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甲,即铠甲,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盔甲是明清时期盔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下面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古代武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包括“器斗”、“拳”、“骑射”等丰富多彩的武术,与中国古代军事相融合,依靠盔甲,代代相传,甚至蓬勃发展。如盔甲在军事战争中的使用,盔甲在军事上的支配地位等等。通过盔甲的防御,成为研究中国武术文化的“微窗口”。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武术发展的巅峰时期。随着火器的使用,装甲的历史高峰也出现在这个时候。
一、明清甲胄
1、军事武艺中的明朝甲胄
唐朝实现武举制以来,文武分离出现文状元和武状元。明朝以后,贯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统治者重视文武兼备、德艺双馨的人才,因此倡导能文能武的人被国家任用。形成了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内容互含的文武两方面,而在选拔武材人方面,基本还是沿袭前制,以骑马、射箭为主,并对其技艺分为不同的等级来选拨人才,直到万历以来,武举考试除骑马、射箭外,又设有枪、刀、剑、戟、拳搏等。这一举措,使得民间的武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武举人才的选拨催生了民间武术的繁荣,民间的枪法、刀法、棍法等,在武举的驱使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武术体系的形成就是其代表。
明朝开始中国武术开始形成了派别和门派,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武术繁荣,且武术理论也在明朝有了恨大的进步。在明朝武术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明确说明了武艺不能脱离实际,是战场救命之技,技不如人便被他杀,技高一筹便勇猛无敌。军事武艺最终要走向战争中,才能显现其价值,为此,戚继光对军事武艺在战阵这样说道:“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补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刀还他,《纪效新书总叙》”战场不是个人显威风之时,要有大局意识,一意孤行将会导致全军覆没。因此,戚继光十分重视战争的整体配合,创下了闻名的“鸳鸯阵”。
2、明朝欧洲甲胄
欧洲甲胄,表现出奢华,制作时重视人体工学,如亨利二世甲胄,据资料记载,亨利二世背型略驼,在设计的时候就在甲身的背面设计出了凸起状,同时,内层的皮革使用较好,其舒适度也有所提升。而甲胄的顶峰期也出现在这一时期(法国)。由于继位后的各种原因,如:争夺霸主地位、发过对意大利入侵失败以及国内的宗教改革等,使得亨利二世将其对胜利的渴望寄情于对甲胄的钟爱。他对甲胄制造业大力赞助,18 岁时便自誉为“勇士王子”。仪仗队是软弱国王最好的强心剂,“在战神的庇护下”,熠熠闪耀的甲胄成为他们威武骁勇的光环。
二、甲胄的当代价值
1、军事武艺中甲胄的当代美学价值
甲胄的风韵早已随着冷兵器的结束而终结,其防御作用虽存,却无用,历史的车轮使得甲胄的防御早已不如从前,特别是“热兵器”的问世,对“冷兵器”的冲击是致命一击,因此,甲胄终将退出军事武艺的舞台,走进尘土之中,长眠于地底之下,随着考古文物的挖掘,甲胄则以文物的形式登台于博物馆之中,以文物的形式,向世人展现其当代价值。甲胄在古代作为其战备之物,在远古具有卫体之价值,如今更是价值连城。作为文物其观赏价值则是主要价值。风靡古代军事战争的甲胄,至今风韵犹存,当代虽没有了往日的战事,但甲胄在博物馆中,仍以符号的方式述说着陈年旧事。通过观赏甲胄可以发现其美
的闪烁,形制美又尤为突出,了解其中的文化底蕴,需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其美的存在。君王的奢侈之风盛行,使得军事武艺中的甲胄实战性得到了加强,同时,王侯将相的甲胄也与众不同,如夏商周时期青铜的使用,使得甲胄也有了铜泡,用以装饰甲胄和提高甲胄的防护能力,从侧面则是反映出了权贵将领们对美的追求。到春秋战国以后,君主王侯对甲胄美的追求更是一发而不收拾,各朝各代皆有不同的形制样式,其甲胄上还附带了绘画,绘画艺术的出现,可谓是锦上添花,为甲胄的审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唐朝的黄金甲、宋朝的雁翎锁子甲以及百色介胄、清朝的乾隆用甲等。通过甲胄中的绘画艺术,可以发现所处时代的艺术美,绘画艺术的出现,增添了甲胄的震慑之效,但更多的则是体现出统治者追求高端、奢华的欲望,彰显的则是美的价值。
