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在败走华容道的时候,关羽为什么放走曹操不杀他

以史为鉴 2023-07-06 04:10:08

曹操在败走华容道的时候,关羽为什么放走曹操不杀他

对曹操败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为何将其放走?

在《三国演义》之中被称为“义绝”的关羽,作者为了树立关羽忠义的形象,关羽不惜违抗军令,为了报答曹操当年之恩情而释放了蜀汉头号敌人曹操。当然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是有意派关羽去华容道阻截曹操,因为诸葛亮根据关羽的性格算准了关羽会放掉曹操,诸葛亮只是想灭灭关羽的威风,而曹操那时也不能被杀。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关羽义释曹操吗?

赤壁之战背景

在曹操基本平定了中国北方之后,曹操开始了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公元208年,曹操回到邺城之后就开始准备南下的准备。1、为了防患于未然,诏西凉马腾进京入职实质是作为人质。2、在于邺开始操练水兵。3、派张辽、于禁等人在许都以南驻守为南下做准备。4、曹操自任丞相进一步加强在中央的统治地位。5、杀掉经常羞辱自己的北海孔融,维护自己的威严。

同年七月曹操挥军南下,而在八月荆州刘表就离世,接替刘表的刘琮,也听从了属下的建议向曹操投降,而这时依附荆州的刘备还毫不知情,在曹操宛城附近之时,刘备才知情。刘备携带老小、荆州百姓赶紧跑路,但由于人马辎重太多,在当阳曹操追赶上刘备,刘备不敢恋战只得抛妻弃子,赶紧逃路。刘备一直向南撤退,在夏口之地与鲁肃相见,本来刘备想投奔吴巨,在鲁肃的劝说之下,刘备同意暂时驻扎鄂县的樊口,孙、刘联盟至此形成。

战争经过

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荆州,也弥补了自身水军不足。于是有些膨胀的曹操就写信给孙权,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孙权能识时务,现在投降来得及。孙权拿到信,给江东的重臣传看,但看完之后皆纷纷劝谏孙权应该投降。因为现在的曹操势大,不可力敌。唯独鲁肃劝谏孙权应该选择应战,孙权听完之后立马调回周瑜,任命周瑜为左都督领兵三万与刘备合力迎曹。作为一直想救汉室与危难之间的刘备来活是心急如焚,曹操天下快姓曹了,整天在樊口眺望孙权的大军是否到来。

等到见过领兵的周瑜,刘备赶紧乘船去慰问。在同年的12月,孙、刘联军是逆流而上,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两方是初次交手,曹军被周瑜打败。可以看出新训练的水师和荆州水师,难以磨合、士气低落,明显不是江东军的对手,而大军也发生了瘟疫。《资治通鉴》记载: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

为知道决瘟疫和发挥北方大军的优势,曹操决定把船进行收尾相连。

黄盖见到曹操如此计策之后,认为可以火攻。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于是黄盖诈降曹操,认为东吴现在和曹军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曹操见黄盖来投甚是欢喜,但在接近曹操的军营之时,黄盖命人把战船点燃,乘着风势大火蔓延到曹军的战船,这里并没有所谓的诸葛巧借东风,曹军的人马死伤无数。

败走华容道

在赤壁战场失败之后,曹操决定走小道——华容道进行逃脱。这里并没有所谓的诸葛亮算出来,曹操会从华容道逃脱,关羽义释曹操。因为华容道本身就是泥泞、道路难通的道路,曹操也是想以此阻拦孙、刘大军。曹操在华容道逃脱充满了艰辛,在到了华容道之时遇到泥泞之路,曹操命老弱病残之人背上草铺去铺路,骑兵可以勉强通过,但由于道路难通,马匹不受控制,发生了许多踩死、踩生人的事情。《资治通鉴》记载: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综合上所述,曹操能在华容道顺利逃脱,是在己方付出的惨痛代价之下。并不是像《三国演义》所言,曹操说到当年的情谊,关羽心中一软,就放掉了曹操。至于关羽为何不在华容道杀掉曹操,更是无从谈起。因为虽然关羽的人设是“忠义”,但曹操可以说是刘备的头号敌人,关、刘之义如此之深,关羽放掉曹操满足了心中的义,但关羽面对刘备岂不是失义了,所以曹操是靠自身艰险逃出华容道。那么你认为若曹操在华容道被孙、刘联军击杀,天下的格局又是如何呢?

关羽在华容道为什么不杀了曹操

因为曹操不但有恩于关于 而且对关羽有情有意 关羽要什么给什么 最重要的是答应了关羽以后只要他找到刘备就放他的要求 所以关羽还曹操一个人情

但实际上大家一直在争论 这是不是诸葛亮给关羽下的一个套!!!

