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窝囊的皇帝是哪一个?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01早夭的胜利
众所周知,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的两大政治问题,贯穿了几乎整个唐王朝安史之乱后的历史。而如果细究将会发现,唐德宗朝,这两个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德宗经历过被安史叛军追逐的黯淡时刻,自知藩镇问题不可姑息,于是在初政时便向割据河朔的藩镇集团开战。
战事一开始颇为顺利
,
面对急转直下的形势,德宗大惊失色。他连忙调西北泾原的驻军去增援,没曾想,增援的部队路过长安时,因抱怨朝廷赏赐微薄,一怒之下竟干脆杀进长安城,逼得德宗落荒而逃
,
另外,宦官专权的问题,也在德宗朝愈演愈烈
为了制衡徘徊于忠叛之间的武将,他把驻扎都城附近的精锐部队神策军交予窦文场、霍仙鸣两个宦官统帅,从此,宦官有了兵权,干涉朝政自然更有恃无恐。由此来看,德宗不仅活得窝囊,还净给后世添乱,真的是一个十足的负面人物了。
02重整旗鼓,分化藩镇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从后来人的角度来看,这些看法,其实未免有些事后诸葛亮了。试想,经历了地方武将的连环反叛,朝臣又手无缚鸡之力,德宗不去利用“家奴”集权,又能指望谁呢?我们总不能要求德宗要预测一百年后会发生什么吧?评价历史人物,从来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的。因此,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德宗的另一面,杰出的一面。
(唐德宗李适)
这种和解,不仅仅是要求河朔的节度使要在形式上效忠唐王朝,德宗还有另一个打算,那就是尽可能分化瓦解对手。河朔藩镇由魏博、成德、卢龙三地区组成。其中成德的实力最雄厚,骄兵悍将不少。因此,在叛乱始作俑者李惟岳死后,他随即把成德一分为三,即把成德统辖的一部分地区,另外分成横海、义武两份。
横海、义武的节度使,都由唐廷认可的原安史集团将领担任。他们的存在,既可与成德等藩镇相制衡,也无形中削弱了成德藩镇的实力。到了宪宗时候,成德又想叛乱,结果因河朔其他节度使不配合,而被唐军很快扫平。追根溯源,德宗的计策功不可没。
03为中兴打好经济基础
其次,打仗打得就是个后勤,而后勤,说白了就是钱。宪宗朝为击破淮西与河朔叛军,消耗钱粮甚巨。宪宗元和年初政便如此大手大脚,他的这些钱是从哪来的?
很简单,他的钱,都是前任给他积攒下来的。早在唐肃宗时候,唐廷为积累财富,就采取了盐铁官营等措施,生活必需品的大幅度抬价给民众造成不小的困扰,但也大大提升了唐王朝的经济实力。
04争取有利的外部环境
要装备骑兵,就得有马匹。元和年间,唐将李愬之所以能雪夜奔袭淮西叛军的老巢蔡州,并将其一网打尽,靠的就是大量精锐的骑兵部队。无疑,这些战争的本钱,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在位时间较长的德宗时期(德宗与宪宗中间的顺宗朝不到一年,非常短暂)。那么德宗时候的优质军马又是从哪里来呢?
