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五年十月,项羽楚军为摆脱刘邦汉军的追击,在固陵发起了反击战,史称固陵之战。下面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楚汉战争到汉四年八月,刘项在广武对峙。彭越带兵驻在梁地,往来袭击骚扰楚军,断绝楚军的粮食供给。灌婴、靳歙等进兵攻打楚军后方,灌婴在淮北大破楚军最后一支主力项声军团攻下西楚都城彭城。刘贾、卢绾又配合英布作战。这时侯,汉军士卒气盛,粮草充足,项王士卒疲惫,粮食告绝。项羽以太公要挟刘邦签订鸿沟议和后率军撤退,汉军乘机追击爆发大战。固陵之战在汉五年十月发生,是楚军为摆脱汉军追击在固陵(今河南太康)发起的反击战。刘邦在为最后消灭项羽做准备在固陵坚守疲敌已待各路汉军围歼项羽。
过程
刘邦趁项羽退军之际率领汉军发起追歼在阳夏大破项羽,俘虏楚国大将周将军,汉军光俘虏就有五千楚军。我们可以知道楚军溃败的绝对远远是大于五千的,楚军有可能损失数万 。
项羽撤退到固陵,汉军在阳夏击败项羽趁胜继续进军在固陵楚汉再一次爆发大战。
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史记.高祖本纪》
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史记.项羽本纪》
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汉王败,使使召彭越并力击楚。越曰:“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语在项籍事中。”——《史记.留侯世家》
根据《留侯世家》”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留侯世家)荥阳出兵打到垓下,先后顺序是阳夏固陵陈下垓下,刘邦打输了阳夏之战反而进军固陵去防守,这能是简单的搞不清楚就出的错误?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丁义)以卒从起留,以骑将入汉,定三秦,破籍军荥阳,为郎骑将,破钟离昧军固陵,侯,六百七十户。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灵常)以荆令尹汉王五年初从,击钟离眛及陈公利几,破之,徙为汉大夫,从至陈,取韩信,还为中尉,从击布,功侯,二千户。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哙)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围项籍於陈,大破之。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灌婴)与汉王会颐乡。从击项籍军於陈下,破之,所将卒斩楼烦将二人,虏骑将八人。赐益食邑二千五百户。
结合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记载可以看出,刘邦部将丁义【破钟离昧军固陵】,灵常也【击钟离眛及陈公利几,破之】。而灵常本是楚将,在【以荆令尹汉王五年初从】,固陵之战正好发生在汉五年的第一个月(楚汉时期以十月为岁首),可见灵常恰恰是在固陵之战时投降刘邦的,而楚军大将为何会向战败的汉军投降呢?
根据《荆燕世家》:汉五年,汉王追项籍至固陵,使刘贾南渡淮围寿春。还至,使人间招楚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佐刘贾举九江,迎武王黥布兵,皆会垓下,共击项籍。——《荆燕世家》
《项羽本纪》;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结合《荆燕世家》与《项羽本纪》刘邦到固陵后,命令刘贾渡淮河,攻下寿春,派人策反楚国大司马周殷,屠城父,城父在陈县与垓下之间,可见刘邦在固陵时就预测到项羽将逃往垓下。
