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春秋时期弭兵会盟发生在什么时候宋国是如何做到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6 09:50:27

春秋时期弭兵会盟发生在什么时候宋国是如何做到的

宋国,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是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为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宝座,晋楚争霸主要有三次大战:前632年城濮之战晋胜,前597年邲之战楚胜,前575年鄢陵之战晋胜。鄢陵之战时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前557年晋国在湛阪之战再次击败楚国。 前546年弭兵之会后,晋楚大体平分霸权,晋国总体上占优势。除了这三次大战,晋国和楚国还进行了多次中等规模甚至小型的战役。因为晋楚争霸时间较长,几乎横跨整个春秋时期,并且双方交手频繁,所以,促使大部分诸侯国都希望晋国和楚国能够停止交战。在此背景下,宋国曾两次在晋楚之间居中调停,从而促成了弭兵会盟。

首先,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第一次弭兵会盟发生于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向戌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交情,于是,由宋国权臣华元倡议弭兵,最终受到晋国、楚国等诸侯国的响应,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对于第一次“弭兵之盟”,促使中原地区的战火停止了数十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衞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之外结盟,也即形成了第二次弭兵会盟。由此,在春秋时期,两次弭兵之盟都是宋国倡议,并且在宋国举行的,也即是宋国居中调停的。

那么,问题来了,春秋时期,宋国凭什么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晋国和楚国在中原地区的争霸,经常会波及到宋国、郑国、卫国等诸侯国,也即这些诸侯国深受晋楚争霸的困扰,自然希望晋国和楚国可以长时间止战。所以,宋国提出晋国和楚国之间休战的主张,容易获得晋国和楚国两国君主的理解。当然,之所以由宋国来提出和举行弭兵之盟,则是因为宋国是中原地区的大国,也即宋国的意见,晋国和楚国需要重视,而不是熟视无睹。换而言之,在争霸中原时,宋国是晋楚两国都必须拉拢的对象。

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这一诸侯国的版图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国都商丘。在春秋时期,除了晋国、楚国、齐国、秦国这第一阵营的强国之外,宋国可以在第二阵营中位列前茅。另一方面,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时,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对于宋国来说,国君为公爵,也即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最高的一等。与此相对应的是,楚国君主受封时是子爵,晋国君主则是侯爵。

最后,由此,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宋国君主的爵位是最高的。所以,在诸侯会盟时,宋国君主的排名是非常靠前的。在此基础上,宋国对于晋国、楚国等大国,以及周边的诸侯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此外,晋楚争霸时,宋国之所以能在这两个大国之间居中调停,也和宋国大夫向戌存在一定的关系。彼时,宋国大夫向戌与晋国大夫赵文子,楚国令尹子木关系友善,他先亲自造访晋、楚二国,通过这两人在国内的影响力说服楚国和晋国的君主。在晋国和楚国两国君主同意在宋国会盟后,宋国大夫向戌又说服齐国、秦国等诸侯国,终于促成了弭兵之盟的举行。总的来说,弭兵会盟的成功,不仅降低了春秋时期的战争频次,也反映了宋国在春秋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晋楚争霸宋国凭什么能够两次调停呢?

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室衰弱,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争夺霸主之位大打出手,甚至出现兼并事件。但是在两百多年的舞台上,晋国和楚国是两个绝对主角,晋楚争霸持续了一百多年,发生过数次大型战役。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中晋国战胜楚国,晋文公称霸中原;公元前597年,邲之战中楚国击败晋国,楚庄王称霸中原;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中晋国打败楚国,晋厉公小霸中原。

除了以上三次大战外,晋楚两国之间还有几十次中小规模的战役,两国之间的争霸,几乎横跨了整个春秋时期。晋楚百年的争霸,不仅只是两国的事情,也影响着附近几十个诸侯国,稍有不慎,便成为晋楚争霸的牺牲品。

因为这个原因,这些诸侯国绞尽脑汁,为了让晋国和楚国停止战争东奔西跑,最终得偿所愿,有了历史上两次著名的弭兵会盟。

第一次弭兵会盟发生在公元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与楚国令尹子重和晋国执政卿栾武子都是好友,在他的调解下,晋楚两国握手言和。

《左传》记载: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

这一次和谈并不稳定,毕竟两国积累了50年的仇怨,怎么可能靠一纸合约化解,两国之所以答应签约,无非是当前形势不利于己方,一旦时间成熟,战事必将重新燃起。果不其然,仅仅四年时间,晋楚两国爆发了鄢陵之战。

第二次弭兵会盟发生在公元前546年,当时大国内部不稳,士大夫夺权日益严重,因此都希望再一次弭兵。于是,宋国大夫向戌积极进行外交活动,联络晋、楚、齐、秦、鲁等十四个诸侯国在宋国结盟。

《左传》记载:晋、楚之从交相见也。虽然这一次会盟的气氛相当紧张,但是效果很不错,此后十多年几乎再无战乱。

让人奇怪的是,相比晋、楚两国,宋国只是弱国,为什么能够两次调停战争,使得弭兵会盟都在宋国举行?