在买马问题上,德宗想到了自己西北的邻居——回纥(后更名回鹘)。早在安史之乱之时,回纥就曾多次应唐廷邀请,发兵内地助唐军平叛。而此时此刻,为了能获得来自中亚草原的优质军马,德宗更是向回纥频频抛出橄榄枝。经过商议,德宗可以用唐绢大量换取军马。
需要说明的是,在军马贸易中,回纥多少也有些“奸商”的嘴脸,例如以劣质马充好马,虚报马数给唐廷官员等,唐朝在与回纥贸易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不过,唐廷的骑兵力量,还是相比之前大有增长,他们摩拳擦掌,以在未来的战争中一雪前耻。
除去购买军马外,为了显示双方关系之紧密,德宗还把自己的女儿咸安公主嫁给了回纥可汗。通过这一举措,唐廷跟回纥就不仅是军事盟友,还有姻亲关系了。当然了,德宗与回纥的联合,还有更进一步的考虑,那就是回纥可以协助西北唐军,去监视盘踞在青藏高原上的强敌吐蕃。
德宗窝囊吗?纵观其一生,德宗的政绩的确乏善可陈,但这绝不代表他一无是处。这个世界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情不胜枚举。而德宗,正是默默无闻的“前人”中的一分子。
人们总记得盛唐时的荣光,却选择性的忽略了中晚唐政治的黑暗和民生的凋敝。
宦官、士大夫们人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誓死搏斗,全然忘了国家大义在何处。
这个黑暗的时代,总有人出来振臂一呼,意图打碎这个旧世界。
一个励精图治却实无大才的皇帝;一个以"阴险善谋"著称的儒士;一个靠着诈骗手段上位的江湖游医。
他们被后世的史官称作是"懦夫"或者是"小人",却做出了当时无数人只敢想却不敢做的举动:铲除为祸江山的贼阉。
尽管他们的努力并无作用,但他们的勇气让他们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融入我们民族基因的一部分。
公元826年,18岁的唐文宗即位,大唐已经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局面。
尽管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藩镇仍然成为了帝国最强大的离心力,时刻危及着李唐江山,他们对百姓是"重加税率",相互之间则是"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离而相并"。
宦官之乱更为严重,几乎是中国古代之最。因为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的军权又因近侍之便影响政治,使得"藩镇节将,多出禁军,台省清要,时出其门",清代著名学者赵翼称此时"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
唐文宗李昂敬爱的祖父唐宪宗、兄长唐敬宗均死于宦官之手,李昂即位诏书时就写要"刷君父之仇耻,抒亿兆之哀怨。"
他勤奋好学、励精图治、去奢从简,尤其爱读《贞观政要》,以先祖唐太宗为榜样。
他释放3000名宫女,罢免冗余的翰林、教坊官员1200人,同时恢复旧制每逢单日按时上朝。一时之间"中外翕然相贺,以为太平可冀。"无数能人志士打心眼里效忠这位年轻的皇帝,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甚至是生命。
官员刘蕡痛斥宦官是"外专陛下之命,内窃陛下之权,威慑朝廷,势倾海内。"若是任由这样的事态发生,则"宫闱将变,社稷将危,天下将倾,海内将乱。"此论一出,群臣"扼腕愤发",唐文宗也下定了决心要铲除奸佞。
但唐文宗此时只是一个热血青年,他仍然无法预料阻碍唐帝国发展的宦官集团拥有多强大的势力。
唐高宗李治,一位史书中颇为尴尬的帝王。首先他是的儿子,其次他是大周皇帝的丈夫,这身前身后的两位帝王虽褒贬不一,但也是颇有作 为。后世人对这位“昏懦”的皇帝有太多的误解。总是把他取得的成绩归功于父亲李世民,把武则天的篡权归因于高宗的无能。撰《新唐书》中把他当做“昏 懦之主”。然而,事实其实并非如此。高宗李治也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后世的史学家为了突出武则天的专权只能把高宗写成一个“昏懦”的皇帝,也是为了防止 再次出现武则天这类的人物。所以高宗成了被武则天连累的第一人。 >历史追踪 >唐高宗李治(公元628年~公元683 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治被封为晋王。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李承乾被废,李泰也因罪被 黜,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治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七月即位,时年22岁。公元675年4月13日,唐高宗诏令武则天摄国政。 在位34年,病死,终年56岁,葬于乾陵(今陕西省乾县50里的梁山)。 >解读真相 >为什么说唐高宗不是窝囊废呢? >1.重视生命 首先我们来看看唐高宗李治对待生命的态度,李治从来就不迷信什么长生不老,他曾经说:“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众所周知,皇帝对长生不老最为渴求, 一直以来都是孜孜不倦的。曾不遗余力地去寻找长生不老药,最后死在途中。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因服用丹药过量而亡,而唐高宗李治要远胜于其父。唐高宗 对当时医术很信任,他对于御医的治疗都能够积极配合,即使是在他的头上扎针也不介意。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了《唐本草》。从他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可知李 治并不是一个“昏懦”的君主! >2.超强的处理危机能力 >唐高宗处理危机的能力也是很厉害的。在公元652年的宗室 谋反一案上也显示了他手腕强硬的一面。