汉五年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刘邦趁项羽退军之际率领靳强、樊哙等,汉军发起追歼在阳夏阳夏大破项羽率领的楚军,俘虏楚国大将周将军,汉军取得阳夏,项羽退至固陵留锺离昧守固陵作殿军,刘邦到固陵(今河南太康县南)后,命令刘贾渡淮河,攻下寿春寿春(今安徽寿县),派人策反楚国大司马周殷,攻占城父断截项羽逃回会稽(秦置会稽郡,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的归路,派人寻找机会招降楚大司马周殷。周殷叛变楚王,帮助刘贾攻下九江,迎着武王黥布的军队在垓下会合,共同攻打项羽,宣曲侯丁义、汾阳侯靳强及投降的楚将灵常率先攻破固陵大破锺离昧后,不久灌婴、靳歙率领骑兵军团从彭城往固陵而来,刘邦亲自在固陵东边颐乡与灌婴率领的汉军铁骑会合。项羽得知灌婴、靳歙等率领汉军东来后为防自己被包围,项羽南退守至陈县(今河南淮阳县)集结剩余兵力做最后决战。
汉五年十一月,刘邦追项羽到陈县,与灌婴会合颐乡(今河南鹿邑县)。在败楚军于陈下,楚将灵常、陈公利几降汉军,汉军占领陈县,项羽继续逃跑,欲前往会稽,刘贾、周殷、英布攻下城父堵截项羽,项羽逃到垓下,刘邦与刘贾、周殷、英布会合。韩信看到项羽大势已去,也前往垓下与刘邦会合,彭越也来垓下与刘邦会合。
说到“五虎将”,人们第一次想到的大概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
事实上,“虎将军”一词来源于汉代。原文是这样的:“有九个芒白将军,他们都叫老虎。他们称它们为“九虎”。他们在东部有数万名北方军队的精英士兵,他们在妻子的子宫里被认为是优秀的。也就是说,王莽封了九个将军,他们都很勇敢,所以也被称为“九虎”。
由此可见,“虎将”一词应该是所有英勇将军的统称,而不仅仅是蜀汉的五位著名将军。
在三国时期五虎将出现的几百年前,中原地区实际上就有五虎将。他们是西楚霸王项羽手下的五位勇敢的将军,即龙河、季布、钟离、英布和俞子棋。严格地说,这五个人在晚清小说家蔡东藩的作品中成为一个整体。他们被统称为“五将”,其中于更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那么,当项羽被迫在乌江边自杀时,五位将军的结局是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龙河,很多人都称他为项羽的第一将军。龙脊,颜,东海县曲县人,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为了纪念他,那里还有一个龙驹镇。龙吉年轻时跟随项羽南征北战,贡献良多。例如,他曾在东阿打败秦军,并在英布加入刘邦后率领10万大军出征。
汉高祖第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屯和赵宓琦从北方威胁项羽,项思龙立即北上抵抗。不幸的是,尽管龙很勇敢,但它远不是“不朽战士”的对手。
韩信先在河对岸与他对峙,然后在半夜秘密命令人们用沙袋堵住上游的河流,并在河水水位下降时偷偷溜到龙河。当龙脊组织反击时,汉芯立即假装撤退,命令切断上游的沙袋。这一次,正要追赶的龙脊只带着少数士兵过河,其余的士兵被困在营地里。韩信战斗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少,在混乱中斩杀了龙。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季布。季布出生于楚国。他直爽正直。他是远近闻名的侠客。秦末,天下大乱。作为一个楚人,吉卜师到了项羽那里,项羽是楚人的后代,他用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利用。据史书记载,“吉翔的密使使使汉王难堪”,也就是说,多次率军打败刘邦,这使他很尴尬。因此,项羽死后,刘邦悬赏捉拿季布。为了防止他到处躲藏,刘邦还命令那些敢于躲藏的人去杀死这三个家族。
