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字玄真,唐朝开国功臣、宰相,他是追赠绛州刺史裴瑜之子,下面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西眷裴氏)。姿容俊伟。十四岁时,补任蒲州主簿。隋朝建立后,举孝廉出身,授左亲卫,出任齐州司户参军,迁侍御史、驾部承务郎,出任晋阳宫副监,交好唐国公李渊。策划晋阳起兵,授大将军府长史,赐爵闻喜县公。辅佐李渊攻破长安,授相府长史。唐朝建立后,拜右仆射,册封魏国公。带兵征讨宋金刚,兵败而回,仍然深受宠信,迁左仆射。主持修撰《武德律》,迁司空。唐贞观三年(629年),受到僧人法雅牵连,免官流放于静州,讨平山羌叛乱有功。贞观六年,征召入朝,卒于途中,追赠工部尚书、相州刺史、魏国公。
轶事典故
华岳梦神
裴寂年轻时家中贫困,常步行前往京师长安。他途经华岳庙,便到庙中祷告道:“我穷困至此,诚心拜谒,希望神明有灵,指出我的命运。如果富贵有望,就给我降下好梦。”当夜,裴寂梦到一个白头翁对他道:“你年过四十才能得志,最终会位极人臣。”
无愧前贤
唐高祖曾对裴寂道:“前代帝王多起于寒微,苦斗于战阵方能取得成功。我李氏本是陇西旧族,世代联姻帝室,一朝举义,四海响应,短短时间便夺取天下。您也是世胄名家出身,历居清贵显职,不是萧何、曹参等刀笔吏可与比拟。你我二人,千载之后,可无愧前贤。”
谗杀功臣
裴寂与刘文静都是唐高祖的太原元谋功臣。刘文静的才能在裴寂之上,又屡建军功,但地位却远不如裴寂,因而心中不平,常在议论朝政时与裴寂对立,彼此矛盾极深。刘文静曾在醉后口出怨言,拔佩刀劈砍厅柱,表示定要斩杀裴寂。这本是醉后的激愤之言,但却被一个失宠的姬妾听见,让兄长向皇帝告变,称他想要谋反。唐高祖将刘文静交付属吏,命裴寂与萧瑀一同审讯。萧瑀与李世民、李纲都表示刘文静并非谋反,裴寂却趁机进谗道:“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确实在众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阴险,忿不顾难,其丑言怪节已经显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赦免刘文静,必贻后患。”唐高祖对刘文静本就有猜忌之心,又听信裴寂谗言,遂将刘文静处斩,抄没其家产。
评价
唐朝李渊:① 尚书令秦王世民、尚书右仆射裴寂等,或合契元谋,或同心运始,并蹈义轻生,捐家殉节,艰辛备履,金石不移。论此忠勤,特宜优异。(《勋臣诏》) ② 尚书左仆射魏国公寂,地胄清华,风神闲悟,立志温裕,局量宏雅。爰自义旗,早参缔构,冥契所感,实资同德。譬兹梁栋,有若盐梅,翊替绸缪,庶政惟允。历居端揆,彝章缉穆,元功懋德,膺兹重望。(《授裴寂司空诏》) ③ 公复世胄名家,历职清显,岂若萧何、曹参起自刀笔吏也!唯我与公,千载之后,无愧前修矣。(《旧唐书》)
后晋刘昫:裴寂历任仕隋,官至为宫监,总子女玉帛之务,据仓廪兵甲之饶,喜博戏之利苟多,启举义之谋为首。谒岳神以徼福,始彰不逞之心;留贵妃以经宿,终昧为臣之道。居第一之位,乏在三之规。恃高祖之旧恩,致文静之极法。终归四罪,尚保再生,幸也。
北宋宋祁:应龙之翔,云雾滃然而从,震风薄怒,万空不约而号,物有自然相动耳。观二子非有踔越之姿,当高祖受命,赫然利见于世,故能或翼或从,尸天之功云。文静数履军陷阵,以才自进,而寂专用串昵显。外者易乘,迩者难疏,故文静先被躁望诛,寂后坐訞言斥,诚异夫萧何、曹参云!
唐朝李世民:以公有佐命之勋,无忌亦宣力于朕,同载参乘,非公而谁?