2、甲胄为军事武艺而生
甲胄的美还表现在甲士作战中,甲胄为军事武艺而生,与军事武艺具有极大的联系,甲胄的出现,为军事的胜利增添了胜利的砝码,军事在古代常与武艺和战略相结合,因此,武艺在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出征上战之人,皆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甲士”,实则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甲士,甲士则是对上战之人的统称,从历史上甲胄数量的多少就可以看出,甲胄并不是普及之物,更多的则是有战功或者有权位的人才能拥有,因此,军事武艺中的甲胄乃上层人士之物,步兵并不普及。有了甲胄和武艺的结合,战争的局面便得到了另一种美的承托,战阵美。古代作战并不是三五成群的私战,而是千军万马、兵车摆阵、锣鼓升天的对峙。一声鼓响,将士将置生死与度外,使出浑身解数立赫赫战功,正如唐朝诗人李白所写“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三、甲胄的当代兵学价值
1、甲胄的当代武学价值
兵学是传统文化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它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具有极强的工具性,是一种极切实用的学问;具有鲜明的公用性还有着广泛的普适性,梳理中国历史的发展,可见中国历史好比一部战争史,此起彼伏的战争,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然兵书是记录战争的一个重要载体,其中兵书所涵盖的不止是军事战略,同时也涵盖了军备的制造,武器的完善,从历史上的军事书籍中,随处都可发现兵器的掠影,军事武艺中的甲胄也是如此,承载着中国兵学的传承。
军事武艺中的甲胄演变可以再现不同时期的军事战争,蚩尤的以角抵人,就述说了早期的军事,采集狩猎时代出现的则是人与兽斗,在人与兽斗的过程中,出现了军事武艺的最初雏形,摔、打、踢、展、闪、拿、腾、挪的技击,直到奴隶社会的问世,相互掠夺、私欲纵横,战事连连,军事武艺便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而一发不可收拾,与之相伴的军事典籍也脱颖而出,记录了远古到近代的军事典籍,描写了一幅幅鲜活的战事场面,虎贲甲士,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战车甲士七十二人列于阵前,蓄势待发,其甲胄的承载,与兵学均有极大的关系。
2、甲胄的当代伦理价值
中华文化中的儒学文化积淀了各历史朝代的精华,而儒学思想则是当今文化中的瑰宝,其儒学思想中的伦理乃是中国人民一直所遵守的(弃其糟粕后),扒梳各历史的发展,随处皆可发现儒家伦理思想的踪影,即使出兵打仗也得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可见儒家文化的渗透性,而伦理是儒家文化中的一枝,体现在君臣、王侯、将相、长辈之间的层次性,长幼尊卑、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至天子诸侯、下至黎明百姓,都逃离不了伦理的束缚,甲胄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同样的涵盖了中华文化的伦理。
从礼的视野来论证,皆有礼的成分。可见遵从伦理精神已成为了甲士以及古人的本能意识,而甲胄中的伦理价值久远弥香,绵延至当代,其中的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与当代发展特征所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伦理价值,而当代价值是建立在古代价值基础之上的,是去粗取精、吸气精华、去其糟粕后所得到的,当代的甲胄伦理价值,则更好的彰显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
结语
甲胄是一种战场防御之器械,与武艺在战阵中运用有着极大的联系,甲胄之职是防止士卒在战争中免受伤害,减少人员伤亡。而甲胄在军事中运用,又得依靠武艺,习得武艺,穿戴甲胄才能游刃战场,因此军事武艺就是战争的必备之技。古之军事武艺,不是套子、花法,是开大阵,对大敌的保命之技,拥有武艺后,才能在战场或战阵中一显身手,然二者的结合则是在战阵中。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御用铠甲是明军版?
