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光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龙袍打补丁、连鸡蛋都舍不得吃,道光皇帝究竟有多抠门?
你了解史上最抠门的皇帝是谁吗?龙袍打补丁、连鸡蛋都舍不得吃,贵为一国之君,道光皇帝为何过得如此寒酸?为了省钱他都做了哪些奇葩事呢?
道光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是清代第八位皇帝,在道光帝还是皇子跟随父亲嘉庆帝祭奠先祖后,道光帝就决定向先祖们学习,凡事节俭节俭再节俭,即便是在当上皇帝后道光帝依旧崇尚节俭,把省钱贯彻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就是登基大典,作为皇帝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皇宫里都会有歌舞乐队表演,那场面必定是轰动全国,而我们的道光皇帝为了省钱,把所有要花钱的仪式全部取消,歌舞乐队也不需要表演了,只要人到现场充场面就行,这道光皇帝的登基大典在历朝历代算得上是最寒酸的了吧。
在道光帝登基以后,要求宫内一切吃穿用度削减,每年的经费不得超过二十万两白银,这开支缩减后也没钱买新衣服了,据记载,道光皇帝几乎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那衣服穿久了总会有破损的时候,所以道光帝的衣服上就有很多补丁,而同样作为天子身份的象征,道光皇帝的龙袍也是“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是衣服修补的价钱也不便宜,为了省下这笔钱,干脆把修补衣服的工作丢给后宫嫔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而道光皇帝不但自己节俭对待手底下的大臣也是。
皇帝都穿成这样了,底下的大臣们哪还敢穿得花枝招展啊,于是大臣们都开始穿得破破烂烂去上班,以表示自己为官清廉简朴,道光帝看到有大臣穿新衣服时甚至还会给别人脸色看,大臣们新衣服还得划破几道口子打上补丁才敢穿,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一片补丁,皇帝上朝堪比丐帮大会。
穿衣方面省就算了,道光皇帝就连吃饭也省,道光皇帝规定每顿饭不超过四个菜,除了皇帝、太后和皇后以外,其他人只有在节日才可以吃肉,为了将省钱进行到底,宫中的庆贺礼仪筵宴全都停办,有一次,道光皇帝终于下决定破例给皇后过个生日,满朝文武不禁心中暗喜,终于可以吃上皇帝的一顿饭了,可等到开饭的时候大臣们都傻眼了,道光帝让御膳房宰了两头猪,给来祝寿的大臣们每人赏了一碗打卤面,连一道菜都没有,众大臣就这样饿着肚子回家了;还有一次,为了犒劳胜战归来的将领,道光帝特意宴请了十几位大臣吃饭,却只准备了四个小菜,在座的大臣们大眼瞪小眼没一个人敢动筷子,节省到如此地步也是令人佩服了。
而更惨的还得数道光帝的那些妃子,人家挤破头进宫当妃子,是为了吃香的喝辣的,道光皇帝的妃子也是有苦说不出,她们不仅没有新衣服穿,连脂粉胭脂钱都没有,全都被道光皇帝给扣掉了,甚至更奇葩的,有人说道光帝频繁地给妃嫔们降级,是为了缩减后宫开支,依照道光皇帝省钱的性格,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么道光皇帝如此节俭,为什么大清却越治越贪呢?造成这一切的根源还是道光皇帝自己,道光帝主张节俭,但是却没有很好地上行下效,反而引来了一帮阿谀奉承的人,所以大臣们忙着讨好皇帝,都做样子给道光皇帝看,虽然朝堂上穿着破旧的补丁衣服,但是在回到家中后该怎么挥霍还是怎么挥霍。为了节省国家经费开销,道光皇帝虽然自己省吃俭用,但是却并没有让大清的国库变得充盈,反而让这些支出都流入了内务府的口袋里。清代皇宫的采办事务一般都是由内务府负责,要了解内务府可是个肥差,在采办宫里物资的时候大多都会从中赚差价,宫里宫外的东西差价能有十倍不止,甚至一颗鸡蛋的价格就达到了5两,让道光帝连吃个鸡蛋都要犹豫,所以在偶然听到,一位大臣一顿早饭就要吃掉五颗鸡蛋后,就问大臣怎么能舍得花钱,大臣听了也是一脸懵逼,连忙对道光帝说是家里母鸡下的蛋不要钱,可怜的道光皇帝,只了解每样物品的报价有多高自己省吃俭用,却不了解银子都流进了别人的口袋,最终苦了自己也没能为国家做出什么。
