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唐末猛将,几与西楚霸王项羽比肩,下面对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李存孝是唐末第一猛将,天生神力,原名安敬思,是晋王李克用的第十三个义子,号称“十三太保”,他是李克用十三个义子中,最出色,武艺最高的一个。
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几次出战,都非常出彩,每战必胜,最出彩的几次,分别是力服王彦章,生擒孟绝海,病挟高思继。
力服王彦章。
王彦章是后梁第一猛将,使一条铁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王铁枪,曾连挑李克用三十六员大将,可是,王彦章一遇到李存孝,便毫无还手之力,坚持不了两个回合。
有一次,李存孝路过寿章县淤泥河,遇到了铁枪王彦章,王彦章当时手中一根浑铁篙,重达一百二十斤,在那打劫,遇到李存孝,和李存孝动了手,王彦章仗着力气大,双手举着浑铁高往李存孝头上便打,李存孝用手抓住浑铁高,王彦章想拉来回,谁知,竟然拉不动,这时,李存孝用手一甩,把王彦章扔出一百多步远,一直扔到了淤泥河中。
王彦章从淤泥河中爬上来,不服气,披挂上马,举枪就刺,谁知,李存孝用槊打去,王彦章毫无招架之力,他的浑铁枪被李存孝逼得似桶箍一般圆,王彦章输了,大哭起来,说,如果李存孝十年不死,我就十年不出,除非李存孝死了,我才出来,然后,就隐姓埋名了。
生擒孟绝海。
孟绝海与李存孝交手,孟绝海看李存孝身体瘦弱,身高不满七尺,脸如生病之人,于是,挥刀来砍,被李存孝逼开,轻舒猿臂,将孟绝海生擒。
李存孝将孟绝海横在马背上,去见晋王,结果,孟绝海七窍流血而死,后来,一查,孟绝海两边的肋骨都被李存孝夹断了,可见李存孝力气有多大?
病挟高斯继。
高思继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白马银枪,非常了得,武力和王彦章不相上下,岳飞手下第一猛将,挑铁滑车的高宠,就是高思继的后人。
当时,李存孝还在生病,多日不见好转,听见高思继来挑战,李存孝出战,与高思继交手,李存孝在重感冒,浑身无力的情况下,只用了十余合,便将高思继生擒。
只可惜,李存孝后来受其四哥李存信蛊惑,误中奸计,起兵造反,后被与李存孝感情很深的刘妃带去见晋王李克用,李克用喝醉了,康君利和李存信假传命令,命人将李存孝捆绑,让五头牛将李存孝挣死。
本来,李存孝天生神力,五头牛都拉不动他,相反,李存孝一用力,五头牛都被他拉回来了,后来,李存孝一心求死,对行刑的人说,你们这样是挣不死我的,你们要把我的手脚筋挑断,这样,我才能死。
于是,行刑的人,砍断了李存孝的手脚筋,五头牛一起用力,李存孝这才被挣死,一代猛将,就此陨落,年仅三十六岁。
但逢乱世,必有奇人异士出现,这是千古以来已经得出来的规律;比如秦末时期出现了项羽,汉末时期出现了关羽,而唐末时期自然也有了不得的奇人出现,这人就是号称唐末第一猛将的李存孝;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猛将,因作战勇猛而被收为义子,在众多义子中排第十三,故而又被称为?十三太保?。
这李存孝天生神力,勇武无敌,堪称项羽在世,在通俗小说中与李元霸齐名,天下无敌,使八百斤的禹王槊,人称飞虎将军;在野史中,李存孝曾领十八骑攻取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打不了几合;在身患重感冒时,依旧能轻松连挑数十名大将,其中包括排第三的高思继。
所谓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就是用来夸赞李孝存的,李存孝常伴于李克用身边,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李存孝身穿铁甲,手拿铁马鞭,腰上挎着弓箭与长矛,每每冲锋陷阵,其勇猛势不可挡,敌军听闻其名声就闻风丧胆。但自古以来,猛将鲜有善终,项羽自刎乌江,李元霸被雷劈死,而李存孝没死在战场上,也没死于天罚,而是死于自己最信任的同僚之手。
由于李存孝实在太过勇猛,立功无数,在李克用的十三位义子中,世人只知李存孝,而不知其他十二位;或许有人大度,不会介意,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此大度,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的就是李存孝这样的人吧。在李克用的义子中,有一个叫李存信的,排在第四位,比李存孝大不少,而且自身也很有能力,在李存孝来之前,李存信是李克用诸多义子中最受宠的。
李存信无时不刻不想除掉李存孝;李存信与李存孝不一样,不仅勇武,而且还颇有智谋。他先是博取李存孝的信任,并挑拨李存孝和李克用的关系,对李存孝说的是两人一起共谋大事,转身就去李克用那里告状,说李存孝有谋逆之心,让义父李克用加以提防。之后干脆伪造证据,制造事端,最终让李存孝反了。
这还了得?李克用勃然大怒,出兵讨伐,但让李存孝万万没想到的是,头个出来镇压他的,就是他四哥李存信。因对过去的部队心慈手软,再加上他本来就没有谋反的心思,他的反叛很快就被李克用镇压了。他本人也被生擒,带到了李克用面前。其实李克用真的很喜爱李存孝,当时并没有杀他之心,但作为主公,什么都可以容忍,唯独谋反不能容忍,否则将来还怎么服众?
