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官员退休一定要回老家吗

以史为鉴 2023-07-06 07:31:12

古代官员退休一定要回老家吗

古代官员退休一定要回老家吗?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为什么古代的官员退休后都不愿留在繁华的京城,一定要回到故乡养老呢?是京城太危险,还是故乡有什么数之不尽的好处?

可谓是历史悠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退休呢?主要原因便是官员年龄大了,没有精力在处理政务,而且一个国家需要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才更有生命力。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清朝自雍正朝开始,部院的属官年满55岁就可以提出退休申请了。如果本人没有提出申请,那等到他满70岁后,也可以由院堂官向吏部汇报,然后很快便能得到批准。

但是大学士等重臣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清朝很多大学士都是直接干到七八十岁甚至更老的,而且有很多人到了年龄也不愿意退休,倒不是因为他们工作狂,而是留恋在任时的待遇和威风。

每一位退休的官员应享受什么样的待遇,都跟他们在人世的品级和官衔以及当时的经济情况有关,也与他们的考核结果挂钩。一些官员能够在退休后拿到全俸,一些官员则只能拿到半俸,甚至更低。

汉朝时,两千万以上的官员退休后能拿到原来三分之一的俸禄,魏晋时期官员退休后还有补贴两亩地,梁武帝曾下诏规定退休金为在职时期放入的二分之一。唐朝的俸禄主要是米和田两种形式。制度规定,五品以上支持的文武职事官待遇是在职时俸禄的一半。对于有功的大臣,皇帝会特意准许他们享受全封的待遇。

宋朝和唐朝一样,退休官员也是拿在职时一半的俸禄。甚至为了鼓励官员退休,会给予退休官员许多优惠的待遇。在辽金时期,退休官员也是拿在职时一半的俸禄,到了元朝退休后,家里穷的官员享受在职时一半的俸禄。

而到了明朝时,官员基本上都没有退休封住了,但是他们还可以享受一些政治待遇,没有实权,但是拥有便宜,就可以继续享受在职官员免费免疫的特权。再加上皇帝会给他们发放俸禄、派遣杂役、赏赐宅第等。

这种因上辈有功而使后辈在做官上有特殊待遇的制度,也被称为恩荫制度。那么,既然退休后都有着经济和政治上的待遇,为何官员们不选择在繁华的京城安享晚年,一定要回到故乡?

从皇帝的角度来说,如果是所有退休官员都留在京城养老,那这将对朝廷人事职位的变更,有很大的阻碍。因为啊,如果这些老人还是,那么他们就可能利用自己的关系干预朝廷上的决策,从而干扰皇帝的计划。

古人告老还乡都去了哪?官员退休之后一定要回老家吗?

常看电视剧的人们一定非常熟悉这个制度,七十致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古代官员到了七十岁就可以退休了,或者说因为年龄太大,老眼昏花,无法集中精力处理政务时向皇帝提出告老还乡。皇帝批准之后,这些大臣大部分都会返回故乡,然后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古代官员退休后都会返回老家,难道留在京城或者就任地生活不好吗?实际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分别是经济利益、自身安全问题、以及中国人传统观念。

经济利益原因

首先说一下,任何人都懂得趋利避害,都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非常显著。而我们现代人之所以喜欢定居繁华都市,是因为这里有更好的就业、医疗、教育资源,能够让自己的生活质量获得很大的提升。

同理,古人也不例外,他们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够更好。而古代城市和乡村的教育、医疗资源相差无几,因此提升生活质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升收入。

古代社会,谁拥有土地资源就像如今谁拥有房产资源一样,尤其在京城旁边,土地都是皇帝家的,告老还乡的百姓想买也买不起呀。

自身安全问题

朱元璋大封功臣后,刘伯温和浙东集团率先发动攻击,依法杀了李善长的亲信,结果两派因此结仇。后来淮西集团发动全体成员弹劾刘伯温,最终刘伯温为了躲避政治斗争选择了告老还乡。

京城是政治斗争的漩涡,退休官员也希望告老还乡远离危险。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古代中央官员告老还乡确实是一种向皇帝展示退出权力斗争的方法,目的就是明哲保身。

中国人传统观念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中国人有很深的故乡情节,即便是强如霸王项羽也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落叶归根,回到家乡。

再者,家族祠堂、祖坟都在老家,所以致仕后返回老家是必须的。在传统观念中,即便是外出任官时不幸死在了外地,也要运回家乡入祖坟。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人年龄大了,总想回到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古代做官的人,也总是想着一朝入事,锦衣还乡。不管走到哪,浓浓的乡愁剪不断。

古代官员退休后,为何一定要回家乡?