为了避免被抓,季布甚至被降为仆人以避免被注意。幸好刘邦手下的将军夏侯婴也是个正直的人。他请求刘邦帮助,季布得以恢复了生命。为了显示他的宽宏大量,刘邦不仅停止了对季布的追逐,还让他当了医生。此后,季布先后担任中郎将和河东太守,可谓项羽手下将领中结局最好的。
项羽的五位将军中,钟、和龙都是屈人。他们两个都忠于项羽。然而,钟丽梅和其他大臣都忠于项羽,而项羽被陈平的分裂计划所疏远,导致他们一个接一个地逃亡。
伏羲之战前,失去项羽信任的钟理玛,在项羽战败后,逃离楚地,前往大汉。汉高祖在位第七年(公元前201年),据报道韩信密谋反对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韩信打算杀了钟丽梅,送给他。钟丽梅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自杀身亡。
项羽的第四个将军是英布。英布第一次与项梁起兵。项梁死后,他跟随项羽。在项羽手下,多次打败秦军,所以在秦国灭亡后,项羽封他为“九江王”。
然而,当楚汉战争时,英布成为了一个骑墙派。他先是多次找借口拒绝帮助项羽,然后在任何劝说下都选择了加入刘邦。在的帮助下,刘邦赢得了楚汉之战,但他虽然是一个战功卓著的大臣,却也是刘邦守护的诸侯。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为建立汉朝做出巨大贡献的淮阴侯韩信受到了惩罚。不久,将军因陷害吕而被杀。越来越多不同的姓氏被杀。英布的心也很害怕。所以他秘密动员军队以防意外。
这时,英布怀疑他的妾与他的下属赫本有暧昧关系。为了寻求自我保护,赫本向刘邦报告了英布的叛乱。结果,英布选择了发动叛乱,但被打败并杀死。
最后,项羽手下的五位将军都已于离开。他是小说中的一个虚构人物,也是项羽的妃子于吉的表妹。在书中,他死于下霞之战,也就是说他陪项羽到了最后。
总之,项羽的五大将领中有两个在他自杀前就去世了。两人幸存下来,但结局悲惨。只有季布有好下场。
文/减水书生 图/来源网络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举五十六万诸侯联军,进攻西楚彭城。 北路曹参、樊哙,南路张良、周勃,中路刘邦亲领主力,三路大军,势如破竹,一战下彭城。 但是,刘邦刚入彭城,项羽便上演了一幕千里回援、长途奔袭的闪电战,不仅把刘邦赶出彭城,而且三万楚军打残了五十六万诸侯联军。 彭城之战,把蒸蒸日上的刘邦一下打到了人生谷底。 刘邦即将迎来他一生中最难熬的两年零三个月:成皋荥阳之战。 1.成皋荥阳之战第一阶段:失势寡助,那就招势造势 得道未必多助,失道未必寡助;得势才能多助,失势必定寡助。 项羽困齐、刘邦定秦,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此时的刘邦,既得道又得势,所以,汉旗一挥,五十六万诸侯联军、协力攻楚。 然而,彭城战败之后,刘邦失势而项羽得势,所以,寡助多助之势,骤然间便楚汉易手了。 殷王司马卬战死,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重新投降项羽,陈余的赵国发现刘邦未杀张耳便立即叛汉,魏王豹「 ”绝河反汉”而重新归楚,田横的齐国也与项羽休战结盟。 彭城战前,诸侯皆助;彭城战后,诸侯皆叛。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邦的妻子吕雉,还在彭城会战中成了项羽的俘虏。 所以,此时的刘邦,当真是「 ”众叛亲离”,他遭遇了起兵以来最大的危局。 成大事的人,必须得有韧性,越是危局、越是艰险,就越要有韧性。 刘邦一路败退,但是,在成皋、荥阳这里,他不退了,死活就定在了这里、寸土不让。 彭城之战,刘邦为了逃命,连孩子都踹下车;而身处荥阳的刘邦,却要奋战到底。 刘邦哪来的此等英雄豪气? 原因就是野心,刘邦有与项羽争霸天下的野心。 占定成皋、荥阳,刘邦才能立足中原;而只有立足中原,刘邦才有可能跟项羽争霸中原,否则就会被困死在关中。 就固守成皋荥阳来说,刘邦也是一枚硬汉,他有不畏艰险的韧性。 「 ”众叛亲离”的危局,刘邦做了两件事,他要招势造势。 第一件:示弱项羽、拖延待势。 无论智商还是情商,项羽都不是刘邦的对手。 刘邦痛哭求饶,妇人之仁的楚霸王就真要签停战条约了。 