首先,宋国的地理位置特殊,位于晋国和楚国争霸区域。晋楚百年的争霸,不仅仅是两国的事情,战火也经常波及周边的国家,比如宋国、郑国、卫国等。

所以,提出晋国和楚国休战和解,完全符合宋国利益,而且对于晋国和楚国国君而言,宋国提出这个要求,也相当容易理解。

其次,宋国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受封建立的国家,其百姓都是商人后裔,所处之地是中原肥沃之地,经济相当发达。

因此,宋国虽然不是齐、晋、楚、秦等一流强国,但实力也必然位于二流国家的前列。

所以,宋国作为当时中原地区的大国,主动游说各国举行弭兵之盟,晋国和楚国都需要重视,而不是熟视无睹。换个角度来说,晋楚争霸的时候,宋国必然是两国都必须拉拢的对象。

最后,宋国在诸侯国中地位特殊,是为数不多的公爵诸侯国。

这说明宋国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很高,比如诸侯吊唁,周天子是不必答谢的,而且祭祀的肉也不分给外姓诸侯,可是宋国却例外。

在这个基础上,宋国对晋楚周边的小诸侯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了自身的利益,卫、陈、蔡等小国愿意听从宋国的号召。

第一次弭兵会盟不算成功,但是第二次弭兵会盟却改变了春秋格局,此后十多年再无战事发生。

此后,春秋时期由诸侯国之间的争霸转向了国内大夫之间的兼并,而称霸斗争的战场由中原转向了东南地区,吴越争霸开始了。

(参考文献:《左传》)

完整的详细的历史时间表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怎么弄?

