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司马炎为了让儿子顺利继位,司马炎都做了什么事情

以史为鉴 2023-07-06 04:48:09

司马炎为了让儿子顺利继位,司马炎都做了什么事情

对晋武帝司马炎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晋武帝司马炎为了让儿子顺利继位,为他扫除了哪些“障碍”?

前言

275年末,一场大规模的瘟疫袭击洛阳,死了数万人。这个时期,正值西北地区胡人秃发树机能兴兵叛乱。司马炎压力沉重,工作繁忙,再加上失于调养,病倒了,不能临朝理政。皇帝病事不轻,万驾崩,谁来继位当接班人?这引起了朝臣的恐慌和忧虑。

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

傻乎乎的太子司马衷让大家太不放心了,而司马炎的其他皇子都还是吃奶的小娃儿,这可怎么办呢?于是朝野上下,便把目光投向了齐王司马攸。司马攸是谁?司马炎的亲弟弟,因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无子,就被过继给司马师。《晋书齐王攸传》记载:司马攸少而聪慧,“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才望出武帝左右,宣帝每器之”。祖父司马懿在世时对其甚为器重。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后,司马攸被封为齐王,协助司马炎统军治国。

司马攸的口碑极佳,对父母长辈孝敬有加;在皇兄面前谦虚恭顺,遇事早请示晚汇报,从不擅权;对待朝臣乃至百姓都十分宽厚仁慈。史书载,司马攸“下至士卒,分租赋以给之,疾病死丧赐与之”,遇有水灾害,体恤民情,对老百姓多加赈济,因而司马攸很得人心。更何况,他时年二十八岁,正值年富力强、大有可为之时。一个人卓越不是罪过,但若比皇帝卓越可就成大罪了。况且,司马攸是司马炎当年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此次病重,让司马炎清晰地看到了弟弟司马攸对自己、对自己后代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威胁。

不过,没几个人真正看出他的心思。时普遍认为,在司马攸和司马衷之间,司马攸会胜出。一天,河南尹夏和跟贾充聊天,说着说着随口问了一句:“卿二女,亲疏等耳,立人当立德。”意思是,您家的两个女儿,一个嫁了齐王,一个嫁了太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时候,您应该以德为先。此时,贾充处境相当微妙,问题棘手,表态支持谁都不合适。于是,贾充选择了沉默。少说多看,静观其变。张华前来看望司马炎。司马炎试探地问道:“朕百年之后,你看谁能做我的接班人?”

张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平定吴国的时候立了大功。其人博学多才名重一时,人们都认为他德高望重,可以为相。但他的老对头、资深小人荀勖和冯,当初在伐吴的时候就同张华意见不合,一直把张华当成眼中钉,时常在司马炎面前说张华的坏话。面对司马炎的提问,张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齐王司马攸众望所归,又是陛下的至亲,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司马炎原想借张华在朝中的声望,为自己确定太子司马衷为皇位继承人一事找到拥护的人,却没料到张华也是这般看法,因而心中不悦。

也许司马炎命不该绝,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居然痊愈了。但他的心病加重了。患难见真情,这一次,他算看清了声山真面目,朝中的这帮人都是白眼狼啊!哪个才是全心全意效忠我司马炎的呢?荀勖、冯两个小人捕捉到这一时机,马上鼓动司马炎贬放张华。任命他都督幽州诸军事一一相当于流放到了西伯利亚。荀、冯二人接着给司马炎献计,把齐王司马攸调回自己的封地,看看哪些官员会跳出来阻拦,一块儿收拾,以确保太子继位。282年农历十ニ月十三日,司马炎下令:升侍中、齐王司马攸为大司马。

都督青州诸军事,速择日起程,到青州赴任。果不出荀、冯所料,诏书发出之后,满朝一片哗然。征东大将军王浑上书劝谏司马炎,求他收回成命。王浑奏议道:“齐王司马攸品行学问,并不弱于辅佐周成王的周公,理应留在京城,参赞万机,与闻政事。如今却让齐王回到封国去,假以都督诸军事之虚名,此非用人唯在忠良之原则。接着,扶风王司马骏、光禄大夫李憙、中护军羊琇,还有两个驸马王济和甄德,都上书劝谏,请司马炎收回成命,这无疑是火上浇油。