八旗校甲
清国的前身是后金,而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原本是明朝册封的龙虎将军,后金建立后,长期与北方明军交战,从存世的甲胄实物来看,后金和清国早期的甲胄与明朝北方边军的甲胄较为接近。
乾隆以前的清代甲胄缺乏文字记载,现在只能通过存世的实物或绘画来进行研究,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多件清帝甲胄,其中入关前的有两件,分别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御用铠甲。这两件铠甲都是仿品,乾隆四十八年,乾隆皇帝派遣专人到盛京取出沈阳故宫中收藏的太祖太宗甲胄,然后描画出图样,回京后照原样制出,供奉于太和殿东侧的体仁阁内。
两件铠甲的胄形制相似,胄体为铁质,无髹漆,胄下安装有护耳和护项,努尔哈赤胄的护耳护项均为布面,皇太极胄的护耳护项均为鹿皮面,内部均暗置铁甲片。两件胄与存世的明军铁胄基本相同。
两件甲则形制不同,努尔哈赤的甲为上下一体的长袍状,有一对护腋,皇太极的甲为上衣下裳制,有护腋、前裆、左裆。从形制上看,努尔哈赤的甲与明代绘画中的明军铠甲相同,而皇太极的甲则已经具有典型清甲的一些特点了。两件甲都装有铁质臂手,这是明军的典型装备。
曾国藩甲胄
清军入关后,清政府一方面忙于作战,没有足够的精力来统一甲胄形制;另一方面讲,服饰形制的确立本身也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同时,清军中不少部队都是投降的明军,这些人的甲胄装备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换装,因此在清朝早期,清军的武器装备情况还是比较混乱的。
如存世的《董卫国记功图卷》中,跟随董卫国的将领身穿甲片外置的铁札甲,这种形制便是典型的明代甲制遗留。董卫国为康熙年间人,在江西总督任上时参与平定三藩之乱,该图便是描绘董卫国平乱时的场景。
但同样是描绘平定三藩作战的《蔡毓荣南征图》中,清军官兵穿着的铠甲则均为典型清甲形制。另外,存世的《康熙戎装图》中,年轻的康熙帝身着石青色铠甲,形制亦为典型清甲形制。
康熙戎装像
由此可见,在康熙前期,清甲已经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形制,军队中虽然也有部分其他形制的铠甲,但应当属于历史遗留装备。到了清朝中期,满清统治进入了一个稳定的时期。同时,经过前期的发展,军队的铠甲装备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形制规范。乾隆二十四年,清政府编纂《皇朝礼器图式》一书,对军队的武器装备形制做出统一规定。
相对而言,清代中期的甲胄制度是最为规范的。一来铠甲尚未完全脱离实战,装备量较大,需要统一的制度来规范;二来政府财力雄厚,对地方的掌握也胜过后期,有能力来统一甲胄形制。这就形成了通常人们印象里的清甲,其为上衣下裳制,布面铁甲结构或棉甲结构,铁甲的上衣甲片内置,下裳甲片可内置亦可外置,甲身整体遍布甲钉,胄下有护耳、护项、护颈。
平定回部图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火器的装备率比较高,传统的铠甲无法抵御枪炮的攻击,同时又有影响行动的副作用。因此从清朝早期开始,铠甲就开始逐渐退出实战装备的序列,到了清朝中期的时候,虽然皇朝礼器图式书中记载的铠甲大部分都还是实战盔甲,但在实际作战时,士兵不穿甲已经成为常态了。
比如,绘制于康熙年间的《蔡毓荣南征图》中,还有大量官兵穿甲,而绘制于乾隆三十年到三十九年间的《平定西域战图》中,除了少量指挥官穿甲之外,士兵均穿行褂(布衣)作战。