除此之外,道光帝虽然提倡节俭,但是却把钱都花在了修建陵墓上,道光帝的陵墓极其奢华,他修建自己陵墓花的钱比习惯奢侈的乾隆皇帝还要多。不过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都过着极度奢侈的生活,像道光帝这样的还真是少数,但是他的这种节俭也是见仁见智了。
自乾隆后期国库空虚以来,嘉庆的日子不好过,也影响了后来的道光。翻检《清宣宗实录》的记载,因为经济拮据,道光皇帝倡导节俭的言行随处可见,并且达到了古今罕见的程度。
他在即位之初,即下令停止进贡荔枝、扬州玉,减各省方物例贡,发给朱圈贡目,毋得任意加增。此后,贡目中的陕甘口外的梨贡,两淮盐政进贡的烟盒花爆等亦相继停办。
道光恪守祖制,连热河避暑、木兰秋弥等清朝皇室相沿成习的活动,因耗费过大、扰及地方也很少举行了。除了每年祭扫祖陵,他也很少离开京城。
此外,他停兴筑、罢南府、撤三山及各园苑陈设等等,尽量压缩官室的排场,内廷重要节日的进献,筵宴亦时常传谕停办。
道光元年(1821年),道光帝御乾清门听政,颁布《御制声色货利谕》,这是他崇俭黜华的上谕,其中不乏警句——
声色为之害大矣。
为人君者,尤当以礼自防,无为所惑。后世子孙,若能体朕之心,法朕之行,成朕未竟之事,造次无忘不迩声色之谕,即我大清万世天下臣民之福也。省一分,天下阴受一分之福,于吏治民生,不无小补也。
崇尚节俭,励精图治,从我做起,这是好的,但为了节俭而节俭,以至于失去体统,就成得不偿失的表面文章了。
道光皇帝除龙袍外,上朝的时候还穿着打补丁的裤子。他的嫔妃平时不得穿锦绣衣服,臣工亦要求以俭为尚,结果弄得满朝文武都是破衣烂衫,上朝就像丐帮集会。
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天性爱节俭,平日花一文钱都要打算盘,这种德性让他和道光之间十分投机,每天都要被召进宫中长谈,不谈国家大事,只谈如何节俭过日子之类的家庭琐事。
一日,道光召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跪近御座,道光见他裤子膝盖处有补丁,就问他:“爱卿的套裤也打掌吗?”
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
道光又问:“裤子打掌要多少钱?”
曹振镛回答:“三钱银子。”
道光感叹:“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银子。”
感叹完,道光从此逼宫中皇后嫔妃一律学做针线活,皇帝身上衣服有破绽,都交给后妃们修补,内务府一文钱也不得沾光。
因为道光皇帝节俭到了这种程度,京城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怪现象,旧货铺子的生意奇好,价格奇高。有些穷京官买不起旧衣服,只好自己做旧,把好端端的新袍子弄脏弄破,再加上补丁。
穿是如此,吃亦如此。
道光皇帝规定,宫中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非节庆不得食肉。
为了省钱,道光还曾明确规定:皇帝生日的万寿节、皇后生日的千秋节以及除夕、元旦、上元、冬至等庆贺礼仪筵宴都停止举办。
道光对皇后非常敬重,有一次,皇后生日,他破例为皇后祝寿,怎么个祝寿法呢?
