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人才辈出,不仅有能征善战的武将、出谋划策的文臣,也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如果说起来三国中最有能力的君主,自然非曹操莫属。曹操既有能力也有雄心,很早就开始起兵在乱世中征伐,一生领兵东征西讨功勋卓著,即便是面对吕布、董卓、袁绍和刘表这样的对手也没有任何惧怕。然而在襄樊之战时,曹操只是听说了关羽水淹七军大败于禁的消息,竟然吓得想要迁都,这又是何缘故呢?
纵观曹操一生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其起兵之初更是屡遭挫折。曹操征讨董卓惨败于徐荣,攻打宛城被张绣坑惨,打袁绍也是将家底消耗一空,虽然曹操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失利,但是从来都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经过不断反思卷土重来,因此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然而襄樊之战曹操的表现却令人匪夷所思。听说曹仁在樊城被关羽大军围困后,曹操派遣于禁和庞德率领大军前去支援,结果没过多久就传来庞德被杀于禁投降的消息。这个时候曹操明显有些惊慌失措,竟然开始召集部下商议迁都事宜,这和曹操以往的做法确实有很大差别。曹操为何会有如此行为呢?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局势确实不容乐观。襄樊之战是紧接着汉中之战后面发生的战役,此时曹操刚刚在汉中损兵折将经历惨败,就连名将夏侯渊也临阵被杀,然后相继传来曹仁被围,庞德被杀,以及于禁投降的消息,军心极为震动。曹操一生虽然久经沙场,但是真正折损的将领却并不多,短时间内接连损失数位名将,确实有些大伤元气,此时的局势确实非常紧急。
第二点就是襄樊之战的影响太大。关羽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名将,他在发动襄樊之战时并非仅仅带领荆州军队,而是号召各地贼寇一起举兵,形成一股非常庞大的势力。水淹七军之后樊城的处境更加堪忧,一时之间威震华夏,不光是曹魏对此感到震惊,就连其余势力也是感到出乎意料。
第三点就是曹操对于未来局势的走向极难判断。虽说曹操听闻于禁投降的消息后,又派遣徐晃等人前去支援,但是却对徐晃能够战胜关羽深感忧虑。曹操熟知兵法和谋略,却对襄樊之战局势的走向难以判断,因此才会感到忧心忡忡,甚至开始考虑迁都之事。
第四点就是曹操迁都也有一举两得的心思。曹操虽然靠着挟持天子发展壮大,但是却引发忠于汉室之臣的不满,时常会有叛乱发生,就连曹操最信任的文臣也经常遭遇刺杀。此时的曹操已经位列魏王有自己的封地,汉朝早已经被架空,对于曹操来说迁都也就是换个地方而已,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曹操如果能够将都城迁到自己精心经营的邺城,对于自己的统治也会更加有利。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来看,曹操之所以想要迁都,既是被关羽的威势震撼,也是出于深思熟虑后的打算。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关羽带兵北伐,包围樊城,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曹操一度想要迁都以避锋芒。
这应该是关羽最高光的时刻吧,《资治通鉴》、《三国志》在描述这段历史时,都使用了“威震华夏”这四个字,相当地有分量。
曹操和关羽,算是老相识了,关羽的厉害,曹老板自然是晓得的,史书记载:“曹公壮羽为人”。然而,戎马一生的曹老板,什么样的对手没见过,怎么败了一仗就要迁都呢?
此时的情况,难道比官渡之战还凶险?关羽区区三万人马,凭什么逼曹操迁都?就凭关羽是万人敌?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咱们先来分析分析当年的整体形势。
1 战场形势建安二十四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说是三国史上的一次大地震都不为过。我们按照曹魏的视角,将战场分为西线、东线、南线,这样条理更清晰一些。
西线:主要战场在汉中,正月,夏侯渊被黄忠斩杀;三月,曹操从长安出兵,争夺汉中;五月,曹操放弃汉中;六月,上庸三郡被夺取;七月,刘备称王。
东线:主要战场在合肥,这个阶段,孙权正在争夺合肥。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斐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近,必将为患。”于是有樊城之事。——《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南线:主要战场就是襄樊,正月,曹仁平定宛城叛乱;七月,关羽北伐;八月,水淹七军。
可以看到,曹军三条战线都在打仗,再加上去年曹彰在北线迎战乌桓,战火四起,形势殊为不妙,不知曹操此时是否有一种焦头烂额的感觉?
关羽水淹七军后,许昌以南的盗贼,纷纷接受关羽的印信,给关羽造势。这些人可以算作关家军的编外人员,他们也许战斗力不咋样,但能形成一呼百应的燎原之势。也是因为这些人的大壮声势,关羽才“威震华夏”,而不仅仅是因为关羽打赢了一场战斗。
所以,此时的形势是:多线作战、且连续战败的曹操,面对取得大胜、气势如虹的关羽。
那么,他们的兵力对比又如何呢?