裴济早年丧父,由哥哥抚养长大。他很帅,很帅,很帅。十四岁时,他被任命为州主簿,后来又调任为左。他曾担任周琦的参军、侍奉帝国、驱部的成武郎,以及晋阳宫的副监工。
616年,唐国公李渊受命留守太原。裴济和唐高祖是老朋友,很受欢迎,经常一起日夜设宴。当时,唐元的次子李世民打算出兵反对隋朝,但他不敢向父亲直言。他私自拿出百万巨款,交给龙山县令高斌廉,让他赌博时故意输给裴济。裴寂非常高兴,他和李世民的关系逐渐变得亲密起来。李世民说了实话,裴寂立刻服从了。
后来,裴济私选了晋阳宫的钦差侍奉唐源,在一次酒醉中对唐源说:“二郎暗中招兵,想做大事。我让宫女私自伺候你。如果事情传出去,我会被皇帝杀掉的。现在天下大乱,盗贼遍布天下。留着小节,难免一死。养一个义士,一定能成功。你怎么看?”李渊说:“既然儿子已经下定决心,那就去做吧。”
1967年,李渊起兵太原。裴济赠送500名宫女,并动用9万斛干草、5万件杂色和40万领甲胄供军事使用。不久,李渊开将军府,任命裴济为长史,并册封闻喜郡公。当时隋朝大将屈突通坚守河东。唐源久久不能发作。他想先取长安,又怕腹背受敌,犹豫不决。裴济建议先攻屈突通,再取长安,李世民坚决反对。于是唐高祖留下军队围困河东,并命令李世民带领他的军队入关。十一月,唐高祖攻占长安,立汪洋为皇帝,任命裴济为首席大臣,任命魏国公。
1968年,尤杨想在李渊打坐,但李渊拒绝了。裴寂带人去劝,唐源还是不同意。金骥说,“杰杰有后代,但唐成吴州没有帮助他们。裴济的爵位和地位都来自唐朝。陛下若不称帝,我便请辞。”唐高祖同意了。裴辞官后,命太常寺准备礼仪,择吉日。五月,唐元禅称帝,唐高祖建立唐朝。裴济因功被拜为尚书右仆,成了丞相,天天被赐御粮。当时,当唐高祖面对朝鲜时,他会请裴济和他坐在一起。朝散后,还把他留在宫中,对他言听计从,称他为“裴剑”,而不是直呼其名。裴济的待遇在满清是无与伦比的。
619年河东大败后,刘武周带着黄子英、入侵太原,主将蒋、相继参战。唐高祖非常担心。纪尚彪的皇帝裴,要求率军攻克,被任命为金州道行军总管,并被给予便宜办事的特权。
9月,裴寂的士兵到达介休,由于宋金刚抵抗城市,军队驻扎在索源。唐军大营缺水,山涧水道又被宋金刚截断,裴寂不得不转移寻找水源。宋金刚趁机发兵,唐军大败,伤亡惨重。裴济在逃回锦州之前,日夜兼程。此时,锦州以东的所有城镇都丢失了,宋金刚向江州推进。裴寂只好在上表认罪。唐高祖致信安慰他,请他抚慰河东。
10月,宋金刚攻下浍州,军力大增。裴济生性胆小,没有大将之才。他命令鱼台、二州的百姓进入城堡,烧毁他们的积蓄,使百姓不安,混乱。吕崇茂,夏伯爵之人
每次被宠信的唐高祖出巡,都会命令裴济留在长安。61年,林州刺史魏告发裴寂谋反,但没有证据。唐高祖安抚了裴济,并命令三名妃子带着美食珍宝到裴济家里举行宴会,直到第二天。后来,唐高祖改变了硬币,并给予裴济铸造自己的钱的特权。
63年,裴济升任尚书左侍郎。在唐高祖张寒寺举行的宴会上,裴济借机问道:“我们刚从太原出发时,我与陛下约好了。天下安定后,我辞职归田。现在天下太平,请退下。”唐高祖极力挽留他,含着眼泪说要和裴济一起死。
公元66年,唐高祖册封裴济为司空,授500户,命尚书员外郎每天在其府中值班。玄门之变后,李世民继位为唐太宗。培基的美食城新增1500户。
公元68年,唐太宗前往南郊祭祀,命裴济和孙昌无极乘坐御辇。裴济婉拒,太宗曰:“汝有助命之荣,无忌亦为我效命。除了你们两个,还有谁能和我一起骑?”所以我坐同一辆车回去了。
晚年于629年被定罪。和尚法雅被判恶言罪,裴济也受到牵连。唐太宗撤了裴济的官职,断了他一半的食邑,让他回到家乡。
裴寂要求留在长安,唐太宗斥责他说:“你的功劳和才干,不足以使你脱离现在的职位。只是因为唐太宗的宠爱,你才排第一。武德时期政法失误多,地方官员行政混乱。你也应该为此承担责任!我想起我的旧爱,不要对你判死刑,让你回老家。你对什么不满意?“裴寂不得不返回周浦。当时疯子信行住在汾阴,经常对裴寂的家仆说:“裴有公才。“上行死后,奴隶们把这件事告诉了裴寂。裴吓坏了,不敢告诉明成祖,偷偷下令把知道这件事的仆人杀了。恭命正背着裴寂,将男孩放开。后来,恭命得罪,裴寂向朝廷告状。唐太宗大怒,对臣子说:“裴济犯了四条死罪。第一,三公官邸已经和妖人交了朋友;第二,事件发生后,他愤怒地声称国家的富强是他的计划;第三,藏妖不玩的话;第四,杀人灭口。”最终他被流放到荆州。
后来荆州山羌起义,有传言说叛军劫持了裴济。唐太宗说:“国家对裴寂有寿恩,裴寂不会。”很快,裴济领着人报告说,童子断贼了。唐太宗认为,裴济救了他的命,并召他回朝鲜。但此时裴寂已经去世,享年六十岁。唐太宗谥号为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裴寂的轶事和典故