但是,项羽是不谙世事的小学生,而亚父范增却是 *** 湖。 范增 他一眼就看穿了刘邦拖延待势的诡计。 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 没啥可说的,打,底线就是把刘邦赶回关中,让他断了争霸中原的野心。 所以,第一件「 ”诈弱待强”之势,刘邦彻底失败,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在荥阳城跟项羽打。 第二件:招揽帮手、自造声势。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于是,有了张良的下邑奇谋:分兵韩信开辟北方战场,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定齐;联络豪杰彭越,实施彭越挠楚的机动战略;结盟九江王英布,让英布举兵叛楚、使项羽前后不得相顾。 张良 虽然一众诸侯王全叛汉归楚了,但是,刘邦硬是在「 ”失势寡助”的局势下,给自己找了三个最强帮手。 于是,成皋荥阳之战,从项羽力压刘邦的一边倒,进入到了楚汉胶着的态势。 张良帮着刘邦定了形势,但形势需要酝酿,所以远水要解近渴。 项羽和亚父指挥楚国大军猛攻荥阳,刘邦困死在了荥阳城。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解眼下危局。 这就需要奇谋救急,而陈平就是帮刘邦出奇谋的人。 陈平在刘邦荥阳对峙之时,总共出了两条计谋。 陈平 第一计:反间计。 花千金收买项羽左右近臣,制造谣言,挑拨项羽和亚父之间的关系。 再者,误把项羽使者当成亚父使者,制造了一出「 ”贵亚父贱项羽”的精心饭局。 最后,亚父含恨而去、命丧途中。 第二计:李代桃僵。 打开荥阳东门、放出两千女子,同时将军纪信假冒刘邦跟随出城,引楚兵围攻。 然后,刘邦率数十骑兵从荥阳西门逃跑。 刘邦跑出荥阳、逃回关中。 李代桃僵这一计,很重要,否则刘邦就是一直处于被「 ”将军”的状态。 跑回关中的刘邦,迅速调集关中后备力量、支援成皋荥阳前线,同时催促韩信的北进军团赶紧打出声势,联络魏地的彭越军团赶紧扰击楚军粮道。 所以,在彭越挠楚的配合下,成皋,失而复得,刘邦得以巩固荥阳、成皋防线,在这里与项羽死磕。 2.成皋荥阳之战第二阶段:主角不是因为有光环而是因为有帮手 项羽是开了挂、改了代码的秦末英雄,他想打谁就打谁,而且打谁谁败。 公元前204年6月,项羽东击彭越,刘邦夺回成皋。 但是,项羽打彭越就是大人打小孩儿,过去就是一顿大耳刮子,扇完就回来了。 见刘邦又是趁自己不在,重新占了成皋,于是楚霸王怒了:前者,趁我不在、占我彭城;此时,趁我不在、占我成皋。 所以,项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从梁地回来的项羽,怒火中烧,立即组织第二次大规模进攻,此次进攻不仅夺回了成皋,而且攻破了荥阳。 坚守荥阳城的,有四个人留下了名字: 第一个是纪信,李代桃僵,假冒刘邦出城,被项羽擒获后,烧死。 第二个是魏王豹,因为朝汉暮楚,刘邦逃离荥阳后,就被周苛和枞公杀了。 另外两个就是周苛和枞公,这两个人,跟纪信一样,死得很悲壮。 荥阳城破,二将被俘,项羽便对周苛说「 ”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 而周苛的回答却是: 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于是,项羽煮了周苛、杀了枞公。 纪信、周苛和枞公,他们都是宁死不降的硬汉,是因为忠、还是因为义、或是因为智,再或是因为刘邦的个人魅力? 不得而知,只知道他们都是宁死不屈。 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刘邦的沛丰集团不简单,因为这里面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也有催人泪下的故事。 一个成大事的集团,必须得有甘于牺牲、不惧生死的英雄,而沛丰集团就是如此。 