时期就陪伴着孝庄文皇后,嫁到后金宫廷,随后经历了天命、天聪,进入清朝的崇德、顺治、康熙,他历经五个皇帝、经历了六个年号,是清朝初年宫廷中重要的人物。
二、苏麻喇姑参与设计了清朝初年的宫廷服冠设计。一方面是因为她擅长女工,另一方面是他经历多朝,研究了汉族、满族、蒙古族传统服饰,结合几种民族服饰的优点,做出了清朝初年宫廷服冠。她也对清朝初年宫廷礼仪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苏麻喇姑还是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在孝庄文皇后逝世之后,康熙皇帝谅她老年寂寞,还将自己序齿=第十二子爱新觉罗·胤裪交给她抚养。可以说,在清朝宫廷中,苏麻喇姑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孝庄文皇后的侍女,宫廷的资深女官,也是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还养育了十二皇子爱新觉罗·胤裪。
四、苏麻喇姑作为清朝初年的资深女官,她在调节豪格和多尔衮进行储位之争的时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康熙朝的九子夺嫡争中,劝告十二皇子爱新觉罗·胤裪不要卷进斗争,让其明哲保身,最后十二皇子爱新觉罗·胤裪才能被封为和硕履亲王,全身而退的同时也得到亲王藩位。这些都跟苏麻喇姑有很大的关系,她在这些斗争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苏麻喇姑,原名索玛勒,出生于科左中旗的一个牧民家庭,自幼在科尔沁贝勒宰桑家当使女。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作为随身侍女,被孝庄文皇后带到后金宫中。此后在皇宫中一住就是八十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九旬高龄在清宫作古。 康熙皇帝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是当政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被毛主席称为”千古一帝“。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启蒙老师竟是一位宫廷侍女,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侍女竟是通辽市科左中旗的牧家儿女。她的名字叫苏麻喇姑。 像她的主人孝庄文皇后一样,苏麻喇姑在清宫经历了四朝。八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苏麻喇姑从一个地位卑微的侍女逐渐成为倍受皇帝及其家人尊重的老人。刚入宫时,苏麻喇姑和她的主人孝庄都不懂满语不识满文,后来她陪伴孝庄学习满文满语,很快就出色地掌握了满语,并且能写一手漂亮的满文。苏麻喇姑生性聪颖,十分喜欢服装设计,据《清史稿》和《啸亭杂录》记载,清崇德元年(1636年),她曾参与设计制做清朝开国冠服。 1643年8月9日,清太宗皇太极驾崩。当时孝庄文皇后年仅三十一岁,其子福临刚刚六岁。经过孝庄文皇后的精心谋划,福临当上了皇帝,但朝中大权却掌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年幼的顺治皇帝,时时需要母后孝庄的扶持和指点。但按当时的规矩,他们母子二人每月只能有一次见面机会,这样,孝庄与顺治皇帝之间的秘密联络便全由苏麻喇姑来担任。这在当时是一项非常艰巨和危险的任务,一旦稍有疏忽,便会丢掉性命,还会危及顺治和孝庄的安全。 据《啸亭杂录·苏麻喇姑》记载,康熙皇帝年幼时,孝庄文皇后便选定苏麻喇姑做他的启蒙老师,玄烨(康熙皇帝名字)“赖其训迪,手教国书”。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清宫流行天花,皇帝和诸皇子凡没出过天花的人全都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烨也到宫城外一处宅邸避痘。这期间,苏麻喇姑每天骑着马往来于慈宁宫(孝庄文皇后住所)和玄烨避痘所之间,按照孝庄文皇后的要求对玄烨施教,手把手地教玄烨书写满文。苏麻喇姑当时已经四十岁左右,在生活上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玄烨,在学业上对玄烨耐心诱导,精心教诲,使幼年的玄烨懂得了很多人情事理,掌握了很多蒙学知识,尤其是康熙皇帝那一手好字,就是当时苏麻喇姑给打的基础。 苏麻喇姑虽然是一个侍女,但孝庄文皇后把她看成姐妹一样,称她为格格,康熙皇帝称她为额涅(母亲),皇子、公主们称她为妈妈(满语妈妈为奶奶)。可见她在皇宫中的地位远不是一般侍女所能比的。 孝庄文皇后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逝世,生前将自己的曾孙胤祹(康熙第十二子)托付给苏麻喇姑抚养教育。苏麻喇姑没有辜负孝庄文皇后的厚望,二十年间,她以自己优秀的品质、良好的性格、广博的见识和卓越的交际艺术,时时对胤祹言传身教,使胤祹很快成长起来。他曾多次遵照父亲的旨意处理重大政务,均办得很出色。康熙晚年,诸皇子围绕继位这个问题展开明争暗斗,唯独胤祹没有参与。 胤祹与苏麻喇姑感情十分深厚,他象对待自己的祖母一样尊敬和爱戴这位老人。苏麻喇姑晚年患病,牵动了康熙皇帝和胤祹的心,康熙当时正在塞外巡视,特意派人为苏麻喇姑送来草药,并指示胤祹好生照料。胤祹和她的妻子心焦如焚,日夜守在苏麻喇姑的身边。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七日,苏麻喇姑逝世。康熙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她安葬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东南方向新城,其陵寝规格依照嫔的等级建造。 苏麻喇姑一生未嫁,但她却把一颗慈母之心献给了清朝皇室,先后侍奉了四朝主人,帮助孝庄文皇后培养了一代杰出君王——康熙大帝。 