嵇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他步行到首都长安,经过寺,祈祷说:“我这么穷,我真诚地希望上帝有一个灵魂,指出我的命运。若富贵可期,赐我好梦。”那天晚上,裴济梦见一只白头翁对他说:“你要到三十岁才能成功,最终你会成为一名伟大的大臣。”
裴济的人物评价
李渊:尚书命秦王世民,尚书右仆射裴济等。或者他们约定了最初的计划,或者是一心一意的出发,并且自杀了,捐躯了,牺牲了,努力了,准备了鞋子,石头完好无损。论这种忠诚和勤奋,特别合适的是优秀。左仆射魏国公沈默,清华尚书,沈峰闲悟,立志温育,局宽宏大量。自义的旗帜,早期参与协会结构,鬼cont的感觉
宋祁:应龙之飞,然而云雾涌动,风薄怒,天无绝人之路,物竞天动。管飞的二儿子有跨越的姿势。高祖任时,赫然利世,可翼可顺,死而无憾。悄无声息,大军困住,使其自行前进,而沉默则专用于炫耀。在外面骑很容易,但是要离开你很难。所以闻婧先是被躁罚,然后沉默之后坐下来痛斥,真诚的对我老公小何和曹神云!
裴寂后来的地位
68年,裴济等36名太渊聪、西府旧臣被唐高宗封为一等功臣。
79年,唐代宗、裴济等人等十一人被评为一等功。
70年,裴济、刘文静等34人被唐德宗封为英雄。
1988年,唐玄宗在凌烟阁悬挂了三十七位英雄的画像,“司空卫国公裴济”是其中之一。
裴济个人作品
裴济参与编写了《武德律》、《武德式》和《武德令》。
两者没有关系。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唐朝宰相。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西眷,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裴寂担任尚书仆射,封魏国公,曾征讨宋金刚,虽大败而回,但仍深受宠信。629年,裴寂受僧人法雅牵连,被免官削邑,放归原籍,后流放静州,并率家僮讨平山羌叛乱。不久,裴寂病逝,追赠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裴元庆,《说唐》《兴唐传》等书中人物。隋唐第三条好汉,裴仁基之子,天保将军,手持一对银锤,骁勇善战,是唯一一个能接李元霸三锤的武将,后被隋将新文礼设计杀死。
李世民是为了正位太极宫!裴寂是一个标杆,是唐高祖李渊武德朝的代表。李世民贬谪裴寂,就是一个独立宣告,彻底摆脱武德朝的影响,也告诉李渊,趁早搬出太极宫,应该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
事情要从刘文静之死说起。裴寂与刘文静是李渊太原起兵的元勋,他们共同倡议并辅佐李渊打响争夺天下第一枪,但是二人之后的命运却大相径庭。李渊与裴寂私交更好,所以处处以裴寂居上,地位高于刘文静,官职总是压刘文静一头。甚至总是与裴寂并榻而坐,不分尊卑。
为此刘文静大为不满,多次劝谏李渊却不以为然,最后,刘文静和裴寂在朝堂上相互攻击,势同水火。在后来的过程中,刘文静逐渐与李世民交好。他曾在李世民出兵打西秦时作为李世民的元帅府长史,又在李世民兼任陕东道行台尚书令时,兼任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长期作为李世民副手。慢慢的,刘文静就成为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但是,浅水原一战,刘文静在李世民生病时贸然出兵导致被西秦打得惨败,被削职为民,此后虽然将功折罪,恢复爵位,官职却由纳言(三省六部中门下省长官,宰相之一)变为民部尚书(尚书省下辖六部之一,李世民继位后避讳改称户部长官),失去了宰相地位,与裴寂再不可同日而语。为此,刘文静满腹牢骚,加上曾请巫师在家中做法,被裴寂抓到把柄,告刘文静谋反。最后李渊不顾李世民的保奏,坚持处死刘文静。李渊杀刘文静,就是要削弱李世民的力量,防止李世民身边出现一个小朝廷,确保李建成的储君之位稳固。而这一举动,也给李渊、李世民父子之间造成了一个很深的隔阂。