2 兵力对比曹仁被关羽困在城中,《三国志》中明确记载,曹仁的守城部队只有几千人马。
而曹操派过去的援军,严格来讲,应该有四路:于禁、徐晃、张辽、曹操本人。
于禁的七军,是最精锐的野战部队,从关羽捉的俘虏数量看,总人数应该是三万多。
徐晃的部队都是新兵,战力不足,后来曹操又给徐晃增兵:
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十二个营,是两万四千人,再加上徐晃本部及徐商、吕建两军,徐晃的兵力应该超过四万。
曹操和张辽没有参战,曹操一度也想亲临前线,但被臣下劝阻住了,只是坐镇摩陂以安军心。张辽是因为东线的孙权不打了,才赶紧过来增援,没有赶上战斗。
关羽围曹仁于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辽与太祖会摩陂。——《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曹操和张辽加起来,怎么说也得有两万人马,所以曹军前后应该投入了十万兵力。
从武将阵容来看,曹魏五子良将,乐进已经病故,张郃镇守西线,剩下的于禁、徐晃、张辽都投入了战斗,曹操基本上是全力以赴了。
而关羽的部队,应该只有三万左右,兵力上是相当劣势。
这等兵力对比,正面战场上曹操不应该担心,那老曹在担心什么呢?
3 许都的情况此时大本营许都是个什么情况呢?
曹操本人离开许都已经很久了,他亲征汉中,然后从汉中退往长安、洛阳,又从洛阳南下增援曹仁。
曹操不在许都,那许都城中,剩下的关键人物,自然就是汉献帝了——曹操打了一辈子的招牌。
樊城离许都不过300多公里,道路是一马平川,如果是精兵昼夜兼程,四五天就能杀到许都城下。
有人会表示反对,樊城和许都中间还夹着军事重镇宛城呢!哪那么容易过去?
春,正月,曹仁屠宛,斩侯音,复屯樊。——《资治通鉴》 年初的时候,曹仁刚刚在宛城屠城,这会儿的宛城,估计是个鸡犬不留的空城……
那许都城中守备如何呢?
许都的守备应该不会太强,上一年,金祎、耿纪、韦晃等人发动变乱,在许都领军的王必重伤至死,许都的军力肯定被削弱。
另外,按前文所言,许都以南的盗贼、乱民纷纷响应关羽,关羽要是真杀到许都城下,估计抢出汉献帝不是难事。
这才是曹操最担心的,刘备这会儿又打胜仗,又是称王,声望正高,要是再把汉献帝抢走,凭其政治影响力,那中原就别想安宁了。
曹操打算迁都的时候,于禁的部队刚刚被淹,孙权的态度尚不明朗,故东线的守备部队暂时不敢调动,徐晃的援军也没有组建齐全。如果曹仁撑不住,或者说关羽胆子更大一点,不管樊城,精兵直取许都,这个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基于上面这个情况,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曹操,评估风险后,恐怕也会做出迁都的决策,因为这样做最保险,先把皇帝迁到北面更安全的地方,暂避一下关羽的兵锋,然后再集中兵力,打退关羽。
如果孙权没在背后搞事情,曹操这么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曹操从头到尾都没有害怕和关羽一决雌雄,怕的只是关羽出奇兵,给他来个釜底抽薪。
汉献帝这块招牌,实在是太重要了。后来孙权背盟,曹操为了早点减轻压力,把消息故意泄露给关羽,关羽一度犹豫不决,错失全身而退的最好时机。作为大将,犹豫不决是大忌,关羽怎能犯如此低级错误?还不是因为诱惑太大,一旦他能再进一步,真的夺了许都,那可就是不世之功啊!
所以,对曹操而言,关羽的三万部队还不足以让他胆寒,威震华夏之名也吓不倒曹操,迁都绝非怯懦,只是一种稳妥的做法而已。
咏史下·关羽(陈普)
羽血未乾蒙陨命,蒙妻正哭妾分香。
天地有心诛汉贼,但迟数月取襄阳。
关羽在中国的网络论坛上,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关羽在古代已经被神化,即便没有被神话,在当时的三国时期,也是一个受到敌人认可的名将,包括后来的晋朝,也用关羽、张飞来形容猛将;但是根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来看,关羽有影响力的胜仗并不多,又有一些战役记录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影响力也没有那么大,而且还有败仗。关羽最有影响力的战役当属“襄樊之战”,可惜最后失败,不仅没有攻克襄阳、樊城,反而丢掉荆州,导致蜀汉国力大幅度下降。这是关羽身上的争议之处。不过在“襄樊之战”前期,关羽打得相当不错,“水淹七军”擒获于禁,导致曹操已经考虑迁都。关羽前期的胜利为什么会迫使曹操产生迁都的想法呢?