所以,尽管项羽很彪悍,但他是一个人在作战,面对刘邦、面对彭越、面对英布,他可以无往不胜,但面对一个能流血、催人泪的集体,霸王项羽也力不从心。 项羽占据了成皋、荥阳,把刘邦逼到了巩洛一带,项羽占得了强者形势,而兵败的刘邦已经处于劣势。 强势,诸侯皆助,只能越来越强,此时的项羽便处强势。弱势,诸侯皆叛,只能越来越弱,此时的刘邦便处弱势。 强弱之势如此,刘邦还能继续坚韧不屈吗? 没有!刘邦屈了,他软弱了:成皋荥阳一线实在太难打了,往后退一步,退至巩城、洛阳一带重新组织防线吧。 刘邦想退,但郦食其不同意,这个高阳酒徒可能是个腐儒,却也是一枚硬汉。 郦食其 他让刘邦死活在这里扛住,只有扛住了,刘邦集团才能向天下诸侯证明汉军不弱、项羽不强,天下诸侯即便朝汉暮楚,也比彻底弃汉归楚的形势要好。 于是,郦食其单车赴齐国,他要为刘邦游说下楚汉之外的最强诸侯,而条件就是刘邦要扛住,这也是他游说齐国的筹码。 (郦食其曰)原足下(刘邦)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郦食其是硬骨头,韩信也是真汉子。 韩信 成皋被占,刘邦再次逃命,这次他没去好自己的大舅哥吕泽,而是带着滕公夏侯婴直接奔向了韩信、张耳军中。 刘邦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拿走韩信的全部精兵, 让张耳留守赵地,让韩信另组新军、攻击齐国。 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没了兵的张耳,还能靠威望和人脉固守赵地,或许有情可原。 张耳 而没了兵的韩信,就要靠新募之卒进攻千乘强齐,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但是,韩信的答复却是遵命,然后便马上招募军队、马上开赴齐地。 郦食其单车下千里齐国,这很厉害。 但是韩信更厉害,以新募之兵,突袭了千里齐国,而且在曹参和樊哙的支援下,消灭了援齐的二十万楚国大军。 潍水之战 以沛丰将领为核心的刘邦集团,个个都是好样的,那项羽的西楚集团呢? 好像就只有项羽一人,其他人或许不是草包,但事实是没人能一逞武功。 项羽再次奔赴梁地、收拾彭越,千叮咛万嘱咐,要大司马曹咎「 ”谨守成皋”、「 ”慎勿与战”。 结果呢? 大司马曹咎连十五天都没扛住,非得阵战刘邦,结果:兵败自杀、成皋失陷而荥阳被围。 当此之时,楚汉形势,孰强孰弱,即将再一次易手。 3.成皋荥阳之战第三阶段:大势已定,楚霸王无力回天 楚霸王仍旧彪悍,果如其所言,十几天就收拾了梁地的彭越军团。 彭越 (项羽)乃行击陈留、外黄、睢阳,下之。 但是,刘邦仍在重复着他的老套路:趁项羽不在,赶紧攻城略地。 项羽往救梁地,趁此机会,刘邦不仅攻破了曹咎的成皋军团,同时进逼荥阳、包围了荥阳的钟离眜军团。 这时候,成皋荥阳之战进入到了第三阶段,楚汉再次胶着对峙。 但是,此时的形势,对刘邦极为有利,而得势的刘邦还要更进一步。 首先,刘邦按照郦食其的建议死守成皋荥阳一线,一步也不退。汉军占据敖仓就粮,屯兵荥阳东北的广武,坚守不出,与楚军持久胶着。 第二,刘邦回了一趟关中,在萧何的协助下,重新组织了一批关中秦兵,增强广武防线。 第三,命命令彭越再次出击,加紧在梁地对楚军后方进行袭扰,「 ”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第四,封英布为淮南王,并派刘贾、卢绾领兵相助,迂回至英布的九江国,开辟南方战场。 英布与随何 刘邦一直在下形势的大棋,他一直在玩战略。 而项羽呢? 项羽一直盯着攻城和阵战的小棋子。 成皋荥阳危急,他就在成皋荥阳打刘邦一顿拳脚;梁地危急,他就带兵赴梁扇彭越一顿耳光;九江国叛乱,他就再回楚地抽英布一顿鞭子。 项羽一直在玩战术。 战场战术,项羽一直赢,他想打谁就打谁,刘邦被他打、彭越被他打,英布还被他灭国了。 但是,在战略上,项羽却一直输,魏王豹被擒、代国赵国被破,齐国遭韩信突袭,彭越和英布这两个豪杰成了楚国死敌。 成皋荥阳之战,打到这时候,项羽已经陷入了战略窘境。 但是,楚霸王就是楚霸王,他在成皋荥阳的战场较量上,始终力压刘邦一头,逼得刘邦只能死守、做缩头乌龟。 汉军方围钟离眛于荥阳东,项王至,汉军畏楚,尽走险阻。 