古代官员要通层层选拔与激烈竞争才能走上仕途,再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体验过宦海沉浮、人情冷暖,如果还能屹立不倒的话,那就已经修炼成精了。

然而,不管年轻时怎么斗志昂扬,终究要面对自然规律白发苍苍。因此,?乞骸骨?就成了古代官员的最后一节必修课。

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退下老,这都是一门艺术,并且关系到官员日后的待遇甚至评价。清代的张廷玉在退休问题上跌倒,差点毁了自己一世英名。这些退下来的官员,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就是回自己的老家。

1、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

古代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每个人都带有浓厚的故乡情。大家生于斯、长于斯,早就将自己与故乡融为一体。即使远走他乡,也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种乡土情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乡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即使到了现代,在外打工的人,听到乡音也会有种特别的亲切感,家乡话会是老乡之间的无形纽带。故乡对于古人而言,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落叶归根是大多数古人的最终归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门在外,总会不如故乡自在。尤其在明清时期,大多官员都是?流官?,官员上任都要避开自己的家乡,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任职,很少有机会回家。这就会导致许多人水土不服,加深对家乡的思念。一旦退休,就会归心似箭。

乡土文化又延伸出?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受这个影响,许多人发达了都想回故乡?炫耀一番?,项羽就是如此,好好的关中平原不要,偏要回家。有些人小时候寒窗苦读,被家乡人看不起,等到出人头地,总会想办法回家扬眉吐气一次,苏秦就是例子。古代官员退休荣归故里,多少有点证明与炫耀自己的味道。

2、古代官员的许多社会关系与田宅都安置于自己的家乡

古代官员到地方任职,一般都是暂时性的,没几年就会被调走,所以,很少有官员在一个地方做终生打算,家属都被安放于家乡。

即使任职其他地方时间比较久,产生感情,最多也是带走一抔黄土留作纪念。比如,康熙时的名臣于成龙,为官几十年,从不带家属,每到一处任职结束就带走一包当地的泥土,连结发妻子也是二十年才见了一次。退休之后,赶紧回乡与家人团聚。

古代的官员一般出自地主家庭,家里良田与住宅是主要财产,即使发达了购置的田产一般也是家乡附近。这些固定资产,只有回乡才能享受。

3、京城是权力中心,也是一个是非之地

京城是天子脚下,到处都是达官显贵,官员在本地、本部门可能高人一截,到了京城的大街上,随便一个宰相家的门卫说不定就骑到自己头上。与其在京城退休,天天夹着尾巴做人,还不如回乡下昂首挺胸。

京城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退休大员只要还留在京城,门生故吏就会络绎不绝,自己也会无可避免地卷入派系争斗。比如,康熙时的李光地,到了晚年,拼命地要求告老还乡,到了家乡还被胤禛拉拢,好在最后胤禛上位了。如果其他官员退了留在京城,万一压错宝就会晚节不保。

综上:中国历史上,官员告老还乡的惯例,主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现实利益的推动。

古代官员退休了,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京城或就任地岂不更好?

古代官员致仕(退休)后,大都会选择回老家,即便应皇帝要求留京,但是过段时间也总会不断找出些理由,要求回老家。

当年张廷玉便是如此,为了回家几经周折,甚至差点身败名裂都要回家。

乾隆13年(1748年)正月,张廷玉发现苗头不对,以病老为由,要求退休。结果乾隆专门下了道圣旨说:“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意思是,你是两朝元老,深受重恩,先帝还曾经有遗旨,让你配享太庙,你将来是在太庙享受香火的,怎么能回老家等死呢?)。意思就是不准走,即便你不上班了,最好也别离开京城。