清练军勇兵行褂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是,故宫藏有大量棉甲,不少关于清代甲胄的文章都认为这些棉甲是阅兵时穿用的,没有实战价值,这种说法是存在问题的。清缅战争(乾隆二十七年到乾隆三十四年)时,武备院为前线部队调拨的装备中,便有“棉甲五百件”。由此可见,棉甲在当时的实战中是有使用的。另外,记载中提到,缅人最惧怕清军的“彩甲骑兵”,所谓的彩甲骑兵,应该就是清军的骁骑兵,骁骑兵所穿的甲胄有骁骑甲(布面铁甲)和骁骑棉甲两种,表面颜色各从旗色。而现在影视剧中出现的清甲,一般都是骁骑棉甲。
另外,由于铠甲(尤其是铁甲)的实用性逐渐降低,乾隆二十一年,内务府经过皇帝的同意,将京师八旗三分之一的铁甲改装为棉甲,又单造一万八千件棉甲。棉甲的质地较轻便,除了作战时穿用外,平常也可以当做阅兵时的礼服。清代三年大阅一次,京师八旗精锐部队和禁卫军都要参与阅兵,参与阅兵时,有穿铁甲者,也有穿棉甲者。
乾隆大阅图
乾隆五十六年,乾隆皇帝在旨意中说:“殊不知铁盔铁甲。系坚实经久之物。亦不过于督、抚、提、镇、查阅营伍时。偶一穿带。并不常用。即调派出兵。若穿带铁盔铁甲打仗。必致难于转动。此历来出兵之人所深知。”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已经认为,铁甲只是高级军官阅兵时的礼服,士兵穿上之后除了降低机动能力之外,没有任何用处,而这是带兵打仗的基本常识。由此可见,在乾隆晚期时,铁甲已经完全被淘汰了。
由于铠甲最终成为少数将领和禁卫军的礼仪用具,因此逐渐朝着轻量化、华丽化的方向发展。清代中后期的军官铠甲,都是各种棉甲,比起兵丁的棉甲,这些甲更为轻薄,质地与厚布相仿。和中前期的甲胄相比,中后期的铠甲多出了一个部件,即鹘尾,鹘尾安装于下腹部,垂至脚面,有兽头花纹。
军博军事博物馆清代丁汝昌盔甲
由于清代晚期国力衰退,礼制的约束性降低,再加上高级将领的铠甲都是定制而成,因此晚期的清军铠甲虽然也有大体统一的形制,但具体到每一件实物,不少都各有特色。鸦片战争后,清朝国门大开,外国技术进入中国,对盔甲的制作也有影响,军事博物馆藏有一件丁汝昌的铠甲,胄体明显为机器压制而成。
甲胄作为将士的防护性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防弹服,可以较大程度地保护将士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进而能够增强战斗力并给敌方以更猛烈地打击。那么,甲胄的由来是什么?古代中、西方的甲胄有何不同?甲胄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呢?敬请期待探索解密。
在秦陵被发现的石铠甲与石胄(即兜鍪、头盔)着实令人叹为观止,这批形态精美、工艺高超、分布密集、种类繁多的以扁铜丝连缀而成的青石甲胄,填补了中国古代甲胄发展史上秦甲胄实物缺乏的空白,对研究秦代甲制,兵制以及中国古代甲胄的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甲胄作为将士的防护性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防弹服,可以较大程度地保护将士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进而能够增强战斗力并给敌方以更猛烈地打击。那么,甲胄的由来是什么?古代中、西方的甲胄有何不同?甲胄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呢?