个人履历 出身 清史研究表明,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由于苏麻喇姑天生美丽聪慧,远近皆知,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本布泰(又译作“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这位二小姐不是别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本布泰虽然只有13岁,但已出落得像一个大姑娘了,明眸皓齿,娇美动人。就在这一年,本布泰在其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长途跋涉到了后金都城盛京,与后金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成婚,当时皇太极34岁。苏麻喇姑作为本布泰的贴身侍女,也随主人陪嫁到了盛京。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苏麻喇姑随已被尊为皇太后的本布泰到达北京,住进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才情满腹 这位来自蒙古草原的姑娘,自从进了贝勒府以后,眼界不断扩大,文化修养也迅 孝庄秘史中苏茉儿剧照(18张) 速提高。她不仅蒙语讲得好,而且很快掌握了满语和汉语,特别是那一手漂亮的满文,赢得了全宫上下的称赞。于是,她奉孝庄皇太后之命,充当了幼年康熙帝的第一任满文老师。嘉庆年间,昭梿在他的《啸亭杂录》中记道:“仁皇帝幼时,赖其(指苏麻喇姑)训迪,手教国书。” 苏麻喇姑心灵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凡她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观,因此曾参与清朝衣冠饰样的制定。她自幼生长在蒙古草原,骑马当然更是十分在行,每次为主人孝庄文皇后到宫外办事,她都是骑马而行。 与孝庄文皇后关系匪浅 苏麻喇姑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厮守达60余年,二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特别是在皇太极驾崩后,孝庄文皇后刚刚31岁,青春鼎盛便过上了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与她年龄相仿、一直独身的侍女苏麻喇姑,当然是她的最佳人选。在公开场合她们是主仆关系,但在私下里,却形同姐妹,正因为如此,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颇受尊敬。孝庄文皇后称她为格格,这是清朝八旗王公贵戚家女儿的专用称号;顺治皇帝与她论平辈;康熙皇帝则称她为“额涅”、“额娘”,即母亲;康熙的众皇子们,则尊称她为祖母。而苏麻喇姑却很有自知之明,始终谦恭谨慎。她不仅在孝庄文皇后面前毕恭毕敬,小心侍奉,而且对小于自己40多岁的康熙帝奉若神明,在皇帝面前总是自称奴才。 晚年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这给苏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无聊之中,这时的苏嘛喇姑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她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排解她的悲伤和孤独,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后来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胤祹是康熙二十四年出生的,这时只有3虚岁。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 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剧照(15张) 对于康熙帝的这一安排,当然心领神会,感激非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和全部的精力全部倾注到了胤祹身上。 苏麻喇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使皇子胤祹健康成长。后来胤祹成为一位颇有政治头脑和才干的皇子,曾多次奉旨办理各种政务。在康熙末年争夺储位的激烈斗争中,胤祹很少介入,基本上保持中立,所以在雍正帝即位后,他不仅没有遭到打击、排挤,相反还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朝,胤祹晋封为和硕履亲王,授为议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胤祹以79岁高龄寿终正寝。在康熙帝的35个皇子中,他是最高寿的。胤祹能荣列藩封,参与政务,并高寿而终,与苏麻喇姑的精心培养、指点诲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对苏麻喇姑的感情也明显比其他皇子深。 生活方式 苏麻喇姑有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她终身未嫁,始终生活在皇宫大内,陪伴主人60余年。孝庄文皇后离世后,她又在宫内度过了18个春秋。胤祹长大以后,不再需要她的抚养,使她得到了彻底解脱,从此开始过着舒适而恬淡的生活。晚年的苏麻喇姑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可能是受孝庄、顺治笃信佛教的影响。不过苏麻喇姑信奉佛教与别人明显不同,她既不是完全出于消遣、排解寂寞,也不是为了祈求佛祖保佑自己,而是把信佛与忠于皇上、报答皇恩结合起来。念佛诵经是她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她经常发自内心地表示:“愿意多活几年,为主子叩头祈祷,以尽奴才的一点心意。”她还说,自己存活一世“只是为主子念佛祈福罢了”,“蒙主子厚恩,每日只是在佛像前尽力为主子祈祷,祝愿主子万万岁”。 