结果这事后来就搞复杂了,张廷玉就不断请旨要求回老家桐城。乾隆就不高兴了,就一直也不批,最后到了乾隆14年(1749年),终于批了,同意张廷玉回老家了。结果张廷玉犯糊涂了,心想这小子放我回家,不是想赖账,不给我配享太庙吧?于是要求乾隆写个保证书给自己。

让乾隆写保证书,张廷玉也是能想得出来。后来乾隆或许也想通了,算了,跟个老头计较什么呢?于是写了首诗,也就相当于保证书吧。结果第二天又出幺蛾子了,张廷玉本人没有来谢恩,而是让自己的儿子来代替自己谢恩。乾隆彻底怒了,你让我堂堂一个皇帝给你写保证书,结果竟然不亲自来谢恩,拿自己儿子来忽悠我。便让军机大臣傅恒、汪由敦传写谕旨,但是这个谕旨还未下达,结果次日天没亮,张廷玉自己亲自跑过来谢罪了。乾隆这下坐不住了,我还没有发谕旨,你怎么就跑来了呢?谁给你通风报信的?查,必须严查。这事就彻底搞大了。结果汪由敦被批,张廷玉的伯爵爵位给削了。

到了乾隆15年(1750年)皇长子永璜刚去世不久,张廷玉再次请求归乡,这就没得玩了。张廷玉真的到老了一点都不像年轻时候聪明机警了,做事情“太会挑时候”了,结果这次乾隆真的就同意他回老家桐城去了,但是了罢配享太庙的资格。后来就是各种折磨张廷玉,把康熙和雍正赏赐的东西也全都要回去了。张廷玉就这样一直在老家活到乾隆20年(1755年)3月20日,84岁的张廷玉最终死在了家里。但最终乾隆还是遵雍正的遗诏,命其配享太庙了。

以张廷玉为例,之所以他一心要回桐城老家,在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传统“衣锦还乡”、“落叶归根”的文化情结,使得每个游子都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古代仕子从小苦读圣贤书,一心求功名。真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古代交通不便,很多官员在外为官多年,很少返乡,在家的时间基本很少,除了父母死后,守孝三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回家的。有的人用一生的离家与拼搏其实就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衣锦还乡”。做了那么多年的官,辛苦了一辈子,积累了“巨额财富”就应该在家乡置办田产,优享清福,含饴弄孙了。

而且传统“落叶归根”的文化情结使得很多官员考虑身后都要进祖坟、入宗祠的。道路路坎坷,通常由北往南,一走就是大半年时间,如果官员不趁着自己还能走得动的情况下,就回老家,那么一单年岁日老,就很难再回家乡了,而如果一旦身死他乡,就可能成为孤魂野鬼了,这在古人的眼里是不能承受之重啊。 张家是桐城郡望,人生七十古来稀,张廷玉已经70多了,因此必须在走得动的时候回乡,回的早还能多享受两年清福,回得晚就什么都没了。

其次,京城是政治旋涡,容易再次卷入是非,导致“身败名裂”、“客死他乡”。

多年朝堂尔虞我诈,最大的胜利叫“全身而退”,最大的失败叫“身败名裂”、“客死他乡”。有些人离了职,就是人走茶凉,很多手下都会投奔新的主子。为了让别人好办事,也为自己心里不膈应,离开是两全其美之举。但是在古代人情社会,所谓门生故吏遍布,声望仍在。

即便如张廷玉这类人没有留恋之心,接班的人则会认为张廷玉是退而不离,自己的做事容易掣肘,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而有些门生故旧自己仍然还未有作为,仍然需要榨干张廷玉这类人的剩余价值,打着张廷玉这类人的旗号,做着满足自己私利的事情,所谓锅你背,肉我吃。

而张廷玉的真实遭遇其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他一早远离了京城,至少不会再闹出个“军机处泄密”的大案来。军机大臣汪由敦是张廷玉的门生,乾隆甚至认为汪由敦就是张廷玉不死心朝政,专门埋下的一颗棋子呢。不然专门会出现谕旨还未出宫门,你就知道了的情况呢?要不是张廷玉是两朝重臣,换了别人这就是杀头的罪了。所以此间凶险,只要一个不注意,轻则受牵连牢狱之灾,重则人头落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4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