王济和甄德为了使司马炎回心转意,还让自己的夫人两位公主去跟老爸说情。司马炎心想,真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啊,你们胳膊肘往外拐,不向着自己的亲弟弟,倒向着叔叔司马攸了。他气不打一处来,把两位公主臭骂一顿,轰了出去。接着诏令将二位驸马的侍中一职给撤了,贬王济为国子祭酒,把甄德贬为大鸿胪。将军杨珧是皇后的叔叔,他站在司马炎一边,司马衷是他的外甥啊,当然得护着。中护军羊琇和北军中候成粲等几个武将暴脾气,揣着刀子在杨珧家门口示威,说等他出来就来个白刀见红。

这个羊琇,就是冬天让人轮流抱着酒坛子,用人的体温酿酒的家伙。别看他那事混蛋,但在这涉及国家政权巩固的事上,还算有男子汉的气概。司马炎听说羊琇这么嚣张,便把他的官贬了,夺了其兵权,气得羊琇病重而亡。光禄大夫李憙见司马炎不接纳忠言,便以年老体弱为由,请求辞职了事。奇人河南尹向雄直言不讳:“陛下之子虽多,但有名望者少。让齐王留在京城,好处实多,还请您深思。”向雄一再固执地劝谏,惹得司马炎很不高兴。

朋党之争

向雄深感绝望,爬起身来,拜都不拜,不辞而别,不久就愤恨而死。在封建时代,敢于直谏的人虽能青史留名,但多没有好下场。向雄曾是王经的属下,当年魏帝曹髦讨伐司马昭,王经没给司马昭报信,事后被处死,向雄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为其收。后来,太守刘毅无缘无故打了向雄,并把他关入大牢。钟会惜其为人,任命在狱中的向雄为自己的掾属,救了向雄。伐蜀时钟会被杀,向雄不顾一切迎丧埋葬。对此,司马昭大为不快,责问道:“过去你收殓王经也就罢了,现在钟会乃叛臣贼子,你还如此吗?”

向雄回答:“过去仁君埋葬尸骨,怎么会先看孰好孰坏才埋?现在国法已施,我有感于大义而收殓之,从教化的角度而言没什么过错。如若您对枯骨也痛恨不已,任由抛撒在荒野之中,这种行为将为后世仁者所不齿,影响您的形象,太不值得了。”司马昭听后,转怒为喜。后来,向雄和刘毅同为司马炎的侍中,但二人从来不说一句话。司马炎了解后,让向雄去跟刘毅和好,向雄找到刘毅说:“刚才皇上叫我来,咱俩从此义绝怎么样?”司马炎听说后大怒:“我让你去和好,你怎么去绝交呢?”

向雄说:“古人要好之时遵循礼节,反之亦如此。此人好时恨不得把对方抱在怀里,厌恶对方时恨不得将其推下深渊,我成不了刘毅之敌就已万幸,怎么可能和好?”向雄就是这样一个偏强刚烈而疾恶如仇的人。性格决定命运,像向雄这样的人,人格可敬,但不能为官。为官若遇上开明豁达的上司,能大有作为;如若遇到一个昏府的上司,也只能被活活气死。司马炎怒气未消,贾充作为其倚重的大臣,在太子废立的问题上保持了沉默。沉默也是一种错误,不表态就意味着态度昧,立场不明。

因此,司马炎也解除了贾充的兵权,外放做官,但时间不长又调回。嗣君之争是国本之争,非同小可。中国历史漫漫数千年,几乎每个朝代都会发生嗣位之争,而每一次争嗣都必定引起朝堂分裂。党争的后果残酷,轻则伤筋动骨朝堂大换血,重则刀光剑影爆发内乱,导致亡国。这次也不例外,朋党之争再次披上嗣位之争的外衣,愈演愈烈。齐王党全线崩溃,不过司马炎在过年之前,驱逐齐王司马攸的计划仍未得逞。纷纷扰扰,到了年末,大家都准备过年。皇族公卿、寻常百姓,都在除旧迎新,洒扫门,去尘秽,净庭户,钉桃符,彻夜守岁。