春秋战国年表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公元前722年 郑庄公平定段叔之乱
公元前707年 周郑襦葛之战,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春秋全面开始
公元前704年 楚武王正式称王
公元前701年 郑国内乱开始
公元前685年 齐桓公即位,管仲治齐,长勺之战
公元前681年 齐桓公北杏会盟,开诸侯主盟之先河
公元前658年 晋献公“假途灭虢”
公元前656年 骊姬谋杀太子,晋国内乱
公元前655年 晋献公嫁女于秦穆公
公元前651年 葵丘之会,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
公元前645年 秦晋韩原之战
公元前643年 齐桓公死,齐国内乱
公元前639 -638年 鹿上之盟、泓水之战,宋襄公战败
公元前636年 晋文公即位
公元前632年 晋楚 城濮之战,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630年 晋秦联军伐郑
公元前627年 晋文公去世,晋秦 崤之战,晋襄公继霸
公元前626年 楚成王被弑,楚穆王即位
公元前625年 晋秦 彭衙之战
公元前621年 秦穆公、晋襄公去世
公元前621 -601年 晋国赵盾执政
公元前618年 赵盾平叛群臣
公元前613年 楚庄王即位
公元前607年 赵氏杀晋灵公
公元前606年 楚庄王剿灭若敖氏
公元前602年 晋国黑壤之会
公元前601 -598年 晋国郤缺执政
公元前597年 晋楚 邲之战,楚庄王称霸
公元前595 -594年 楚军围攻宋国
公元前594年 晋秦 辅氏之战
公元前592年 晋国士会告老,郤克执政
公元前591年 楚庄王去世
公元前589年 晋齐 鞍之战,楚国主 蜀之盟
公元前587 -573年 晋国栾书执政
公元前585年 楚国 子仪之乱
公元前584年 晋国派申公巫臣联络吴国
公元前583年 晋国赵氏 下宫之难
公元前581年 晋景公去世
公元前579年 第一次弭兵会盟
公元前578年 晋秦 麻隧之战
公元前575年 晋楚 鄢陵之战
公元前573年 晋厉公灭郤氏,栾氏、中行氏杀厉公,晋悼公即位
公元前573 -554年 韩厥、智罃、中行偃相继执政,晋国复霸
公元前569年 魏绛和戎
公元前563年 晋带领中原诸侯与吴国会盟于楂,随后寿梦称王
公元前562年 三驾之战
公元前560年 楚共王去世,楚康王即位
?公元前559年 秦晋 迁延之役
公元前558年 晋悼公去世,晋平公即位,晋楚 湛坂之战
公元前557年 晋国 溴梁之会
公元前555年 晋攻齐之战
公元前554年 子产在郑国开始改革
公元前550年 晋国范宣子灭栾氏
公元前548年 晋国赵武执政,崔杼杀齐庄公,齐景公即位
公元前546年 第二次弭兵会盟,晋国赵、韩、魏、智、范、中行六卿制确立
公元前544年 吴国季札开始周游列国
公元前541 -514年 晋国韩起执政
公元前540年 楚灵王即位
公元前538年 楚军攻吴
公元前529年 楚国内乱灵王死、平王立,晋国主平丘之会
公元前527年 秦嫁女给楚太子,楚平王纳之
公元前522年 伍子胥奔吴
公元前519年 周室二王并立,吴楚鸡父之战
公元前515年 吴国内乱,阖闾即位
公元前513年 赵鞅、中行寅铸刑鼎
公元前509 -501年 晋国范献子执政
公元前506年 昭陵之会,弭兵之盟作废,吴楚 柏举之战,吴国偏霸
公元前501年 邓析去世
公元前497年 孔子开始周游列国
公元前497 -489年 晋国内战,赵氏驱逐范氏、中行氏
公元前496年 吴王夫差即位
公元前494年 吴越 夫椒之战,越国惨败,晋国 铁之战
公元前493 -275年 晋国赵鞅执政
公元前490年 勾践归国
公元前489年 楚昭王去世,楚惠王即位,齐景公去世,国、高二氏执政
公元前484年 子贡游说齐、吴、越、晋,吴齐 艾陵之战,齐国田乞掌权
公元前482年 吴晋 黄池争霸
公元前481年 老子去世,齐国田成子开始专权
公元前479年 孔子去世
公元前478年 吴越 笠泽之战
公元前475年 晋定公去世,智瑶执政
公元前475 -473年 勾践灭吴,越国称霸
公元前472年 晋齐 犁丘之战
公元前468年 越国迁都琅邪
公元前456年 子贡去世
公元前455 -453年 晋阳之战,三家灭智,列强争雄的战国全面开始
公元前453 -425年 赵襄子执政晋国
公元前448年 陶朱公去世
公元前444年 鲁班去世
公元前436年 曾子去世
公元前425 -403年 魏文侯执政晋国,李悝在魏国变法
公元前424年 赵氏内乱
公元前422年 左丘明去世
公元前413 -408年 魏秦 西河之战
公元前406年 魏灭中山国
公元前405 -404年 三晋联盟攻齐(1),子夏去世
公元前403年 周天子正式册封赵、魏、韩为诸侯国,三家分晋
公元前402年 子思、列子去世
公元前396年 魏文侯去世,魏武侯即位
公元前391年 三晋联盟攻楚(2)
公元前389年 秦魏 阴晋之战
公元前386年 田氏齐国正式建立,设置稷下学宫
公元前383年 吴起在楚国开始变法
公元前381年 楚悼王去世,楚国内乱
公元前380年 三晋联盟救燕攻齐(3),中山复国
公元前379年 越国迁都姑苏
公元前377年 蜀国攻楚
公元前376年 墨子去世
公元前375年 韩灭郑国,魏楚榆关之战
公元前373年 魏燕鲁卫联军讨伐齐国(4)
公元前370年 齐攻燕之战
公元前369年 魏惠王即位
公元前4世纪中期 甘德、石申夫 著《甘石星经》,禽滑厘去世
公元前362年 秦献公去世,秦孝公即位
公元前361年 魏国迁都大梁
公元前357年 田齐桓公去世,齐威王即位
公元前356年 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齐威王在齐国开始改革
公元前354年 齐魏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2年 诸侯联军围攻魏国(5)
公元前351年 申不害在韩国开始变法
公元前350年 秦国迁都咸阳
公元前344年 逢泽之会,魏惠王正式称王
公元前341年 齐魏马陵之战,魏国一蹶不振
公元前340年前后 杨朱去世
公元前339年 楚威王即位
公元前338年 秦惠文王即位
公元前334年 魏惠王与齐威王“徐州相王”
公元前333年 楚军大败越国
公元前330 -329年 秦魏 雕阴之战,楚怀王即位
公元前328年 秦国任用张仪为相
公元前326年 秦连横韩魏攻齐(6),赵肃侯去世,赵武灵王即位
公元前325年 秦惠文王正式称王,“五国相王”运动
公元前320年 齐宣王即位
公元前318 -317年 公孙衍合纵五国攻秦(7),函谷关之战
公元前316年 秦攻灭巴蜀,燕王哙禅让君位给子之
公元前315年 慎到去世
公元前314年 齐占领燕国
公元前312年 秦楚丹阳、兰田之战,秦魏韩赵攻齐(8),齐军退出燕国
公元前311年 燕昭王复国
公元前310年 惠施去世
公元前309 -308年 秦韩 宜阳之战
公元前307 -305年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赵军北攻三胡
公元前306年 楚灭越国,秦昭襄王即位
公元前303 -301年 匡章连横齐魏韩攻楚(9),垂沙之战
公元前301年 齐闵王即位
公元前300年 秦攻楚国
公元前299年 楚怀王受骗入秦,赵惠文王即位,孟尝君入秦为相。
公元前298 -296年 孟尝君连横齐韩魏攻秦(10)
公元前296年 齐燕 权之战,赵灭中山国
公元前295年 赵国 沙丘之乱,苏秦入齐
公元前293年 秦与韩魏 伊阙之战
公元前291年前后 宋钘、尹文子、田骈去世
公元前289年 孟子、许行去世,秦攻取魏六十一城
公元前287年 苏秦合纵五国慑秦(11)
公元前286年 庄子、陈相去世,齐灭宋国
公元前284年 乐毅合纵五国攻齐(12),济西之战,燕占齐地,燕军破东胡
公元前280年 秦楚 黔中之战
公元前279年 燕昭王去世,即墨之战,田单复齐,秦赵渑池之会
公元前279 -278年 秦楚 鄢郢之战,白起占郢都,楚国迁都陈,赵攻齐之战
公元前278年 屈原投汨罗江
公元前276年 楚收复黔中十五邑
公元前274年 赵攻取齐的昌城、高唐
公元前273年 秦韩与赵魏 华阳之战
公元前272 -270年 秦灭义渠国
公元前269年 秦赵阏与之战
公元前266年 秦起用范雎为相
公元前262 -260年 秦赵 长平之战
公元前259 -257年 秦赵 邯郸之战
公元前256年 楚灭鲁,秦灭周
公元前251年 秦国 李冰兴修都江堰
公元前251 -250年 燕攻赵之战
公元前250年前后 邹衍去世,公孙龙去世
公元前249年 吕不韦出任秦国丞相
公元前247年 信陵君合纵五国攻秦(13)
公元前244年 赵破匈奴之战
公元前242年 赵破燕之战
公元前241年 楚迁都寿春,庞暖合纵五国攻秦(14)
公元前239年 秦国长安君叛降赵国
公元前238年 秦王政掌权
公元前236年 赵攻燕,秦攻赵
公元前234年 秦赵 肥之战
公元前233年 韩非被杀,荀子去世
公元前232年 秦再攻赵,被李牧所败
公元前230 -221年 秦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中国