“襄樊之战”的时代背景“襄樊之战”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是刘备集团紧随着“汉中之战”以及“房陵上庸之战”之后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当时刘备先是斩杀了夏侯渊,后面又利用“敛众拒险”以及骚扰后勤补给的方法,击败了曹操,暂时稳定住了对汉中地区的控制。汉中以东是上庸、房陵、西城三郡,也就是所谓的“东三郡”。“东三郡”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四面环山的地区,对北伐的作用显然不如汉中平原,不过“东三郡”再往东就是荆州的襄阳和樊城,襄阳也是位于襄阳以南的江陵的关羽下一步北伐的目标地。于是刘备又令孟达和刘封控制了“东三郡”,这个时候刘备的事业可以说是顶峰期。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曹公果引军还……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
《云别传》:“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云兵随忠取米。”
刘备在西线的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已经达到了“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前提条件,随后控制“东三郡”,打通从汉中到襄阳的由西向东的通道,给关羽出兵襄阳提供了两面钳击的机会。曹操虽然放弃了汉中,但仍然坐镇在关中。于是关羽在这个时期发动了“襄樊之战”,希望一举攻克襄阳、樊城,完成《隆中对》中“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另一个条件,同时控制汉水流域,将成都平原、汉中平原以及荆州更加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夏五月,引军还长安。”
关羽在“襄樊之战”前期取得的胜利关羽在“襄樊之战”前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关羽进攻襄阳和樊城,除了襄阳、樊城内的守军以外,曹操一方先是有两支军队可以作为外援,一支是庞德的军队,一支是于禁的军队。其中庞德的军队要早于于禁的支援,驻扎在樊城以北;另外于禁率领七军支援樊城的曹仁。结果在这个时期,遭遇了连天的霪雨天气,导致汉水暴涨。关羽就利用这个天时,将庞德和于禁的军队可以说是全部消灭。
庞德的军队数量不是很清楚,看看于禁的损失人数。于禁损失人数小编在《三国志》当中没有找到确切的记载,在《华阳国志》中记载为三万。按照《通典·兵一·立军》中的说法,古代一军的人数有多种说法,有12500人一军;有3750一军;有3200一军;还有中军4000,偏军2800或者2400的,说法不一。按照数量最低的说法,那么于禁损失的七军的兵力也超过了两万人。况且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也提到了关羽俘虏于禁“人马数万”,可以证实《华阳国志》中的说法。三万人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损失。况且这仅仅是于禁部,还有数量不明的庞德部。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
《三国志·魏书·庞德传》:“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馀日……遂为羽所杀。”
《三国志·魏书·于禁传》:“秋,大霖雨……禁等七军皆没。”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
庞德和于禁的覆灭,导致樊城和襄阳在外已经是孤立无援的状态。另外由于汉水的浸泡,也导致城墙遭到破坏。此时樊城内部境况岌岌可危。曹仁只有几千人守城,粮草也即将告罄,内部也出现弃城的声音。如果樊城被关羽攻克,汉水被关羽控制,那么襄阳大概率也会顺利被拿下。所以小编说,关羽在“襄樊之战”前期取得了巨大胜利。只不过曹仁、吕常顶住了压力;曹操还有徐晃等源源不断的援军;孙权又调转枪口偷袭荆州,最后导致关羽不但没有取得“襄樊之战”的胜利,反而丢掉了荆州,自身也战死。
《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
《三国志·魏书·曹仁传》:“仁人马数千人守城……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襄樊之战”对曹操的威胁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曹操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迁都,将汉朝都城从许都北迁到河北。小编刚刚也提到了,于禁和庞德虽然失败,但曹操仍然能够派出援军支援襄、樊前线,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考虑迁都这种十分消极的决策呢?
一、曹操面临的内忧外患
如果仅仅是关羽的威胁,那么曹操商议迁都实在有点小题大做了。关键是建安二十四年这一年,对曹操来说实在是处于多事之秋。在“襄樊之战”之前,曹操在“汉中之战”中失利,不仅个人威望受到了巨大打击,为维持战争而调动的民力也促成了关中地区的叛乱;另外除了关中以外,在靠近许都的梁县、郏县也发生了叛乱。用满宠的一句话说:“自许以南,百姓扰扰。”
《三国志·魏书·胡昭传》:“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狼等遂南附关羽。”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
另外曹操玩的那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存在弊端。他利用汉天子刘协为自己吸收了大批人才,但也导致曹操的阵营当中存在拥刘派。在建安二十三年(即公元218年),在许都已经发生一次内乱,曹操的心腹丞相长史王必就死于这次内乱中。许都是汉天子所在地,汉天子的影响力比较大,此时正处于这种危险形势,曹操当然不想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再生祸端,将都城迁徙到自己长期经营的河北,更有利于对汉天子以及拥刘派的控制。
二、关羽的兵力威胁
在《隆中对》中的规划是,关羽取得襄阳之后继续进攻宛城,然后继续北上进攻洛阳,屏障刘备取得的关中。不过这毕竟是一种计划,况且曹操也不太可能知道刘备的计划。事实上从宛城既可以北上进攻洛阳,也可以向东北方进攻许都。而当时梁县、郏县已经有呼应关羽的武装力量,一旦襄阳、宛城被拿下,即便关羽不对许都出兵,国都长期面临敌军兵锋的威胁也必定会迫使曹操迁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7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