平常百姓祭祀祖宗;皇家设坛拜社稷,摆上猪、牛、羊三牲去太庙祭祀先帝。到了大年初一,百姓纷走出家门,个个冠带整齐鲜艳,達人道喜道贺,相互敬着泡以桃汤柏叶的椒酒。皇家举办朝会,热闹非凡。皇家朝会仪式繁,一搞就是一天,朝会结束后还要用膳。用膳完毕,往往已是夜晚,华灯初上,君臣一起赏识歌舞。如果有雅兴,还要吟诗唱和一番。那年的朝会照常举行,皇帝神情欢娱;正月初七日、正月十五日皆有朝宴,君臣共乐,尽兴而归;正月晦日,皇帝领着众臣到洛水泛舟,绿波徐徐,小鸟欢歌,令人心旷神怡。

处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呈现出一派太平景象。只是从臣中不见齐王司马攸,听说是病了。就在大家认为齐王这事不了了之的时候,司马炎突然招来太常郑默,问道:“齐王回藩国,依礼赐予他什么才好?”郑默这才了解,原来皇帝还惦记着这事呢。他是两朝老臣、政治老油条,当即说自己拿不准主意,要回去和手下那帮太常博士们商议。这一商议炸了锅,言官大多是敢于犯上直谏的。博士庾、太叔广、刘、缪蔚、郭、秦秀、傅珍七人,一听皇帝竟然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当即决定联名上书。

劝谏皇上留下齐王司马攸参与朝政。庚洋洋酒,文不加点起了草表,写完了给他父亲庾纯过目,庚纯点头同意。博士们的谏表由太常转呈皇帝,郑默让助手、博士祭酒曹志一起品读这份奏章,没想到引起了曹志的自伤自怜。曹志这个名字大家也许会感到陌生,但曹志的父亲可谓家喻户晓,他就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高八斗却命运多舛的曹植。曹志怆然叹息道:“安有如此之才,如此之亲,不得树木助化,而远出海隅!”此言与其说是同情齐王,不如说是替自己父亲曹植鸣不平。

曹志觉得有必要劝皇帝迷途知返,于是他也写了一份谏章凑热闹。两份谏章一起送到司马炎跟前。司马炎与曹志相交数十年,一直引以为知己,结果发现这位老朋友也倒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异常生气地说道:“曹志尚不明吾心,况四海乎!”

司马攸病逝

天子大发雷霆,触龙鳞的臣子就倒霉了。太常郑默,领导无方,罢免;博土祭酒曹志,妄言朝政,罢免;上书的七位博士,不仅除名,而且全部送廷尉治罪。落井下石是小人们的专利。就在庾等人将判罪之际,廷尉刘颂奏报庾等大不敬,应当拉到菜市砍头。幸亏有尚书夏侯骏、右仆射魏舒和下邳王司马晃一起帮着求情,才免了七人死罪,除名了事。大家一看皇上铁了心,都不敢再劝。283年农历二月,司马炎再次增加济南郡为齐王封地,立齐王司马攸的儿子司马寔为北海王,给齐王设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轩悬之乐,六佾之舞,黄铖朝车,这些都是受命出征的诸侯才能享用的。司马炎恩威并施,意在提醒齐王尽快上路。齐王司马攸是聪明人,他了解自己不为哥哥所爱,自己是被人在背后捅了一刀,“愤怨发疾”,病倒了。他唯一的反抗就是请求去给父母守陵,对此司马炎的态度就两个字,“不准”。对司马攸生病的消息,司马炎半信半疑,派御医去探视,御医了解齐王现在不得势,便见风使舵,根本不好好给他看病,还回来汇报说齐王装病。

司马攸得不到好的治疗,病情加重,而司马炎又不断地催促他早日启程。司马攸好面子,一贯注重个人仪表,虽然病得不轻,还非要硬撑着勉强起床向皇兄辞行。司马炎看他还挺有精神,更觉得他是装病,更加气愤,于是严令齐王赶快走人。司马攸没有办法,辞别后回到家就大口吐血,两天后死了,死时不过三十六岁。噩耗传到宫中,无疑是给处于偏执状态的司马炎一记耳光。他突然明白,原来弟弟并非在使诡计耍小聪明,是真的有病!司马炎不禁大哭。