刘邦虽然战略得势,但在成皋荥阳的战场上却只能勉强应付,楚霸王这个对手当真不好惹。 所以,略定齐地的韩信,不是回兵增援而是讨封齐王时,刘邦真是怒了。 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刘邦的一句「 ”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就知道他在成皋荥阳这里有多难熬、多不容易了。 我被项羽困在这个地方已经两年了,没日没夜地盼着你韩信过来帮忙,结果呢?你韩信竟然只想着当齐王。 刘邦伤透了心。 战略被动的项羽在成皋荥阳战场上,咄咄逼人;战略优势的刘邦却在成皋荥阳战场上,处处被动。 楚汉争霸,仍然处在你也灭不我、我也灭不了你的僵局之中。 但是,成皋荥阳的战场之外,发生了足以改变僵局态势的战略大变动。 韩信突袭齐国,项羽派大将龙且率二十万楚军救齐,结果二十万楚军全军覆没。 龙且军团被团灭,韩信被封齐王,经历半年左右的齐地攻略,韩信军团终于开赴西楚。 这个大事情,彻底打破了成皋荥阳的战场僵局。 天不怕、地不怕的楚霸王,害怕了,他感受到了恐惧。 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长达两年零三个月的楚汉成皋之战,以鸿沟议和画上了句号。 但是,楚汉争霸却并未画上句号,接下来便是垓下之战而项羽乌江自刎。 4.成皋荥阳之战是楚汉争霸的中心战场,这是王者间的艰难对决 成皋荥阳之战,从公元前205年5月一直打到公元前203年8月。 公元前205年4月是彭城之战,公元前203年10月便是固陵之战。 刘邦和项羽的争霸硝烟,当真是无月不战,一直战到垓下才算结束。 但是,成皋荥阳之战才是楚汉争霸的中心战场,是核心之战,更是王者间的艰难对决。 其他如英布牵制、彭越挠楚,甚至韩信的北方战场,皆是成皋荥阳之战,或者说中原战场的战略延伸,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成皋荥阳之战。 秦末第一英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在成皋荥阳之战被磨软的。 此战之后,项羽仅在固陵之战回光返照了一下,楚军打了一场胜仗,而之后的楚霸王便再无彪悍可言。 而对于刘邦,成皋荥阳之战,也是其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刘邦的心路历程,只能用难熬两个字来形容。 第一阶段,项羽借彭城之威,让刘邦品尝到什么叫恐惧。 被困死在荥阳城,刘邦就是一个随时被项羽将死的「 ”老帅”。 第二阶段,项羽完全占领了荥阳、成皋,让刘邦品尝到什么叫压力。 韧性十足的刘邦被打软了,他想停战、他想退守,甚至可能也想回到关中、做一个关中王足矣,不再去争霸了。 第三阶段,项羽把刘邦压在营寨中不敢出来,让刘邦品尝到什么叫无助。 箭伤在身的刘邦,只能盼着韩信、盼着彭越能有所作为、能前来助战。刘邦自己以及成皋一线的汉军,已经没有勇气敢与楚军争锋。 但是,刘邦扛到了最后。 萧何有镇抚国家之功,韩信有攻城略地之功,彭越有背后挠楚之功,英布有牵制项羽之功,这些人都是英雄豪杰,但他们都没有直面过楚霸王的「 ”喑恶叱吒、千人皆废”。 韩信说项羽仅是「 ”匹夫之勇”,但扛住项羽「 ”匹夫之勇”的是刘邦,不是韩信。韩信未必能扛得住楚霸王的「 ”匹夫之勇”。 楚汉丈夫、勇武排名:楚霸王敢称第一,刘邦可称第二,其他彪悍非常者全是第三。 刘邦胜在了战略、胜在了大局、胜在了战场之外,但刘邦更是胜在了团队、胜在了天下联盟。 项羽虽勇,但他面对不止是一个勇武第二的刘邦,而是一整个沛丰集团。 他们有纪信、有周苛、有萧何,还有韩信、陈平和张良等人,这是一个英雄集团在作战。 楚军虽勇,但他们面对不止是一伙来自关中的汉军,而是天下联军。 他们有韩信的齐赵之兵、有彭越的梁地之兵,还有英布的淮南之兵,这是一支天下精兵在作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5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