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的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勾结在一起,图谋发动政变,欲推 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当高宗发现时,果断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斩首,赐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自尽,吴王恪 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其中也牵连了一大批相关人员,而借此机会消除异己。从高宗处理危机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强硬的一 面。试想,如果这样的帝王仍要用“昏懦”二字来描述,这未免过于牵强。 >3.不凡的忍耐力 >高宗李治在忍耐力方面也 显示出了不凡的才华,李治是李世民的嫡三子,登基时年仅22岁,当时掌权的是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年轻的李治是无法与长孙无忌抗衡的,但是高宗经过长期不 解的努力一步一步削减长孙无忌的势力,最后终于自己把持了朝政,然后把长孙无忌贬至外地,致其自杀而亡。 >4.卓越的军事才能 高宗的军事成就也不容小觑,高宗时期解决了太宗时期一直没有解决的对高句丽的战争,高宗先后派大将苏定方、李(即李世)、刘仁轨以及经略辽 东,最后兵围平壤,灭了高句丽,并在辽东设立九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此种举动一举解决了东西两大劲敌。显然高宗完成了 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使唐朝的版图一度达到了鼎盛时期。试问一个能征善战的君主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昏懦”的君主呢? >5.善于听从劝谏 一天,李治出外打猎时,突然下起了雨,他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这位臣子的言外之意 是不应出来打猎游玩。高宗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欣然地接受了批评。后来,高宗对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的问题再次征询臣子。大臣来济说:过多的劳役是老百姓的 一大负担,出工则误农时,出钱又花费很多,应该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发。高宗听后,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虚心采纳。 >6.十分重视法律建设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著名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并称),就是在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等大臣修订而成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 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高宗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50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从这里可以看出,高宗是一个文 治武功都不逊色于任何帝王的皇帝,甚至有些地方还要优于其他帝王。 >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话来讲高宗是一个“被昏懦”的帝王,后世的史学家 为了最大地丑化武则天就必须把高宗写成昏懦。高宗和武则天是自由恋爱的,而他们恋爱又比较不符合中国的伦理,因为在他们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时,他们是儿 子和后妈的关系,李治能冲破这层伦理关系,不能不说他异于常人。 >在他们真正走到一起,武则天由昭仪到皇后的这个过程,武则天表现出她 才华横溢的一面,而且他们在一些意见方面一直保持惊人的一致,比如在打击长孙无忌方面,他们的配合就淋漓尽致。几十年的夫妻,相互之间是非常了解的,正因 为有这些基础,武则天才得以去批阅奏折、处理政事,甚至垂帘听政,形成“二圣”的局面。到后来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之时,国事完全由武则天来处理。虽然经历 了一个短暂的“大周”,但是武则天仍然坚持高宗的治国政策,使得高宗的政策得以延续,国家得以继续强盛。不能不说这是高宗的一个神来之笔! >应该说高宗培养了一个出色的治国人才——武则天,但是因为武则天的性别关系被后世人极力地丑化,就连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的高宗也都“被昏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
不是。你对李渊可能有些误解。
太原起兵一直到唐朝建国,这中间的主要决策应该都是李渊做出的。以唐朝建国之速,李渊也可以称雄才大略。至于对突厥称臣,对李密示弱,都是基于客观情况下的正确策略。李密可是不久之后就降唐了,东突厥也在李世民时期被灭国。
作为李世民迷妹还是要承认,李世民指导下编写的唐朝史书对李渊……不说丑化,至少是有矮化的。李二对于父亲在夺嫡之争中的表现明显是有怨气的,为了突出他自己的执政合法性,也拔高了自己在建立帝国初期的功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4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对于宗室婚姻,宋朝是如何管理的
下一篇: 东晋时期的北府兵,最后怎么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