世界上最早的甲胄什么样?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世界上最早使用甲胄的地方应该是古埃及。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的古埃及墓葬中就发现了黄金装饰的甲胄,这些甲胄穿在巫沙布提佣的身上,说明当时已经使用了甲胄。发现于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时期的鱼鳞铁甲或铜甲以及头盔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实用甲胄遗存,这是当时米坦人和迦南人与埃及人战争的防御武器。在底比斯的阿蒙诺菲斯三世宫殿中发现的铠甲甲片尺寸大约为115毫米长,末端趋于尖形。
而这些甲片缝在皮制或布制的贴身内衣上,铠甲的重量相当可观且穿起来很不舒适,在抵御复合弓的穿透力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一般弓箭手的护身甲由大约500片大号的包住身躯的鳞片、500片较小的包住胳膊的鳞片和大约200片同样小号的做头盔的鳞片所组成。这些精巧的设计,不但极大的降低了军队的伤亡数量,起到了较好的防御作用,而且还在笨重之余保持了一定的灵活性,使部队的战斗力大增。这些甲胄的发现,证明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和灿烂。
古代西方使用的甲胄什么样?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史被大家所熟知,在这些地区发现的遗迹中都发现了甲胄。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逝,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
公元前7世纪维图罗尼亚的青铜胫甲(左)、青铜头盔(右)
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人向意大利南部移民,并建立城邦。公元前7世纪,以帕拉提乌姆为中心开始部落联合过程,由单一的拉丁人部落联合包括萨宾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个部落组成罗马人公社。前7世纪末至前6世纪末,罗马人公社处于伊特拉斯坎人的统治之下。此时,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公社到城邦的过渡。前5世纪末,高卢人从阿尔卑斯山以北进入波河平原。这些部族经过长期融合同化,形成了意大利人的祖先,开启了古罗马帝国的大幕。
西方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西方一直处于一种分裂状态,战争频繁,所以甲胄作为防护措施,其应用也非常普遍。西方甲胄大部分是青铜或铁皮整体锻造,坚固有余而灵活不足,也受到较多限制。
我国古代甲胄最早出现于何时?形式如何?
在我国,东周至秦汉之际,由于战争频繁酷烈且规模增大,穿着甲胄的重装部队在各国部队中的比例日益增多。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均拥有数量庞大的重装部队——“甲士”。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渐强,在与“六国”的长期兼并战争中,甲士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其他诸侯国,所谓“带甲百万”就是指此;且由于秦军作战勇猛令其他国家的军队望而生畏,故而被称为“虎狼之师”,这也是秦能灭六国的主要原因。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铁甲胄复原
春秋战国时期,甲胄主要以皮革制作,但也出现了铁甲胄,到西汉中期,铁甲胄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而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石甲胄陪葬坑的甲胄资料分析,秦代的铁质甲胄已经占据相当的比例,但仍以皮质为主,正好处于战国至汉代甲胄质料发展转变的过渡阶段。甲胄质地由皮革到铁质的改变,主要缘于战国至汉代进攻性武器由青铜转变为更锋利的铁兵器,迫使作为防护兵器的甲胄随之逐步由皮质转变为铁质。反过来,甲胄质地的转变也恰恰印证了这个时期进攻性兵器由较钝的青铜兵器向锋利的铁兵器的转型历程。
古代甲胄采取何种制作工艺?
在欧洲早期,人们主要制造完全封闭的全副武装铠甲。工匠需要在砧板上把整块铜皮或铁皮敲击成人类身体的形状,然后再把各个部件组装起来。固定部位全用整块铜皮或铁皮制成,只有关节与需要活动部位用环状或其他形状的铜皮或铁皮带扣或扣针勾连。有时候头盔都完全封闭,只留很小的缝隙观察和换气。
青铜腰带扣(左)、青铜扣针(右)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甲胄主要以皮革制作,但也出现了铁甲胄,到西汉中期,铁甲胄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而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石甲胄陪葬坑的甲胄资料分析,秦代的铁质甲胄已经占据相当的比例,但仍以皮质为主,正好处于战国至汉代甲胄质料发展转变的过渡阶段。在了汉代,皮甲胄基本被淘汰,基本都是采用铁甲胄。宋代发明了柳叶甲和鱼鳞甲,既保护了身体又可以随意活动,增加了攻击能力。明代发明了钢制的宽沿帽取代以前的宽沿毡帽,以铁网裙外面罩上紧身钉皮甲取代厚重的铠甲。钢制宽沿头盔有效防止了弹片及剑、矛等对头部的伤害,钉皮甲有效遮盖了锁甲的缝隙,锁甲又增加了防御,使将士们得到更好防护的同时增加了有效的机动能力,是甲胄发展的顶峰。
清代甲衣(左)、清代锁甲局部(右)
史料中关于甲胄制作方法的记载是什么?