在外人看来,他对弟弟真心实意,也许这时他才想起弟弟的好处,想到弟弟幼年时的乖巧可爱、成年后的恭谨谦让,想到父母临终前的叮咛嘱咐,想到弟弟这十几年来对儿子司马衷的精心教导,尤其弟弟是自硬逼死的,内心更感愧疚。而在一旁的侍中冯冷言道:“齐王名过其实,天下归心,对皇太子不利,如今他自己病死,这乃社稷之福,陛下何必如此哀伤?”司马炎听了泪水戛然而止。冯统是一个无德无能的小人,为何能一直得到司马炎的宠爱?因为他太了解司马炎了。

他的言行能与司马炎的想法高度一统,两人的唱和天衣无缝。其实,司马炎在心底一直妒忌着齐王司马攸。在家中,司马攸从小就得到祖父和父亲的宠爱;在朝廷,他获得很高的赞誉。这一切都令司马炎自惭形秽。早在文帝司马昭去世的时候,司马炎作为嫡长子,也不过服丧三日,而齐王司马攸却哀毁骨立,让人一看就了解谁孝谁不孝。后来王太后患病,痊愈之后,兄弟俩摆宴给母亲庆贺,席间司马攸因母亲到了“鬼门关”又返回,不禁喜极而泣。

司马炎也想陪着一起哭,却偏偏挤不出一滴眼泪。司马炎的杀心早已萌生,他对司马攸威胁到自己和儿子的皇位而耿耿于怀。之所以一直没动手,不是善仁厚,而是因为他害怕承担杀弟不义的罪名。现在老天帮他,为何不顺水推舟?表面上看是冯统等人在离间兄弟手足骨肉,承担着恶名。实则,司马炎中有魔鬼,这个魔鬼就是他本人。司马攸的儿子司马囧不干了,到司马炎跟前大哭大闹,但他不敢得罪荀勖、冯二人,只是骂御医是庸医,害死了父亲。找替罪羊是历代统治者惯用的手段。

结语

司马炎为了自下台阶,给活人一个脸面,下令处死那几个御医,又赞扬司马囧为父申冤,让他继承了父亲的王位。就这样,司马炎把一场惊天的政治斗争,变成了医患之间的民事纠纷,基本上为儿子继位扫平了障碍。但也为日后社会动荡和“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

司马炎称帝的故事是怎样的?

? ? ? ?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重,当时太子曹芳只有八岁。他派人去请大将军司马懿和武卫将军曹爽,准备托孤。司马懿、曹爽见皇帝向他们托孤,连忙跪下,齐声说道:“臣蒙陛下重爱,感激不尽,一定不负陛下的重托,死而后已。”曹睿嘱托完毕,两人怀着复杂的心情退出皇宫。魏明帝病逝后,宗室皇亲曹爽和太尉司马懿遵照遗诏共辅朝政。曹爽其实并无军政才干,但由于是皇亲国戚,自小出入宫廷,很得明帝宠爱。他与何晏、李胜、邓飏、丁谧等人结成所谓的“浮华派”,终日清谈玄理,而且还要专断朝政。这当然就与三朝元老、年高望重的司马懿产生了龃龉。于是,曹爽奏请皇帝调任司马懿为太傅,而按当时的制度,太傅虽然位居三公之列,但却是掌管文官的,而太尉则掌领军队、手握兵权。

? ? ? ?曹爽用此计是想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借此夺了他的兵权。司马懿见此情形岂能不知曹爽心里打的什么如意算盘?因而上书称自己年老多病,乞望退职闲居。得到批准后,遂闲居在家,从此也不再过问朝政,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也终日无所事事。曹爽担心司马懿是表面上装病,其实暗里随时准备反扑,便趁党羽李胜调任荆州刺史之机,暗遣他去向司马懿辞行,以便察看其虚实。司马懿听说李胜来了,马上装出大病在身的样子,叫侍婢搀扶着出来会客。李胜拜见过后,说:“我就要去荆州任刺史,特地前来向太傅辞行,不料太傅您旧病复发,且如此严重。”司马懿故作糊涂地答道:“我年老枕疾,朝不保夕,恐怕以后相见的机会微乎其微了。