苏麻喇姑在生活上有两个与人不同的特点:一是终年不浴,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二是终生不吃药,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药物。她的这两个特殊的生活习惯就连位尊九五的皇帝都很清楚。何以如此?人们曾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不过,她的身体却一直很好,活到了90多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当然算是难得的高寿。 病逝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二十七日,苏麻喇姑终于病倒在床,腹内攻痛便血,不思饮食。两天后,病情更加严重,这时康熙皇帝正在塞外巡视。苏麻喇姑见自己的病越来越重,皇帝又不在皇宫,心中也没了底。于是,她把康熙帝的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和皇十二子胤祹等召到床前,对他们说:“老奴才我蒙皇上厚恩,惟在佛前效力,日祝皇上万万岁。今我便血,腹内攻痛难忍,尔等若发邸报急奏,则皇上必赐治病良方,尔等代奏我此言。”皇子们见祖母病得如此严重,建议马上召御医诊治,但苏麻喇姑不肯,她只相信皇上,认为只有皇上才能治好她的病。皇子们背着苏麻喇姑,把御医找来,向他们介绍了苏麻喇姑的病情,征询他们的看法。御医说这是老年人脾虚,内火盛之症,如不紧治,很危险。皇子们一面抓紧向皇父奏报苏麻喇姑病情,一面令内务府总管开始准备后事。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苏麻喇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结束了她那丰富多彩的一生,终年90多岁。 对于苏麻喇姑的逝世,皇宫里的人都很悲痛。出殡那一天,除留皇五子胤祺、皇十子胤[礻我]照顾皇太后,皇十四子胤禵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苏麻喇姑灵柩停入殡宫后,皇子们都各自回府了,唯独皇十二子胤祹却提出要求说:“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按照惯例,为像苏麻喇姑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胤祉未敢擅自答应胤祹的要求,所以在九月初九日奏报苏麻喇姑病逝的奏折里,也写进了胤祹的要求,请示皇父。康熙帝在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胤祹住在殡宫,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祹做伴。 康熙帝曾指示皇子: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后再亲眼看一看敬爱的额娘,向她的遗体告别。但后来他计算十五日才能回宫,于是再次降谕,让皇子们将苏麻喇姑遗体再留7天,等到他回宫后再定。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帝与苏麻喇姑之间的眷眷深情。 为了回报苏麻喇姑对大清所做出的贡献,报答她对自己“手教国书,赖其训迪”和抚养皇子的恩情,康熙皇帝决定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这对于奴仆出身的苏麻喇姑,可以说是旷典殊荣。苏麻喇姑生前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伴60多年,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死后当然也应该让她俩长依相伴。当时,孝庄的梓宫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内,康熙皇帝决定将苏麻喇姑的灵柩也停放于此。苏麻喇姑的灵柩是于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移入暂安奉殿的,主仆二人相别已经18个年头了,此次冥间重逢,想必一定会感谢康熙帝为她们做出的这一精心周到的安排。 康熙皇帝生前未能解决祖母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所以孝庄和苏麻喇姑的灵柩一直停放在暂安奉殿内。雍正皇帝即位后,认为自孝庄文皇后停灵暂安奉殿后,大清国运昌盛,圣祖在位长久,子孙繁衍,说明暂安奉殿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于是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改建工程于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初三日破土动工,同年十一月全工告竣,十二月初十日,孝庄文皇后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宫。苏麻喇姑既不是皇室成员、爱新觉罗后代,也不是皇帝的嫔御,风水攸关,名份所限,当然不能与主人同葬昭西陵。雍正只比皇三子允祉小1岁,苏麻喇姑去世时,雍正已28岁了。他对苏麻喇姑非常了解,也是非常敬重,曾与其他皇子一道参加苏麻喇姑的丧礼活动。为了照顾苏麻喇姑与孝庄之间的亲密关系,雍正皇帝决定将其葬在昭西陵附近,经风水官员相度,将其墓地选定在昭西陵以东南新城的东墙外,距昭西陵只有1.5公里。 苏麻喇姑园寝于雍正三年二月动工,同年七月完工,八月初七日将苏麻喇姑葬入该园寝内。这座园寝坐北朝南,主要建筑由北到南有:地宫上建宝顶,前建园寝门3座、亭堂3间、大门3间,环以朱垣。门外建东西值房、东西厢房。宝顶位于园寝纵向中轴线上。
希望采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8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樊梨花是怎么死的详解其死因的五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