《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官修的,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考工记.函人》中记载:“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凡为甲,必先为容,然后制革。权其上旅与其下旅,而重若一,以其长为之围。凡甲,锻不挚则不坚,已敝则桡。凡察革之道,眡其钻空,欲其丰也;眡其里,欲其易也;眡其朕,欲其直也,櫜之欲其约也;举而眡之,欲其丰也;衣之,欲其无齘也。眡其钻空而惌,则革坚也;眡其里而易,则材更也;眡其朕而直,则制善也。櫜之而约,则周也;举之而丰;则明也;衣之无齘,则变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为:函人是专门制作甲衣的工人。犀甲的上下旅都是用七片连缀而成,兕甲的上下旅都是用六片连缀而成,合甲的上下旅都是用五片连缀而成。犀甲(雄性犀牛皮制作的甲片)可用一百年,兕甲(雌性犀牛皮制作的甲片)可用200年,合甲(用雄犀牛皮和雌犀牛皮两种兽皮做成的双层铠甲)可用300年。制作甲衣时,必须先量度人的体形,根据体型来裁制甲片。在制作过程中要称量甲衣的上旅和下旅,如果其重量一样,则用甲衣的长度作为腰围。作为甲衣,皮芋锻治不实就不坚固,锻治过分致使革理损伤就会使甲衣易于曲折而不强韧。一般观察甲衣的方法:看甲片上为穿丝绳连缀甲片钻的孔眼,孔眼要小;看甲片的里面,要刮治得平而光;看甲衣的缝,要上下对得很直;装进袋子里,要体积小;举起而展开来看,要显得宽大;穿到身上,要甲片相互间不磨切。看到甲片上的钻孔很小,就知道甲衣很坚固;看到甲片的里面平而光,就知道甲衣的材料好;看到甲衣上的缝很直,就知道做工好;装进袋子体积小,就知道缝制精致;举起展开显得宽大,就一定很有光耀;穿到身上甲片相互不磨切,活动起来就很便利。
从《考工记.函人》的记载可以看出,古代制作甲衣非常讲究,工艺复杂,是一门重要的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工人。
秦陵出土的石甲胄什么样?
1998年,考古人员在秦陵封土东南200米处,对一座面积13000多平方米的陵园城垣以内最大的陪葬坑进行了局部发掘。试掘出土了石质铠甲90领,石胄36顶以及石马甲。制作这些石甲胄的材料为青灰色岩溶性石灰石,质地细密,色泽均匀,经过磨制和钻孔以青铜丝串系。其中较精细的石甲有甲片近800片,与秦俑身上塑造的铠甲相比更显得精制用工,反映了秦代高度发达的手工制造业和秦陵修建的繁复艰巨。这些石质铠甲、胄、马甲的发现,形象说明了秦代军人防护装备的状况,弥补了文献对秦代甲胄记载的缺失,丰富了人们对秦代军事问题的认识。
秦石胄(左)、秦石铠甲(右)
需要指出的是,这批石甲胄只是模仿实用甲胄而制作的明器,而当时的实用甲胄不会以石材为原料。因为石材不仅笨重,而且脆性大,不抗击打,实际保护效果不佳。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有关秦陵出土石甲胄的报道,还是1998年考古发掘出土的那批,并没有新的考古发掘成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4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