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科举考试到底有多严格,一切活动都得在小屋里面解决

众妙之门 2023-06-13 06:26:38

古代科举考试到底有多严格,一切活动都得在小屋里面解决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科举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古代的男子想要去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话,那么就是去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来成为一名有用的官人,又或者是去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大事业。由此我们便可以得知,不管是在古代的时候,还是在现如今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习是最为简单的一条路,能够将阶级给跨越。但是想要成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在这其中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辛酸的。有一些人从一出生就决定了自己有着不高的智慧,又有一些小孩子,从小就将自己优秀的能力给展现了出来,同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慢慢的就成为了一名有用的人才,也将自己的天赋给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男人想要去成功的话,就是要去参加科举考试,我国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一直到近代才正式的被废除掉。当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又诞生出了新的考试制度,而这些考试制度能够帮助国家去选拔一些有用的人才,同时也能够将这些考生们的能力给大大的发挥出来。我们一提到科举制度,就会想象到古时候,有许多人都寒窗苦读十几年,就为了能够在考试的时候成为一名状元,或者是榜眼以及探花,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自己之前贫穷的命运给摆脱掉,从而成为一名有用的官人,同时也能够帮助家人和自己改变现有的生活条件。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参加考试的考生是要经历9天9夜的时间,才能够将全部的试卷都给答完,而在这期间,考生们只能够待在自己的屋子中,所有的活动都只能够在这个小屋中完成,就算是外面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也是不允许出来的,直到考试完成之后才能够出来。因为考试的时间比较长,有一些考生会自己给自己备足一些粮食,同时朝廷也会给这些考生去准备一些日常的用品。在古时候,贫穷的人想要出人头地,只能够走科举考试这条道路,但是因为这场考试是在全国内进行选拔的,所以说有着非常大的竞争力,而且有许多人都会因此而被刷下去,很少会有人能够金榜题名,因为毕竟当时状元只能有一个。

通过我国的历史我们就能够发现,学习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如今,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说有一些人能够凭借着其他的方式去获得成功,能有着不错的成就。但是读书却能够将我们的气质改变,也能够将我们的知识给提升,同时读书还能够去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增长我们的自身技能,而且还能够帮助我们去树立健全的三观。虽然说我们现在和过去的考试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读书能够让我们得到更多的东西,不仅有财富,同时还有自由。

过去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只能够待在一间房子中去解决,考不完是不能够出来的,而现如今的考试制度要比古代更加的人性化了,而且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考生们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虽然在如今每年每个省份依旧会有状元所出现,但是现如今的这些状元已经不再是古时候的那些状元了。而且通过各种变化也能够表明了,我们的时代是在不断的进步和变化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都有了不断的提升和进步。

参考资料:《中国考试变迁史》

在古代,你知道考中进士到底有多难吗?

在中国统一封建王朝秦朝以前,我们称之为先秦,主要采用“世卿世禄”以及分封天下的诸侯、卿、士等等。也就是说当官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贵族家的子弟,世代延续,平民家的孩子想通过正常渠道当官是几乎不可能的,后来为了让更多士兵奋勇杀敌,又引入军功爵制等。所以古代平民唯一上升渠道估计只剩下上战场杀敌立功。到了东周末期,开始逐渐出现一些客卿、食客等等。总之先秦以前平民子弟想入仕当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汉代。提拔民间人才的方式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由各级地方官吏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地方州里推举的称为秀才,由各郡推举的称为孝廉。魏晋时代,门阀制度更是垄断了官员的任用通道,入仕为官成了贵族的专利。

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唐朝武则天还发明了武举,今天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文举。到了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真正意义上完备的制度,共分成四个级即: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没有我们现在“毕业”这种说法,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没有考中就是童生。多大岁数考中秀才就多大岁数摘掉童生帽,在古代没有年龄上的限制。中得秀才可以说是入门级的考试,如果连秀才都中不了,那中举人、进士只能靠想像了。所以那个时候爷爷和孙子一块儿提着考篮进考场的人比比皆是。其实单单从考取秀才来说,其难度已经不亚于现在的研究生入学难度了,因为考中秀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考中秀才要经过三级考试。县里考一次,府里考一次,最后到省里提督学政那里考一次,这三场严格的考试只有考到一、二等级的合格者才能获得秀才的称号。每个府院考试每三年考二次,每次录取45名,平均每年录取人数大约也就30名左右,那么按这样的名额再细分下去的话,也就是说每个县也基本只有5个读书人中考中秀才,相当于现在全县高考的前五名。换句话说,也只有全县那么多高中生中的超级学霸才能考取秀才,你说考个秀才难不难?那么要考中秀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1.首先你家要有余粮

你得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我们暂且不说从私塾启蒙教育到参加秀才赶考这一段时间所花费的什么学费、书本费等等。单从准备考秀才算起,你教科书的费用,《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共计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历朝历代的正史典籍,笔墨纸砚,这就让你要花费不少的银两。最让你感到恐怖的是,这些书你都得必须要背的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应用自如。想想看,让你去背数十本几百万字的书,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已经足以让你感到崩溃的了。什么“十年寒窗中状元”那都是比中彩票还低的机率。