? ? ? ?君此去并州,那里临近胡人,要注意守备啊!”李胜闻言赶忙纠正道:“我此行是前往荆州,而非并州。”司马懿佯答道:“噢,君是到并州。”李胜再一次纠正道:“是去荆州。”这时司马懿这才像明白了一些的样子,答道:“我年老意荒,不解君言。如今君为荆州刺史,盛德壮烈,好建功业。”说着指口言渴,当侍婢端汤喂他喝时,又因颤抖弄得满身都是汤渍,哽咽了一番才说道:“我怕活不了几天了,两个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训导他们,如若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帮忙照顾照顾。”说罢便示意侍婢扶他进屋,而且倒在床上大声地喘息起来。李胜见司马懿神智不清,语言错乱,仿佛行将就木,便向曹爽报告说:“司马公形神已经离散,只是一具苟延残喘的尸体,不足为虑了。”曹爽闻之大喜,放下了对司马懿的戒备之心。当即把李胜留在府中,饮酒庆祝。从此以后,曹爽根本就不把司马懿放在心上了,更加独断专行。

? ? ? 248年春,按照惯例,曹魏皇帝宗族要去祭扫高平陵,曹芳起驾,曹爽、曹羲等兄弟全部随驾同行,一行人耀武扬威,浩浩荡荡开出了洛阳城。等曹爽他们出城不久,司马懿就精神抖擞地带领着司马昭、司马师披挂上马,率领着精锐士兵占领了洛阳各城门与皇宫,把洛阳城四门紧闭,不准人随便出入。然后假传皇太后的诏令,废曹爽为平民,并派人把诏令送到皇帝曹芳那里。曹爽得到了司马懿兵变的消息,大吃一惊,不知所措,就把皇帝的车驾留在伊水南岸,命令士兵修筑防御工事,以防止司马懿进攻。桓范没有随曹爽同行,留在城中,见城中有变,就骑上一匹快马,飞奔洛阳城南门,来到南门,城门已经关闭,由一个将领带着士兵把守着。桓范下马走上前去,见守门的将领是自己曾经提拔过的官吏司蕃,他心中生计,把手中的版牒朝司蕃亮了亮说:“我奉诏前往见皇帝,请你快点开门!”司蕃对桓范说:“桓大人,太傅有命令,没有他的许可,任何人不得出城。您有诏书,先给我看看吧。”桓范听了大声喝斥道:“你难道不是我过去提拔的官吏吗?怎么敢这样对待我?快放我出城,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 ? ? ?司蕃见桓范动怒,不敢阻拦,就开了城门,放桓范出去。司马懿得知桓范出城的消息,也没有责怪司蕃,他对蒋济说:“曹爽的智囊去了。”蒋济说:“桓范确实很有智谋,可曹爽就像劣马贪恋马房的草料一样,只会顾恋自己的家室而不愿作长远打算,所以他是不会采纳桓范的建议的。”司马懿点了点头,笑着说:“你说得对,谁胜谁负,过不了多久就会见分晓了。”桓范来到曹营,见了大将军曹爽,对曹爽说:“司马懿父子发动兵变,关闭了洛阳城门,他们是要置大将军于死地啊。如今洛阳难回,最好的办法就是挟持天子到许昌,借天子的名义召集天下兵马,讨伐司马懿。”

? ? ? 曹爽摇了摇头,犹豫不决地说:“那样做恐怕不行吧,司马懿父子精明狡猾,势力强大,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桓范见曹爽没有主见,就转身对旁边的曹羲说:“如今只有这一条路可行,你们为什么还犹疑不定呢?当断不断,必有后患,难道司马懿会放过你们吗?普通百姓有一人被劫做人质,人们还希望他能存活,何况你们与天子在一起,挟天子以号令天下,谁敢不从?”曹羲看了看桓范,沉默不语。桓范急了,又流着眼泪对曹爽说:“大将军,你不能再犹豫了,否则我们都会成为司马懿父子的刀下之鬼哪!”曹爽仍然不说话,在屋里来回走动着。桓范一直苦苦劝说着曹爽兄弟,可是从傍晚一直劝到深夜,曹爽仍然下不了决心。

? ? ? 249年正月,司马懿就唆使亲信告发曹爽谋反,下令把曹爽兄弟及其亲信桓范、何晏等人抓起来砍了头,并灭掉了三族。到了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自立为帝,即晋武帝,建都洛阳,国号晋,是为西晋。有个成语叫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说的晋王司马昭掌握朝政大权,但他自己不做皇帝,想效仿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称帝那样,将帝位留给儿子司马炎去做。司马炎后来终于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夺得了帝位,建立了晋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1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