当时只要有一个人出来给李存孝求情,李克用就会借机赦免李存孝的死罪;可惜,李存孝之前的风头太盛了,虽然别的义兄大度,不会针对他,但并不代表不妒忌他,所以自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帮李存孝说话;李克用无奈之下,只得按照谋反罪判李存孝五马分尸之刑,以威慑众臣。
也不知道李克用是不是故意的,主持行刑之人,偏偏就是李存孝的四哥李存信;都是聪明人,李存信和李存孝也没什么多说了的,但让李存信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存孝如此勇猛,五匹健硕的壮马,在拉扯过程中,竟然被李存孝一发力就全都倒拉回来了,这未免就太过惊世骇俗了,整个刑场的人都傻眼了。
主公下令五马分尸就不能改成斩刑,关键是还不能把这个消息报给李克用,否则李克用惜才之下,就保下了李存孝。李克用以马疲惫为理由,又换了五匹更强壮的马,结局却依然如此,局面就这么僵持了下来。最后,也不知道是不是李存孝万念俱灰了,出口对李存信说,想要杀他,就要必须割断他的手筋和脚筋,否则无法阻挡身体的自然反应。
没错,这拉回五马的力气,仅是李存孝的身体自然反应而已,还不是他刻意用力;李存信闻言,心中大喜,但表面依然惺惺作态,说了一大堆废话,李存孝双目一闭,听都懒得听;李存信见此,就让人割断了李存孝的手筋脚筋,而后再行刑;这一次很顺利,李存孝这尊当世无敌的猛将,就这么成了支离破碎的尸体。
李克用知道事情的经过后,心中又是一痛,再也压制不住翻涌的心血,一口浓稠的血雾喷了出来,落在桌前的纸卷上,呈黑色。此事之后,李克用心神大损,一病不起,而李克用的敌人知道后,大举入侵。不说别的,光是王彦章,一人就连挑三十六位李克用麾下猛将;此时李克用又再次怀念李存孝起来,流着老泪道:?假如我儿存孝若在,何至于此最后还是军师出计,让人假扮李存孝,才吓走王彦章
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人(今山西灵丘),本姓安,名敬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天下无双,勇力绝人。史书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他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的地位相当于《说唐传》中的赵王李元霸,天下无敌,人称飞虎将军。野史中曾说李存孝引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虽说是夸张之词,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连第二名的王彦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几合。
人物简介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个。古人言“王不过霸,将不过李!”霸,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籍;将,指的就是李存孝。
历史背景
强大的唐朝巨人在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最后终于在藩镇之乱和黄巢民变的联合打击下轰然倒地,再也没有站起来。在它的尸体上,五个短命王朝相继建立起来,又相继都很快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个时期,名将能臣都不多,偏偏猛将倒不少,翘楚者有:打虎李存孝、铁枪王彦章。其实后唐庄宗李存勖颇有李世民之风,把作战当成游戏,多次亲自出战遇险,都没有受伤,武艺应该不错;后唐明宗李嗣源在对契丹作战时曾经单骑三次突阵,斩杀一名契丹酋长;周德威有三次单挑获胜、斩一将、擒二将的记录;李存审多次先登陷阵,都可以称得上是猛将。
生平介绍
出战立功
李克用在代北掠地时遇到安敬思,收为义子,改姓名为李存孝。常跟随李克用担任骑将。大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河南张言攻破河阳,洛阳留守李罕之前来归晋,李克用将李罕之安置在泽州,遣李存孝与薛阿檀、安休休等率军7000助李罕之收复河阳。朱温则亦派遣丁会、牛存节等援助张言。两军战于温县,梁军先扼太行,李存孝大败,安休休被擒。此时,晋军已得泽、潞二州,每年都出山东,与当时的昭义节度使孟方立争夺邢、洺、磁三州,李存孝每次都跟随出战。
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六月,李克用亲率大军再次攻击孟方立,誓取邢、洺、磁三州。李存孝随李罕之,身先士卒击破孟方立之子孟迁,攻下洺、磁二州,孟方立又派大将张溉、袁奉韬率军数万迎击,在琉璃陂展开激战,被晋军打得大败,二将都被擒。孟方立生性多疑,手下将领都很怨恨他,加上兵败,人人都生了异心。孟方立羞愧畏惧,服毒自杀。孟方立死后,其弟、摄理州刺史孟迁,因深得士卒拥护,被尊奉为昭义军留后。孟迁向朱温请求救援。朱全忠要借道经过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不准许;朱温于是派遣大将王虔裕带领精壮人马几百名,通过偏僻的小路进入邢州与孟迁共同防守。李克用得到消息后,令李存孝急攻邢州,最后孟迁粮食吃尽兵力疲惫,抓住王虔裕,带着汴军向李克用投降了。随后李克用还军上党,于三垂冈(今长治市北郊二冈山),置酒劳军,并鼓瑟而歌。此次攻下三州,李存孝功劳很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4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曹魏大臣孙礼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