特批御膳房宰了两头猪,赏献上寿礼的满朝亲贵大臣一人一碗打卤面。
然而,在满朝上下齐声赞颂皇帝俭朴崇实的圣德时,王公重臣如穆彰阿这一些人照样奢侈,照样腐败。这不奇怪,格局都在打补丁一类的小事上,道光实在缺乏雄才大略,不说他没有开元的宏规,就是节流,他节的也是眼前的小溪沟,在吏治反腐等制度设计上,既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
道光节俭历来评价不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因节俭甚至达到了误政、荒政的程度。
鸦片战争,从头到尾他打的是吝啬仗、无出息之仗。
1839年,林则徐受命到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说:“若鸦片一日不禁,本大臣一日不回。”这个时候,道光是支持禁烟的。但当林则徐逼迫英国领事义律交出鸦片,承诺一箱鸦片给英商五斤茶叶补偿的时候,道光一算账,收缴两万多箱鸦片,价值八百万两白银,因心疼银子,他马上变得犹豫不决了,最后还是林则徐表态:“所需茶叶十余万斤,应由臣等捐办,不敢开销。”道光这才批复同意。
皇帝九五之尊、一言九鼎、权力无边,一般都过着尊贵糜奢的生活,但也有一些例外的另类。
清朝的道光帝就是以勤政节俭著称的这种另类皇帝,还没当皇帝的时候,生活就相当俭朴,甚至还不如一般的平头百姓,粗茶淡饭碗里难得见到肉片,有时派个太监到宫外买几个烧饼回来一吃,再喝完白开水就算用过餐了。有点像课文《梁生宝买稻种》里梁生宝,到饭馆舍不得吃饭,向店家要一碗面汤吃自已的背的馍馍一样,想想一边是皇帝,一边是个农民,古文里说?君王发怒了?后果是?血流成河?,而平头百姓恼了,充其量也就是?以头抢地耳?用头撞地,再不解气也就是回家骂骂老婆打打孩子,而两个如此不同的人衣着相同各抱着一只汤碗稀溜稀溜的喝汤、吃馍,是不是有点意思啊!
当了皇帝的道光帝立即实施了他的节俭计划,规定皇宫开支每年不得超过二十万两白银。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内廷嫔妃们只好忍痛终年不添置新衣,甚至连皇后都穿着破旧衣衫坐在破旧的椅垫上开始了缝缝补补的生涯。
内廷节俭起来后,这位皇帝又把节俭之风吹向了朝堂。挂在道光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节俭光荣浪费可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在道光年间,满朝大臣都学皇帝的样,个个穿着补丁落补丁的破旧袍褂上朝,知道的明白是在开朝会,不知道的还以为丐帮在开大会呢!
许多官员把崭新的袍褂拿到旧衣铺子里,去换一套破旧的穿上。后来,京城破旧袍褂越卖越少,价格飞涨,一件破旧袍褂竟比做两套新袍的钱还贵。有几个官员无计可施,只得把新袍褂打几个补丁,在衣襟袖子上故意弄上污渍。道光帝见了此等情状,龙颜大悦。
自登基以来,道光帝只给自己的妻子庆祝过一次生日,那是佟佳氏四十大寿,面对前来庆贺川流不息的王公贵戚和成百上千的官员,道光常爬在猪圈的墙头犹豫了半天才一咬牙一垛脚,让御膳房杀了两头猪,做了一锅肉片打卤面款待了来宾了。
道光帝有一次吃着鸡蛋,问御善房鸡蛋多钱一枚?内务府和御善房采办谋私要多吃回扣,谎称每个鸡蛋得三两银子而实际宫外才几文一个,道光帝吐了一下舌头觉得太贵就再也不吃鸡蛋了!
道光帝三十多年就这样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很勤政也不太残暴,常常流露出帝王们稀缺的侧隐之心,做为一个守成的君主来说己经非常不错了!
一些人苛责道光帝无能不能挽救清王朝走下坡路的颓败之势,这就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痛,当时的中国既无欧州历近百年文艺复兴的文化启萌,也无英法大革命疾风暴雨般政治冲涮,道光想要改变近二百年以来王朝的颓势,即无思想文化的基础,也无必要的政治经济基础,谈何容易!做为一个守成的君主,克勤克俭厚道仁慈的道光帝,己尽了他的本分了!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嘉庆的儿子,乾隆的孙子。
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并不好,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者说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著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就发生在道光二十年。
总之,道光在位期间,清朝隐藏的危机尽数爆发,内忧外患日益严重。但是话说回来,道光其实还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其人勤于政务,在位期间,也做了不少实事儿,比如整顿吏治,严禁鸦片,平定张格尔叛乱等等。
但是,他毕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之人,面对工业革命这千年未有之变局,加上清朝小国寡民长久积压问题深种,想要力挽狂澜,谈何容易?