刘文静死后,裴寂更是李渊身边的最大的红人。李渊对他也是百般信任,甚至纵容。裴寂曾在武德二年刘武周犯境时主动请缨,却被杀得惨败,但与刘文静被罢官不同,裴寂只是被假惺惺审问了几天就官复原职,还荣宠日盛。武德六年,李渊加封裴寂左仆射,并赐宴。席间,裴寂称自己年老准备告老还乡,李渊竟潸然泪下,极力挽留,随即加封裴寂司空(正一品,三公之一),加食邑五百户。甚至派人紧盯裴寂府邸,怕他挂冠而去,这种荣宠,远远超过君臣的界限了,因此说,裴寂是李渊的代言人,丝毫不为过。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李渊被迫封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宣布退位。李世民虽登基,却没有正位太极宫(李渊的皇宫),而是一直在太子东宫处理朝政,李渊仍然居住太极宫。这虽然体现了李世民的“仁孝”,却难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他要借一件事情向太上皇宣告,你的时代结束了,于是,裴寂倒霉了,法雅妖言案爆发。
法雅是个得宠于李渊的僧人,在武德朝能够随意出入皇宫,李世民登基后法雅没有了这项特权,难免心生怨恨,于是常口出一些蛊惑人心,扰乱秩序的“妖言”。这事情本来不大,结果李世民却任命了自己的首席谋臣,兵部尚书杜如晦主审此案。明显“杀鸡用牛刀”。很快,在杜如晦的审理下,法雅声称曾向裴寂说过这些妖言,而裴寂并未举报。
裴寂自然矢口否认,杜如晦却不管这些,从容结案,裴寂知情不报,罪责难逃。于是,贞观三年正月,李世民下诏罢免裴寂司空之职,削减一半食邑,驱逐出长安,遣返原籍。裴寂心有不甘,恳请在长安养老。李世民大怒,训斥裴寂:“计公勋庸,安得至此?直以恩泽为群臣第一。武德之际,货贿公行,纪纲紊乱,皆公之由也。但以故旧不忍尽法,得归守坟墓,幸已多矣!”这句话狠毒,说他不过是蒙太上皇恩泽才侥幸得此高位,并将武德一朝政治腐败、朝纲混乱全部归罪裴寂。裴寂无奈,凄凉离京。
裴寂走后,李世民立刻将刘文静平反,命其子刘树义承袭鲁国公爵位,并许配了一个公主给刘树义为妻。裴寂的倒霉则还没结束,他回到家乡后,一个叫信行的江湖术士称裴寂有“天命”,并将此事告诉了裴寂家童。裴寂惊弓之鸟,不敢告官,于是决定杀家童灭口,结果他的管家恭命私纵家童,后来又因为贪污之事被裴寂知道追查,恭命逃往长安告发裴寂。李世民又将裴寂流放静州。后来,静州羌人作乱,裴寂为了子孙后代,带领家丁打败羌人。李世民感动,召其还朝,裴寂却因为老病,未及出发便死去了。
裴寂虽然晚景凄凉,至少后来被追封为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子孙有了着落。而李世民的根本目的,则不是裴寂,而是李渊。他驱逐裴寂出京时说的“武德之际,货贿公行,纪纲紊乱”不止是训斥裴寂,也是打李渊的脸。李世民之所以拿裴寂大做文章,还替刘文静平反,并且公然把武德政治涂抹得一团漆黑,贬低得一无是处,除了出于一定程度的报复心理之外,其主要目的就是给他施加压力。最终在贞观三年四月,在裴寂死后不久,李渊主动提出离开太极宫,迁往弘义宫(即李世民做秦王时的王府)。李世民在做了两年多皇帝后,终于正位太极宫。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
裴寂出身河东裴氏西眷房,隋末曾任晋阳宫副监,与唐高祖交好,后参与策划太原起兵,将晋阳宫物资充作军用。唐朝建立后,裴寂担任尚书右仆射,封魏国公,曾征讨宋金刚,虽大败而回,但仍深受宠信。此后升任左仆射、司空等要职。
贞观三年(629年),裴寂受僧人法雅牵连,被免官削邑,放归原籍,后流放静州,但却率家僮讨平山羌叛乱。不久,裴寂病逝,追赠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基本介绍 本名 :裴寂 字号 :字玄真 所处时代 :隋唐时期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 出生时间 :573年 去世时间 :629年 主要成就 :唐朝第一位宰相 官职 :司空、左仆射 爵位 :魏国公 追赠 :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开唐拜相,兵败河东,备受恩宠,晚年获罪,轶事典故,华岳梦神,无愧前贤,谗杀功臣,人物评价,后世地位,个人作品,家庭成员,史籍记载,文艺形象,小说形象,影视形象,墓葬纪念, 人物生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79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