首先当时的全国形势是曹操最为强大,而且在灭掉不少强大的诸侯后正气势汹汹,其次就是孙权,有长江天险,拥兵自重。刘备呢?赖了个荆襄九郡,虽地理险要,但毕竟弹丸之地,成不了大事。面对强大的曹操,两个弱者联合起来,避免被一一吞掉,这很符合逻辑。但如果在华容道灭了曹操,再进一步假设,如果孙权就此强大起来,那么有两种结果一种孙权灭了曹操的残余势力,夺取政权,成为“曹操第二”;另一个结果,孙权顺便把刘备收拾了——敌人消失了,朋友也就消失了。这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所以,放曹操一马,就可以来牵制孙权,确保孙权不会在刘备羽翼未丰之时就对其下手。看来,我们不仅需要朋友,也需要敌人啊!

当然,即使杀了曹操,那曹操的残余势力会怎么发展呢?很可能换个曹丕,不久就东山再起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么,这下刘备便成了曹操继任者的死敌了!刘备只能依附于孙权,而且会被曹丕死拼——你说这人得罪的啊!所以,在三国尚未形成鼎足之势时,诸葛亮要送个顺水人情!但这个人情不好送啊!谁来冒天下之大不韪呢?关羽就是最好的人选。

诸葛亮明明知道关羽义薄云天(现在看到还是值得怀疑:会不会孔明弄个什么锦囊偷偷塞给关羽呢?)、很可能放走曹操。但还要卖个关子。众将都安排下去了,惟独不理关羽。这么重大的军事行动竟然把这么重要的大将干在那儿,这怎么说得过去?关羽撑不住了,主动请缨。诸葛亮你就别闹了吧?不行,还要和你立个军令状。这下好,放走曹操的责任就一点都怪不到孔明头上了。而关羽呢?则可以赚个“义气千秋”的美名。哎呀呀,这一计用的!把天下人都装进去了,还赚得千古芳名。而要立军令状,则是诸葛亮给刘关兄弟下的套儿。那关羽只看重他大哥,别人谁放在眼里?你诸葛亮算什么东西?我们刘关张是磕过头的!我们大哥堂堂皇叔三顾茅庐去请你,看你那熊样儿!关羽对诸葛亮是心中不满的——诸葛亮心里很清楚。诸葛亮就是要彻底杀杀他的傲气,同时也给刘备一个人情。

于是,华容道的一幕就上演了。

可以想见:当诸葛亮得知关羽真的放走曹操、当诸葛亮用军令状来吓唬关羽、当诸葛亮抛出所谓“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之说,之后,他回到帐中,一定把其他人打发出去、独立关起门来、偷着乐呢!

不过,这些都是演义,不是或者不一定是历史事实。

关羽在华容道为什么要放走曹操?

三国演义的重要故事情节想必喜欢历史的朋友都非常清楚。这些英雄人物,不论是治世能臣还是忠君之辈,他们各自的英雄风姿以及人物性格都通过这一个个典型的故事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以,与其说是这些小说家和文学家成就了三国,还不如说是属于那个特殊年代的英雄风骨成就了这些作品,也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提供了不少滋养人们精神的养料。或许,这就是学史明史的重要意义所在。

有一个情节,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困惑不解,那就是关羽为何要在华容道放过已成败局的曹操,而不是杀了他或者直接生擒他。的确,这是一段非常耐人寻味的情节。甚至有人说,难道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算不到这样的结局吗?按理说他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那么其中又有哪些缘由呢?其实,这些都是诸葛孔明的精心安排。

没错,派出关羽而非其他将领去华容道拦截曹操,很有可能就是放虎归山。因为关羽这个人十分讲义气。他极有可能念在曹操当日对他礼贤下士的那点情分,选择绕过他一命。这些弯弯绕绕诸葛亮自然看得很清楚,但他依然下了这样的决策,那么肯定是别有用意。

首先他暂且还不能破坏三足鼎立的局面。因为蜀国本身还不够强大,如果把曹操给灭了,那么孙权那边可能很快就要动手了,在这种没有胜算的情况下当然还是保持原来的状态更为稳妥。第二就是关羽这个时候发挥的特殊作用并不是拦住曹操,而是对曹军进行威慑。他们兵败而逃,以为蜀国不知道他们抄小路走了,心里还很得意。结果半道上冒出一个关羽,由此他们就能清楚地知道蜀国并不是那么好惹的,这样以后就会有所忌惮。

赤壁之战,关羽为何不杀曹操,却放走他?

因为当时曹操曾经也放了关羽,关羽又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自然也要放了曹操。

在三国演义里面,关羽是一个风评特别好的人,因为他不仅武功高强,忠心耿耿,而且还是一个特别重情重义的人,他在赤壁的时候放了曹操,我觉得是必然的,因为曹操曾经放了关羽一马,如果在华容道的时候,关羽没有放了曹操,我反而会觉得奇怪,因为这样就不符合关羽的性情了。

当时诸葛亮把关羽放在华容道上我觉得也是故意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关羽放了曹操,而关羽也看出了诸葛亮的意图,正好顺了关羽的意,即使没有诸葛亮的那一层意思,关羽也会不管不顾的放了曹操,因为关羽此人的性情就是这样,即使放了曹操他会受到责罚他也不愿意欠着曹操一条人命的情,这才是重情重义的关二爷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0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