他其实有点像明朝的亡国之君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天下大势所趋,心有余而力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撇开这些历史功过不谈,道光还是一个颇为有趣的人。
就个人品行来说,道光在清朝乃至中国历代帝王中,绝非贪暴、淫逸之君,相反,其“俭德”向为旧史家所津津乐道。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节俭。
和铺张浪费、喜好奢侈的爷爷乾隆皇帝不同,道光皇帝事出了名的节俭,甚至于能用抠门来形容。
“(宣宗)嗣位之初,即颁手谕,首戒声色货利,一切游观玩好,稍涉侈靡之事,禁绝勿为。”
道光当初刚刚继位,便下令裁去后宫嫔妃们的脂粉费用,每年省下上百万银子。
而作为一国之君,道光衣食住行极其的不讲究,甚至于穿衣都带补丁。无论是自己还是妃嫔,他都不允许经常穿戴新衣服,他的常服几乎都是有补丁,他只有一件衣服没有补丁,那就是龙袍。
上行下效,道光如此,底下大臣自然也不敢穿新衣服。
如因为果道光某天看到了有大臣穿了新衣服上朝,他立马就会不高兴,官员们穿的衣服越旧,他反而越喜欢。官员们为了迎合他的“喜好”,纷纷“制作了”很多看起来很旧的衣服。还有很多官员去裁缝铺里用新衣换旧衣,一时间京城裁缝铺的旧衣服价值翻了几倍,这也算是一种比较奇葩的现象了。 颇有些楚王好细腰的味道在里面。
穿衣省就算了,道光吃饭同样也省。
宫中的食材采购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程序,这些程序虽然能让皇室吃到最安全且质量最好的食物,但是却让某些官员有了盈利的途径。
由于很多的食材采购人员都漏了一些油水,这就导致皇宫中的食材价钱昂贵,道光由于不知道实情,所以他就尽可能的吃便宜点的素菜。
有一日他问军机大臣曹振镛吃了什么早餐,曹振镛说他吃了四个鸡蛋,道光当时就有点不高兴了,一顿四个鸡蛋他都不舍得吃。曹振镛很疑惑啊,不就几个鸡蛋吗?你堂堂皇帝至于吗?
后来他才知道,经过宫里采购的几番转手之后,原本在外面不算值钱的鸡蛋,到宫里已是天价。
曹振镛心里明白,宫中的内务臣有贪污现象,但是他也没去多管闲事,只是告诉道光说自己家中养有母鸡,这些鸡蛋不用花钱就能吃到。道光听了这样的话以后,也赶紧让宫中圈养了一些母鸡,以节约鸡蛋的采购费用。?
道光不仅对自己抠门,对底下大臣一样也抠。
帝王御下之术,无非两招,一赏一罚。
罚的时候道光倒是挺狠的,一切严格按照律法来,丝毫不留情。到了赏的时候,他就不一样了,非常的舍不得。
道光八年,大学士长龄率军平定回部张格尔下叛乱。将士凯旋,道光设宴犒劳。
按理说这庆功宴,怎么得丰盛一些吧,可是道光真的抠门。提供的饭菜不但不够丰盛,反而显得非常“寒酸”,所有的官员都没怎么吃东西。
据说一张大桌挤了二十来个人不说,桌上见不着什么大鱼大肉,只有寥寥几盘素食,这叫人如何动筷?
朝堂上是如此,更不要说朝堂之下了。道光的抠门是全方位无死角的抠,连军队的钱他都要省。所以清军在军衔装备,军队训练等等方面都因为没钱而荒废松弛,以至于清军在鸦片战争种,那般的不堪一击。
举个例子,当初平定回乱的钱是怎么来的呢?
《清史稿》记载:“各省绿营兵额内裁百分之二,岁省三十余万,以为回疆兵饷”。
我们通常认为,只要是节俭的皇帝,那都是好皇帝。事实上所谓的节俭是有条件,有目的的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把省下来的钱,用于需要的地方,不管是军事也好,民生也罢,总之,利于国家即可。
像道光这种,该省的省,不该省的还要省,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这也难怪有大臣发出疑惑,为何乾隆朝奢侈却国库充盈,道光朝节俭却民生疲敝?
“岂愈奢则愈丰,愈俭则愈吝耶”?
很显然,道光没什么眼界,只是着眼于小利而失大局。
蔡东藩评价评价得好:
“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确实如此,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8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