2.考秀才要有保人为你联保

保人出具保单就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担保人替你担保是有一定责任风险的,红包大小不论,你家总要意思意思吧。去考场的水陆交通、打尖住店等等这些费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从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赶考路途远的话花费就更大了。考试完后还要按规定交封卷钱,每人每次考试三分银子,在没有开榜前,还是要住在旅店里等开榜结果出来了才肯甘心回去,这期间住店、吃饭、到处 旅游 、买东西所花的银子也是不小的开支。

考秀才的难度大,所以含金量也高,那么中秀才后能得到哪一些特权呢?

1.是继续考举人的通行证

读书人只有中了秀才,才有了进一步去考取举人的资格,相当于拿到了一张考举人的通行证。

2.可以免除赋税、徭役

朝廷虽然没有给秀才发放俸禄,但考取秀才的读书人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特权,比如说,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免除赋税、徭役这一点是脱离平民百姓的一个重要开始。我们想想看,平民老百姓天天在土里刨个不停,干着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头来还得向朝廷交纳各种赋税、一旦朝廷有战事还得交纳剿饷、练饷等等各种名目赋税、徭役。

3.有了等级上的特权

秀才见了县官已经可以不用像平民百姓一样下跪了,县官更不敢随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万一哪一天秀才家中祖坟冒青烟、吉星高照中了状元,那县官老爷可就惨了。秀才还可以有向县官建言的权力了,相当于现在的人大代表或政权委员一样有建言献策的权力了。

4.秀才有了当先生的资格

中了秀才那在当地可以说是小有名气的读书人了,毕竟中秀才含金量很高,所以考举人一直考不上的话,至少还可以退回来在当地当个私塾先生,工资虽不是很高,但肯定超过用劳动力卖钱的阶层,所以秀才已经是脱离了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底朝生活了。如果给富户或地主家当先生,碰到慷慨的东家也会相对比较滋润。

古代的读书人中了秀才以后,意味着有继续参加考试中举人的资格。以明清两代为例,朝廷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选拔考试,叫作乡试。因为通常在农历的秋天八月举行,所以乡试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直接委派。考后由学政发布正、副榜,正榜中试者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上面讲了那么多中秀才的难度,那么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举人到底有多难,同时我们也一起了解一下中举人以后可以拥有哪一些权力和收益。

(一)古代中举人录取率只有2%

我们拿距离现在相对近的朝代明朝来分析,有明一朝总共276年,据不完全统计,明朝考上举人的大约有10万人左右,明朝乡试是三年一次,这样平均下来的话也就是说每年全国大约可以中举362人。每三年只中举1000人,一年362人,这是什么样的概念?这还是古代全年龄段秀才都可以参加的考试。如果参照清华、北大每年招生7000人左右来计算,一年下来考中举人的人数为清华、北大人数的1/20,所以古代的举人的含金量本人觉得要高过清华、北大的研究生。

按一份统计数据里得出的结果是大约五十个秀才个里面中一个举人。录取率只有2%。所以古代中举人在本县内是不得了的事情,以前教科书中学到的《范进中举》这一篇文章就生动地刻划了范进由于考中了举人以后差点疯掉的情形,也从侧面说明了中举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二)中举后的权力和收益

1、收入增加变得更加稳定

中了举的人就可以被称为老爷了,还是拿明朝来举例,明朝的读书人考中举人之后,各种纳税不需要,那时候有当地的很多富人跟农民为了避税会把自家田产挂在举人名下,每年都会给举人家里好处费,单单凭这一项举人一家人一年的吃喝就已经不愁了。中秀才在县官面前只能说免去跪拜,而举人不同,可以在本地经济圈圈钱,还可以在县官面前可以称兄道弟,因为他已经具备一定的级别了。

2、具备了当官的资格

举人已经具备了当官的资格,同时举人也是省一级地方政府所能录取的最高学历的读书人了,再上去就是国家录用进士的考试了。一般中了举的学子还会继续参加第二年春天在京城举行的春闱考试去拼一把,争取中得进士。在清代初期,因为进士人数不多,而且刚立国不久,各地官员缺编多的情况下,举人一般可出任知县、教职等职务。因此也有“头顶知县,脚踏教官”的说法。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每三年开考一次,录取进士数量增加,要想从举人直接去当官难度增加了很多,这一时期起举人要有一定的条件才能授予官职。那就是有一个叫“大挑”的晋升制度,所谓“大挑”就是朝廷在落选举人中选出一部分人,授予官职。大挑原本是要考四科的,但在清嘉庆时改为了三科,每六年才举办一次,所以那些落第的举人们都十分珍惜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不过大挑周期太长,而且每次提供的官职也有限,能够如愿的还是极少数人。