鸡父之战的战争背景

参见词条:弭兵会盟 公元前546年(周灵王二十六年),在宋国大夫向戍倡导下,晋、楚、齐、秦、鲁、卫、陈、蔡、郑、许、宋、邾、滕等14国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春秋第二次弭兵会盟,会盟后中原诸侯列国之间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晋、楚、齐、秦四个强国,因国内矛盾激化,国势趋于衰弱,放慢了对外扩张、争夺中原霸主的步伐。偏处于长江流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则先后兴盛起来,加入中原争霸的行列。
吴国是春秋时期一个新兴的国家,原本是楚国的属国,自吴君寿梦继位后开始崛起。晋国出于同楚国争霸的需要,采纳楚国亡臣屈巫联吴制楚的建议,主动与吴国缔结战略同盟,让吴国从侧面打击楚国,牵制楚国的北上。日渐强大的吴国,为了进入中原,也将楚国作为战略打击的目标,因此同晋国结盟,摆脱了与楚国的臣属关系,并积极动用武力,同楚国争夺淮河流域。自寿梦至吴王僚的六十余年间,吴楚两国战争频繁,互有胜负,但吴国因溯江攻楚困难及淮河流域为楚国控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地处淮河域中心的州来,与东面的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南面的居巢(今安徽省合肥市西北)互为犄角,成为吴国难以逾越的障碍。州来虽曾先后两次落入吴国之手,但却复为楚国所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7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