明清时期,出身举人的官员本身就不多,能名垂千古的就更少了。举人出身的古代名人有明代的海瑞和晚清的左宗棠。海瑞有“海青天”之美誉,左宗棠更了不起,镇压太平天国,收复新疆,兴办洋务,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进士考试称为礼部的会试,每三年一次,都是在秋闱之后的第二年春天,如果碰上国家有新皇帝登基或皇帝、皇后大寿等大喜事还会开恩科。

礼部的会试中榜者,称之为贡士,其实这些贡士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一般都将会是进士。只不过还得经过最后一关考试,这最后一关考试称之为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殿试实际上是最后排名的一次考试。这些人也全部有一个尊贵的名字,那就是天子门生。经过殿试的考生出成绩后,根据成绩高低分三等。一甲共3人,赐进士及第,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自宋代开始,中进士后即可以马上授官职,明代也是如此。但到了清代,情况又略有不同,清朝时状元一般授翰林院编撰,为从六品官职,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官职。二、三甲进士会被分派到朝廷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委级”衙门观政,也可以称之为“学习行走”,大体上就是实习的意思。这些新科进士只有通过了实习期(一般为期二年),由各部堂官考核通过后,吏部才能授予其官职。有的在各部委任职,有的放各省的外任。

现在我们来说说考中进士的难度,

(一)录取比例太少

唐朝初年全国每年平均录用进士3-5人,到了唐中期时约有20人左右。宋代平均到每年有70多人(三年一届),清代科举从公元1645年清政府首次开科取士,到公元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考试,清政府一共录取26849年进士。其中顺治三年449名进士为人数之最;最少一次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仅录取83名进士。在清朝长达268年的 历史 上,清政府总共举行了112次殿试,总共录取26849人,这样平均下来其实每年也就100多人。以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展示内容为依据计算得出结果。在中国1300多年科举考试 历史 中,全国平均下来每375万个读书人才能考中一个进士。依据泉州地方志的统计,科举成绩较好的福建泉州,平均60万个读书人才录取一个进士。

(二)考进士要用钱铺路

古代学子要投身科举,购书籍、游学交流、聘请好老师,往来考试等费用都非常高。古代人工造纸印刷成本非常高,以宋朝为例,一本书均价为2贯,约折合现在的人民币800-1200元。没有几十万块人民币你都买不到一套完整的教材和参考书。一个士子每年要花费几个月在赶考的路上,到州府、到省城参加岁考、道考、科考、乡试。还要与其他士子进行文会,所需要的路费、餐饮、车马轮船等交通费都是一笔巨额开支。中国 历史 上中进士平均年龄为35岁,一个人35年没工作,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等他考中进士来反哺家族,那机率无异于中500万彩票。如果不是富裕之家,或者没有全族的资助,是不可能从考秀才到中进士这个漫长的科举考试过程的。

古代一个读书人,以最顺畅的速度来计算,他6岁上私塾开始学习生涯,35岁中进士,那这里面大约花费30年时间。中进士后一般由朝廷授予从六品到七品的官职,这个官阶放在现在大约相当于正处级干部,30多岁的正处级干部是非常年轻的,当然有不少学子50多岁才中进士,这是后话。以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来比较,也以最顺畅的速度来计算,一个学生22岁本科毕业,考入公务员,五年一升,从普通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这样算下来要25年时间,所以正常速度来讲混到正处级至少得45岁(那些坐火箭的除外)。相对比如今通过省考、国考以及通过博士人才引进等各种政策和途径来获得入仕机会,古代的为官之路就难多了,正是因为古代入仕途径很少,除了考上举人和进士,其他的途径很难当官,所以读书人争相向着“进士”的最高目标出发,难度可想而知。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公平公正

凡事向来讲究公平,古代的科举制度就是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选拔人才的教育体制,它从实行到废除经历了很多演变。它有很多重要的基本特征,尤其在官吏制度这一方面更为注重,不同的皇帝在位时有着不同的考察体制,范围由大到小,难易程度层层递进。由此看来,考取功名也绝非容易之事。

科举考试有很多内容,这些内容根据考生的自我需求来划分。有的考生擅长政治方面的知识,他就可以去组织政治考试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有的考生对军事比较感兴趣,他就会在军事方面的考题上大显身手。皇帝通过科举制度为自己招揽各方面的人才,从而更好地建设国家事业。科举制度充满了人性化,它不在乎人的社会地位是否高尚,也没有人数的限制,所谓“寒门出弟子”,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能通过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具有一定的公平性。除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科举考试还必须公开。所有考生的活动都必须公开,不允许私自出离考场,否则被认定为作弊行为,不仅诚信方面受到损失,凡有前科者终不录用。

唐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宋朝时进一步发展,参加考试的考生大量增加。到了元朝则出现层层选拔的特点,第一步先在乡里面进行选拔,合格者再进入特定的场所接受考验,最终剩下来的精英学者被送到皇宫由皇帝亲自监考,合格者就会被当场录用。明朝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顶峰,考试的风气贯穿着整个京城,随着时代的发展,考试会越来越公平,也会越来越严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8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